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研究
- 1
-
-
作者
李宏
廖鑫
吴恩辉
马兰
-
机构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攀枝花市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国家钒钛检测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共14页
-
基金
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项目(035000806)
攀枝花学院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cxcy049)。
-
文摘
TiC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硬度和强度、良好塑韧性、成型简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现有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过程大部分选用高纯Ti粉、Fe粉、C粉、B4C粉等为原料合成制备。本研究以钒钛铁精矿和煤粉为主要原料,采用碳热还原-酸浸浸出工艺制备新型TiC铁基复合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碳热还原及酸浸工艺参数对TiC铁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产物物相组成影响较大,随温度上升,Fe以Fe_(0.9)Si_(0.1)的形式存在逐渐变为以Fe_(3)Si的形存在;在球料比4∶1、还原温度1 550℃、还原时间30 min的条件下,物相组成主要为Fe_(3)Si、Ti(C,N)、过量C和MgAl_(2)O_(4)等;在10%HCl、固液比20∶1、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120 min的条件下,酸浸除去了多余杂质,成功制备了TiC/Fe复合材料;酸浸前后形貌和粒径变化不大,酸浸前粒径为22μm、酸浸后为23μm;需要注意,所制备的TiC/Fe复合材料增强相TiC不纯,多以Ti(C,N)的形式存在,通过选择合适的原料球料比和碳热还原时间以及尽可能增大碳热还原温度可有效避免该问题。
-
关键词
TIC/FE复合材料
钒钛铁精矿
煤粉
原位合成
碳热还原-酸浸
TiC纯度
TI(C
N)
-
Keywords
TiC/Fe composite
vanadium-titanium iron concentrate
coal powder
in-situ synthesis
carbothermal
-
分类号
TF823
[冶金工程—有色金属冶金]
TF125.22
[冶金工程—粉末冶金]
-
-
题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界面缺陷及其抑制方法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李宏
廖鑫
侯静
徐众
-
机构
攀枝花学院钒钛学院
攀枝花市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
出处
《人工晶体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0,共1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122)
太阳能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项目(035300438)。
-
文摘
目前,绝大多数高效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OIHP)太阳能电池都是由多晶钙钛矿薄膜构成,这些多晶薄膜表面或晶界往往含有大量的缺陷,将导致光生载流子发生非辐射复合,并诱导OIHP材料分解,从而使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和稳定性降低。本综述分析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缺陷类型及缺陷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性能的影响,详细介绍了通过钝化电极与传输层,或传输层与钙钛矿层间的界面缺陷以获得更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钝化分子的设计思路及钙钛矿光伏商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有机-无机卤化物钙钛矿
界面缺陷
缺陷钝化
电子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
光电转换效率
-
Keywords
perovskite solar cell
organic-inorganic halide perovskite
interface defect
defect passivation
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hole transport layer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M914.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