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线建设时期职工体育活动开展、特征与影响——以攀枝花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华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109,116,共7页
1964—1974年是攀枝花三线建设全面推进和攀枝花钢铁厂一期工程完成的10年。因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建设初期职工文化生活设施滞后,职工队伍不稳定。地方政府在职工自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体育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和... 1964—1974年是攀枝花三线建设全面推进和攀枝花钢铁厂一期工程完成的10年。因执行“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建设初期职工文化生活设施滞后,职工队伍不稳定。地方政府在职工自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成立体育机构、投资基础设施和增加体育经费,并积极开展单位之间、跨地区间等不同范围和层次的职工体育交流和比赛。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促进了工农关系。当然,受特殊环境的影响,三线建设时期的职工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为政治服务”倾向,片面强调体育活动的政治宣传和思想动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攀枝花 职工体育 农村体育 体育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现实困境与政策建议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一涵 陈江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7-77,共11页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金融支持是现代种业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突破“卡脖子”重要途径。受限于种业企业自身、金融机构、融资渠道、融资环境等方面约束,种业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为此,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增...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源头。金融支持是现代种业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突破“卡脖子”重要途径。受限于种业企业自身、金融机构、融资渠道、融资环境等方面约束,种业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为此,需要拓展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现代种业的意识,加大对种业支持力度,创新为种业服务的金融产品,完善多层次的种业与金融融合,积极搭建为种业企业服务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健全种业企业支持保障体系,促进种业企业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种业 种业企业 融资渠道 农业保险 知识产权融资 金融创新 种业科技创新 粮食安全 种子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运行机制探索——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平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互联网+”已与人们生活深度融合。高校学生从购买查阅资料到上课听讲以及与教师互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优化...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互联网+”已与人们生活深度融合。高校学生从购买查阅资料到上课听讲以及与教师互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网络。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促进了教育模式的改革和优化,使传统的单向学习模式转变成双向互动式学习,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多元发展。由杨伯成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一书,通过阐述目前信息化网络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在对目前各种网络技术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和完善网络思政教育的体系模式,为高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纺织出版社 网络思政教育 综合素质提高 信息化网络 体系模式 深度融合 高校信息化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初探
4
作者 王立平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17期6-9,共4页
2020年“精准脱贫”收官,实现“全面小康”已胜券在握。下阶段“巩固脱贫成果”的艰巨任务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叠加,能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将影响“十四五”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整体目标。与“... 2020年“精准脱贫”收官,实现“全面小康”已胜券在握。下阶段“巩固脱贫成果”的艰巨任务将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叠加,能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必将影响“十四五”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和整体目标。与“精准脱贫”相比,“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急迫地需要全面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激发民众内生动力,这是时代新课题和艰巨任务。调动基层群众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对基层群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内容进行系统创新和设计,并进行开创性实践,是当前治理贫困的重大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基层群众 全面小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与百年实践及路径再思考——基于人的现代化视角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治会 黄平 +3 位作者 王华 杨亚东 蒋梓淳 柳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9-14,共6页
乡村振兴战略所关注的现实命题、核心指向和遵循的理论逻辑须置于现代化历史总任务下进行重温与再思考。中国现代化矫正了亚当·斯密以物的现代化取代人的现代化的倾向,注重制度建设在社会结构中的关键作用,突出了黑格尔路径中受制... 乡村振兴战略所关注的现实命题、核心指向和遵循的理论逻辑须置于现代化历史总任务下进行重温与再思考。中国现代化矫正了亚当·斯密以物的现代化取代人的现代化的倾向,注重制度建设在社会结构中的关键作用,突出了黑格尔路径中受制度现代化压制而弱化了的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贫愚弱私”的大国农民如何实现现代化;过程上是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制度现代化为中介和主导、人的现代化为旨归,乡村不断振兴的过程,历经乡村建设派“再造新民”和革命派砸碎旧世界“翻身做主人”的艰难探索、国家主导的现代化高速演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3个阶段近百年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以现代化理论逻辑为遵循,路径推进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畅通“三大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理论逻辑 人的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粮食工作宣传经验及启示
6
作者 姜瑜萍 杨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11期225-227,共3页
20世纪30年代,针对中央苏区粮食生产工作面临的重重困境,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保障苏区粮食生产建设,粮情宣传工作得以深入人心,为此后的粮食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今,耕地保护和粮情教育的宣传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以... 20世纪30年代,针对中央苏区粮食生产工作面临的重重困境,党和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保障苏区粮食生产建设,粮情宣传工作得以深入人心,为此后的粮食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今,耕地保护和粮情教育的宣传问题亟待解决,我们以苏区粮食生产工作的宣传经验为起点,从民生福祉再出发,创新宣传理念,以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粮食工作 宣传经验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