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干热河谷几种主要造林树种的抗旱能力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1 位作者 李恒 雷彻虹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45-348,共4页
本文采用盆栽称重法,测定了攀枝花干热河谷10个造林树种的凋萎系数;用凋萎湿度、耐旱历时、容许蒸发力和平均耗水率和蒸腾率等5个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树种耐旱能力,结果显示:10个树种的耐旱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小桐子、番麻、构树、... 本文采用盆栽称重法,测定了攀枝花干热河谷10个造林树种的凋萎系数;用凋萎湿度、耐旱历时、容许蒸发力和平均耗水率和蒸腾率等5个指标综合评价了各树种耐旱能力,结果显示:10个树种的耐旱能力由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小桐子、番麻、构树、加纳比松、车桑子、台湾相思、印楝、五色梅、合欢、尾巨桉;树种之间的抗旱能力差异极为显著,排位第一的小桐子较排位第十的巨尾桉耐干旱的时间长166天,其容许蒸发力是后者的13.9倍;10个树种的凋萎系数均小于最大吸湿水的1.34倍,这表明目前攀枝花干热河谷的主要造林树种均具较强的耐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凋萎系数 耐旱能力 耐旱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枝花干热河谷四种人工植被类型土壤水源涵养特征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和献峰 向国喜 张帆 《四川林业科技》 2006年第6期19-23,共5页
本文从土壤非毛管孔隙、入渗、最大可蓄水量和有效水贮量等方面评价了攀枝花干热河谷4种人工植被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4个类型土壤蓄水能力均较低,70 cm土层最大可蓄水量变动范围在225 mm^285.5mm,有效水贮量在110 mm^169 mm之间。其中... 本文从土壤非毛管孔隙、入渗、最大可蓄水量和有效水贮量等方面评价了攀枝花干热河谷4种人工植被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4个类型土壤蓄水能力均较低,70 cm土层最大可蓄水量变动范围在225 mm^285.5mm,有效水贮量在110 mm^169 mm之间。其中以香樟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最强,其次分别是桉树林,新银合欢林,最差为番麻地。以变质花岗岩石发育的土壤母质层仍有较强的蓄水能力,最大可蓄水量(体积)含量达30%左右,有效蓄水量达20%。但土壤的入渗状况极差,稳渗率(K10)仅为0.2 mm.min-1。改善母质层的入渗状况是增加土壤旱季水分贮量的关键措施。人工造林可加速土壤层的形成进程,提高土壤的入渗率,如香樟-羊蹄甲基混交林,土壤层稳渗率为4.72 mm.min-1,而母质层仅为0.16 mm.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非毛管孔隙 入渗 最大可蓄水量 有效水贮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俊明 费世民 +2 位作者 王鹏 雷彻宏 禾献峰 《四川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30-35,共6页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 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 采用对比法,分析了干热河谷阴坡和阳坡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旱季干旱指数大、持续时间长是干旱河谷土壤水分严重亏损及植被恢复困难的直接原因;旱季阳坡水面蒸发总量较阴坡高18.04%;地表30 cm土层的水分变化最剧烈,变异系数超过0.6,该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阳坡和阴坡差异不明显;但随土层厚度的增加,两者差异逐渐增大,至60 cm土层达3.84%;在70 cm土层内,阳坡无水分调节层,而阴坡水分调节层厚度达3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土壤水分动态 阴坡 阳坡 变异系数 大气蒸发力 水分调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