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办教育的规范与发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董圣足 王慧英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9,共8页
经过一个阶段的集中规范,我国民办教育的公益属性得到彰显、办学行为更加合规、比例结构渐趋合理、教育生态有所恢复。尽管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但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发展民办教育在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丰富教育服务... 经过一个阶段的集中规范,我国民办教育的公益属性得到彰显、办学行为更加合规、比例结构渐趋合理、教育生态有所恢复。尽管当前我国教育发展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但在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发展民办教育在扩大优质教育供给、丰富教育服务业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及推动行业自我变革等方面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特定的价值。新形势下,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要坚持实事求是、需求导向、依法治理的原则,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前提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稳妥推动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实现公益性办学、互补型定位、高质量发展、结构性重组、科学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民办教育 规范发展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及驱动因素
2
作者 陈嘉晟 孙逸芸 +1 位作者 张文明 杜晓利 《中国电化教育》 2025年第11期78-85,共8页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制约早期科学人才培养的难题。为探究其空间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运用2019—2023年区级面板数据及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内部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呈现“中心集聚、... 城市校外科学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是制约早期科学人才培养的难题。为探究其空间演化规律与驱动机制,以上海市为典型案例,运用2019—2023年区级面板数据及多种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内部的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呈现“中心集聚、外围离散”的典型格局,且政府与市场两类供给主体在空间上未能形成有效协同互补。实证结果表明,区域财政供给结构与人口需求是驱动这一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基于此,建议结合区域人口结构和在校生规模,合理规划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布局;优化区域财政供给结构,对资源薄弱区域实施精准支持;出台差异化激励政策,引导多元主体的空间互补与功能融合,以期为我国各类城市构建均衡、高效的科学教育生态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外科学教育 资源配置 空间格局 驱动因素 教育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在提高非自杀性自伤预测力中的应用:一项系统综述
3
作者 高白雪 谢云龙 +1 位作者 罗俊龙 贺雯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519,共14页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高度污名化、高度复杂性和高度异质性的特点,传统NSSI研究测量和分析方法有限,获得的影响因子预测力较低。近年来机器学习逐步应用于NSSI的分析和建模中,并通过提高NSSI研究工具预测力、增加预测模型复杂度和精确度、区分NSSI类别和亚型,使整体预测性能上升到中等水平。未来需结合NSSI传统理论和研究方法使筛选标准更严格,拓展非问卷NSSI数据与深度学习、无监督学习的结合,根据“先分型、再迁移”的原则增加模型的可复制性与可比性,进一步提高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非自杀性自伤 预测力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形塑了优绩主义感知?——优绩主义在中国情境中的实证验证
4
作者 李佳丽 郑润廷 聂倩 《中国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2,37,共9页
研究采用CFPS 2010年与2020年数据,结合宏观环境变量,分析形塑优绩主义感知的结构性因素,进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绩主义。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2020年间,我国民众对努力与聪明才智等优绩主义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信念逐渐增强... 研究采用CFPS 2010年与2020年数据,结合宏观环境变量,分析形塑优绩主义感知的结构性因素,进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绩主义。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年—2020年间,我国民众对努力与聪明才智等优绩主义因素在成功中的重要性信念逐渐增强;我国的优绩主义具有教育性而非单纯的经济性;在中国语境下,冲突激活理论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异和职业稳定性差异上,而非收入与教育水平等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绩主义感知 优绩主义类型 教育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
5
作者 周淑金 韩宪国 +4 位作者 李丹 陈欣银 周佳茜 陈小鹏 罗俊龙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6-493,共8页
本研究选取339名农村公立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创性与适用性显著负相关;(2)独创性与适用性均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3)独创性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并且... 本研究选取339名农村公立小学四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旨在考察儿童创造力与内、外化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独创性与适用性显著负相关;(2)独创性与适用性均显著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3)独创性显著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并且存在独创性与适用性的显著交互效应,表现为独创性对外化问题行为的负向预测作用仅在高适用性水平下显著。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在农村背景下儿童创造力与问题行为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力 问题行为 独创性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毕生发展视角下独处的适应功能:益处与代价的五轮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阿尔升·海达别克 周同 +3 位作者 喻洁 王计悦意 陈飞 丁雪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0-341,共12页
