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任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
方法论自觉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前提,批判性创新是破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屡遭碰壁、屡陷困境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以往进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源于“以外释内”“以旧释旧”的文...
方法论自觉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前提,批判性创新是破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屡遭碰壁、屡陷困境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以往进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源于“以外释内”“以旧释旧”的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因此,以批判性创新原则超越这一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必须要实现双向批判:既要批判地超越以往苏联教科书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主义的旧理解、旧框架,也要批判地超越用这一外来旧理解、旧框架来阐释的中国传统哲学。批判与超越是为了创新。这一创新开辟了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理解经历着不断变革,最终的逻辑旨归表明:只有站在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阐明中国传统哲学创新性转化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找到通向顺利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自觉
批判性创新原则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
被引量:
3
1
作者
任平
机构
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教育部
人文
社会科学
重点
研究
基地
"
苏州大学
中国
特色
城镇
化
研究
中心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
文摘
方法论自觉是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前提,批判性创新是破解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屡遭碰壁、屡陷困境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以往进路之所以屡遭挫折,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源于“以外释内”“以旧释旧”的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因此,以批判性创新原则超越这一文化立场与思维方式,必须要实现双向批判:既要批判地超越以往苏联教科书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条主义的旧理解、旧框架,也要批判地超越用这一外来旧理解、旧框架来阐释的中国传统哲学。批判与超越是为了创新。这一创新开辟了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阐释路径。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理解经历着不断变革,最终的逻辑旨归表明:只有站在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立场上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阐明中国传统哲学创新性转化的可能性,才能真正找到通向顺利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路。
关键词
方法论自觉
批判性创新原则
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分类号
B026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构建“中国话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创新原则
任平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