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研究:结构、形成机制及影响 被引量:76
1
作者 段锦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5-192,共8页
建言行为研究伴随角色外行为研究而兴起,对其研究顺应了知识管理等管理新理念的要求,也与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主题一致。相比国外的盛行,国内对该主题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尚待加强。经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分析,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本研究拟采... 建言行为研究伴随角色外行为研究而兴起,对其研究顺应了知识管理等管理新理念的要求,也与弘扬自主创新的时代主题一致。相比国外的盛行,国内对该主题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尚待加强。经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分析,结合本土化研究取向,本研究拟采用半结构化访谈、配对成组问卷的现场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等方法,以特质激活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和经济理性观为基础,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构思、形成机制及其对组织创新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背景下建言行为结构研究;(2)建言行为多层次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包括基于特质激活的个体特征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个人认同的领导行为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社会认同的组织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研究,及基于经济理性的个体与情境因素对建言行为交互影响的实验模拟研究;(3)建言行为对组织创新的影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特质激活 社会认同 经济理性 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感事件理论的内容、应用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116
2
作者 段锦云 傅强 +1 位作者 田晓明 孔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9-607,共9页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 组织中的情绪情感研究逐渐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情感事件理论的出现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整合的框架。情感事件理论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情感反应由特定的工作事件引发,这些情感反应会进一步影响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该理论区分了情感反应与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并在对工作满意度解构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驱动型和判断驱动型两类不同性质的行为。情感事件理论对研究组织成员情感反应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另一方面它也需考虑团体层次情感机制及测量方法等因素,在更加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事件理论 情感反应 工作满意度 工作环境特征 情感驱动行为 判断驱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氛围研究:概念测量、理论基础及评价展望 被引量:87
3
作者 段锦云 王娟娟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64-1974,共11页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可分。组织氛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常用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交互作用、吸引选择磨合、涌现和意义建构等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氛围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拓展组织氛围的跨文化及其差异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氛围 团队氛围 组织文化 心理氛围 社会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为什么不建言:基于中国文化视角的解析 被引量:93
4
作者 陈文平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5-913,共9页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 在中国背景下,员工常常对问题视而不见或不敢表达。立足于中国文化视角,对这种状况分析得出,中庸思维不利于自我冒进式建言;较高的面子意识和人情观念,促使员工更多关注自身和被建言者的面子保全,往往选择保留自己的观点;集体主义关注组织和谐的特征不利于组织中建言行为的发生;权力距离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长期观念可能也会抑制建言行为的表达。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明确具体文化因素对建言行为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行为 中庸 关系 面子和人情 权力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动机研究:概念结构、影响因素和理论模型 被引量:53
5
作者 段锦云 王朋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8-704,共7页
创业动机是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创业行为发生的有效预测变量。在介绍完创业动机的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文章综述了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包括大五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目标和环境因素等。接着着重阐述了经... 创业动机是驱动个体创业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它是个体创业行为发生的有效预测变量。在介绍完创业动机的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的基础上,文章综述了影响创业动机的因素,包括大五人格特质、自我效能感、目标和环境因素等。接着着重阐述了经典创业动机理论,包括拉动和推动理论、简单和复杂理论,以及新近提出的解放理论。最后对未来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动机 结构模型 推动理论和拉动理论 创业解放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境相关性及其对“特质-工作结果”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9
