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领导研究的“全球-在地”化:回溯、凝视与展望--与诺丁汉大学托尼•布什(Tony Bush)教授的对话
1
作者 周鑫玥 黄思怡 +1 位作者 董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2,共9页
近五十年来,教育领导力从以往西方教育研究中一个“小众”概念成长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议题;从以西方学者和理论为主的“小圈子”,发展成为容纳更多非西方学者和研究的多样化“大群落”。如何推动教育领导研究的“全球-在地”化... 近五十年来,教育领导力从以往西方教育研究中一个“小众”概念成长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议题;从以西方学者和理论为主的“小圈子”,发展成为容纳更多非西方学者和研究的多样化“大群落”。如何推动教育领导研究的“全球-在地”化,不仅是本领域学术发展的内在诉求,更是各国教育改革和创新的现实呼声。鉴于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师生团队邀请全球教育领导研究著名学者、英国《教育管理、行政和领导力》期刊主编、诺丁汉大学教育学院托尼•布什教授进行了对谈。布什教授阐述了他对全球教育领导研究“全球化”的来路和影响、理论建设“情境化”的诉求和动态、研究视域拓展的反身性走向等重要问题的见解,也分享了对中国学者如何发展中国特色领导力理论的期许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领导 教育管理 全球-在地化 脉络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方法创新的三重“加法”:问题+方法理论+数据技术+协作——专访首届“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获得者Herb Marsh教授
2
作者 王晨娅 严蒙蒙 +1 位作者 董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共9页
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化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变革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 当前世界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此背景下,深化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和运用,对于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研究范式变革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以迎接未来教育研究的挑战,成为中国教育研究者亟须共同探讨的现实难题。为此,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师生团队邀请“全球教育研究方法创新奖”首届获得者之一赫伯·马什教授进行了对谈。马什教授结合在自我概念领域的研究经验,展示了如何通过“实质性—方法论协同”实现教育研究方法的创新,深入阐述了教育研究方法创新的三重“加法”:以“问题+方法”驱动教育研究的持续创新;以“理论+数据”促进教育研究的推陈出新;以及以“技术+协作”应对教育研究的全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方法 实质性—方法论协同 自我概念 大鱼小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管理在中美教育机构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耿骞 Charles T.Townley 黄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1,共8页
目前知识管理在教育机构中的应用较为滞后 ,但其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像大学、教育管理部门这样的组织机构。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达到提高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在高等教育中 ,知识管理工作体现在面向学生的教学和管理... 目前知识管理在教育机构中的应用较为滞后 ,但其思想和方法同样适用于像大学、教育管理部门这样的组织机构。教育机构也可以通过实施知识管理达到提高响应能力和工作效率的目的。在高等教育中 ,知识管理工作体现在面向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通过对中美两国教育机构调研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在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因素分析上 ,如知识管理的实施与激励形式、作用力和学校规模等方面 ,中国学校与美国学校在认识上具有不同的相关程度。这些差异反映了两国知识管理发展水平的不同 ,同时 ,对中国的高校实施知识管理具有启发意义 ,即知识管理本身本非目的 ,而是一种手段 ,应将它同具体的工作有机结合 ,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教育机构 知识管理 教育管理 相关性分析 差异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校长与国家教育权力系统的关系诠释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敏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作为国家实现其管理能力的实施机构体系 ,国家教育权力系统宏观地调控大学校长的办学行为 ;作为肩负着提升人类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双重使命的大学领导者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校长必须坚守的价值取向。树立系统观念 ,明确... 作为国家实现其管理能力的实施机构体系 ,国家教育权力系统宏观地调控大学校长的办学行为 ;作为肩负着提升人类物质生活质量和精神生活质量双重使命的大学领导者 ,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是大学校长必须坚守的价值取向。树立系统观念 ,明确教育理念 ,把握合理的紧张尺度 ,培养良好的素质修养 ,保持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是当今我国大学校长应对自身矛盾处境的良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校长 国家教育权力系统 学术自由 价值取向 学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被引量:7
5
作者 彭虹斌 《大学教育科学》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 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课程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问题”到理论──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政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4,共2页
教育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大背景之下,尽可能地通向与之相关的所有学科和所有的教育管理实践者。一句话,要尽可能地与之“交往”与“对话”。3.实践需要的是有效性的教育管理学。这种有效性是指:教育管理学应不... 教育思想史、管理思想史乃至整个人类思想史的大背景之下,尽可能地通向与之相关的所有学科和所有的教育管理实践者。一句话,要尽可能地与之“交往”与“对话”。3.实践需要的是有效性的教育管理学。这种有效性是指:教育管理学应不仅仅只起对教育管理现象反映和概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学 管理学研究 教育管理问题 “问题” 问题转换 常规科学 研究纲领 教育管理现象 从问题出发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书院的教育管理 被引量:2
7
作者 侯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文章论述了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教育管理经验,特别是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良好的教风、学风以及院风,对我们今天的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和启迪。
关键词 书院 教风 学风 教育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程斯辉 刘居富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5期89-93,共5页
