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川崎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路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艳兰
杜忠东
+3 位作者
杨海明
上官文
董伟
宋铭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小鼠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 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小鼠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 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制备K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小鼠注射后14、28和56 d时点外周血TNF-α水平,心脏、冠状动脉组织NF-κB、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NF-κB、MMP-9表达活性。观察小鼠心脏超声改变,同时行病理学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①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毛糙,血管壁与血管周围出现高回声,部分呈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改变;②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病理学检查可见冠状动脉主干周围管壁肿胀、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弹力层显著破坏。模型组建模后14 d时点,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9.3±0.3)vs(18.9±0.3)pg·mL-1,P<0.01];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37.5±9.3)vs(14.6±5.6)μg·L-1,28 d;(57.6±13.7)vs(21.6±6.6)μg·L-1;P均<0.05];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MMP-9/TIMP-1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4.9±1.7)vs(0.5±0.4),28 d:(12.3±6.9)vs(0.09±0.1);P均<0.01]。结论 KD急性期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分泌,NF-κB活化和MMP-9分泌上调可能是KD心脏及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重要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患儿疗效观察
被引量:
18
2
作者
张永兰
杜忠东
付培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归纳的6种IVIG或加甲泼尼龙的给药方法分为IVIG2g...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归纳的6种IVIG或加甲泼尼龙的给药方法分为IVIG2g组、IVIG1次1g组和IVIG2次1g组(1次1g组不敏感病例再次IVIG1次1g组方案)。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2mg·kg-1×3d)治疗后48h患儿体温降至38℃以下定义为敏感,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2周后超声心动图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损伤。结果 9年间在KD急性期接受规范首剂IVIG2g·kg-1治疗无反应KD的发生率为18.3%(230/1257)。IVIG2g组40例,36例敏感(90.0%),4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1次1g组190例,123例敏感(64.7%),7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2次1g组60例,25例敏感,35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不加甲泼尼龙时,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IVIG2次1g组敏感率之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不加甲泼尼龙时,3组中IVIG敏感184例,发生冠状动脉损伤44.0%;IVIG不敏感46例,加甲泼尼龙治疗后均敏感,发生冠状动脉损伤32.6%;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3组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3)。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时,IVIG1g·kg-1给药冠状动脉损伤的结局不比IVIG2g·kg-1给药差,在药费上减少了一半,如仍不敏感还可选择甲泼尼龙或再次IVIG1g·kg-1给药。结论 IVIG无反应的KD患儿中,IVIG2g·kg-1比IVIG1g·kg-1治疗效果好,因经济条件等所限不能行IVIG2g·kg-1再治疗者,可选择先行IVIG1g·kg-1治疗,仍不敏感时可选择甲泼尼龙,也可选择再次IVIG1g·kg-1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
24
3
作者
赵春娜
杜忠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川崎病(KD)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诊断中包含KD的病历,截取人口学信息、临床发现、急性期和后遗症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转归,对每份病历重新...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川崎病(KD)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诊断中包含KD的病历,截取人口学信息、临床发现、急性期和后遗症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转归,对每份病历重新行典型KD、不完全KD、IVIG抵抗、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合并感染的甄别。分为KD感染组、KD非感染组分析组间临床发现的差异,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分析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2 331例KD患儿进入分析。KD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57.1%(1 331/2 331),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36.0%(840/2 331)。KD感染组与KD非感染组年龄、发热天数及不完全KD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感染的KD患儿年龄多<1岁,易表现为不完全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的KD患儿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感染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崎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路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张艳兰
杜忠东
杨海明
上官文
董伟
宋铭晶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北京
教育部
儿科
重大
疾病
重点
实验室
(
首都医科大学
)
中国医学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4109、30973238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B类/北京教育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KZ201010025024
+1 种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85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3-38
