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钙盐对钒钛铁精矿氧化球团物相、强度及孔隙率的影响
1
作者 吴恩辉 李军 +4 位作者 徐众 侯静 张士举 李宏 张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解决钒钛铁精矿酸性氧化球团不能满足高炉渣系对钙、镁成分要求的问题,本文以钒钛铁精矿为原料,研究氧化温度、氧化时间、钙盐添加量和膨润土添加量对氧化球团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了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解决钒钛铁精矿酸性氧化球团不能满足高炉渣系对钙、镁成分要求的问题,本文以钒钛铁精矿为原料,研究氧化温度、氧化时间、钙盐添加量和膨润土添加量对氧化球团物相组成、抗压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钒钛铁精矿主要发生磁铁矿转变为赤铁矿和钛铁矿转为铁板钛矿两个氧化过程;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氧化球团抗压强度提高,孔隙率降低;随着钙盐添加量的增加,氧化球团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孔隙率明显增大;在膨润土添加量为0.75%,氧化时间为120 min和氧化温度为1 200℃的条件下,添加1.5%氢氧化钙的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分别为3 449.9 N/P和22.70%;添加1.5%碳酸钙的氧化球团的抗压强度和孔隙率分别为3 168.6 N/P和25.25%。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提高钒钛铁精矿高炉入炉比奠定原料基础,进一步降低高炉冶炼工艺的能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氧化球团 抗压强度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俊翰 邱克辉 杨绍利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还原温度、配碳量(nC/nO)、还原时间对某钒钛磁铁矿精矿直接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还原温度、配碳量、还原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还原时间35min、还原温度1 350℃、...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考察还原温度、配碳量(nC/nO)、还原时间对某钒钛磁铁矿精矿直接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含碳球团金属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还原温度、配碳量、还原时间。优化工艺参数为:还原时间35min、还原温度1 350℃、配碳量1.25、水分9%、成型压力12MPa、黏结剂加入量0.4%,此工艺条件下含碳球团的金属化率达91.77%,还原后球团的主要物相组成为金属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还原 金属化率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协同Ni基金属-有机框架提升电催化析氧反应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星亮 范文娟 +2 位作者 常会 黄海平 蒋志强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hen-Ni),然后通过掺杂异金属Fe^(3+)制备了Fe@phen-Ni电催化剂。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及各成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利...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phen-Ni),然后通过掺杂异金属Fe^(3+)制备了Fe@phen-Ni电催化剂。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催化剂的物相、形貌及各成分化学状态进行表征。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研究了Fe@phen-Ni催化剂的电催化析氧(OER)性能。结果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Fe@phen-Ni的OER过电位为333mV,与phen-Ni相比显示出更优异的OER催化活性。Fe@phen-Ni电催化活性的提高归因于Fe^(3+)的引入,这不仅增加了电催化剂的活性位点,而且由于Fe^(3+)和Ni^(2+)的协同作用,促进了电子转移,从而提高了电催化活性。该工作不仅证实了异金属离子的掺杂有利于提高电催化析氧活性,而且为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电化学OER催化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电催化 析氧反应 非贵金属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法制备堇青石质多孔陶瓷
4
作者 陈冬丽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0-1077,共8页
以攀西地区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氧化铝和氧化镁,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堇青石多孔陶瓷,研究有机泡沫预处理时间及浆料固含量对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高岭土)∶m(Al_(2)O_(3))∶m(MgO)=66∶21∶1... 以攀西地区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添加少量氧化铝和氧化镁,采用有机泡沫浸渍法制备堇青石多孔陶瓷,研究有机泡沫预处理时间及浆料固含量对堇青石多孔陶瓷显微结构及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高岭土)∶m(Al_(2)O_(3))∶m(MgO)=66∶21∶13、1250℃保温0.5 h条件下,制得的堇青石多孔陶瓷孔径为1.0~1.2 mm,显气孔率为75.42%~96.27%,抗压强度为0.23~1.78 MPa,透水系数为18.58~25.86 cm·s^(-1);当浆料固含量为40%(质量分数)时,对有机泡沫预处理(NaOH溶液浸泡)6 h,在1250℃保温0.5 h制得的堇青石多孔陶瓷透水系数及显气孔率分别为20.45 cm·s^(-1)和90.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多孔陶瓷 浸渍法 透水系数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含量对多孔Ti-Mo-Mn合金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赵朝勇 张瀚丹 张雪峰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0,共5页
