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合作治理的研究范式及其限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国冲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101,共13页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合作治理成为当今最具声势的公共行政理论潮流,追踪其研究脉络与动态显得尤为必要。短短数十年间,合作治理研究已历经两代迭代更新,形成了三条主要路径:治理范式说、过程阶段说与网络关系说,兼具价值性思考与实证性分...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合作治理成为当今最具声势的公共行政理论潮流,追踪其研究脉络与动态显得尤为必要。短短数十年间,合作治理研究已历经两代迭代更新,形成了三条主要路径:治理范式说、过程阶段说与网络关系说,兼具价值性思考与实证性分析,且对于什么是合作治理、如何推进合作治理,它们做出了各具特色的回答。但是,每种途径也有其缺陷,如治理范式说基于西方情境的特殊主义思考大行其道,过程阶段说只见影响因素难见时间要素,网络关系说对于网络化结构的理解过于狭隘。为了突破上述瓶颈,治理范式说须从亦步亦趋走向立足本土,过程阶段说须从名实分离走向名实结合,网络关系说须从“作为社会网络的合作治理”走向“作为社会—问题网络的合作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治理 治理范式说 过程阶段说 网络关系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治理智能化:信息技术赋能区域环境治理的秩序重构与风险规避研究
2
作者 吴旭红 《湖湘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3,共12页
跨域合作是实现城市群环境有效治理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近年来,针对跨域环境治理问题,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展开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受观念动机分异、制度规则约束、合作机制缺失、协调机制不... 跨域合作是实现城市群环境有效治理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近年来,针对跨域环境治理问题,国家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展开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受观念动机分异、制度规则约束、合作机制缺失、协调机制不畅、监督机制不灵及考核机制僵化等诸多因素影响,跨域治理的成效尚未充分彰显。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政府治理场域不断地迭代、应用与创新,研究通过构建“技术—制度—价值”三位一体的协同智治整合框架,重构城市群环境跨域治理的秩序和运行机制,探讨智能时代环境跨域治理的协同推进逻辑,规避已有单一制度性框架带来的风险,探究完善政府间实现环境问题跨域治理的长效机制,就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域治理 技术赋能 环境问题 秩序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战略管理 被引量:9
3
作者 包国宪 保海旭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30,共7页
政府战略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回顾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遇到的现实挑战。学者关于政府战略管理的批评与反思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设置、组织管理实现等方面,通过引入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 政府战略管理是现代政府的重要管理手段,通过对其理论与实践的回顾能够更好地理解政府遇到的现实挑战。学者关于政府战略管理的批评与反思主要集中在战略目标设置、组织管理实现等方面,通过引入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PV-GPG)模型能够有效地回应这些问题。首先,在PV-GPG理论中将政府战略管理定位为政府执行系统与政治系统之间的缓冲器,能够厘清其功能定位;其次,用PVGPG视角剖析政府战略管理的价值追求变迁能够更好地认识政府战略计划的设置;第三,结合战略三角模型分析政府战略管理,从外部关注向内部操作的过渡,并从战略管理阶段与PV-GPG组织管理环节有机结合,对其实现路径提供了操作化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绩效治理理论 战略规划 政府战略管理 公共价值 政府执行系统 政治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集体偏好会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吗——基于公共价值理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包国宪 关斌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6-164,共9页
公共价值理论关注公民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以公民集体偏好为切入点,以我国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公民与政府协商互动对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民集体偏好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但是二者之... 公共价值理论关注公民集体偏好,重视政治的作用。以公民集体偏好为切入点,以我国地方政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公民与政府协商互动对于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公民集体偏好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但是二者之间的关系会受到政府价值取向的调节,地方政府"公民本位"和"政府本位"两种价值取向扮演了不同的调节作用。这种关系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价值的实现是政民互动协商沟通的结果,公民是公共价值的最终决定者,但也受制于政治力量的平衡。研究结论对于理解新时代下政府行为模式和决策实践以及推进公共价值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支出结构 公共价值 集体偏好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信息的证据,抑或作为证据的信息?——循证视角下的政府绩效信息管理框架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学军 韦林 王子琦 《图书与情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6,共8页
绩效信息的供给与使用是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目前的政府绩效信息管理却困难重重。文章认为,循证科学的证据管理思想能够为优化政府绩效信息的供给与使用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持。文章通过厘清证据与绩效信息的转化逻辑,... 绩效信息的供给与使用是提升政府绩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但目前的政府绩效信息管理却困难重重。文章认为,循证科学的证据管理思想能够为优化政府绩效信息的供给与使用提供重要的方法论支持。文章通过厘清证据与绩效信息的转化逻辑,构建了循证视角下的政府绩效信息管理框架,利用证据管理思想优化了政府绩效信息管理的流程。循证方法在政府绩效信息管理不同阶段的应用将有助于突破信息供给与使用的现实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科学 循证社会科学 政府绩效信息 循证治理 证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创造的挑战与路径——基于G省地方政府官员访谈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学军 包国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4,共8页
