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影响综述 被引量:992
1
作者 丁明 王伟胜 +3 位作者 王秀丽 宋云亭 陈得治 孙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共14页
人类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和环境恶化的焦虑,使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对电力系统深层次的影响正在凸显,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均给... 人类对能源安全的担忧和环境恶化的焦虑,使得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以太阳能、风能为代表的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对电力系统深层次的影响正在凸显,各国学术界和工程界均给予极大关注。该文的目的,在于综述国内外大规模光伏发电研究现状,探究光伏发电与电力系统间交互影响的因素,提炼存在的学术和工程问题,理清下一步研发思路。论文从电力系统规划、仿真、调度、控制角度,重点讨论了大规模光伏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大规模光伏接入对系统动态和稳态特性的影响、大规模光伏外送及消纳的关键技术分析;同时,根据作者观点,分类提出了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内容,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太阳能 电力系统 规划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校正-小波神经网络的光伏功率预测 被引量:43
2
作者 丁明 刘志 +1 位作者 毕锐 朱卫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38-2443,共6页
为提高非理想天气条件下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提出基于灰色系统校正-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的预测方法。首先以基于相似日算法的WNN进行逐时功率预测,并进行累加获得日累加功率。根据光伏出力历史数据,确定各广义天... 为提高非理想天气条件下的光伏功率预测精度,提出基于灰色系统校正-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的预测方法。首先以基于相似日算法的WNN进行逐时功率预测,并进行累加获得日累加功率。根据光伏出力历史数据,确定各广义天气类型的平均偏差比,并以平均偏差比进行平滑处理后的相邻日功率建立离散灰色系统模型(discrete gray model,DGM),进行日总功率预测并获得及其判断区间。最后以日总功率值判断区间为标准对累加功率值进行校正,得到校正后的各时段的预测值。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灰色系统模型 相似日 相邻日 平均偏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用光伏微网运行策略优化与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茆美琴 金鹏 +2 位作者 张榴晨 丁勇 徐海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45,共11页
针对工业用户,以工业用光伏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运行策略优化和经济性分析方法。所考虑的经济性指标包括单位电能成本、污染物减排收益和投资回收期;运行策略的优化考虑了不同的并网策略、是否配置储能单元、当地太阳辐射强度等环... 针对工业用户,以工业用光伏微网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运行策略优化和经济性分析方法。所考虑的经济性指标包括单位电能成本、污染物减排收益和投资回收期;运行策略的优化考虑了不同的并网策略、是否配置储能单元、当地太阳辐射强度等环境因素和系统建设、运行中的各种具体成本,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及其带来的污染物减排收益。算例以安装在广东的一个500kW工业用光伏微网系统连续3个月的运行数据为基础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优化的储能系统的加入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同时系统参与大电网削峰填谷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此外,本文也研究了不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和不同安装地点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设计类似的工业用光伏微网系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并为光伏微网系统的决策者提供决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微网系统 经济性分析 优化配置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经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并网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磊 武小龙 +1 位作者 侯俊贤 王铁柱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电站远距离输电问题,采用光伏电站接入基于直流电压-有功功率-交流电压控制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并网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两座光伏电站和一个无源网络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 为解决大规模光伏电站远距离输电问题,采用光伏电站接入基于直流电压-有功功率-交流电压控制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并网方案。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构建了一个包含两座光伏电站和一个无源网络的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模型,并对该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发生波动时,五端柔直系统传输的有功功率可实现自动平衡;当电网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光伏电站依然能够稳定运行,具有较好的故障穿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并网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 故障穿越 控制策略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方法 被引量:170
5
作者 丁明 徐宁舟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57,共6页
提出了一种直接预测光伏电站出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马尔科夫链,通过统计光伏电站历史功率数据建模,直接预测光伏电站出力。理论推导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以教育部光伏中心的光伏电站为例进行建模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通... 提出了一种直接预测光伏电站出力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马尔科夫链,通过统计光伏电站历史功率数据建模,直接预测光伏电站出力。理论推导证明了该数学模型的可行性。以教育部光伏中心的光伏电站为例进行建模预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通过调整模型参数获得了更加精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预测 马尔可夫链 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条件的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被引量:25
6
作者 傅金洲 孙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42-149,共8页
