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相山地区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杨彪 王正其 +3 位作者 韩长青 李怀渊 陈国胜 刘惠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61-1069,共9页
本文基于航空放射性K能谱数据再开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微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分析并探讨了相山火山盆地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研究表明,相山地区钾增量正值域与负值域呈NE带状相间分布,其空间延伸方位与... 本文基于航空放射性K能谱数据再开发,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显微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手段,分析并探讨了相山火山盆地航空放射性钾增量异常特征及其地质成因。研究表明,相山地区钾增量正值域与负值域呈NE带状相间分布,其空间延伸方位与地层的走向不一致,表现出跨地质单元现象,反映了增量场受断裂构造控制以及成岩后热液改造的基本属性。不同地质体钾含量存在差异,然而与正常未蚀变岩石比较,与铀成矿作用相关的水云母化蚀变岩石中的钾增量值表现出相对降低的趋势。钾增量亏损场(带)的形成与成矿流体在蚀变过程中具有"去钾"作用相关,是水云母交代钾长石作用的结果。铀矿床的定位与钾增量相对亏损场(带)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根据钾增量相对亏损场可以大致圈定水云母化蚀变场,进而确定成矿流体活动范围,为铀成矿远景预测提供较为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山地区 航空放射性 钾增量场 地质场 地质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信江盆地肖家砂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启示
2
作者 李余亮 张万良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6-237,共12页
为研究南方红盆砂岩型铀矿床成因,以信江盆地肖家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显微镜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开展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肖家铀矿床严格受上白垩统河口组红层中的灰色层(褪色蚀变带)及断层、背斜... 为研究南方红盆砂岩型铀矿床成因,以信江盆地肖家砂岩型铀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显微镜观察和地球化学分析,开展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肖家铀矿床严格受上白垩统河口组红层中的灰色层(褪色蚀变带)及断层、背斜构造控制,伴生的围岩蚀变有高岭石化、迪开石化、水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等,为中低温热液铀矿床。矿化岩石中K_(2)O含量与Na_(2)O、CaO含量呈明显正相关,Fe_(2)O_(3)含量与K_(2)O、Na_(2)O、CaO含量呈弱负相关,U含量与FeO含量呈负相关;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随着U含量增高,Re、Mo、Se、V含量有增高趋势,而Th、Ta、Zr、Ce含量呈降低趋势,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肖家铀矿床成矿物质来源于盆地深部下白垩统冷水坞组暗色泥岩,铀镭平衡偏铀,成矿时代较新。该矿床是由深部地层流体在新构造期渗出成矿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化特征 新构造渗出成矿 华南信江红盆 肖家砂岩型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中的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76
3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林子瑜 侯曼青 罗建群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895-1913,共19页
建模数据多源性是三维地质建模最大的特点,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融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统一地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采矿等建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然后运用等高线数据构... 建模数据多源性是三维地质建模最大的特点,模型构建的关键是将这些数据有效地融合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首先统一地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采矿等建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尺,构建原始资料数据库。然后运用等高线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面,以DEM面为载体实现了地表填图路线PRB(point-routing-boundary)数据、矢量地质图、栅格地质图、遥感影像图等地表地质数据的有效融合;在已有地表地质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约束的条件下,通过约束及离散光滑插值技术实现了地表地质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的融合;根据已有建模数据确定合理的建模单元,对数据库中的点、线、面、体等数据进行归类,构建与建模单元一致的原始资料数据库。最后在原始资料数据库中,以高精度地质数据为约束对物探数据进行地质解译,综合已有建模数据,并考虑地质体的三维空间展布,实现了不同精度数据之间的融合;以主要建模数据构建初始地质界面,以高精度建模数据对已构建的初始地质界面进行约束,实现了主要建模数据与次要建模数据的融合。其中,点对线约束、点(线)对面约束、面对面约束等约束建模技术在建模数据融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多源数据融合 GOCAD软件 约束技术 相山火山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B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3 位作者 郑翔 张洋洋 罗建群 侯曼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18-1330,共13页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 2004年开始数字地质填图技术在全国区调中全面推广应用,运用数字地质填图过程中获取的PRB数据直接构建浅部三维地质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三维地质界面的构建,本文重点阐述了断层面、第四系界面、地层面、岩体界面、残留顶盖界面、俘虏体界面等6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面的构建时应先创建模型的边界面(DEM面、模型的底界面、模型的四周边界面),再建断层面,最后按地质体新老顺序依次构建其他地质界面,构建地质界面时应遵循"野外路线数据为主要数据,地下地质数据为约束数据"的原则。