作为公民集体偏好的政治协调表达,公共价值自1995年由Moore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体系下,公共价值对于政府绩效的合法性具有本质规定性,只有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作为公民集体偏好的政治协调表达,公共价值自1995年由Moore提出以来逐渐成为公共行政研究和实践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体系下,公共价值对于政府绩效的合法性具有本质规定性,只有当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策和项目符合公民需要时,政府的产出才等同于绩效,即创造了公共价值。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围绕地方政府公共价值创造的挑战与路径等关键问题,对G省5个县级政府的27位政府官员进行了访谈,并运用Nvivo 10.0软件对访谈材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公共价值创造的挑战主要来自于管理能力和效率提升等四个方面,公共价值创造的路径则体现在改善管理效率等九个方面。最后,就质性分析结果对绩效治理的启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创造 公共价值 价值冲突 绩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价值结构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保海旭 李航宇 +1 位作者 蒋永鹏 刘新月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我国政府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体现了安全性、保健性、便捷性、舒适性、可持续性等价值选择。以政策文本为载体研究政府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其结构,是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理论揭示政府运行规律及绩效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构建我... 我国政府颁布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政策,体现了安全性、保健性、便捷性、舒适性、可持续性等价值选择。以政策文本为载体研究政府行为的价值内涵及其结构,是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理论揭示政府运行规律及绩效生产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构建我国政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价值结构二维分析框架,从治理价值选择维度和人居环境价值要素维度两方面对58份核心政策文献进行量化研究。从价值结构横向来看,呈现出以可持续性优先、安全性匮乏的价值要素特征。从纵向来看,尽管政策价值选择分布已较为全面,但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此外,便捷性、保健性、舒适性紧紧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大政策领域,不同农村人居环境价值要素在政策领域占比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居环境 治理 价值结构 环境政策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包国宪 向林科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3,共8页
近十多年来,政府绩效管理一直是中国政府管理实践和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被誉为"行动中的公共行政学"。目前,其已成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和内容,地位和重要性益发重要。为了促进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知识的增长及对实... 近十多年来,政府绩效管理一直是中国政府管理实践和公共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被誉为"行动中的公共行政学"。目前,其已成为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重要工具和内容,地位和重要性益发重要。为了促进中国政府绩效管理知识的增长及对实践更好反馈,我们有必要对其研究发展脉络进行总结、梳理,对变化趋势进行识别、展望。因此,利用CiteSpaceⅢ对CSSCI数据库中"政府绩效管理"主题文献进行了聚类和突变分析。发现政府绩效管理的公共性、"服务导向"、评价体系建设、"第三方评估"、"政府绩效审计"等是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热点主题,这些主题产生与国外政府绩效实践和研究发展,国内实践出现的问题联系紧密;而"公共价值"和政府绩效管理的结合,政府绩效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结构,与行政体制改革趋势结合共同构成中国政府绩效研究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府绩效管理 CiteSpaceⅢ 国家治理体系 行政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价值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学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1,共12页
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基础问题,其决定了公共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实现方式。近年来,公共价值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学者围绕公共价值概念,从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情... 公共价值是公共行政领域的基础问题,其决定了公共治理的目标追求和实现方式。近年来,公共价值成为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议题,我国学者围绕公共价值概念,从政府绩效管理、价值创造和公共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拓展,逐步形成了中国情境下公共价值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回顾公共价值研究,在概念界定、测量以及实证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困难,也导致公共价值研究的趋同性比较强,相对知识贡献不足。公共价值的基本问题属性以及公共价值的中国情境和本土特征决定了其作为建构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切口的可能性,关键议题包括公共价值在公共行政中的功能定位、公共价值的文化和政治属性、公共价值的历时变迁和演化、公共价值的建构逻辑和管理以及公共价值实现的激励与问责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党委政府借力网络“扒粪”监督机制研究
10
作者 郝继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2-14,共3页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但所有媒体都向受众打开了“参与之门”,把原来由媒体把持的更多的对话交流权利“让渡”给受传对象,而且新兴的网络传媒、移动数字传媒更是带来了多点交往、即时交互的全新传播关系。也就是说,在网...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但所有媒体都向受众打开了“参与之门”,把原来由媒体把持的更多的对话交流权利“让渡”给受传对象,而且新兴的网络传媒、移动数字传媒更是带来了多点交往、即时交互的全新传播关系。也就是说,在网络时代,无论什么样的信息,只要网民有兴趣或者觉得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监督机制 政府 党委 信息时代 对话交流 网络传媒 数字传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逻辑及其治理——基于耕地种树绿化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黄建伟 张兆亮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 研究目的:以博弈论为基础建立双层博弈分析框架,选取耕地流转种树绿化典型案例,复盘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的博弈过程并揭示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动机和行为逻辑,为国家治理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研究方法:质性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流转“非粮化”问题能否得到有效抑制具有明显的情境依赖特征,即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博弈是耕地流转“趋粮化”和“非粮化”选择的本质。