针对光伏发电波动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将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配合组成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并利用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对系统的经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天气下光伏输出能力的差异,提出... 针对光伏发电波动性与随机性的问题,将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配合组成光伏储能一体发电系统并利用能量管理策略进行统一调度管理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式,而且对系统的经济运行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不同天气下光伏输出能力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气候条件的能量管理策略。在日前计划环节根据次日的天气选择对应的运行策略;由于对次日的天气的预判可能会有误差,因此结合光伏发电超短期预测技术引入日内滚动调差机制,对运行策略能够及时做出调整。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优化了系统的运行成本,提升了系统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储能 能量管理策略 气候条件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SVM方法的光伏电站短期出力预测 被引量:113
7
作者 茆美琴 龚文剑 +2 位作者 张榴晨 曹雨 徐海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7-24,5,共8页
针对光伏电站日前小时短期出力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的EEMD-SVM组合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天气类型分为突变天气和非突变天... 针对光伏电站日前小时短期出力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的EEMD-SVM组合模型预测方法。该方法将天气类型分为突变天气和非突变天气。首先采用EEMD分解法将历史光伏电站小时出力数据分解为一系列相对平稳的分量序列,对不同的天气类型考虑不同的气象因素,然后采用SVM法对所分解的各分量序列分别建立预测模型,选用不同的核函数和参数以取得单个分量序列的最佳预测精度。算例结果表明,分类建模思想和EEMD-SVM组合预测法能够使突变天气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减少5%,非突变天气的减少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光伏电站 短期 预测 组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马尔科夫链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拟 被引量:55
8
作者 丁明 鲍玉莹 毕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9-464,共6页
构建准确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对于光伏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光伏出力时间序列的季节特性、日特性、天气特性与波动特性,构建了改进的马尔科夫链模型,以更好地体现光伏出力特性。在原始马尔科夫链的基础之上... 构建准确的光伏出力时间序列模型,对于光伏并网系统的规划和运行有重要的意义。综合考虑光伏出力时间序列的季节特性、日特性、天气特性与波动特性,构建了改进的马尔科夫链模型,以更好地体现光伏出力特性。在原始马尔科夫链的基础之上细化数据片段分类,生成多个状态转移矩阵;同时模拟光伏出力波动特性,改进序列生成过程。以合肥地区某光伏电站实际出力为基础数据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与原始马尔科夫链模型相比,改进模型所产生的光伏出力序列具有更高的精度及自相关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链 光伏发电 时间序列模拟 波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个光伏电源极限功率计算 被引量:24
9
作者 丁明 刘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2-926,共5页
光伏电站出力具有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影响,且容量越大,影响越显著。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多个光伏电源同时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功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配电网中光伏电源出力突变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并联电容器... 光伏电站出力具有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影响,且容量越大,影响越显著。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求解多个光伏电源同时接入配电网的极限功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考虑了配电网中光伏电源出力突变以及有载调压变压器和并联电容器参与调压的情况。以IEEE33测试系统为例,分析了光伏电源接入位置、电网负荷水平以及光伏电源功率因数对极限功率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源 极限功率 遗传算法 电压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实时数据库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明 解添 毕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1-37,共7页
微网是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微网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控制方式对微网能量管理系统(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MEMS)中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首先根据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 微网是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微网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控制方式对微网能量管理系统(microgri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MEMS)中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首先根据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扩展导则和微网的特点,扩展了微网CIM类的描述,并利用面向对象的实时数据库直接存储CIM的方法构建遵循标准的系统,以避开模型转换和数据映射,便于维护数据和提高实时数据库的访问效率。对实时数据库内部结构进行了研究设计和优化,提出一种双实时库的外部结构。最后给出了该实时数据库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进行了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实时数据库完全适用于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公共信息模型 实时数据库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压器双电容模型的光伏全桥LLC变换器共模干扰建模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陵 苏建徽 +3 位作者 赖纪东 于翔 尹浩 马昆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58,共9页