该方法建立的地质界面与地表填图数据和地下地质数据都能够完全吻合,建立的地质界面精度高且美观,但受地表产状可推测深度的限制,该方法仅适用于浅部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但构建的模型可以作为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参考与约束。建模单元可以与地表填图单元相同,也可以进行少量的合并,模型可达到的精度较高,模型的精度取决于野外填图路线数据的精度和数量,尤其是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和有效产状的精度和数量。为了保证模型的精度,在野外路线填图过程中应尽量保证每条野外路线中的点间界线(B)都具有有效产状,在地质界线产状变化较大的部位需要适量增加产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数字地质填图 地质界面 PRB GOCAD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规律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媛媛 魏强林 +1 位作者 高柏 陈功新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2,共7页
介绍了核素迁移的机理与过程,分析了核素在包气带、地下水、植物、海域等单一介质和多介质中迁移研究的现状,总结了核素迁移的影响因素,并对核素迁移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迁移 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省份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曹龙生 杨亚新 +2 位作者 张叶 郑勇明 杨婷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综合了中国大陆28个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现状和及其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引起部分省份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8个省市土壤中放射性... 综合了中国大陆28个省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含量的调查结果,分析了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分布现状和及其分布规律,初步探讨了引起部分省份放射性核素含量偏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28个省市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按面积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9.5,36.5,49.1和580.0Bq/kg;土壤中238U,226Ra,232Th的含量随地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0K含量随地域的分布规律则不显著。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与成土母岩和铀资源分布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天然放射性核素 含量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研究——以江西省1∶5万陀上幅区调应用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1 位作者 刘林清 姜勇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364-374,共11页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 遥感技术的应用应贯穿区域地质调查的始终,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的先导与基础作用。在本研究区内,TM/ETM5、4、3波段组合为最佳波段组合,在常用的主成分变换法、乘积变换法、比值变换法、高通滤波法、小波变换法、IHS变换法6种融合方法中小波变换波段融合法为最佳融合方法。运用遥感影像更新区内的道路信息有助于提高填图效率和填图质量,以小波变换法融合全色波段的RGB(5,4,3)彩色影像为基础影像,其它彩色合成影像、单波段灰度影像等影像为辅助影像对区内岩石地层、构造进行了解译,运用复合法提取了本区的铁化和泥化蚀变异常,在野外地质路线观测过程中对解译的岩石地层、构造和提取的矿化蚀变都得到了较好的验证。遥感在区调过程中的道路更新、岩性识别、构造解译、矿化蚀变提取具有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技术 区域地质调查 影像融合 蚀变异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某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地下水中锶的种态及其与文石的反应路径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徐真 陆春海 +2 位作者 陈敏 张琪 黄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52-1754,共3页
运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锶的种态分布,并讨论了影响其种态分布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在种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锶和文石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场址地下水中的锶主要以Sr2+、Sr SO4和Sr HCO+3形式存在,且有利于锶迁移的Sr2+占绝对优势;p H、... 运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锶的种态分布,并讨论了影响其种态分布的因素及变化规律,在种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锶和文石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场址地下水中的锶主要以Sr2+、Sr SO4和Sr HCO+3形式存在,且有利于锶迁移的Sr2+占绝对优势;p H、温度和p E等因素对锶的种态分布没有显著影响,有必要考虑采用阻滞材料阻滞锶的迁移;当该场址地下水体系中文石的浓度小于1.0 mmol·L-1时,随着文石的不断加入,Sr2+浓度明显下降,这表明文石可以有效阻滞锶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态 文石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故树分析法研究反应堆退役中的放射性危害 被引量:1
9
