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业微硅粉的提纯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宁 李俊翰 +3 位作者 杨绍利 罗金华 彭富昌 马兰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1,共5页
微硅粉是工业冶炼金属硅及硅铁合金的副产物,具有颗粒细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火山灰活性强、耐火度高等优良的理化性能,已由工业废弃物逐渐转变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行业。微硅粉的主要成分是... 微硅粉是工业冶炼金属硅及硅铁合金的副产物,具有颗粒细小、质量轻、比表面积大、火山灰活性强、耐火度高等优良的理化性能,已由工业废弃物逐渐转变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被广泛应用在混凝土、水泥、耐火材料等行业。微硅粉的主要成分是无定形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品位决定了产品的质量,质量决定其经济效益和应用领域。要提高微硅粉的经济附加值和潜在使用价值,就需要去除微硅粉中的金属氧化物和游离碳等杂质,提高二氧化硅的品位。因此,对微硅粉的提纯技术进行开发与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微硅粉的提纯和应用研究现状作了重点阐述,指出了微硅粉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硅粉 提纯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温冷却技术的钛合金切削性能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波 侯力 +1 位作者 唐锐 张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4,共4页
为了解决钛合金Ti-6Al-4V(TC4)难切削的问题,通过研究低温冷却下钛合金的切削性能,改善刀具受力和热应力情况,提高刀具寿命和切削质量。文章首先建立了基于液氮低温冷却润滑的钛合金3-D切削模型,并根据低温冷却特点设置刀具与工件的接... 为了解决钛合金Ti-6Al-4V(TC4)难切削的问题,通过研究低温冷却下钛合金的切削性能,改善刀具受力和热应力情况,提高刀具寿命和切削质量。文章首先建立了基于液氮低温冷却润滑的钛合金3-D切削模型,并根据低温冷却特点设置刀具与工件的接触摩擦模型、材料参数和初始仿真参数。然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不同冷却润滑条件下钛合金的切屑形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分布。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基于液氮低温冷却技术的钛合金切削对切削力影响较小,但可以有效的降低刀具温度,有利于形成切屑和断屑,可以提高刀具寿命和工件成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低温冷却 摩擦模型 切削温度 刀具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渣电铝热还原一步合成Ti-Al-xFe-ySi多元合金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军 鲁雄刚 +6 位作者 杨绍利 李重河 吴恩辉 侯静 黄平 李彬彬 王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7,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钛渣铝热还原制备Ti-Al-xFe-ySi多元合金的可行性,计算并分析了钛渣中金属氧化物与铝还原过程中可能的化学反应,讨论了钛渣中氧化物还原反应顺序的优先程度。结果表明,钛渣铝热还原制备钛铝基多元合金是可行的。从热力学... 从理论上分析了钛渣铝热还原制备Ti-Al-xFe-ySi多元合金的可行性,计算并分析了钛渣中金属氧化物与铝还原过程中可能的化学反应,讨论了钛渣中氧化物还原反应顺序的优先程度。结果表明,钛渣铝热还原制备钛铝基多元合金是可行的。从热力学分析了制备的合金中可能出现的二元合金相,主要为Ti5Si3、TiAl3和TiFe,其中Ti5Si3最易生成,研究结果较好地满足了热力学分析结果,制备的合金主要物相为Al2.68Mn0.32Ti和Al3Ti0.75Fe0.25,还有少量的TiFe和Ti3SiC2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渣 铝热还原 热力学 Ti-Al-xFe-ySi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跟踪器安装误差修正与离散跟踪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巍 侯力 +1 位作者 唐锐 张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89-191,195,共4页
为了提高太阳跟踪器的跟踪精度和效率,提出了跟踪器的安装误差修正和离散时间点混合跟踪方式。首先,对双轴光伏跟踪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然后应用安装误差修正下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对视日轨迹跟踪算法进行修正。... 为了提高太阳跟踪器的跟踪精度和效率,提出了跟踪器的安装误差修正和离散时间点混合跟踪方式。首先,对双轴光伏跟踪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设计。然后应用安装误差修正下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对视日轨迹跟踪算法进行修正。针对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变化规律,高度角跟踪采取视日轨迹跟踪,方位角跟踪采取光电和视日轨迹混合模式;跟踪时间点采取不均匀离散分布。通过实验验证,所提出的误差修正和离散采样方法,对提高光伏系统太阳能利用率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误差修正 双轴跟踪系统 离散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纳米硅/多孔碳的储锂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罗金华 倪伟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8-331,共4页
以纳米硅粉为活性材料,乙炔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一步法原位制得核壳结构可控的三维硅/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制备了厚度可控的无定形碳包覆纳米硅颗粒核壳结构,并形成串珠状三维导... 以纳米硅粉为活性材料,乙炔为碳源,通过化学气相沉积(CVD)一步法原位制得核壳结构可控的三维硅/多孔碳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制备了厚度可控的无定形碳包覆纳米硅颗粒核壳结构,并形成串珠状三维导电网络。以200 m A/g在0.01~1.00 V循环100次,复合材料中硅的可逆比容量保持在1 270 m Ah/g。这主要是因为:原位生成的无定形碳可缓冲纳米硅颗粒的体积变化,Li+扩散通道更好;三维网络改善了电子传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复合材料 三维导电网络 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酸浸提钒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恩辉 侯静 李军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3,共6页