LLC变换器因其在全负载范围内可实现软开关,在变换器效率及功率密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因而在以光伏发电形式为主的直流微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渐渐普及,LLC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其高频变压器寄生电... LLC变换器因其在全负载范围内可实现软开关,在变换器效率及功率密度等方面优势明显,因而在以光伏发电形式为主的直流微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器件的渐渐普及,LLC变换器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其高频变压器寄生电容对变换器共模干扰的影响愈发明显。现有针对变压器寄生电容的简化建模主要基于变压器内部绕组结构,使得集总电容模型的解析式较为复杂,不利于工程应用。为此,基于独立电压变量个数推导出一种适用于全桥LLC变换器共模干扰建模的变压器双电容模型,得到了简洁易用的解析计算表达式,且该模型可适配不同结构变压器,具有普适性。在推导的双电容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桥LLC变换器共模传导干扰模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所提双电容模型和共模干扰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模干扰 双电容模型 光伏全桥L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电流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功率解耦控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巍 茆美琴 +2 位作者 汪海军 张榴晨 江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9655-9667,共13页
传统单相光伏逆变器直流侧存在固有低频纹波功率问题。对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输入电流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的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有源功率解耦控制方法。与现有线性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综合了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和自动功... 传统单相光伏逆变器直流侧存在固有低频纹波功率问题。对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输入电流的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的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有源功率解耦控制方法。与现有线性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算法综合了连续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和自动功率解耦控制的优点,较好地抑制了直流侧谐波,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元件参数漂移和电网电压失真的适应性。最后,于硬件在环实时仿真系统搭建新型单相光伏逆变器仿真模型并且研制1kW的样机,实验结果验证所提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逆变器 纹波功率 功率解耦 模型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伏的配电网安全性动态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樊若楠 毕锐 韩平平 《电气工程学报》 2016年第4期41-46,共6页
为研究并网光伏对配电网的影响,对含光伏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动态评估。建立了含光伏配电网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Open DSS软件平台模拟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与随机性,结合优序图法与熵权法得到各指标的复合权重,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 为研究并网光伏对配电网的影响,对含光伏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动态评估。建立了含光伏配电网安全性评估指标体系,利用Open DSS软件平台模拟光伏发电的波动性与随机性,结合优序图法与熵权法得到各指标的复合权重,提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动态评估方法。分别对阴天及晴天情况下光伏不同接入容量时配电网的安全性进行了动态评估,分析一天内各时间点动态安全性水平的变化情况,对评价时间段内不同用电时期赋以不同权重,通过二次加权得到最终的安全性评估结果,算例表明动态评估结果更符合实际用电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网光伏 安全性 动态评估 指标体系 复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电动汽车参与区域电网深度调峰的分层可交易能源控制策略
14
作者 茆美琴 林晨 +4 位作者 王吉文 王媛玥 杜燕 刘玉帆 N.D.Hatziargyriou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87-4200,I0007,共15页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深度调峰(deep peak regulation,DPR)的压力和成本急剧增加问题,该文提出计及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集群灵活资源的区域电网DPR 3层可交易能源(transactive energy,TE)优化控制模型。在区域电网层级,该... 针对现代电力系统深度调峰(deep peak regulation,DPR)的压力和成本急剧增加问题,该文提出计及大规模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集群灵活资源的区域电网DPR 3层可交易能源(transactive energy,TE)优化控制模型。在区域电网层级,该模型以电动汽车虚拟电厂、深度调峰火电单元、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等各主体收益最大化和整个调峰市场成本最低为目标,通过DPR市场机制,采用非合作博弈方法优化各利益主体动态补偿电价及功率调度计划;在电动汽车虚拟电厂层级,进一步构建双层博弈模型,动态优化EV、EV聚合商在DPR时段的充电电价和充电电量的逐层分解控制。以某区域电网的DPR典型日为例,基于40 000辆可调度EVs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验证,并分析大规模EV集群参与DPR经济价值、容量价值和环境价值。算例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所提出的方法,可使火电机组运行效益升高18.58%,碳排放量降低1.42%,光伏消纳率提升至95.87%;同时,EVs平均单次充电成本对比无序充电模式和峰谷电价模式分别降低27.18%和22.82%。因此,所提出的TE分层控制策略能够挖掘EVs灵活性资源,实现对EV充电与区域电网的调峰协同优化控制,有利于与整个电力系统深度调峰控制的降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调峰 电动汽车 火电机组 博弈论 交易能源控制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229
15
作者 丁明 张颖媛 茆美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1,共6页
微网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微网的组成部分、体系架构和运行状态,从技术内涵角度综述了微网研究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新型电力电子技术,故障检测与保护、通信技术,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 微网技术的研究成为分布式能源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文章介绍了微网的组成部分、体系架构和运行状态,从技术内涵角度综述了微网研究中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新型电力电子技术,故障检测与保护、通信技术,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能量管理所涉及的系统监控体系、控制策略及方法、辅助服务、运行标准,单元级、系统级的建模仿真研究,微网经济性评估等。文章还指出,微网系统网络拓扑的优化设计及分布式能源单元的优化配置对实现整个系统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作用,对微网进行有效的经济性评估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系统 微网 可再生能源 运行控制 能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系统电流分量与p-q功率分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国荣 齐国虎 +1 位作者 苏建徽 陈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69,共6页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p-q理论)是基于α-β两相坐标系而提出的,所有的功率分量也是在α-β两相坐标系中定义的,这使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给出了α-β坐标系中的各功率分量与三相系统中补偿电流的对应关系。