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一对一”导师制的应用提升麻醉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效果观察
1
作者 杞春佚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9期35-37,41,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生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2018年8月—2021年8月麻醉科规培医生9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一对一”带教法(n=45),B组实施PBL... 目的探讨分析以问题为中心式教学(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在麻醉科住院医生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将2018年8月—2021年8月麻醉科规培医生90名作为该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A组实施常规“一对一”带教法(n=45),B组实施PBL“一对一”带教法(n=45),对比两组规培医生的考核成绩、临床核心能力与教学满意情况。结果B组规培医生教学考核成绩、临床核心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麻醉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PBL“一对一”导师制教学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住院医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能力,在提升麻醉科专业医生整体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教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中心式教学 “一对一”导师制 麻醉科 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 目的探讨小儿外科手术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异氟烷麻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率(HR)和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HR和SBP、DBP以及RR、SpO2的平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呼吸恢复时间为(4.01±2.21)min,拔管时间为(6.12±3.74)min,离开恢复室时间为(13.26±5.11)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中采用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方法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可以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手术 麻醉 呼吸循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后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体... 目的探讨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行全麻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麻醉后常规手术处理,观察组麻醉后给予保温措施,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过程中体温变化情况、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给予保温措施的观察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心率、血压及寒颤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患者体温下降发生低体温时可延长麻醉后苏醒和拔管时间,对患者机体有较大危害,临床需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患者低体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体温 苏醒 拔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的麻醉药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术中麻醉维持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宇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3期88-90,共3页
目的:对比用不同的麻醉药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术中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Comparison组(n=75)和Discussion组(n=75)。对... 目的:对比用不同的麻醉药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术中麻醉维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1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Comparison组(n=75)和Discussion组(n=75)。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腹部手术。术中,为Comparison组患者联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为试验组患者联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可被唤醒的时间、清醒后定向力恢复的时间、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及其麻醉前、术后2h、术后12h、术后24h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后,与Comparison组患者相比,Discussion组患者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术毕至可被唤醒的时间、清醒后定向力恢复的时间及术毕至拔管的时间均更短,其术后2h、术后12h MMSE的评分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24h MMSE的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联用七氟醚和瑞芬太尼对接受腹部手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麻醉维持相比,联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对此类患者进行麻醉维持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糖尿病 老年 异丙酚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
5
作者 刘洋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1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1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15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然后观察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术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剂量及术后身体恢复的速度。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的HR、MAP及CV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硝酸甘油、阿托品及艾司洛尔的使用剂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使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基本相同。但使用瑞芬太尼对此类患者进行麻醉能缩短其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住ICU的时间和术后住院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进行辅助麻醉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肖应丽 穆仕海 刘义鑫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3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进行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于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 目的 :探讨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进行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于2012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4例脊柱侧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在对这两组患者进行脊柱矫形手术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辅助麻醉,对对照组患者不使用该药进行辅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唤醒的时间、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唤醒后其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唤醒的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唤醒后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对照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1%。研究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脊柱矫形手术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进行辅助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其唤醒期间的疼痛症状,降低其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 辅助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麻醉方案对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研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邹鲁宏 郑继根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对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9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150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 目的:探讨使用不同的麻醉方案对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9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150例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对麻醉的满意率及发生术后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术后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麻醉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起效的速度快,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少,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快,术后镇痛的效果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其对麻醉的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 钬激光碎石术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良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穆仕海 肖应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3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良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104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 目的 :探讨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良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胸腔镜手术的104例良性纵隔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4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对参照组52例患者进行麻醉,采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研究组52例患者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的时间、拔管的时间、OAAS分级(意识状态恢复分级)达到5级的时间和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的时间、拔管的时间和OAAS分级达到5级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77%,参照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08%。研究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对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良性纵隔肿瘤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缩短其麻醉起效的时间、术后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的时间、拔管的时间和OAAS分级达到5级的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良性纵隔肿瘤 舒芬太尼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进行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继根 邹鲁宏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3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对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 目的:探讨对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进行麻醉。然后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术毕至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术毕至苏醒的时间、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术毕至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术毕至苏醒的时间及术毕至气管拔管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进行胸腔镜纵隔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和七氟醚进行麻醉,药物起效的速度及其术后苏醒的速度均较快,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良性肿瘤 胸腔镜 舒芬太尼 七氟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