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专题研究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郑杭生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共3页
-
-
关键词
转型
中国
社会
社会学
学术会议
-
分类号
C912
[经济管理]
-
-
题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学考察
被引量:29
- 2
-
-
作者
郑杭生
杨敏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共9页
-
文摘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从前现代到现代的演变,现代化的宏大过程铸就了其现代性意涵也凸显了其“问题性”意义。从社会学的视野看这一演变过程,能够使我们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会与社会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对于社会学的独特意义、它在社会学中具有的基本和核心地位,从而使我们对于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中的重大问题的探讨获得一个新的起点。
-
关键词
个人
社会
社会学考察
前现代性
现代性
社会学
理论
-
Keywords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 d society
pre -modernity
modernity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
分类号
C912.1
[经济管理]
-
-
题名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演变——从现代化理论到新发展观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郑杭生
陆汉文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
文摘
现代性是欧美近代社会变迁的产物 ,发掘和揭示现代性的内涵和特征是经典社会学理论的中心任务。“二战”后现代性经“现代化理论”的论述成为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追逐的目标。“依附论”、“世界体系论”以及“后现代主义”可视为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激进表达形式。以人为中心的新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活质量及其主客观指标研究揭示了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新方向。
-
关键词
现代性
社会理论
现代化理论
新发展观
生活质量
后现代主义
“依附论”
“世界体系论”
-
分类号
D09
[政治法律—政治学]
-
-
题名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
被引量:74
- 4
-
-
作者
郑杭生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4,共6页
-
-
关键词
社会公平
社会分层
价值取向
公平
平等
效率
社会利益结构
-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晏阳初:平民教育从中国到世界的历程
被引量:4
- 5
-
-
作者
郑杭生
张春
-
机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
文摘
晏阳初先生是我国,也是世界著名的平民教育家、社会改革家,是我国早期社会学中乡村建设学派的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平教运动和乡村改造事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至今闪耀着进步思想的光辉。本文从晏阳初人生观的形成,其成功之道,以及反映晏阳初晚年平教业绩的国际乡村建设学院等几个侧面,对晏阳初及其事业进行了客观评述和简要分析,并对国外的一些评述进行了回应。
-
关键词
晏阳初
平民教育
中国
人生观
国际乡村建设学院
民本思想
乡村改造事业
基督教信仰
生平
-
Keywords
Mass Education Movement
Thought of Common People as the Foundation of the World Christianit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Rural Reconstruction
-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