6
作者 周冉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情境相关性是指当情境能够对个体表达特质提供相关行为的线索时,该情境即具有相关性,它和情境强度共同组成特质激活的潜能,并在工业组织心理学中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情境相关性有研究提出情境维度说,建立特质激活与评估模型。受到情... 情境相关性是指当情境能够对个体表达特质提供相关行为的线索时,该情境即具有相关性,它和情境强度共同组成特质激活的潜能,并在工业组织心理学中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情境相关性有研究提出情境维度说,建立特质激活与评估模型。受到情境中相关线索激活,特质表达为工作行为。在与不同水平各个维度的线索相一致时,工作行为被评估为工作绩效。研究表明,情境调节变量可以在3个水平提供特质激活线索,调节"特质-工作结果"关系,如任务水平的工作控制、群体水平的领导行为以及组织水平的领导-成员交换(LMX)关系等。情境相关性研究在人才选任、绩效管理、改善生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强度 情境相关性 情境维度说 特质激活 情境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背景下员工建言行为结构及中庸思维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129
7
作者 段锦云 凌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85-1197,共13页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员工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因此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构(研究一),并检验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中庸思维与中国背景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长三角地... 企业的自主创新离不开员工的自发性和创造性,员工建言行为研究因此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拟探索中国背景下企业员工建言行为的结构(研究一),并检验中国人的典型思维特征-中庸思维与中国背景建言行为的关系(研究二)。研究一通过对长三角地区30名企业员工的访谈提取建言行为关键事件,编制初始问卷,再通过对159名被试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顾全大局式和自我冒进式两个建言行为维度;另一批159名被试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该结构。研究二以278份配对员工为样本,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庸思维与顾全大局式建言存在正相关,与自我冒进式建言存在负相关,且授权对中庸思维与两类建言行为之间关系存在着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背景 建言行为 顾全大局式建言 自我冒进式建言 中庸思维 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创造性:概念、形成机制及总结展望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先辉 段锦云 +1 位作者 田晓明 孔瑜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0-768,共9页
员工创造性是指产生新颖且有潜在价值的事物或想法,包括新的产品、服务、制造方法及管理过程等。组织创新是员工创造性和团体创造性成功运用的最直接成果。在早期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研究综合探讨了工作特征、个人特质、团队/组织/领导因... 员工创造性是指产生新颖且有潜在价值的事物或想法,包括新的产品、服务、制造方法及管理过程等。组织创新是员工创造性和团体创造性成功运用的最直接成果。在早期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研究综合探讨了工作特征、个人特质、团队/组织/领导因素对内在创造动机及随后的员工创造性的影响;并结合创造性认同、创造性自我效能感模型,建立了员工创造性形成机制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创造性 创造性绩效 组织支持性氛围 认知评价理论 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概念构思、影响因素和结果 被引量:62
9
作者 凌斌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80-1589,共10页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多层面(个体层、团体层、组织层)的认知型构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如实表现自我时,相信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等不会受到负面评价的感知,也是个体在群体、组织和人际交互中能够感受到安全的共享信念。个... 工作场所中的心理安全感是一个多层面(个体层、团体层、组织层)的认知型构念,它指的是个体在如实表现自我时,相信其自我形象、地位和职业生涯等不会受到负面评价的感知,也是个体在群体、组织和人际交互中能够感受到安全的共享信念。个体特征、人际关系质量、群体活动与结构、领导特征等对员工心理安全感具有预测作用。而心理安全感对员工的学习行为、进谏行为、创新、工作敬业度和工作绩效等有着积极影响。未来关于心理安全感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等方面的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安全感 信任 学习行为 进谏行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业意向的构思测量、影响因素及理论模型 被引量:116
10
作者 简丹丹 段锦云 朱月龙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2-169,共8页
创业意向是指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外界环境等都会影响创业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是公认的两个创业意向理论框架。目前将创业意... 创业意向是指将创业者的注意力、精力和行为引向某个特定目标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创业行为的最好预测指标。个人背景、人格特质和外界环境等都会影响创业意向。计划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模型是公认的两个创业意向理论框架。目前将创业意向作为因变量是主流研究,而作为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则是未来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业意向 预测指标 计划行为理论 创业事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评估的取样法:经验取样法 被引量:44
11
