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班-怒成矿带西段切隆铜金矿点成矿物质来源:来自矿石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的证据
1
作者
何云龙
王立强
+2 位作者
洛桑塔青
李保亮
高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6,共14页
切隆铜金矿点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曲隆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与下拉组大理岩接触带,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区蚀变以夕卡岩化为主。该矿区稳定同位素研究尚属空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
切隆铜金矿点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曲隆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与下拉组大理岩接触带,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区蚀变以夕卡岩化为主。该矿区稳定同位素研究尚属空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对矿石中的斑铜矿、蓝辉铜矿和黄铜矿进行了原位S同位素测试,探讨了切隆铜金矿点的成矿物质来源。结果显示:斑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29‰~2.15‰,均值为1.22‰;蓝辉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52‰~-0.47‰,均值为-0.50‰;黄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22‰~1.67‰,均值为1.11‰,指示S同位素组成具有岩浆硫的特征。通过切隆铜金矿点与尕尔穷、嘎拉勒矿床的对比,本文认为切隆铜金矿点与尕尔穷、嘎拉勒矿床具有相似的围岩岩性条件,但其成矿物质源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切隆铜金矿点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地层对成矿贡献不大,而尕尔穷、嘎拉勒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则具有深部岩浆和地层的混源特征。在该区域的后续找矿勘查工作中,要重点关注晚白垩世早期(90 Ma~80 Ma)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地区以及侵入岩与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接触部位是否存在夕卡岩型矿化。此外,还应重点查明切隆矿区隐伏岩体的侵位情况,以期探获斑岩型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切隆铜金矿点
班-怒成矿带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银虎
尹刚
+1 位作者
龚泽强
郭明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1535,共13页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金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与区内发育的中酸性岩脉空间关系密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Au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矿体中黄铁矿Co/Ni特征显示黄铁矿的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通过...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金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与区内发育的中酸性岩脉空间关系密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Au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矿体中黄铁矿Co/Ni特征显示黄铁矿的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通过稀土元素分析发现,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岩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而与地层围岩有明显差异。对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硫同位素测试,硫化物δ^(34)S值介于-5.7‰~2.0‰之间,均值为0.38‰,δ^(34)S值频数分布比较集中,具有以近零为中心的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矿石中硫的来源与岩浆作用有关。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湘潭子金矿区矿石的δ^(18)O_(H_(2)O)值介于3.44‰~9.65‰之间,均值为6.29‰,δD介于-120.10‰~-79.00‰之间,均值为-100.47‰,表明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铅同位素特征显示湘潭子金矿区铅的演化与岩浆作用和造山运动关系密切。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湘潭子金矿的主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湘潭子金矿是印支晚期含成矿物质和流体的岩浆上侵,受浅部断裂系统控制的脉状矿体。湘潭子金矿的发现及成因研究对西秦岭地区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湘潭子金矿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破薄矿体无爆破开采技术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杰
孙国权
姚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7,49,共4页
针对岷县天昊黄金公司矿岩极为破碎,矿体薄,品位低,充填开采成本高,地表不允许塌陷等不利条件,在现场调研、力学试验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经深入研究,确定采用适合该矿体特征的沿走向脉内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矿方法的基本...
针对岷县天昊黄金公司矿岩极为破碎,矿体薄,品位低,充填开采成本高,地表不允许塌陷等不利条件,在现场调研、力学试验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经深入研究,确定采用适合该矿体特征的沿走向脉内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矿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无爆破落矿、破岩—装运连续、进路式上向废石充填、采切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安全性好,实际工程应用实现了回采率90%,贫化率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爆破落矿
连续采矿
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背景和勘查意义
被引量:
29
4
作者
李建威
隋吉祥
+5 位作者
靳晓野
文广
昌佳
朱锐
詹涵钰
武文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2,共16页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大面积出露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周缘发育有富金的夕卡岩型铜(钨)矿床。近年来该地区新发现的多个大型-超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都与中酸性侵入岩的空间关系紧密,暗示这些金矿床可能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论文在作者研究结果以及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综述了夏河-合作地区典型金(铜)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夏河-合作地区的早子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德乌鲁夕卡岩型金(铜)矿床和老豆石英脉型金矿床均形成于250~240 Ma,与邻近的早中三叠世花岗闪长质-石英闪长质侵入岩近于同时形成。拉布在卡等石英脉型金矿床略晚于区内中三叠世末期侵位的闪长玢岩脉(约230~225Ma)形成。H、O、S、C、B、Pb等多种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地区早中三叠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来源,并且显示低氧逸度的特征。早中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的还原性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特征,以及同时代的多种金矿化类型和成矿分带性,表明夏河-合作地区在早中三叠世(约250~230Ma)多期次侵位的钛铁矿系列I型中酸性岩浆是金成矿作用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中与250~240Ma多期金成矿事件有关的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侵入岩均经历了幔源基性熔体和壳源酸性熔体的岩浆混合作用,而与约230Ma的金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质岩浆岩则可能指示了更多幔源基性熔体的加入。与金(铜)成矿有关的早中三叠世还原性中酸性岩是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局部弧后伸展条件下交代富集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夏河-合作地区形成于早中三叠世的夕卡岩型、电气石-石英脉型、石英-方解石脉型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共同构成了一个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发现,丰富了西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的类型,并为西秦岭西段其他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分布区(如青海同仁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夏河-合作地区