作者 刘自霞 陆春海 +2 位作者 陈敏 张志程 郑黄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14-118,共5页
反应堆退役的安全性是退役活动的关键。退役中产生的放射性危害,不仅能直接对公众造成伤害,更可能对环境造成长久危害。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反应堆退役过程中的放射性危害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际退役案例,对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原因之间... 反应堆退役的安全性是退役活动的关键。退役中产生的放射性危害,不仅能直接对公众造成伤害,更可能对环境造成长久危害。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反应堆退役过程中的放射性危害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实际退役案例,对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引起放射性事故发生的原因较多,既有内照射危害又有外照射危害。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及治理措施,从而推进反应堆退役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物及环境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堆 退役 事故树分析法 放射性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煤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文洁 焦建 +2 位作者 白小梅 刘庆哲 王艺帆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47-50,共4页
为了改善河北省长期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带来的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实地调研了河北省12个煤矿企业,系统归纳了河北省煤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分为地面塌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含(隔)水层结构破坏、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矿... 为了改善河北省长期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带来的一系列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实地调研了河北省12个煤矿企业,系统归纳了河北省煤炭矿山环境地质问题,主要分为地面塌陷问题、固体废弃物问题、含(隔)水层结构破坏、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问题、矿区次生地质灾害问题以及液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等六大类,并提出了各类问题的治理技术,为同类矿山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地质问题 含水层结构破坏 边坡稳定性 地面塌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持式放射性环境监测仪的双极性电源研制
11
作者 管小明 李跃忠 刘园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8-1101,共4页
手持式电子产品设计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电源的设计。手持式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能较长时间地野外工作,这就要求电源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静态功耗、较好的负载特性及较小的电源纹波;而且,系统需要将一些弱小的信号放大、变换、滤波和... 手持式电子产品设计的一个核心部分就是电源的设计。手持式电子产品一般要求能较长时间地野外工作,这就要求电源有较高的转换效率、较低的静态功耗、较好的负载特性及较小的电源纹波;而且,系统需要将一些弱小的信号放大、变换、滤波和处理。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静态功耗,双极性电源就有存在的必要性。阐述了一种基于手持式放射性环境监测仪的电源研制,该电源具有良好的特性,同时具备强大的适应性,也可以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手持式电子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 低功耗 双极性电源 环境监测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PM模式在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杨婷 郑勇明 +2 位作者 闫政 张叶 曹龙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2期160-166,共7页
阐述了随机游走粒子-烟团模式(RPPM)的基本原理,模拟核事故早期污染物烟羽在不同边界层大气条件和不同源项条件下弥散分布,并分析放射性污染物对近地面层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在稳定性边界层大气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污染能... 阐述了随机游走粒子-烟团模式(RPPM)的基本原理,模拟核事故早期污染物烟羽在不同边界层大气条件和不同源项条件下弥散分布,并分析放射性污染物对近地面层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在稳定性边界层大气条件下具有更强的污染能力;不稳定性大气条件下高架源释放形成的污染面积最大;RPPM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核事故气载放射性污染扩散演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烟羽 随机游走粒子-烟团模型 数值模拟 核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尾矿库区稻田土中放射性核素的空间分布和放射性水平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媛媛 张春艳 +3 位作者 魏强林 郭亚丹 高柏 周维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05-312,共8页