通过计算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的反应Gibbs自由能,对其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过程生成钒酸钙要比生成铬酸钙在热力学上更有优势,可以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使钒铬渣中V先提取出来,达到V与Cr分离的目的。通过对钒铬... 通过计算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的反应Gibbs自由能,对其过程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过程生成钒酸钙要比生成铬酸钙在热力学上更有优势,可以控制一定的工艺条件,使钒铬渣中V先提取出来,达到V与Cr分离的目的。通过对钒铬渣氧化钙化焙烧-酸浸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探讨钙化时间、氧化时间、钙比和焙烧温度对V、Cr转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V转浸率的因素按主次排序依次是:钙比>焙烧温度>钙化时间>氧化时间。进一步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钙比和焙烧温度对V、Cr转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优先提钒工艺参数为:焙烧温度1 000℃,钙比1.2,氧化时间2h,钙化时间2h,在此条件下V转浸率可达85.76%,Cr转浸率为14.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铬渣 氧化焙烧 钙化焙烧 酸浸 V CR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铝热还原法制备钒铝合金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军 吴恩辉 +1 位作者 侯静 黄平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32,共4页
本文采用电铝热还原法制备了钒铝合金,通过DSC分析,Al与V_2O_5的反应过程反应级数为n=0.367,表观活化能E_a=191.47 kJ·mol^(-1)。从试验研究可知,焙烧温度为1 500℃,焙烧时间20 min,Al/V_2O_5=0.8,渣系配比为Al_2O_3:CaO:CaF_2=4:... 本文采用电铝热还原法制备了钒铝合金,通过DSC分析,Al与V_2O_5的反应过程反应级数为n=0.367,表观活化能E_a=191.47 kJ·mol^(-1)。从试验研究可知,焙烧温度为1 500℃,焙烧时间20 min,Al/V_2O_5=0.8,渣系配比为Al_2O_3:CaO:CaF_2=4:4:2时,制备出符合钒铝合金牌号为VAl65的钒铝合金,制备的钒铝合金的主要物相为Al_8V_5和Al_2V_3,合金收率70.2%,钒收率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铝热还原 钒铝合金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镁对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热力学及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恩辉 侯静 +3 位作者 李军 黄平 杨绍利 余图刚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506-511,共6页
研究和分析了氧化镁对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影响。热力学研究表明:一方面在还原过程中添加氧化镁可以置换出钛铁矿中的氧化铁,促使还原反应进行;但另一方面,含氧化镁的铁钛化合物生成量增加,抑制了反应程度的进一步提... 研究和分析了氧化镁对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还原热力学和动力学影响。热力学研究表明:一方面在还原过程中添加氧化镁可以置换出钛铁矿中的氧化铁,促使还原反应进行;但另一方面,含氧化镁的铁钛化合物生成量增加,抑制了反应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低于1050℃时,随着氧化镁添加量的提高,球团的反应分数提高;在还原温度高于1050℃时,氧化镁添加量为6%时球团反应分数增加幅度最大,氧化镁添加量为10%时球团反应分数增幅最小,其余实验组的反应分数增幅变化较为一致。动力学研究表明:三维扩散模型和界面反应模型计算值更接近于实验值,说明添加氧化镁的钒钛铁精矿含碳球团的还原反应受扩散和界面反应混合控制;且随着氧化镁添加量的增加,反应的速率常数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钒钛铁精矿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碳热还原法制备碳氮化钛复合粉末工艺研究
9
作者 吴恩辉 侯静 +5 位作者 李军 赖奇 杨绍利 柴航 黄平 徐众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71,共6页
对Fe-Ti-N-C-O系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制备TiCN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通过XRD对还原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计算,探索了配碳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中TiC_(1-x)N_x的C/N的影响,试... 对Fe-Ti-N-C-O系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制备TiCN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通过XRD对还原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计算,探索了配碳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中TiC_(1-x)N_x的C/N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时间的延长和配碳量的增加,还原产物中TiC_(1-x)N_x的C/N值有下降趋势。在配碳量为1.6,还原温度1500℃,还原时间30,min时,还原产物TiC_(1-x)N_x的x值为0.775,C/N=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钦铁精矿 盐酸浸出渣 碳氮化钛 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碳热还原法制备碳氮化钛复合粉末工艺研究
10
作者 吴恩辉 侯静 +5 位作者 李军 赖奇 杨绍利 柴航 黄平 徐众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1期68-73,共6页
对Fe-Ti-N-C-O系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制备TiCN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通过XRD对还原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计算,探索了配碳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TiC_(1-x)N_x碳氮比的影响,实... 对Fe-Ti-N-C-O系热力学计算和分析表明,钒钛铁精矿盐酸浸出渣采用碳热还原工艺制备TiCN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通过XRD对还原产物进行物相分析和计算,探索了配碳量、还原温度和还原时间对还原过程和还原产物TiC_(1-x)N_x碳氮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还原时间的延长和配碳量的增加,还原产物TiC_(1-x)N_x碳氮比有下降的趋势。在配碳量为1.6、还原温度1 500℃、还原时间30 min时,还原产物TiC_(1-x)N_x的x值为0.775,C/N=0.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铁精矿 盐酸浸出渣 碳氮化钛 碳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