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攀枝花地区干热河谷干季末期典型植被的土壤含水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建梅 尹海英 余传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13-21013,21159,共2页
[目的]为研究攀枝花地区干热河谷干季末期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结果]含水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林地>稀树>灌丛>草地>裸地。在10~40 cm土层,含水量变化不大,但总体呈上... [目的]为研究攀枝花地区干热河谷干季末期植被覆盖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重量法,测定典型植被类型的土壤含水量。[结果]含水量高低顺序依次为林地>稀树>灌丛>草地>裸地。在10~40 cm土层,含水量变化不大,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约40cm处存在突变点。50 cm处林地、稀树、灌丛、草地、裸地含水量分别达到9.50%、6.64%、4.89%、3.95%、1.23%。[结论]适当加深植树深度有利于树木存活,草-灌或草-乔的植被恢复方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植被类型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种植区与非种植区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熊亚 李敏杰 周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2-544,共3页
比较分析了长势良好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种植区与非种植区土壤微生物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种植区深层(20~50 cm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比浅层(0~20 cm处)土壤中高,且各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非种植区。... 比较分析了长势良好的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种植区与非种植区土壤微生物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种植区深层(20~50 cm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比浅层(0~20 cm处)土壤中高,且各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非种植区。种植区和非种植区土壤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较小,各样品测定无显著性差异;种植区各层土壤的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与非种植区同一深度的土壤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 种植区 非种植区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