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健 王继成 +1 位作者 唐静 李德中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2例,患者康复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者肺...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22例,患者康复出院后每个月随访1次,记录随访6个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再发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出院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蛋白(ALB)、超敏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等实验室指标及出院时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评分。比较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的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取P<0.01的临床资料进一步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及联合预测因子对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122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出现肺部感染再发38例,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84例。出现与未出现肺部感染再发患者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比较P均<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显示,年龄、出院时CRP/ALB、出院时血清NT-proBNP、出院时GNRI单独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815、0.652、0.724;各指标联合预测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AUC为0.884。结论年龄大、出院时高CRP/ALB、出院时高血清NT-proBNP、出院时低GNRI评分是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的联合预测因子对老年CHF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肺部感染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 老年人 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物质调节因子1和癌胚抗原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肖严 肖玲 +1 位作者 刘勇 胡琼英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探讨活性氧物质调节因子1(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odulator 1, Romo1)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对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MPE和26例良性胸腔积液(benign pleur... 目的探讨活性氧物质调节因子1(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odulator 1, Romo1)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对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8例MPE和26例良性胸腔积液(benign pleural effusion, BPE)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Romo1和CEA在胸腔积液中的表达量,根据测得数据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及联合诊断ROC曲线,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诊断界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Romo1诊断MPE的AUC为0.79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为60.4%、88.5%;CEA的AUC为0.851,相应敏感度、特异度为64.6%、93.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6,敏感度、特异度为72.9%、96.2%;P 均<0.001。结论 Romo1和CEA均可作为MPE的诊断指标,二者联合应用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有望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物质调节因子1 癌胚抗原 恶性胸腔积液 良性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液黏稠度变化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余永芬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液黏稠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2—12心内科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28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冠状动脉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液黏稠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1—12~2012—12心内科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28例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造影检测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冠状动脉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的校正TIMI帧数(CTFC)。采用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实验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冠状动脉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的校正TIMI帧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F患者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血液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改善血细胞聚集状态控制冠状动脉慢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红细胞聚集性 血浆黏度 红细胞变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