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东海Ti鱼及其他经济鱼类资源声学评估的调查研究:“北斗”号1984年11月?… 被引量:28
1
作者 卑尔根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1990年第11期1-142,F003,共143页
关键词 经济鱼类资源 声学评估 Ti鱼 分布 东海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欧海主要海盆海面热通量的多年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赵进平 Ken Drinkwater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19,共11页
北欧海有暖流和寒流注入,又发生大量回流,水团特性异常复杂。由于北欧海的环流受地形控制,其水团的分布与4个海盆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各个海盆热通量变化的差异,以研究获取对北欧海海气相互作用区域差异的认识。北欧海的热量... 北欧海有暖流和寒流注入,又发生大量回流,水团特性异常复杂。由于北欧海的环流受地形控制,其水团的分布与4个海盆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研究各个海盆热通量变化的差异,以研究获取对北欧海海气相互作用区域差异的认识。北欧海的热量夏季以太阳短波辐射为主,冬季以来自海洋的长波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为主。海盆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格陵兰海,其变化幅度短波辐射高出50%,长波辐射高出大约40%,潜热高出大约60%,感热高出近4倍。可能的原因是,格陵兰海强烈的感热和潜热释放导致海温降低,气温也受北极冷空气的影响,形成与暖流区迥异的自然环境。过去30年发生了2次显著的热量减少事件。其中,1987年的事件很可能与冰岛的火山喷发有关,火山喷发对短波辐射的影响长达一年之久,导致感热和潜热也同步减少。1998年格陵兰海的潜热和感热明显减少,与北极海冰输出导致的海温偏低有显著关系。文章分析了4个主要海盆热通量的变化与北极涛动(AO)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发生在冰岛海的向下短波辐射和发生在格陵兰海的感热和潜热与AO相关度较高,体现了与AO的密切关系。这些热通量与AO指数的滑动相关系数表明,1992年以前冰岛海的短波辐射与AO的相关性非常高,而格陵兰海的感热和潜热在1993年后与AO高度相关,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本文的结果支持以下观点:北欧海对北极涛动的贡献主要是格陵兰海的感热和潜热释放通过冰岛低压区的上升气流影响冰岛低压的云量,从而影响到达的太阳辐射而导致大气环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海 热通量 海气耦合 北极涛动 北极涛动核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裤式拖网法校核试验和网形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唐衍力 梁振林 +1 位作者 Arill Engas Kjell Gamst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95-700,共6页
裤式拖网法是渔具选择性研究方法之一 ,其网形和校核试验于 2 0 0 2年 1月在挪威特鲁姆瑟海湾进行。在 1 1 5~ 2 70 m的水深范围内 ,测量的裤式拖网网口的水平扩张平均为 (2 3.2 7± 0 .2 6) m,网口高度为 (6.53± 0 .1 2 ) m... 裤式拖网法是渔具选择性研究方法之一 ,其网形和校核试验于 2 0 0 2年 1月在挪威特鲁姆瑟海湾进行。在 1 1 5~ 2 70 m的水深范围内 ,测量的裤式拖网网口的水平扩张平均为 (2 3.2 7± 0 .2 6) m,网口高度为 (6.53± 0 .1 2 ) m;右网囊对左网囊的虾渔获物重量之比为 1 .0 0± 0 .0 4 ,右网囊对左网囊的渔获物尾数之比为 1 .0 8± 0 .0 9,渔获物种类及体长频率分布相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具 选择性 裤式拖网 校核试验 网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酸化胁迫对紫贻贝能量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芹 Samuel P.S.Rastrick +10 位作者 吴亚林 房景辉 杜美荣 高亚平 蔺凡 姜娓娓 李凤雪 王军威 张义涛 方建光 蒋增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1-30,共10页
2016年5~6月在山东桑沟湾楮岛海区,采用野外围隔和现场流水相结合的方法,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研究对象,以pH为8.0作为对照组,探讨了酸化胁迫(pH=7.7)对其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10 d)海水酸化胁迫下,紫贻贝... 2016年5~6月在山东桑沟湾楮岛海区,采用野外围隔和现场流水相结合的方法,以紫贻贝(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为研究对象,以pH为8.0作为对照组,探讨了酸化胁迫(pH=7.7)对其能量分配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期(10 d)海水酸化胁迫下,紫贻贝的滤水率、同化效率、氧氮比显著下降(P<0.05),排氨率极显著增加(P<0.01),耗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中期(30d)海水酸化胁迫下,紫贻贝的滤水率和氧氮比显著下降(P<0.05),而同化效率、耗氧率、排氨率显著升高(P<0.05)。能量收支的结果显示,短期(10 d)酸化胁迫下,紫贻贝的摄食能和吸收能显著降低(P<0.05),呼吸能无显著差异(P>0.05),排泄能显著增加(P<0.05),生长余力极显著降低(P<0.01);中期(30 d)海水酸化胁迫下,摄食能降低(P<0.05),吸收能、呼吸能、排泄能、生长余力显著升高(P<0.05)。氧氮比的结果显示,在海水酸化胁迫下,氧氮比的波动范围为14.28~20.46,贝类体内的供能物质由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逐渐向蛋白质过渡。研究结果为揭示紫贻贝应对海水酸化胁迫的生理响应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酸化 紫贻贝 摄食 代谢 桑沟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