因此,无论对各级政府还是对种粮主体而言,在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实施“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又“辅之以法”的“三辅”并治机制才是防治耕地流转“非粮化”的良策。研究结论:为有效防治地方政府参与耕地流转“非粮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应在“三辅”并治的基础上以层层设防的策略来遏制耕地流转“非粮化”的不良趋势,即以“中央政府的奖惩、地方政府的规制、社会媒体的监督和种粮主体的抵抗”这4道防线来筑牢粮食安全的“堤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耕地“非粮化” 粮食安全 双层博弈 政府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闲置宅基地流转的协同治理能提高基层政府权能满意度吗?——基于南京高淳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建伟 董冠宇 张兆亮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为探索闲置宅基地流转协同治理与基层政府权能满意度的关系机理,借助SFIC理论假设模型,分析了南京市高淳区闲置宅基地流转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权能满意度问题。结果表明:SFIC模型作为研究分析框架的理论假设得到验证;协同治理对提高基... 为探索闲置宅基地流转协同治理与基层政府权能满意度的关系机理,借助SFIC理论假设模型,分析了南京市高淳区闲置宅基地流转协同治理中基层政府的权能满意度问题。结果表明:SFIC模型作为研究分析框架的理论假设得到验证;协同治理对提高基层政府权能满意度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政府权能中的政府服务职能是协同治理最需补齐的短板。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用协同治理的新思路去破解闲置宅基地流转的难题、通过提高闲置宅基地流转中的政府权能质量来疏通协同治理的堵点这两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宅基地流转 协同治理 政府权能 SF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价值行动、治理限度与策略选择 被引量:8
13
作者 詹国辉 魏海涛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5,M0005,共10页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已然型塑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现实课题之一。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映射出“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以及精细化”等四维特征。本体性视角观之,数... 政府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已然型塑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现实课题之一。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实质上映射出“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以及精细化”等四维特征。本体性视角观之,数字赋能行动内生出多重价值行动,让政府治理更精准高效,让公共服务更便捷可及,让公共安全防线更加坚固,让数字经济更活力迸发。但在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的地方性实践中,存在数治体系融合不畅、数治场景应用不足、数治人才缺口凸显、数治风险激增等多维制约因素,引致了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实践限度。对此,通过构建“数智融合”的三维体系,构筑数字治理多元化场景,培育数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完善保障机制,以期构建数字赋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体系,旨在推进政府治理的全面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政府治理现代化 数字赋能 数字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服务失败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学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81,共9页
近年来,公共服务失败作为理解和研究公共服务的新议题而受到关注。公共服务失败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本质上其关注的问题却贯穿于公共服务研究的始终,并随着公共服务生产逻辑的嬗变而不断演化。公共服务逻辑对整体性、开放性服务系统的... 近年来,公共服务失败作为理解和研究公共服务的新议题而受到关注。公共服务失败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本质上其关注的问题却贯穿于公共服务研究的始终,并随着公共服务生产逻辑的嬗变而不断演化。公共服务逻辑对整体性、开放性服务系统的强调以及对公共价值目标的追寻为理解公共服务失败提供了新的面向。在分析公共服务失败概念演进的基础上,从价值共创和行为互动两个新视角阐释了公共服务失败研究的焦点。在双重视角整合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服务失败的概念内涵与类别划分、公共服务失败的发生机制与因果机理、公共服务失败及其影响评估、公共服务治理等研究新议题,以期丰富和发展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失败及其治理的理论、方法和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失败 价值共创 行为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入与融合:社会工作者何以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基于杭州市西湖区的实践
15
作者 包国宪 刘璎 《治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9,159,160,共15页
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应对利益关系复杂化、风险多元化等社区治理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工作者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杭州市西湖区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政府以社会工作者驱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 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是应对利益关系复杂化、风险多元化等社区治理挑战的必然选择,而社会工作者的独特优势使其成为推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对杭州市西湖区治理实践的分析发现,政府以社会工作者驱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构的行动策略在于,搭建全方位支持培育体系,使其通过“关系-结构-行动”的逐层嵌入促进互动网络搭建、专业性渗入、集体行动达成及社区治理结构的优化重塑。此过程平衡了社会工作者的“嵌入性”和“专业性”,充分激发了各治理主体的参与意识、内在潜能与合作活力,实现了对价值目标、治理资源、治理业务及主体关系的“整合”,促成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该思路为促进社区“共建共享共治”格局的形成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治理现代化 社区治理共同体 社会工作者 城市社区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江 张雪峰 张焕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4-98,共5页