本文在总结历史与现实的教育行政组织运行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到机构精简,高效率运行,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六种关系:即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关系;教育行政组织层级... 本文在总结历史与现实的教育行政组织运行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行政组织机构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需要,做到机构精简,高效率运行,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六种关系:即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政府机构的关系;教育行政组织层级与国家行政组织层级的关系;各级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各级政府其他职能部门中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学校的关系;教育行政组织机构与社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 机构改革 关系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限划分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经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93-94,共2页
权限划分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李经天1管理科学认为,一切管理权力,都是依据其整体组织机构的任务与管理者承担的职责而分解配置的。管理人员总是依据一定的权力去完成某种职责。管理者依据任务的分配对其下级授予适当的权力,调动下... 权限划分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李经天1管理科学认为,一切管理权力,都是依据其整体组织机构的任务与管理者承担的职责而分解配置的。管理人员总是依据一定的权力去完成某种职责。管理者依据任务的分配对其下级授予适当的权力,调动下级的自主性,从而发挥其积极性、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体制 权限划分 体制改革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学校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 地方政府 教育事业 自主办学 教职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经济管理系统和谐性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浩 《运筹与管理》 CSCD 2005年第6期136-141,共6页
本文从非线性自然观的视野,引用与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功能模型与效应模型,构建了系统和谐状态模型与和谐状态可信度模型,形象地说明了企业系统的和谐既是一个随机不确定状态,又是企业和谐力量与不和谐力量相互抗争干涉的过程。依据协同... 本文从非线性自然观的视野,引用与分析了社会经济系统功能模型与效应模型,构建了系统和谐状态模型与和谐状态可信度模型,形象地说明了企业系统的和谐既是一个随机不确定状态,又是企业和谐力量与不和谐力量相互抗争干涉的过程。依据协同学原理提出了企业系统和谐演进的机制,表明企业系统的和谐发展是子系统和谐协同的过程,即子系统竞争合作的过程。文中所构建的模型,从理论上清晰地说明了企业系统和谐有序运行的机理,为如何构建和谐企业,提供了建设性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管理系统 和谐 模型 机制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叶落何以知天下秋?——浅析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曾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2期25-31,共7页
中国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面临两个重要的瓶颈:一是数据资料的匮乏,二是研究方法的缺失。首先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实例入手,以因果关系为主线,探讨了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中西教育研究方法差异的表象之下隐含着中西思维方式和文... 中国的教育研究走向世界面临两个重要的瓶颈:一是数据资料的匮乏,二是研究方法的缺失。首先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实例入手,以因果关系为主线,探讨了定量研究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中西教育研究方法差异的表象之下隐含着中西思维方式和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曾经导致过痛苦的历史后果。其次从历史和文化的比较中,深信只有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中国才会产生出超越西方的思想武器。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方法的缺失部分是由数据资料的缺失引起的。最后呼吁中国的决策者和有识之士应把教育数据资料库的建设、整合和透明公开使用,作为提升教育研究水平,增强教育决策科学性的战略性步骤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实验 因果关系 假设检验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促进教育进步——首届中国教育领导者论坛综述
12
作者 胡耀宗 魏叶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7-48,共2页
以"管理促进教育进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领导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领导者的分工及其对教育政策的促进,教育实践领导者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管理进步,学校文化培育促进教育管理深层次变革,课堂管理... 以"管理促进教育进步"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教育领导者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领导者的分工及其对教育政策的促进,教育实践领导者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管理进步,学校文化培育促进教育管理深层次变革,课堂管理新探索丰富教育管理实践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领导者 教育政策 学校文化 “学校质量文化” 课堂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构建 和谐发展——兼谈高校“两课”中道德教育的几种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传信 《教育与现代化》 2005年第1期75-80,共6页
我国道德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失衡”现象,即各种道德关系的不协调。要解决这一问题,其关键要求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构建德育新体系,即既要考虑继承与创新的衔接,又要考虑本土与外域的融通,做到优势互补,和谐共进,以实现德育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德育 高校“两课” 整体构建 教育工作者 和谐发展 新体系 不协调 优势互补 国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型城市: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突破口
14
作者 但昭彬 周洪宇 《学习与实践》 2004年第9期58-60,共3页
21世纪是一个面临巨大变化而又充满严峻挑战的世纪,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继续教育,构... 21世纪是一个面临巨大变化而又充满严峻挑战的世纪,为了应对21世纪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必须加速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就武汉市而言,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终身教育 中国 政府职能 网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关系再探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李慧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23,共3页