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下游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取样与室内检测,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进行空间分析。同时采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法进行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得出土壤中所检测的4种... 以我国南方某铀尾矿库下游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取样与室内检测,对土壤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40K的比活度进行空间分析。同时采用γ辐射吸收剂量率和年有效剂量法进行土壤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得出土壤中所检测的4种典型核素放射性比活度差异较大。在土壤表层和剖面,226Ra和40K的均值、最大比活度和标准差均较高,232Th和238U较低。而226Ra含量超出当地背景值较多。剖面上4种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均有随深度降低的趋势,高值出现在土壤浅层,这可能与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等有关。综合垂向和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可知核素232Th、40K的迁移能力比238U、226Ra弱。放射性水平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年有效剂量率平均值小于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和全国年有效剂量率的推荐背景值,但是γ辐射吸收剂量率均值高出全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准确定量评价了尾矿库对居民造成的辐射影响,同时为放射性核素在周边稻田植物根系中的迁移机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库 放射性核素 比活度 放射性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退役铀矿冶周边水环境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华 付勇明 +2 位作者 杨亚新 张叶 余聪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69-373,共5页
调查了我国南方某退役铀矿冶周边水环境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给当地水环境提供科学数据。在铀矿冶附近的关键居民组周围设定位置、数量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用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总α平均值... 调查了我国南方某退役铀矿冶周边水环境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给当地水环境提供科学数据。在铀矿冶附近的关键居民组周围设定位置、数量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采用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地表水总α平均值为(0.061 9±0.020 1)Bq·L^(-1),总β平均值为(0.253 2±0.012 6)Bq·L^(-1);井水总α平均值为(0.145 7±0.018 3)Bq·L^(-1),总β平均值为(0.425 1±0.024 3)Bq·L^(-1);矿区地下水(钻孔)总α平均值为(1.223 5±0.073 9)Bq·L^(-1);总β为平均值为(0.847 6±0.059 2)Bq·L^(-1)。该退役铀矿冶周边地表水和井水总α、总β放射性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矿区地下水的放射性核素没有横向迁移到矿区外,综合治理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冶 水环境 总α、总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γ能谱的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周边水体放射性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旭佳 魏强林 +3 位作者 刘义保 杨波 吴和喜 洪加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6-70,共5页
通过高纯锗γ谱仪精确测量了我国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排放水及周边地表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26 Ra、232 Th和40 K的放射性浓度,得出其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给附近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结果表明,尾矿库渗滤水和水冶厂排... 通过高纯锗γ谱仪精确测量了我国某铀尾矿库和水冶厂排放水及周边地表水中天然放射性核素238 U、226 Ra、232 Th和40 K的放射性浓度,得出其分布特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给附近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结果表明,尾矿库渗滤水和水冶厂排放水中238 U、226 Ra、232 Th和40 K含量相比其内部存储液有明显降低,尾矿库渗滤水中总铀含量为0.23 mg/L,226 Ra比活度为0.68 Bq/L,均低于国标GB23727—2009规定限值;水冶厂排放水中总铀含量为1.37mg/L,226 Ra比活度为1.37Bq/L,均高于国标规定限值。若将尾矿库中下游居民区水渠中水和水冶厂入溪后水作为饮用水,则238 U、226 Ra和232 Th对人体所致总待积有效剂量分别为0.187 5和0.121 4mSv/a,均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水质准则推荐值。对比本地本底值发现,研究区域地表水已被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尾矿库 水冶厂 伽马能谱 总待积有效剂量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波变换三维地震数据去噪技术 被引量:33
16
作者 张华 陈小宏 +2 位作者 李红星 黄光南 陈晓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6-232,共7页
常规去噪方法主要用于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但噪声也存在于三维数据空间,导致常规去噪方法效果较差。为此,选用多尺度、多方向的二维曲波变换进行三维地震资料去噪。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曲波域... 常规去噪方法主要用于二维地震资料的处理,但噪声也存在于三维数据空间,导致常规去噪方法效果较差。为此,选用多尺度、多方向的二维曲波变换进行三维地震资料去噪。首先抽取含噪三维地震数据的时间切片进行多尺度、多方向分解,在曲波域采用局部阈值法去噪,对曲波变换后的每一个尺度选取一个合适的阈值因子,然后通过阈值处理,得到各尺度下的有效波曲波系数,最后将提取的有效波曲波系数进行逆变换重构出地震信号,达到去噪的目的。理论模型与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与其他去噪方法相比,该方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地震数据的有效信号,达到了更好的去噪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波变换 阈值 三维去噪 多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中三叠世正长岩—花岗岩套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意义 被引量:27