发展观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在当前,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目标设定、政府职能和考核主体的“错位”问题,... 发展观与政府绩效密切相关。科学发展观作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推进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在当前,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存在的目标设定、政府职能和考核主体的“错位”问题,我们在更新行政管理理念和建立可行指标体系的同时,加强绩效评估的立法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政府绩效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返贫问题及其预警机制研究 被引量:101
17
作者 包国宪 杨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3-130,共8页
在我国反贫困道路上,返贫现象一直伴随左右,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其对扶贫工作带来的威胁与阻力益发强大。在对返贫现象生成诱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事故链理论和突变理论阐释了制度政策、资源环境、灾祸风险及能力习惯等因素,促使返贫... 在我国反贫困道路上,返贫现象一直伴随左右,在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其对扶贫工作带来的威胁与阻力益发强大。在对返贫现象生成诱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事故链理论和突变理论阐释了制度政策、资源环境、灾祸风险及能力习惯等因素,促使返贫现象呈现沿"事故链"路径线性发展和突变发展两种状态。最后文章构建了我国返贫预警模型,并从预警模型主体构成、预警程序、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我国"十三五"时期"扶贫攻坚、遏制返贫"的新阶段给予理论支撑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攻坚 返贫现象 生成诱因 演化机理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姜晓萍 姜洁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4-98,共5页
政务公开是我国行政民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推进器。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掌握更多公共信息的省级政府起步较晚,各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本文从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着手,探... 政务公开是我国行政民主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推进器。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政务公开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掌握更多公共信息的省级政府起步较晚,各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本文从省级政府政务公开的现状调查着手,探析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以期为推进省级政府的政务公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政府 政务公开 行政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会降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吗——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55
19
作者 包国宪 关斌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48,共11页
近年来,尽管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环保考核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了公共价值冲突。基于公共价值理论和环境联邦主义理论,采用我国206... 近年来,尽管中央对地方政府的环保考核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重发展,轻环保"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了公共价值冲突。基于公共价值理论和环境联邦主义理论,采用我国206个地级市2012—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压力、公共价值冲突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关系。本文使用DEA方法中的Super-SBM模型测量了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和Griffin公式测量并计算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面临的公共价值冲突程度,最后使用Bootstrap方法对所提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财政压力会显著降低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效率,财政压力越大,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越低;财政压力影响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的作用机制在于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即财政压力首先诱发地方政府出现了公共价值冲突,使地方政府陷入了一个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公共价值困境中,进而负面影响了其环境治理效率。研究同时发现,环保垂直管理可以有效缓解公共价值冲突在财政压力与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效率间的中介作用,若地方政府实施了环保垂直管理,则公共价值冲突所扮演的中介作用可以得到有效弱化。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地方政府环境治理困境,打开公共价值"黑箱",分析公共价值冲突的来源和作用机理,探索公共价值冲突的应对策略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可为中央环保垂直管理改革的持续推进提供支持性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冲突 环境治理效率 财政压力 垂直管理 被调节的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治理网络中的绩效领导结构特征与机制——基于“品清湖围网拆迁”的案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包国宪 张弘 毛雪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2-66,共15页
领导力是基于合作网络的绩效治理的核心要素。已有研究指出,网络结构下的领导力与传统以科层制组织为基础的领导力有显著差异。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框架下,通过案例研究方法,预设"网络结构""偏好与冲突... 领导力是基于合作网络的绩效治理的核心要素。已有研究指出,网络结构下的领导力与传统以科层制组织为基础的领导力有显著差异。在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框架下,通过案例研究方法,预设"网络结构""偏好与冲突""绩效领导"和"作为结果的绩效"四个节点,对"品清湖围网拆迁"事件的多来源数据进行质性编码,形成绩效领导"结构—策略—功能"分析框架,进而在网络结构和绩效视角下回答领导机制如何促进合作以实现治理绩效。研究发现"行政"、"市场"和"信任"是绩效领导发挥功能的主要协调机制,沟通是领导者的核心职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治理网络 绩效领导 结构特征 公共价值 品清湖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