教育公平包括社会公平和市场公平。教育效率包括经济效率与精神效率。教育公平本身就隐含有教育效率的意义 ,教育效率又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价值 ,二者互为因果 。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效率 辩证关系 社会公平 市场公平 经济效率 精神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政策研究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能浩 李晓东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进一步发展要求有伦理道德规范的支撑。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构建教育政策研究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必要性,在分析伦理道德规范的两种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客观性原则、对顾客负责原则、... 教育政策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进一步发展要求有伦理道德规范的支撑。本文从三个方面说明构建教育政策研究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必要性,在分析伦理道德规范的两种取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客观性原则、对顾客负责原则、公众利益优先原则、权利优于善的原则,并试图调节这些原则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政策 教育研究 伦理道德规范体系 行为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筹“三教”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新加坡教育改革探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任睿文 关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7,共10页
新加坡虽未有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提法,但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已有将三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建立“三教”转换通道、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创设技术学士学位、构建学分兑换机制与设立继续教育中心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 新加坡虽未有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提法,但在近年的教育改革中已有将三者协同发展的实践,具体表现在建立“三教”转换通道、实行课程教学改革、创设技术学士学位、构建学分兑换机制与设立继续教育中心等方面。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应通过在“三教”间建立灵活的衔接转换机制、实施终身教育取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增设职业本科技术学位、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推动高等院校继续教育模式革新等方式,将三类教育统筹协同,实现创新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继续教育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问题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玲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2-46,共5页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中流砥柱的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社会法治环境缺失影响法治观培养,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 作为未来国家建设中流砥柱的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任重而道远。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社会法治环境缺失影响法治观培养,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高校法治观教育体系不健全,大学生法律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完善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路径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发挥家庭法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健全高校法治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法律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法治观 法治教育 法治环境 家庭法治教育 法治教育体系 法律认知与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法制建设的几个关系
19
作者 孙灿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40-46,共7页
法和法律意识作为法学领域中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法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法律意识的制约。可以说,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遵守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律... 法和法律意识作为法学领域中紧密联系的两部分,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育法制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教育法律意识的制约。可以说,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重要条件,也是遵守和执行社会主义教育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建立和健全我国教育法制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法制思想理论的研究、探讨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就教育法制思想建设的几个关系问题略论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规 教育法制建设 地方教育立法 教育法学 正确认识和处理 几个关系 学术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教育法律 法律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价值意蕴、现实挑战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雅姝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1期79-86,共8页
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教育内容从“教材主导”转向“技术支撑”,促进教育场景从“满堂灌输”转向“沉浸体验”,推进教育方法从“单调刻板”转向“自由开放”,促使教育模式从“产教融合”转向“数产... 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教育内容从“教材主导”转向“技术支撑”,促进教育场景从“满堂灌输”转向“沉浸体验”,推进教育方法从“单调刻板”转向“自由开放”,促使教育模式从“产教融合”转向“数产教融合”,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局限、师资力量短缺且数字化能力不足、信息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师生数字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现实挑战。需要从破解数字技术局限、增强院校师资力量、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和强化师生数字素养等层面,优化数字技术赋能高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推进教育模式改革,构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良好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