17
作者 周佐民 谢才富 +1 位作者 徐倩 高大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5-531,共17页
海南岛中三叠世正长岩—花岗岩套分布于陵水—龙滚深断裂两侧及白沙深断裂南东侧。出露总面积516 km2。由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该岩套S iO2含量变化大,为58.40%~76.14%,富碱富钾,Na2O+K2O为7.10%~11.49%,K2O含量为... 海南岛中三叠世正长岩—花岗岩套分布于陵水—龙滚深断裂两侧及白沙深断裂南东侧。出露总面积516 km2。由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该岩套S iO2含量变化大,为58.40%~76.14%,富碱富钾,Na2O+K2O为7.10%~11.49%,K2O含量为3.78%~7.91%,属钾玄质碱性系列;A/CNK为0.88~1.12,绝大多数属准铝质(〈1)。FeO*/MgO值普遍较高,为3.14~87.13;稀土元素含量普遍较高且变化较大,为125.5×10-6~980×10-6;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右倾特征,轻重稀土分异中等—明显;δEu为1.80~0.06,早期的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具正铕异常或铕异常不明显,而晚期的正长花岗岩类具明显的负铕异常。该岩套的Zr、H、fZn、F含量高,(Ga×104)/A l高,Nb/Ta高(平均20.36),早期单元Ba含量较高而晚期单元Ba含量较低。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从早期单元往晚期单元,S、rP及Ti负异常逐渐增强。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较一致,n(206Pb)/n(204Pb)值为18.487~18.586,n(207Pb)/n(204Pb)值为15.606~15.655,n(208Pb)/n(204Pb)值为38.503~38.635;初始锶比值、εNd(t)和T2DM值也比较一致,平均值分别为0.71067、-6.88、1575M a。其Pb、Sr、Nd同位素组成与海南中—晚三叠世镁铁质侵入岩相一致。该岩套属于A型花岗岩类,其中的花岗岩类由石英正长质岩浆通过长石、角闪石、磷灰石、钛铁矿、榍石等矿物的结晶分异形成;而石英正长质岩浆可能是源自EMⅡ的碱性玄武质岩浆在地壳深部再分异派生的产物。该岩套形成于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正长岩—花岗岩套 碱性岩 A型花岗岩 后造山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50
18
作者 吴志春 郭福生 +2 位作者 姜勇彪 罗建群 侯曼青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3-375,共13页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 地质剖面是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数据源,运用地质剖面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方法应用较为广泛。在模型构建之前,统一确定模数据的坐标系和比例足,建立原始资料数据库。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的关键是不同地质界面。本文详细介绍了模型边界面、断层面、地层界面、岩体界面等4种主要地质界面的构建流程与方法,尤其对褶皱构造、地层界面的断层效应、复杂岩体界面等的构建进行了重点阐述按模型边界面(模型的底界面和四周边界面)、DEM面、断层面、其他地质界面的顺序依次构建地质界面,构建断层面和其他地质界面时严格按先新后老的顺序。运用已构建好的地质界面按先新后老的顺序逐个、依次建立单个地质体,再将所有地质体的面模型组合成整个模型的面模型。通过对面模型进行网格(实体)填充和对网格赋予相应的属性值,最终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剖面 GOCAD软件 面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与水害事故分析 被引量:45
19
作者 孙文洁 王亚伟 +3 位作者 李学奎 杨文凯 何云超 吴峰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5,共3页
为了查清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水害防治现状,对该区2889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从矿井涌水量及富水系数等方面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该地区防治水机构、人员和设备保障情况,剖析了2012-2013年华北型煤田... 为了查清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和水害防治现状,对该区2889个煤矿水文地质类型进行划分,从矿井涌水量及富水系数等方面研究了华北型煤田矿井水文地质特征,分析该地区防治水机构、人员和设备保障情况,剖析了2012-2013年华北型煤田较大以上水害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今后煤矿防治水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为下一步防治水重点监管监察划定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煤田 水文地质类型 水害事故 复杂性矿井 透水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tilt梯度的三维磁异常解释技术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彦国 罗潇 +3 位作者 邓居智 杨亚新 王程 张瑾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85-691,491,共8页
当工区存在强剩磁或范围较大时,化极处理很难获得满意结果。为此,本文基于tilt梯度,推广得到可以突出x、y方向信息的tilt梯度分量,并根据这两个分量的水平导数,提出了改进tilt梯度水平总梯度的三维磁异常解释技术。该方法可以直接计算... 当工区存在强剩磁或范围较大时,化极处理很难获得满意结果。为此,本文基于tilt梯度,推广得到可以突出x、y方向信息的tilt梯度分量,并根据这两个分量的水平导数,提出了改进tilt梯度水平总梯度的三维磁异常解释技术。该方法可以直接计算三维磁异常,无需化极。理论模型实验表明,相对于其他常用的磁数据处理方法,本文方法可以有效识别不同磁化方向下的长方体边界及球体质心的水平位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精度。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内蒙塔木素地区航磁数据,解释结果与地质资料及地震推断结果对应较好,为研究区圈定隐伏磁性体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异常 三维数据解释 改进tilt梯度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