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甜玉米闽甜986在政和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叶和
-
机构
福建省政和县种子站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6期122-124,共3页
-
文摘
闽甜986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用闽甜系X9034与闽甜系JR8609选配而成,202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3年福建省农业主导品种。政和县种子站2022-2023年分别在政和县平原区和半高山区示范种植,表现出茎秆粗壮,抗倒性强;苞叶紧实、长度适中,产量高;籽粒整齐,不秃尖;颜色鲜亮,品质优等特点。本文总结了闽甜986在政和县种植表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为其在政和县推广种植提供依据。
-
关键词
甜玉米
闽甜986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政和县高山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吴娟娟
叶和
张礼华
李敏欣
叶聪
-
机构
南平市种子站
政和县种子站
政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政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福建热作科技》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
文摘
为促进政和县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筛选出适合政和县高山区种植的辣椒新品种,促进高山区当地农民增产增收,比较分析了17个辣椒品种在政和县高山区露地种植的生长情况、抗病性以及产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福农1号’、‘福农2号’、‘福农3号’、‘福农9号’、‘美顺一号’、‘格瑞100’、‘格瑞500’、‘翡翠五号’等8个品种株型紧凑,果色好,抗性强,产量高,适宜在政和县高山区推广种植。
-
关键词
高山
辣椒
试验
推广
-
分类号
S6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野香优莉丝在政和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叶和
-
机构
福建省政和县种子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
文摘
野香优莉丝是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野香A与恢复系R莉丝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优质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9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2021—2022年野香优莉丝在政和县中低海拔地区展示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等特点,适宜作中稻推广种植。介绍了野香优莉丝在政和县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野香优莉丝
品种表现
高产
栽培技术
-
Keywords
Yexiangyoulisi
variety performance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政和县甜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 4
-
-
作者
吴娟娟
叶和
林爱华
张礼华
叶聪
李敏欣
-
机构
南平市种子站
政和县种子站
政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政和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
文摘
为筛选适宜政和县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22年在政和县东平镇东平村实施甜玉米新品种展示和示范项目,引进斯达甜216、斯达甜231、闽甜295等13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广良甜27号、闽甜986、闽双色6号、泰鲜甜1号表现优良,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宜在政和县低海拔区域示范种植。试验总结了参试品种在政和县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
关键词
甜玉米
比较试验
产量
特征特性
-
Keywords
sweet corn
comparative experiment
yield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政和县高山区花椰菜套种玉米栽培模式
- 5
-
-
作者
叶和
-
机构
福建省政和县种子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23年第2期41-43,共3页
-
文摘
为有效提高政和县土地综合利用率和高山区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020年12月—2022年11月在政和县进行了高山区花椰菜套种玉米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此栽培模式2 a每667m^(2)年总产值分别为1.83万元和1.79万元,年平均纯收入达到1.4万元,有效增加了高山区农民收入。总结了高山区花椰菜套种玉米栽培模式所选择的种植品种、茬口安排及栽培技术要求。
-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栽培模式
高山区
花椰菜
玉米
-
Keywords
food security
cropping mode
alpine region
cauliflower
maize
-
分类号
S635.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农艺性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8
- 6
-
-
作者
张礼华
叶和
张微
叶聪
周有标
-
机构
政和县土壤肥料技术站
政和县种子站
松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政和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政和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为研究不同施肥配方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设置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全肥区和无肥区5个处理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全肥区水稻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最高。与全肥区相比,无氮区、无磷区、无钾区和无肥区处理株高、穗总粒数降低幅度分别为5.3%~11.6%、1.6%~20.7%;结实率无氮区、无钾区较全肥区分别高3.9、0.5百分点,无磷区、无肥区较全肥区分别降低7.7、3.6百分点;有效穗数无氮区与全肥区一致,无磷区较全肥区多9万穗/hm^(2),无钾区和无肥区分别较全肥区减少10.5万、21.0万穗/hm^(2)。全肥区稻谷产量为6 418.50 kg/hm^(2),较无肥区、无磷区、无氮区、无钾区分别增产17.51%、17.07%、14.85%和3.44%。全肥区氮肥、磷肥、钾肥肥料利用率分别为6.41%、1.06%、21.92%,氮肥、磷肥、钾肥肥料贡献率分别为12.93%、14.58%和3.33%。
-
关键词
水稻
施肥配方
农艺性状
肥料利用率
肥料产量贡献率
产量
-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7.5
[农业科学—肥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