文摘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小鼠TNF-α、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及活性变化,探讨KD的发病机制。方法 3周龄C57BL/6雄性小鼠60只,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只。模型组单次腹腔注射0.5 mL干酪乳杆菌细胞壁提取物(LCWE)制备KD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两组小鼠注射后14、28和56 d时点外周血TNF-α水平,心脏、冠状动脉组织NF-κB、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表达水平,NF-κB、MMP-9表达活性。观察小鼠心脏超声改变,同时行病理学检查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①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超声心动图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内膜毛糙,血管壁与血管周围出现高回声,部分呈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改变;②模型组建模后14和28 d时点病理学检查可见冠状动脉主干周围管壁肿胀、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大量炎细胞浸润,弹力层显著破坏。模型组建模后14 d时点,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89.3±0.3)vs(18.9±0.3)pg·mL-1,P<0.01];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模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37.5±9.3)vs(14.6±5.6)μg·L-1,28 d;(57.6±13.7)vs(21.6±6.6)μg·L-1;P均<0.05];建模后14和28 d时点心脏及冠状动脉MMP-9/TIMP-1水平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4 d:(4.9±1.7)vs(0.5±0.4),28 d:(12.3±6.9)vs(0.09±0.1);P均<0.01]。结论 KD急性期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分泌,NF-κB活化和MMP-9分泌上调可能是KD心脏及冠状动脉炎症发生的重要通路。
关键词
川崎病
动物模型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Model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Nuclear factor kappa-B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患儿疗效观察
被引量:
18
2
作者
张永兰
杜忠东
付培培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内科
教育部
儿科
重大
疾病
重点
实验室
(
首都医科大学
)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274109,30973238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092032
+2 种基金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B类/北京教育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KZ20101002502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85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3-38
文摘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KD)患儿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收集2002至2010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VIG无反应KD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归纳的6种IVIG或加甲泼尼龙的给药方法分为IVIG2g组、IVIG1次1g组和IVIG2次1g组(1次1g组不敏感病例再次IVIG1次1g组方案)。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2mg·kg-1×3d)治疗后48h患儿体温降至38℃以下定义为敏感,以接受不同剂量IVIG或加甲泼尼龙治疗2周后超声心动图判断冠状动脉是否损伤。结果 9年间在KD急性期接受规范首剂IVIG2g·kg-1治疗无反应KD的发生率为18.3%(230/1257)。IVIG2g组40例,36例敏感(90.0%),4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1次1g组190例,123例敏感(64.7%),7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IVIG2次1g组60例,25例敏感,35例加用甲泼尼龙敏感。不加甲泼尼龙时,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敏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VIG2g组与IVIG1次1g组、IVIG2次1g组敏感率之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不加甲泼尼龙时,3组中IVIG敏感184例,发生冠状动脉损伤44.0%;IVIG不敏感46例,加甲泼尼龙治疗后均敏感,发生冠状动脉损伤32.6%;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的KD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3组发生冠状动脉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3)。加或不加甲泼尼龙治疗时,IVIG1g·kg-1给药冠状动脉损伤的结局不比IVIG2g·kg-1给药差,在药费上减少了一半,如仍不敏感还可选择甲泼尼龙或再次IVIG1g·kg-1给药。结论 IVIG无反应的KD患儿中,IVIG2g·kg-1比IVIG1g·kg-1治疗效果好,因经济条件等所限不能行IVIG2g·kg-1再治疗者,可选择先行IVIG1g·kg-1治疗,仍不敏感时可选择甲泼尼龙,也可选择再次IVIG1g·kg-1治疗。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丙种球蛋白无反应
治疗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IVIG non-responder
Treatment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
24
3
作者
赵春娜
杜忠东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
出处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457,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81274109
30973238
+1 种基金
北京自然科学基金B类/北京教育委员会重大科研项目:KZ201010025024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创新平台项目:PXM2011_014226_07_000085
文摘
目的探讨感染因素对川崎病(KD)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出院诊断中包含KD的病历,截取人口学信息、临床发现、急性期和后遗症期超声心动图发现、转归,对每份病历重新行典型KD、不完全KD、IVIG抵抗、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和合并感染的甄别。分为KD感染组、KD非感染组分析组间临床发现的差异,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非冠状动脉病变组分析感染因素的差异。结果2 331例KD患儿进入分析。KD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57.1%(1 331/2 331),KD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为36.0%(840/2 331)。KD感染组与KD非感染组年龄、发热天数及不完全KD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病变组与非冠状动脉病变组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合并感染的KD患儿年龄多<1岁,易表现为不完全KD,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及消化系统感染伴发腹泻的KD患儿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
关键词
川崎病
感染
冠状动脉病变
Keywords
Kawasaki disease
Infection
Coronary artery lesions
分类号
R725.4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川崎病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通路研究
张艳兰
杜忠东
杨海明
上官文
董伟
宋铭晶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4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或加甲泼尼龙治疗无反应川崎病患儿疗效观察
张永兰
杜忠东
付培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感染因素对川崎病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影响
赵春娜
杜忠东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