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演进逻辑与趋势——基于中外政治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
王炳权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2
|
国外比较政治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内在逻辑 |
黄冬娅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5
|
|
3
|
试论推动中国政治学繁荣发展的着力点 |
杨海蛟
李猛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4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何以必要 |
李猛
郑言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5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何以可能 |
林毅
郑慧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6
|
中国政治学新兴学科30年:回顾与思考 |
王义保
师泽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7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学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
杨海蛟
李猛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8
|
|
8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何以构建 |
刘方亮
师泽生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7
|
|
9
|
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创新发展的思考 |
李猛
郑慧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10
|
政治学为什么需要田野调查 |
房宁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11
|
反对腐败的政治学思考 |
洋龙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0
|
|
12
|
从务实主义到理论供给:中国政治学转向的关键 |
王炳权
王承禹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3
|
政治学话语体系建构的路径分析——基于“反思”的视角 |
王炳权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6
|
|
14
|
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科学内涵、历史实践和现实启示 |
廖冲绪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讲政治”:中国政治和政治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政治学会武汉会议综述 |
韩旭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3
|
|
16
|
生成式人工智能治理国际研究评述:焦点议题与立场分野 |
张树华
张夏添
|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17
|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贡献 |
洋龙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
|
|
18
|
试论政治学的对象与体系 |
李元书
|
《学习与探索》
|
1986 |
1
|
|
19
|
四川省政治学会200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
李羚
郭丹
周小军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20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超大城市治理的理论维度与实践逻辑——基于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研究 |
王阳亮
李熠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