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用心于“真”--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孙正聿先生访谈 |
孙正聿
赵龙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2
|
走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
范国睿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
3
|
好的政策研究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交互融合——基于农村教育政策研究的探索 |
刘善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
4
|
人口较少国家中文教育的特征与发展研究 |
胡唯哲
吴应辉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中国农村教育实证研究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 |
邬志辉
王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6
|
“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试验内涵、开展方式与基本要求 |
卜玉华
伍红林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7
|
共同经历社会排斥提高女性合作倾向:基于fNIRS的超扫描研究 |
宋娟
焦志彬
杨雪
韩高鑫
陈祎玥
连涛
梁竞元
|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8
|
比较教育研究与教育科学的发展 |
刘宝存
张永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
9
|
家庭教育的三重统一 |
李桂梅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0
|
润物有声:中缅北界盐的流动与社会关联研究 |
高志英
王焕瑜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与“春秋笔法”的再认识 |
向燕南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2
|
多模态技术赋能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机制与路径 |
高承海
王悦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3
|
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要义指向与推进方略 |
许乐乐
彭泽平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12
|
|
|
14
|
“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与创新价值——基于C大学的实践探索 |
胡景谱
谈传生
|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3
|
|
|
15
|
社会变化程度感知对青少年社会公平感的影响 |
刘佳
高培晋
李楠
孙敏
白学军
|
《心理与行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市民社会”的离场:以《法兰西内战》修改为中心的考察 |
李风华
张丹
|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空间理论视域下美国基础教育推进数字公平的路径与挑战 |
龚毓琳
邬志辉
陈琴
|
《比较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评人教版《教师伦理学》对新时代师德理论研究的贡献 |
黄泰轲
王泽应
|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顽强之物”:从中国本土材料开辟人类学物质文化研究新理论与分类范畴 |
马腾嶽
彭庆
|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情感机器人”人文问题的多维审视及矫治路径 |
易显飞
赵一凡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