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融海啸下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遇及对策——香港大学举办2009年电大系统校长高级研修班综述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伟远 段承贵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第4期30-34,共5页
"2009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校长高级研修班"于3月在香港大学举行。在全球面临金融海啸冲击的形势下,研修班探讨了以下主题:全球金融危机下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及对策;国际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改革;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趋势;... "2009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校长高级研修班"于3月在香港大学举行。在全球面临金融海啸冲击的形势下,研修班探讨了以下主题:全球金融危机下继续教育的发展机遇及对策;国际视野中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改革;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和趋势;国际网上教学的理念与实践;香港继续教育的质量保证机制;香港远程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实践;香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把学术研讨和实地考察有机结合,这次研修班组织参加者考察了香港的继续教育、远程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播电视大学 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 职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方法和策略(下篇)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伟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9-13,共5页
本文探讨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另外三个方面的主题:网上交流和合作的支持服务,网上学习方式的支持服务和作业考试的支持服务。根据远程成人学习的三大困难,即远程学习的孤独感、远程学习的不适应感以及考试的焦虑感,提出通过建立和维持网... 本文探讨网上学习支持服务的另外三个方面的主题:网上交流和合作的支持服务,网上学习方式的支持服务和作业考试的支持服务。根据远程成人学习的三大困难,即远程学习的孤独感、远程学习的不适应感以及考试的焦虑感,提出通过建立和维持网上学习社团的多种策略,加强网上交流和合作学习,减少学生学习的孤独感;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制定网上学习中有效合作学习的策略,增进学习的成效;通过作业评改鼓励学习者的持续学习,通过模拟训练学习者良好的考试心态,让学习者能顺利地进行考试,并使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考试中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上教学 学习社团 学习方式 考试指导 学习支持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的新型关系与合作机遇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远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08年第5期15-18,共4页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企业培训部门向企业大学的发展和转变,改变了企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实践,企业教育与远程继续教育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和教育合作机遇。本文旨在分析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的... 在许多大型企业中,企业培训部门向企业大学的发展和转变,改变了企业教育的理念、模式以及实践,企业教育与远程继续教育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关系和教育合作机遇。本文旨在分析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的关系变革和教育合作的机遇及优势。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企业大学兴起的背景和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企业培训部门转向企业大学后,在教育目标、教育策略、管理模式、课程类型、教学模式、学习对象六个方面产生的变革;第三部分分析远程继续教育和企业教育产生的新型关系,表明企业大学和远程继续教育走向一致的发展趋势;第四部分分析远程继续教育机构和企业大学教育合作的机遇和优势,说明双方的合作能够达到优势互补,通过分享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益,最终获得远程继续教育机构、企业大学以及企业员工的三赢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大学 远程教育 继续教育 教育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起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访国际远程教育知名学者保罗·川内博士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晓英 张伟远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1期4-8,共5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是一对矛盾,这在远程教育领域更加明显。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远程教育实践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因此更有必要不断地反思实践,去发现和理解开放与远程教育成功实践背后的理论原理,从而推动和促进相应的理论实践。理论... 教育理论与实践一直是一对矛盾,这在远程教育领域更加明显。近年来,国际和国内的远程教育实践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因此更有必要不断地反思实践,去发现和理解开放与远程教育成功实践背后的理论原理,从而推动和促进相应的理论实践。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之间也需要更多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从而架起远程教育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桥梁。本文所访谈的保罗·川内博士一直致力于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2003年他基于穆尔的交互距离理论和米切尔的教学会话理论提出了交互距离模型(Kawachi,2003)。保罗·川内是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多年来一直在日本担任多媒体教育的教授,目前在日本久留米信爱女子学院任教。保罗·川内博士是英国英语教师协会和亚洲开放远程教育学会的会员,现任《亚洲远程教育杂志》的主编,同时担任本刊及多个国际远程教育杂志的编审,为促进亚洲远程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做了大量工作。川内博士是阿历斯戴尔.摩根(Alistair Morgan)的学生,其哲学思想深受摩根的影响。他曾获得多项国际奖项,包括第14届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年会的论文金奖。2007年10月,保罗·川内首次来中国访问并接受本刊的专访,在本次访谈中,保罗·川内博士将与中国读者分享关于远程教与学的独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 交互距离 教学会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互动为核心的网上教学原理及应用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伟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9年第5期10-13,共4页
网上教学的网络平台、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传递以及学习管理都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理,以保证其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网上教学五个层面的基本原理分别是:建立学生和界面互动的网络平台;激励学生和目标互动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和内... 网上教学的网络平台、教学设计、资源开发、教学传递以及学习管理都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理,以保证其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网上教学五个层面的基本原理分别是:建立学生和界面互动的网络平台;激励学生和目标互动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和内容互动的资源开发;促进师生与生生互动的教学传递;指导学生和时间互动的学习管理。根据这些基本原理,以香港和内地的远程教育学者联合开发的"远程教育研究方法"网络课程为实例,描述和分析这些原理在网上课程开发实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网上教学 教学原理 教学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第三代网络教学 被引量:32
6
作者 张伟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近20年来,随着网络教学实践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教学的规律逐渐认识,网络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变革和趋于成熟。网络教学发展迄今已三代,第一代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单向传递的网络教学模式,第二代是以教学论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网络教学模式,... 近20年来,随着网络教学实践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教学的规律逐渐认识,网络教学的理念也不断变革和趋于成熟。网络教学发展迄今已三代,第一代是以技术为主导的单向传递的网络教学模式,第二代是以教学论为主导的双向互动的网络教学模式,第三代是以网络教学论为主导的全方位的网络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功能强大、灵活方便、易于使用、共建共享、具有良好成本效益的平台,能成为发展第三代网络教学的传递工具。第三代网络课程的开发,采用新的使用方便的开发互动网络课件的软件,教学设计人员和教师能在工作岗位上,主持开发符合教育规律的互动网络课件。网络教学的师资培训尤为重要,教师和培训者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在实施第三代网络教学中,由于信息交流技术的使用日益便利,教师将起着领导和主导的作用,技术人员将处于支持和辅助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代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课程 师资培训 模式创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教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张伟远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2013年第1期7-14,23,共9页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发展和采用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从理论阐述上,笔者提出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其组成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香港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对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效果明显。学院于1999年开发了第一个网络教学平台,2012年又推出新的平台,称为SOUL2.0,其优势是功能模块化、整合Web2.0互动功能、整合学习功能、整合评价功能、降低开发成本。新平台为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以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例,在新平台上对课程介绍、课程教学设计、网络导学和支持、信息技术和互动学习融合及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案例研究表明,我们通过采用系统的和有质量保证机制的网络教学发展模式,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可以达到与面授相同而且更加灵活的教学和学习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网络教学 课时案例 学习平台 教学模式 理论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