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不同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捷
王家兴
+3 位作者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的53例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的临床资料,将17例采用辅助小切口置入吻合器钉座设为A组,16例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的53例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的临床资料,将17例采用辅助小切口置入吻合器钉座设为A组,16例采用经口置入钉钻系统(Or Vil)设为B组,20例采用反穿刺技术(reverse puncture device,PRD)设为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钉座置入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切口长度、食管近切缘长度。结果 5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3组术中出血量[(158.8±34.4)ml vs.(136.2±33.0)ml vs.(160.2±35.6)ml,F=2.57,P=0.087]、肛门排气时间[2.0(1.0~12.5)d vs.1.5(1.0~2.5)d vs.1.5(1.0~3.0)d,χ~2=4.405,P=0.111]和并发症发生率[11.8%(2/17)vs.18.8%(3/16)vs.25.0%(5/20),χ~2=1.052,P=0.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钉座置入时间(18.5±4.8)min最短,显著短于B组(34.9±8.8)min(q=10.465,P<0.05)和C组(23.1±5.1)min(q=3.099,P<0.05)。C组食管切缘长度(4.5±0.5)cm最长,与B组(4.4±0.6)cm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0.583,P>0.05),但显著长于A组(2.5±1.0)cm(q=11.856,P<0.05)。B组切口长度(4.3±0.5)cm最短,与C组(4.5±0.6)cm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0.662,P>0.05),但显著短于A组(8.6±2.1)cm(q=13.704,P<0.05)。A组手术时间(208.5±24.4)min,显著短于B组(232.8±23.4)min(q=4.577,P<0.05),但与C组(214.5±17.0)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1.193,P>0.05)。结论 3种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均安全可靠,辅助切口置入钉座可选择合适患者开展;Or Vil、RPD能避免体形限制,获得更长切缘;RPD操作更为简便,可作为腹腔镜下食管-残胃(空肠)吻合中理想的钉座置入方法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胃切除
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捷
王家兴
+3 位作者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手术中采用反穿刺技术,即切开食管前壁置入反穿刺器,由切口上方3 cm穿出导线后闭合食管完成吻合器钉座置...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手术中采用反穿刺技术,即切开食管前壁置入反穿刺器,由切口上方3 cm穿出导线后闭合食管完成吻合器钉座置入,再通过辅助小切口在镜下完成食管-残胃吻合11例。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12.1±47.9)min,完成吻合时间(63.5±9.7)min,钉座置入时间(20.5±6.8)min,术中出血量(136±28)ml,辅助切口长度(4.6±0.5)cm,术后排气时间(2.3±0.6)d,住院时间(10.7±2.2)d,肿瘤距食管断端距离(4.3±1.1)cm。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食管断端均未见肿瘤浸润。11例随访(17.8±3.2)月,无复发,术后3个月发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内镜下扩张后缓解。结论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完成食管-残胃吻合能简化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吻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反穿刺技术
食管-残胃吻合
消化道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1 位作者
王家兴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根据靶血管直径选取不同型号弹簧圈进行栓塞,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行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效果。结果 10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肝动脉分支后,出血停止;1例细小分支肝动脉血管出血经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动脉出血停止,行引流管造影时见胆道门静脉瘘,间断夹闭引流管后24 h造影见胆道门静脉瘘消失,出血停止。11例随访1~6个月,平均4.7月,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出血
介入栓塞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不同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李捷
王家兴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机构
攀钢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由同一组医生完成的53例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的临床资料,将17例采用辅助小切口置入吻合器钉座设为A组,16例采用经口置入钉钻系统(Or Vil)设为B组,20例采用反穿刺技术(reverse puncture device,PRD)设为C组,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钉座置入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腹部切口长度、食管近切缘长度。结果 5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无死亡。3组术中出血量[(158.8±34.4)ml vs.(136.2±33.0)ml vs.(160.2±35.6)ml,F=2.57,P=0.087]、肛门排气时间[2.0(1.0~12.5)d vs.1.5(1.0~2.5)d vs.1.5(1.0~3.0)d,χ~2=4.405,P=0.111]和并发症发生率[11.8%(2/17)vs.18.8%(3/16)vs.25.0%(5/20),χ~2=1.052,P=0.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钉座置入时间(18.5±4.8)min最短,显著短于B组(34.9±8.8)min(q=10.465,P<0.05)和C组(23.1±5.1)min(q=3.099,P<0.05)。C组食管切缘长度(4.5±0.5)cm最长,与B组(4.4±0.6)cm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0.583,P>0.05),但显著长于A组(2.5±1.0)cm(q=11.856,P<0.05)。B组切口长度(4.3±0.5)cm最短,与C组(4.5±0.6)cm相比无统计学差异(q=0.662,P>0.05),但显著短于A组(8.6±2.1)cm(q=13.704,P<0.05)。A组手术时间(208.5±24.4)min,显著短于B组(232.8±23.4)min(q=4.577,P<0.05),但与C组(214.5±17.0)min比较无统计学差异(q=1.193,P>0.05)。结论 3种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均安全可靠,辅助切口置入钉座可选择合适患者开展;Or Vil、RPD能避免体形限制,获得更长切缘;RPD操作更为简便,可作为腹腔镜下食管-残胃(空肠)吻合中理想的钉座置入方法进行推广。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癌
胃切除
吻合术
Keywords
Laparoscope
Stomach carcinoma
Gastrectomy
Anastomosis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捷
王家兴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机构
攀钢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86,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我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手术中采用反穿刺技术,即切开食管前壁置入反穿刺器,由切口上方3 cm穿出导线后闭合食管完成吻合器钉座置入,再通过辅助小切口在镜下完成食管-残胃吻合11例。结果 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212.1±47.9)min,完成吻合时间(63.5±9.7)min,钉座置入时间(20.5±6.8)min,术中出血量(136±28)ml,辅助切口长度(4.6±0.5)cm,术后排气时间(2.3±0.6)d,住院时间(10.7±2.2)d,肿瘤距食管断端距离(4.3±1.1)cm。围手术期无死亡,无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食管断端均未见肿瘤浸润。11例随访(17.8±3.2)月,无复发,术后3个月发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内镜下扩张后缓解。结论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手术中完成食管-残胃吻合能简化手术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吻合方式。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反穿刺技术
食管-残胃吻合
消化道重建
Keywords
Laparoscopic surgery
Reverse puncture technique
Esophagus-gastric remnant anastomosis
Digestive tract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被引量:
6
3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王家兴
张杰
机构
攀钢集团总医院普通外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9-51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效果。方法 2003年2月~2015年6月对11例PTCD术后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法有效止血行超选择动脉插管造影,精确显示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根据靶血管直径选取不同型号弹簧圈进行栓塞,然后再用明胶海绵栓塞。栓塞后行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效果。结果 10例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后,使用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出血的肝动脉分支后,出血停止;1例细小分支肝动脉血管出血经弹簧圈及明胶海绵栓塞后,动脉出血停止,行引流管造影时见胆道门静脉瘘,间断夹闭引流管后24 h造影见胆道门静脉瘘消失,出血停止。11例随访1~6个月,平均4.7月,均无再出血。结论介入栓塞治疗PTCD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安全、有效、微创。
关键词
术后出血
介入栓塞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
Keywords
Bleeding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drainage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或全胃切除术中3种不同吻合器钉座置入方法的对比研究
李捷
王家兴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反穿刺技术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中的应用价值
李捷
王家兴
刘召洪
张恒
杨志
林龙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胆道和腹腔内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
杨志
林龙英
王家兴
张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