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综合指数贡献率的攀枝花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代佼
杨玖
+2 位作者
陈美芳
孙建春
宗仁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58,共7页
选取2016—2022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基于年度、季度、月度、小时时间尺度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率。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污染类型已由传统的单一工业型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且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布特征明显...
选取2016—2022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基于年度、季度、月度、小时时间尺度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率。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污染类型已由传统的单一工业型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且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布特征明显。从季度尺度来看,第一季度细颗粒物(PM_(2.5))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第二和第三季度臭氧(O_(3))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第四季度二氧化氮(NO_(2))及PM_(2.5)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从月度尺度来看,O_(3)在3—8月的贡献较大,PM_(2.5)、NO_(2)、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在1—2月及11—12月的贡献较大。从小时尺度来看,O_(3)在13—19点贡献较大,PM_(10)、PM_(2.5)、CO在8—13点贡献较大,SO_(2)在9—13点贡献较大,NO_(2)在8—12点及20—24点贡献较大。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建议攀枝花市按不同的时间尺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大气污染防控,从而进一步降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尺度
综合指数贡献率
大气污染特征
攀枝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多种方法的长江上游小流域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杨玖
代佼
+2 位作者
龚兴涛
陈美芳
孙建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26,共8页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超过了1,为重污染,下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和有机污染物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巴关河流域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未超过1,为中污染,上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有机污染物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等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巴关河流域水质总体优于大河流域。TP、NH_(3)-N、COD_(Mn)、COD_(Cr)和BOD_(5)是影响大河流域和巴关河流域水质的主要因子,均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指标,主要来自生活源和农业源。建议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开展系统性小流域污染溯源,分河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流域水环境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单因子评价法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综合指数贡献率的攀枝花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
3
1
作者
代佼
杨玖
陈美芳
孙建春
宗仁琴
机构
攀枝花市
东区
生态环境
监测站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科学学会
四川省
攀枝花
生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攀枝花市
米易
生态环境
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2-58,共7页
基金
攀枝花市2022年度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ZD-S-10)。
文摘
选取2016—2022年攀枝花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基于年度、季度、月度、小时时间尺度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贡献率。结果表明,攀枝花市污染类型已由传统的单一工业型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且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布特征明显。从季度尺度来看,第一季度细颗粒物(PM_(2.5))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第二和第三季度臭氧(O_(3))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第四季度二氧化氮(NO_(2))及PM_(2.5)综合指数贡献率较大。从月度尺度来看,O_(3)在3—8月的贡献较大,PM_(2.5)、NO_(2)、可吸入颗粒物(PM_(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_(2))在1—2月及11—12月的贡献较大。从小时尺度来看,O_(3)在13—19点贡献较大,PM_(10)、PM_(2.5)、CO在8—13点贡献较大,SO_(2)在9—13点贡献较大,NO_(2)在8—12点及20—24点贡献较大。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建议攀枝花市按不同的时间尺度有针对性地实施大气污染防控,从而进一步降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排名。
关键词
时间尺度
综合指数贡献率
大气污染特征
攀枝花
Keywords
time scale
composite index contribution rate
air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Panzhihua
分类号
X50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多种方法的长江上游小流域水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杨玖
代佼
龚兴涛
陈美芳
孙建春
机构
四川省
攀枝花
生态环境
监测中心站
攀枝花市生态环境科学学会
攀枝花市
东区
生态环境
监测站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9-26,共8页
基金
攀枝花市2022年度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2022ZD-S-4)。
文摘
选取大河和巴关河流域2018—2022年水质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评价法、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流域水质状况、变化趋势及主要污染物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8—2022年,大河流域水质未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超过了1,为重污染,下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和有机污染物指标存在显著正相关。巴关河流域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标准;流域整体综合污染指数未超过1,为中污染,上游污染程度较重;营养指标、有机污染物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等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巴关河流域水质总体优于大河流域。TP、NH_(3)-N、COD_(Mn)、COD_(Cr)和BOD_(5)是影响大河流域和巴关河流域水质的主要因子,均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指标,主要来自生活源和农业源。建议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开展系统性小流域污染溯源,分河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小流域水环境治理。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
综合污染指数法
单因子评价法
小流域
Key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method
single factor evaluation
small watershed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不同时间尺度综合指数贡献率的攀枝花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代佼
杨玖
陈美芳
孙建春
宗仁琴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多种方法的长江上游小流域水质综合评价
杨玖
代佼
龚兴涛
陈美芳
孙建春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