作者 段锦云 陈文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0-1120,共11页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黄金标准之一。为达到此目标,研究者不断创造生态效度更高,也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在现实情境下对被试多次重复测量进行数据收集的研究方法--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一经提出... 研究结果的普适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黄金标准之一。为达到此目标,研究者不断创造生态效度更高,也更具现实意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在现实情境下对被试多次重复测量进行数据收集的研究方法--经验取样法(experience sampling method),一经提出就备受研究者的青睐。文章在综合介绍经验取样法的概念、实施过程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比较和阐述了该方法的优劣势,以及该方法的主要应用领域。文章最后对经验取样法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取样法 一般问卷法 日记法 生态效度 个体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卷入模型:理论背景、内容介绍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田晓明 段锦云 傅强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628-1635,共8页
群体卷入模型借鉴社会认同的思想,在群体价值模型、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模型认为程序公平通过社会认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型还概括了程序公平的四个成分,区分了尊敬感和自豪感,以及资源判断和认同判断对行为卷入的不同影响... 群体卷入模型借鉴社会认同的思想,在群体价值模型、关系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该模型认为程序公平通过社会认同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型还概括了程序公平的四个成分,区分了尊敬感和自豪感,以及资源判断和认同判断对行为卷入的不同影响方式。群体卷入模型的提出为解释群体内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另一方面,它也需要考虑个体差异的因素,在更加复杂的群体情境和更加广泛的文化背景中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卷入模型 社会认同 尊敬感 自豪感 程序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牺牲型领导能促进员工的前瞻行为吗?——责任感知的中介效应及其边界条件 被引量:41
13
作者 田晓明 李锐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72-1485,共14页
采用309份上司–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考察了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以及前瞻行为效能感和模糊容忍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自我牺牲型... 采用309份上司–下属配对数据,探讨了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考察了责任感知的中介作用以及前瞻行为效能感和模糊容忍度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前瞻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自我牺牲型领导影响员工前瞻行为的过程中,责任感知的单纯中介效应不显著,而是与前瞻行为效能感或模糊容忍度构成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当员工的前瞻行为效能感或模糊容忍度较高时,责任感知的中介效应均显著;当员工的前瞻行为效能感或模糊容忍度较低时,责任感知的中介效应则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牺牲型领导 前瞻行为 责任感知 前瞻行为效能感 模糊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双过程模型检验 被引量:34
14
作者 段锦云 施嘉逸 凌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9-553,共15页
以来自36个组织的223名员工为被试,通过上级、同事和员工自评三方配对的问卷数据,研究探讨了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高承诺组织对员工建言行为(包括上行建言和平行建... 以来自36个组织的223名员工为被试,通过上级、同事和员工自评三方配对的问卷数据,研究探讨了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高承诺组织对员工建言行为(包括上行建言和平行建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员工知觉到组织内的职业机会在高承诺组织和上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高承诺组织和平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绩效在知觉到职业机会和上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人际关系在工作满意度和平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4)不光如此,工作绩效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知觉职业机会-上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人际关系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工作满意感-平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文章最后对所得结果、理论和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做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诺组织 建言行为 知觉到组织内职业机会 工作满意度 人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管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构建与检验 被引量:34
15
作者 李锐 田晓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19-1733,共15页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 采用214份主管—下属配对调查数据,考察了威权领导这一华人企业组织中特有的领导方式对下属前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检验了下属对领导者信任的中介作用与权威主义和集体主义这两种传统价值取向的调节作用。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与下属的前瞻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对领导者的信任在威权领导与下属前瞻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下属权威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信任和前瞻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均具有显著的弱化效应,并且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完全中介了威权领导与下属权威主义取向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前瞻行为的影响;(4)下属集体主义取向对威权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信任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行为 威权领导 对领导者的信任 权威主义取向 集体主义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中的社会阻抑:概念界定、影响结果和形成机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朱迪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3,共9页
