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类型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以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
1
作者 李淑娟 丁佳琦 +3 位作者 梁欢 隋玉正 康丽娜 于国旭 《国家公园(中英文)》 2024年第5期329-341,共13页
国家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关键区域,海洋类型国家公园作为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至关重要。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区是海洋类型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的关键区域,海洋类型国家公园作为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对于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将海洋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至关重要。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区是海洋类型国家公园的典型代表,生态资源优势突出。以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区为例,探索海洋类型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机制,旨在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实际矛盾,实现优质海洋生态产品的持续有效供给。研究构建了生态产品价值分类体系,将生态产品分为供给服务产品、调节服务产品和文化服务产品三类。基于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分析长岛国家公园创建区生态产品价值构成。针对各类生态产品价值的特点,提出长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包括生态保护补偿路径、生态产品溢价路径、自然资源碳汇交易、生态旅游路径和环境教育路径;归纳了包括生态产品调查监测机制、保护补偿机制、经营开发机制和保障机制在内的长岛国家公园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 实现路径 机制 长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述偏好中的政策与支付结果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志华 李淑琴 +1 位作者 李京梅 单菁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101,共14页
被调查者的结果性信念差异导致陈述偏好法有所争议。本文以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偏好研究为例,将结果性信念区分为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以检验政策结果性与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与传统模型的对比表明,考虑结... 被调查者的结果性信念差异导致陈述偏好法有所争议。本文以青岛市公众浒苔治理偏好研究为例,将结果性信念区分为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以检验政策结果性与支付结果性对陈述偏好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与传统模型的对比表明,考虑结果性的选择模型能更真实有效地反映被调查者的陈述偏好,实现激励相容。且强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信念人群均表现出较强浒苔治理要素偏好和较低治理成本敏感性,支付意愿显著更高,但政策和支付结果性两者在陈述偏好中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性影响。(2)青岛市居民对浒苔治理要素偏好顺序为分布范围、离岸距离、最大密度、持续时间,年均支付意愿分别为57.11元、48.33元、34.78元和29.11元。(3)女性和低收入人群表现出较高的浒苔治理方案偏好和结果性信念,年长人群表现出较低的浒苔治理方案偏好和结果性信念。研究可为陈述偏好问卷设计,实现激励相容提供理论借鉴,亦有助于为政府部门优选浒苔治理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实验 政策结果性 支付结果性 支付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耦合作用与耦合效率评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城市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佳 陆菊 杜亚楠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4-21,共8页
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与互动发展,不仅表现为两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作用的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两种系统耦合作用的效率。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 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与互动发展,不仅表现为两个子系统之间耦合作用的程度,而且取决于这两种系统耦合作用的效率。本文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其耦合效率进行评价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滨海旅游业与地区经济耦合系统促进作用明显,但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青岛市滨海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高度耦合、共同发展,烟台、威海、潍坊中度耦合、相互促进,日照、东营和滨州濒临失调,滨海旅游滞后于地区经济发展。从耦合作用效率来看,青岛、日照、东营和滨州的耦合效率达到最高水平,最低的为威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业 经济发展系统 DEA 耦合协调度 耦合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链压力、战略柔性与制造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万骁乐 毕力文 邱鲁连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113,共15页
立足于组态视角,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制造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并采用fsQCA方法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工业经济带中A股上市制造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行为具备多因并发性,且存在3类有效驱动路径... 立足于组态视角,基于TOE分析框架构建制造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的理论模型,并采用fsQCA方法对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工业经济带中A股上市制造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行为具备多因并发性,且存在3类有效驱动路径,即以研发强度、企业成长性与战略柔性共同构成的内发型路径,以供应链压力为主导的外驱型路径,以研发强度、企业成长性、战略柔性以及供应链压力为构成的技术、组织、环境条件三方面协调联动下的内外双生型路径。(2)内外双生型路径是企业提升开放式绿色创新绩效水平的关键路径,其中战略柔性逐步取代企业成长性成为驱动开放式绿色创新的核心组织条件。(3)供应链压力呈现出以市场压力×竞争压力为核心的强驱动结构,且其对于提升开放式绿色创新绩效水平的有效性逐年显著。研究通过跨案例组态分析拓展了绿色创新研究范畴,为企业开放式绿色创新实践提供行动指引,旨在推动管理者根据企业自身组织禀赋借助差异化组态实现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绿色创新 供应链压力 战略柔性 TOE框架 模糊集定性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