独处是一种在真实和虚拟环境中个体与他人没有交流的状态。从童年期到老年期,独处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带来不同的影响。关于独处的适应功能,以往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或积极论或消极论,且有一种观点认为:独处同时具有益处与代价。鉴于研... 独处是一种在真实和虚拟环境中个体与他人没有交流的状态。从童年期到老年期,独处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带来不同的影响。关于独处的适应功能,以往研究者持不同的观点,或积极论或消极论,且有一种观点认为:独处同时具有益处与代价。鉴于研究者们对于独处的观点不一致,本研究从毕生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各个发展时期独处益处与代价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探讨其动态变化与发展,并提出了毕生发展视角下独处益处与代价的比较模型。未来研究可以更多关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整合独处多维性,以毕生发展视角收集横纵向数据直接对比,丰富独处益处与代价的发展机制,结合文化背景理解独处的内涵,关注当代数字技术发展背景对于个体独处的影响,考察独处的认知神经机制,并思考独处在不同年龄段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处 毕生发展观 适应功能 益处 代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减”之下校外培训长效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被引量:12
7
作者 董圣足 黄河 谢锡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23,共11页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了基本规范和根本遵循。事实证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类培训机构总量大幅压减,留存部分的机构“合规性”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但不可否认,当前校外培训... “双减”政策的出台为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提供了基本规范和根本遵循。事实证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科类培训机构总量大幅压减,留存部分的机构“合规性”得到较大程度提高。但不可否认,当前校外培训治理仍然存在一定的困局,主要原因在于升学考试压力导致补课刚需长期存在,逐利资本助推校外培训变异行为增多,法治欠缺造成校外培训治理合力不强。为此,需要形成更为科学、更加效能、更可持续的治理机制,包括转化服务需求,深入推进源头式治理;健全综合执法,更好巩固协同化治理;消除监管盲区,不断完善全方位治理;着力加快立法进程,稳步实现法治化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校外培训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特征、学校特征与学生学业表现——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宇阳 陈越洋 桑标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7-58,共12页
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学生和学校的调查数据,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通过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学生和学校特征在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学生特征方面: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课上学习时间在数学、阅读、科学表现中的重... 基于PISA2018我国四省市学生和学校的调查数据,在教育生产函数的框架下,通过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学生和学校特征在学业表现中的重要性。研究发现,在学生特征方面:个体社会经济地位和课上学习时间在数学、阅读、科学表现中的重要性最突出,且学习时长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学科差异;学生职业期望在数学和科学成绩上的重要性较为突出;学生的社会经济地位及课上学习时长在高、低学业表现学生群体中的重要性均相对突出。在学校特征方面,弱势学生比例及教师数量在三种学业表现中都相对重要,且其在高、低学业表现学校群体中的重要性相对突出。此外,比较发现,在初中阶段,学校特征类因素对学生学业表现的影响更大。因此,建议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强青少年对基础学科的认同感;推进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大对教育资源优越地区相对弱势学生群体的关注力度;调整初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结构,优先保障对学校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A2018 教育生产函数 机器学习 决策树回归 随机森林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社交自我知觉与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回避应对策略和社交敏感性的作用
9
作者 张思敏 董亓易如 +3 位作者 陈飞 阿尔升•海达别克 丁雪辰 朱仲敏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6-343,共8页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 为探讨儿童社交自我知觉和情绪适应问题的关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采用自我报告的方式对上海地区4~6年级共575名被试进行测查,结果显示:(1)社交自我知觉可以负向预测抑郁和社交焦虑;(2)回避应对策略在社交自我知觉与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社交敏感性调节了社交自我知觉通过回避应对策略影响抑郁和社交焦虑的前半路径,社交自我知觉对回避应对策略的预测作用仅在高社交敏感性儿童身上显著。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低社交自我知觉个体的情绪适应问题提供新的解释,还在引导个体心理干预方面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自我知觉 抑郁 社交焦虑 回避应对策略 社交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