然后...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p-q理论)是基于α-β两相坐标系而提出的,所有的功率分量也是在α-β两相坐标系中定义的,这使其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以瞬时无功功率理论为基础,给出了α-β坐标系中的各功率分量与三相系统中补偿电流的对应关系。然后对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策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解决了在控制策略选择过程中遇到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无功功率理论 功率分量 有源电力滤波器 控制策略 补偿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动汽车集群与智能电网集成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7
作者 茆美琴 陈强 +1 位作者 丁勇 张榴晨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802-3810,共9页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为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集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特殊性,如果MMC主电路交直流电压等级、桥臂级联数等主要参数设计不当,则可能出现绝缘安全、桥臂电流越限等一系列问题...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为实现大规模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集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但由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特殊性,如果MMC主电路交直流电压等级、桥臂级联数等主要参数设计不当,则可能出现绝缘安全、桥臂电流越限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高效率运行。为此,基于MMC的电动汽车集成系统(MMC-EVIS)多目标功率管理策略,建立了MMC-EVIS系统调制度、桥臂电流峰值和电动汽车充/放电峰值功率系数等设计指标,提出了MMC-EVIS参数优化配置区间。以某一中等规模小区充电站为场景,优化设计了功率为480k W的MMC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集成系统参数优化设计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为MMC-EVIS设计及运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参数优化设计 多目标功率管理策略 智能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向特定负荷定时限独立供电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鸣 桂旭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15-122,共8页
在新能源发电密集接入区的配电网用户侧配置储能设备可作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的有效补充,能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并满足用户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蓄电池储能系统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可以消纳或平抑新能源发电功率的波... 在新能源发电密集接入区的配电网用户侧配置储能设备可作为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综合利用的有效补充,能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并满足用户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蓄电池储能系统在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可以消纳或平抑新能源发电功率的波动;在供电系统故障状态下,储能系统可向特定负荷提供一定时限的独立供电。以蓄电池储能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的年投资回报率最大为目标,在保证供电区域内特定负荷定时限独立供电的前提下,研究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首先,建立包括蓄电池全寿命周期内"低储高发"的套利收入在内的4项收益指标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经济效益模型。然后,提出一种通过提取关键影响因子逐步简化优化模型的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比较了铅炭电池、磷酸铁锂离子电池和梯次电池在保证特定负荷1h独立供电下的储能配置和年投资回报率,验证了所建模型和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侧 蓄电池储能系统 独立供电 最优配置 全寿命周期 经济效益 关键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激式微逆集群并网谐波交互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夏云 汪飞 +2 位作者 吴春华 杜燕 苏建徽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54-2563,共10页
采用小信号法建立了电流反馈控制型及准谐振峰值电流控制型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并提出了并网谐波交互机理的分析方法。基于该诺顿等效模型,分析了两种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的并网谐波交互情况,研究了两种逆变器集群并网时的抗... 采用小信号法建立了电流反馈控制型及准谐振峰值电流控制型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的诺顿等效模型,并提出了并网谐波交互机理的分析方法。基于该诺顿等效模型,分析了两种反激式微型逆变器的并网谐波交互情况,研究了两种逆变器集群并网时的抗谐波交互能力以及集群的并网谐波交互性能。揭示了准谐振峰值电流控制型反激式微型逆变器具有比电流反馈控制型反激式微型逆变器更窄的谐振频带,从而使得前者比后者具备更强的抗谐波交互能力。最后在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基础上,设计了2台250 W样机进行机理性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反馈控制型 准谐振峰值电流控制型 反激式微型逆变器 诺顿等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阵列改进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
20
作者 丁明 刘盛 徐志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8,共7页
光伏阵列设计主要包括阵列间距、高度、倾角、光伏模块的选择以及安装方向的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场地与光照的有效利用和投资效益。在场地尺寸给定条件下,这些因素相互牵制、共同影响光伏系统电能的输出,因此光伏阵列设计的... 光伏阵列设计主要包括阵列间距、高度、倾角、光伏模块的选择以及安装方向的确定,设计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场地与光照的有效利用和投资效益。在场地尺寸给定条件下,这些因素相互牵制、共同影响光伏系统电能的输出,因此光伏阵列设计的优化十分必要。首先提出计算光伏阵列自身阴影损失的改进模型;然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以最大发电量和最大收益为目标的阵列设计优化模型,运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分析各参数对年发电量的影响;最后将该方法用于实际光伏屋顶电站系统设计,并获得满意效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与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列优化设计 阴影损失 阵列间距 阵列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