社会阻抑是指长期的、蓄意地妨碍个体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影响个体在工作上的成功及良好名誉的行为。文章在介绍社会阻抑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综述了社会阻抑在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等个人层面和组织氛围层面的消极影响;接着阐明... 社会阻抑是指长期的、蓄意地妨碍个体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影响个体在工作上的成功及良好名誉的行为。文章在介绍社会阻抑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综述了社会阻抑在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等个人层面和组织氛围层面的消极影响;接着阐明了个体对社会阻抑行为的实施和反应一方面受到人格、认知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情境、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阻抑概念、测量、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阻抑 消极的人际行为 心理健康 组织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仁慈领导会增加员工的亲社会性规则违背吗? 被引量:40
17
作者 李锐 田晓明 柳士顺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652,共16页
采用情境实验(以126名在职MBA学员为被试)与问卷调查(以187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文化情境下注重"施恩"的仁慈领导方式对员工亲社会性规则违背(PSRB)的影响效果及其边界条件。结果发现:(1)仁慈领导对... 采用情境实验(以126名在职MBA学员为被试)与问卷调查(以187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国文化情境下注重"施恩"的仁慈领导方式对员工亲社会性规则违背(PSRB)的影响效果及其边界条件。结果发现:(1)仁慈领导对员工PSRB具有正向影响;(2)组织不确定性对员工PSRB亦具有正向影响,并对仁慈领导与员工PSRB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当组织不确定性较高时,这一关系较弱;(3)权力距离取向对员工PSRB具有负向影响,并同样对仁慈领导与员工PSRB的关系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当员工权力距离取向较高时,仁慈领导对PSRB的影响较小。不过就调节仁慈领导对员工PSRB影响效果的具体方式而言,组织不确定性发挥着一种替代物的作用,而员工权力距离取向则起着一种抵消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社会性规则违背 仁慈领导 组织不确定性 价值观 领导替代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反应线索条件下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段锦云 周冉 +2 位作者 陆文娟 李晶 朱宜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反应线索条件下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中有两个反应线索: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一)与非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二),两个实验均采用2(调节取向:促进/防御)×2(建议策略:渴望/警惕)的混合设计。实验一、... 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同反应线索条件下调节匹配对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中有两个反应线索: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一)与非言语性反应线索(实验二),两个实验均采用2(调节取向:促进/防御)×2(建议策略:渴望/警惕)的混合设计。实验一、二的被试分别是81和79名在校大学生,年龄均在19~25岁之间。实验结果表明,在言语反应线索条件下,调节匹配时人们对建议的采纳程度更高;在非言语性反应线索条件下,防御取向时,调节匹配时人们显著提高了建议的采纳程度,但促进取向条件人们对建议的采纳程度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促进取向下非言语性反应线索对调节匹配具有干扰作用,这个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采纳 调节匹配 言语性反应线索 非言语性反应线索 规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满意感与建言行为的关系探索:组织承诺的缓冲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段锦云 钟建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4,共5页
工作满意感与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以往研究支持正反关系的观点都有,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本研究提出"U"型关系假设,并认为组织承诺对它们之间有着正向缓冲作用。以长三角地区17家国有企业的282名白领员工为样本... 工作满意感与建言行为之间关系看似简单、实则复杂,以往研究支持正反关系的观点都有,为了调和这一矛盾,本研究提出"U"型关系假设,并认为组织承诺对它们之间有着正向缓冲作用。以长三角地区17家国有企业的282名白领员工为样本,问卷研究结果没有支持"U"型关系假设,而发现两者成正向线性关系,情感承诺对两者之间具有正向缓冲作用。文章讨论了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满意感 组织承诺 建言行为 社会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面自我标签对建议采纳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段锦云 周冉 古晓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1-1602,共12页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 研究设想给决策者"贴标签"会影响其建议采纳,即当决策者受到某一词语或文字(标签)的描述,其往往向标签所预示的方向发展。通过三个依次递进的研究,探讨在有无获益希望及公开与否三种不同组合的决策场景中,启动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对其建议采纳的影响。实验1采用2(正面自我标签:启动/未启动)×2(获益希望:有/无)组间设计,实验2和实验3分别进一步研究无获益希望的公开场景和有希望获益的不公开场景,分别以91、135和9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更容易采纳建议;无获益希望公开条件下,受印象管理或社会赞许性影响而显著提高建议采纳;有获益希望的公开条件下,决策者正面自我标签启动使得其积极情绪得到提升,并进而促进其采纳建议,而积极意义发现在积极情绪和建议采纳之间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议采纳 标签效应 认知失调 积极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