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钛精矿重选分离含硅物相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林银河
李京伟
王哲
唐勇
程相魁
黄晓丽
-
机构
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
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
攀枝花学院国际钒钛研究院
攀枝花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0-2074,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4272,U1960101)
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基金(PECL2019KF003)
+3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0jcyj-msxmX0060)
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03)
四川省钒钛综合利用实验室基金(2018FTSZ37)
西部青年学者支持计划。
-
文摘
针对四川某钛精矿中存在的硅含量过高的问题,提出了摇床重选法分离二氧化硅的方法。通过球磨工艺获得不同粒径颗粒,然后采用摇床进行重选,研究粒径大小、粒径组分占比、冲程等因素对钛精矿含硅相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200目(<75μm)钛精矿占比逐渐增加。当研磨时间为8 min时,-200目钛精矿的占比为83.0%(质量分数)。随着冲程的增大,SiO_(2)的品位和TiO_(2)的回收率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冲程为15 mm时,SiO_(2)的品位由2.46%(质量分数)降低至1.07%。重选分离后原矿分为三部分,TiO_(2)品位:钛精矿>中矿>尾矿,SiO_(2)品位:钛精矿<中矿<尾矿。当-200目铁精矿占比85.5%(质量分数)时,重选后SiO_(2)的含量最低可降至0.93%(质量分数)。
-
关键词
钛精矿
二氧化硅分离
TiO_(2)品位
重力分选
冲程
回收
-
Keywords
ilmenite
SiO_(2)separation
TiO_(2)content
gravity concentration separation
stroke
recovery
-
分类号
TD954
[矿业工程—选矿]
-
-
题名深海多金属结核回转窑预还原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周磊
居殿春
周夏芝
徐玉松
程相魁
齐渊洪
-
机构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攀枝花学院国际钒钛研究院
钢铁研究总院先进钢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5-30,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B0603801)
-
文摘
为实现深海多金属结核高效冶炼,拟采用回转窑预还原—全氧熔池熔分新工艺。针对回转窑预还原阶段,研究了温度对深海多金属结核预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逐渐还原为Mn2O3、MnO,最终生成Mn;Fe2O3还原为Fe3O4、FeO,最终生成Fe;CuO、CoO、NiO等直接还原为Cu、Co、Ni。预还原温度越高样品预还原程度越完全。在1300℃时样品综合还原效果最显著,出现金属熔化重新凝聚现象,反应后样品中出现球状金属颗粒;在相同温度下,还原时间由1h增加到2h时,还原效果显著增强。
-
关键词
深海多金属结核
预还原
回转窑
元素迁移
物相转变
-
Keywords
deep-sea polymetallic nodules
prereduction
rotary kiln
elements migration
phase transition
-
分类号
TF111.13
[冶金工程—冶金物理化学]
-
-
题名热处理对典型低合金钢棒材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志强
林银河
蒲春雷
田野
尹国亮
赵贵州
-
机构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攀枝花学院国际钒钛研究院
宜宾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部
-
出处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1-57,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1960101)。
-
文摘
棒材在线淬回火热处理不仅可显著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改善材料性能。通过实验室试验、组织性能检测、有限元模拟等就典型45#钢和40Cr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5#钢和40Cr钢淬硬层深度分别约为4.8,18 mm,临界冷速约72,16℃/s;600℃高温回火保温20 min后,钢中碳化物分布弥散均匀,强塑性和沿横截面均匀性得到显著改善;有限元仿真表明淬火中热应力变化表层先拉后压,芯部与此相反。
-
关键词
棒材淬火
45#钢
40CR钢
-
Keywords
bar quenching
45#steel
40Cr steel
-
分类号
TG156
[金属学及工艺—热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