以钛粉、钼粉和锰粉为原料,碳酸氢铵颗粒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医用多孔Ti-Mo-Mn合金,并研究了锰含量对多孔Ti-Mo-Mn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从0wt%增加到10wt%,多孔Ti-Mo-Mn合金的孔隙率降低,大... 以钛粉、钼粉和锰粉为原料,碳酸氢铵颗粒为造孔剂,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医用多孔Ti-Mo-Mn合金,并研究了锰含量对多孔Ti-Mo-Mn合金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锰含量从0wt%增加到10wt%,多孔Ti-Mo-Mn合金的孔隙率降低,大孔孔径少量减小,β-Ti相的比例相对增多,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相应增加。含7.5wt%Mo和5wt%~10wt%Mn的多孔Ti-Mo-Mn合金具有三维连通的多孔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潜力用作皮质骨缺损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多孔钛合金 空间占位法 骨修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nO_2纳米晶膜的制备及其电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崔旭梅 左承阳 +1 位作者 蓝德均 王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33-1236,共4页
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TiO2纳米晶薄膜,然后在其上采用浸泡的方式制备了SnO2纳米晶薄膜,形成TiO2/SnO2膜结构的光阳极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分析,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表征了SnO2的浸泡溶液浓度和浸... 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TiO2纳米晶薄膜,然后在其上采用浸泡的方式制备了SnO2纳米晶薄膜,形成TiO2/SnO2膜结构的光阳极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SEM对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分析,用电化学工作站研究表征了SnO2的浸泡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光阳极的调制改性作用。SEM分析表明在TiO2纳米晶薄膜表面生长的SnO2纳米晶薄膜晶粒比TiO2更加细小,电学性能研究表明TiO2薄膜经过0.4 mol/L SnO2溶液浸泡处理50 min能对TiO2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了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TiO2光阳极 SNO2 J-V曲线 转化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调制改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旭梅 左承阳 +2 位作者 蓝德均 王军 黄载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86-1388,共3页
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薄膜光阳极、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以及TiO2/ZnO双层薄膜光阳极,研究了ZnO对TiO2薄膜光阳极的调制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醋酸锌和ZnO直接掺杂制备的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 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TiO2薄膜光阳极、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以及TiO2/ZnO双层薄膜光阳极,研究了ZnO对TiO2薄膜光阳极的调制改性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分别以醋酸锌和ZnO直接掺杂制备的TiO2-ZnO复合薄膜光阳极同未掺杂的TiO2薄膜光阳极相比,以醋酸锌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薄膜光阳极使电池转换效率提高了1倍,而由于微米量级的ZnO的粒径大,用其作原料制得的复合薄膜光阳极反而使电池的转换效率有所降低。以醋酸锌为原料制备的TiO2/ZnO双层薄膜光阳极同TiO2薄膜光阳极相比,电池转换效率提高了13倍,通过性能优化后电池的转换效率达到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TiO2光阳极 ZNO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含量对CrCoNiTi_(x)中熵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今良 金学元 +1 位作者 易健宏 赖奇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7,共7页
铸态CrCoNi中熵合金相比传统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其室温强度不高,限制了其应用。采用合金化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Ti元素,制备铸态CrCoNiTi_(x)(x=0、0.2、0.4、0.5)中熵合金,研究不同Ti含量对CrCoNiTi_(x)中熵合金的物相结构、微观... 铸态CrCoNi中熵合金相比传统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但其室温强度不高,限制了其应用。采用合金化法,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Ti元素,制备铸态CrCoNiTi_(x)(x=0、0.2、0.4、0.5)中熵合金,研究不同Ti含量对CrCoNiTi_(x)中熵合金的物相结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x=0.2时,合金组织中析出Ni_(3)Ti金属化合物,合金的强度提高到643 MPa,延伸率降低至24%,x=0.4时,组织中析出Ni_(3)Ti与Cr_(3)Ni_(2)金属化合物,强度和延伸率急剧降低,x=0.5时,合金几乎无塑性,但硬度达到最高,为769.51 HV。添加Ti元素后,由于金属化合物的产生,合金脆性增加,硬度增加,若要使合金的强韧性较好,Ti元素含量应小于0.2,添加Ti元素后,合金的耐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熵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