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X线联合超声与CT检查在单发骨软骨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顾定平
罗继元
黄建平
万青松
万俊清
-
机构
攀钢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攀钢集团总医院功能科
-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2期96-98,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120017)
-
文摘
目的分析并比较X线联合超声与CT检查对单发性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7月经术后病理学证实的单发骨软骨瘤124例,观察并比较术前X线联合超声和CT检查结果。结果单发骨软骨瘤行X线联合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97.58%,CT检查的诊断率为100%,两种方法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联合超声检查对软骨帽和周边软组织病变的诊断率分别为93.48%和100%,与CT诊断结果(100%和91.43%)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X线联合超声和CT检查费用分别为(162.78±32.37)元和(282.18±44.28)元,X线联合超声检查费用明显低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联合超声检查单发骨软骨瘤的诊断价值与CT检查相当,但更具经济、简便等优势。
-
关键词
放射摄影术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软骨瘤
-
Keywords
Radiography
Ultrasonography
Tomography
X-Ray
Osteochondroma
-
分类号
R738.3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肺磨玻璃密度结节CT影像学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14
- 2
-
-
作者
邓勇
杨小芸
罗继元
-
机构
攀钢集团总医院放射科
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
-
出处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5期62-66,共5页
-
基金
四川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6PJ0204)
-
文摘
目的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pulmonary ground glass nodules, GGN)的CT影像学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手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GGN 62例,根据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同将其分为4组,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组10例,原位癌(AIS)组25例,微浸润腺癌(MIA)组14例,浸润性腺癌(IA)组13例。根据2011年肺腺癌新分型标准预后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浸润前病变或微浸润腺癌组49例和浸润性腺癌组13例。分析比较各组CT值、病灶大小及病灶位置、毗邻结构、瘤周边缘形态、边界清晰度、病灶形状及内部结构密度,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参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不同病理分型4组CT值及病灶大小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AH组CT值高于AIS组、MIA组和IA组,病灶大小小于AIS组、MIA组和IA组;AIS组CT值高于MIA组和IA组,病灶大小小于MIA组和IA组;MIA组CT值高于IA组,病灶大小小于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前病变或微浸润腺癌组CT值高于浸润性腺癌组,病灶大小小于浸润性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GGN患者CT值最佳临界值为-327 HU,病灶大小最佳临界值为11.4 mm,CT值ROC曲线下面积0.875,病灶大小ROC曲线下面积0.813。不同病理分型GGN 4组毗邻结构及边界清晰度、病灶形状、内部结构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可将CT值≥-327 HU及病灶大小≥11.4 mm作为诊断浸润性肺腺癌的标准。CT值、病灶大小及毗邻结构、边界清晰度、病灶形状、内部结构密度等CT影像学表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GN病理类型。
-
关键词
磨玻璃密度结节
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
Keywords
Ground glass nodules
Pulmonary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
分类号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