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
早中三叠世
金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秦岭湘潭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涛
汤磊
+1 位作者
李维刚
龚泽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67-168,共2页
西秦岭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上录属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结合部位,具有多岛弧,多洋盆,多地体俯冲碰撞造山和陆内复合造山的特点(冯益民等,2000;徐志琴等,2012)。
关键词
湘潭子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演化
构造环境
西秦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的利弊浅析
6
作者
王宝亮
牟建训
江国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5-86,89,共3页
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是指矿山在地质详查探矿的过程中结合矿山筹建开拓的各工程就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结合招金矿业对外开发的经验,对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的利弊提出概要的分析。
关键词
探建结合
矿山筹建开拓期
地质详查
投资风险
利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怒成矿带西段切隆铜金矿点成矿物质来源:来自矿石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的证据
1
作者
何云龙
王立强
洛桑塔青
李保亮
高腾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3-696,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业务费专项项目(JKYZD202317)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43483,DD20230360)。
文摘
切隆铜金矿点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曲隆地区,矿体主要赋存于晚白垩世二长花岗岩与下拉组大理岩接触带,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矿区蚀变以夕卡岩化为主。该矿区稳定同位素研究尚属空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对矿石中的斑铜矿、蓝辉铜矿和黄铜矿进行了原位S同位素测试,探讨了切隆铜金矿点的成矿物质来源。结果显示:斑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29‰~2.15‰,均值为1.22‰;蓝辉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52‰~-0.47‰,均值为-0.50‰;黄铜矿的δ^(34)S_(V-CDT)值为0.22‰~1.67‰,均值为1.11‰,指示S同位素组成具有岩浆硫的特征。通过切隆铜金矿点与尕尔穷、嘎拉勒矿床的对比,本文认为切隆铜金矿点与尕尔穷、嘎拉勒矿床具有相似的围岩岩性条件,但其成矿物质源区存在一定的差异。切隆铜金矿点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岩浆,地层对成矿贡献不大,而尕尔穷、嘎拉勒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则具有深部岩浆和地层的混源特征。在该区域的后续找矿勘查工作中,要重点关注晚白垩世早期(90 Ma~80 Ma)中-酸性侵入岩发育地区以及侵入岩与地层中碳酸盐岩的接触部位是否存在夕卡岩型矿化。此外,还应重点查明切隆矿区隐伏岩体的侵位情况,以期探获斑岩型矿体。
关键词
S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切隆铜金矿点
班-怒成矿带西段
Keywords
sulfur isotope
source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Qielong copper-gold mineralization occurrence
western Bangong-Nujiang metallogenic belt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7.2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
1
2
作者
高银虎
尹刚
龚泽强
郭明春
机构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两当县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浙江地质勘查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23-1535,共13页
基金
甘肃省两当县招金矿业有限公司项目“甘肃两当县湘潭子勘查区金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文摘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东段,金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断裂控制,与区内发育的中酸性岩脉空间关系密切。显微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Au主要赋存在黄铁矿和毒砂中,矿体中黄铁矿Co/Ni特征显示黄铁矿的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通过稀土元素分析发现,矿石的稀土元素特征与岩体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一致,而与地层围岩有明显差异。对矿石中的黄铁矿进行硫同位素测试,硫化物δ^(34)S值介于-5.7‰~2.0‰之间,均值为0.38‰,δ^(34)S值频数分布比较集中,具有以近零为中心的塔式分布特征,表明矿石中硫的来源与岩浆作用有关。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湘潭子金矿区矿石的δ^(18)O_(H_(2)O)值介于3.44‰~9.65‰之间,均值为6.29‰,δD介于-120.10‰~-79.00‰之间,均值为-100.47‰,表明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铅同位素特征显示湘潭子金矿区铅的演化与岩浆作用和造山运动关系密切。通过对比研究可知湘潭子金矿的主成矿时代为印支晚期。湘潭子金矿是印支晚期含成矿物质和流体的岩浆上侵,受浅部断裂系统控制的脉状矿体。湘潭子金矿的发现及成因研究对西秦岭地区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秦岭
湘潭子金矿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Keywords
West Qinling orogenic belt
Xiangtanzi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
ore genesis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破薄矿体无爆破开采技术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杰
孙国权
姚香
机构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金亭岭
公司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
有限公司
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
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长春黄金研究院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5-37,49,共4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1BAB07B02)
文摘
针对岷县天昊黄金公司矿岩极为破碎,矿体薄,品位低,充填开采成本高,地表不允许塌陷等不利条件,在现场调研、力学试验等综合分析基础上,经深入研究,确定采用适合该矿体特征的沿走向脉内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连续采矿法。该采矿方法的基本特征是无爆破落矿、破岩—装运连续、进路式上向废石充填、采切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安全性好,实际工程应用实现了回采率90%,贫化率8%。
关键词
无爆破落矿
连续采矿
巷道式上向废石充填法
Keywords
Non-explosive mining
Continuous mining
Tunnel type upward filling by rock mining method
分类号
TD853.251 [矿业工程—金属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背景和勘查意义
被引量:
29
4
作者
李建威
隋吉祥
靳晓野
文广
昌佳
朱锐
詹涵钰
武文辉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甘肃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早子沟
金矿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32,共1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2091,41772081,410720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GCJ1711)
文摘
西秦岭造山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以往研究大多认为造山型金矿床和(类)卡林型金矿床是西秦岭主要的金矿床类型,并且两类金矿床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造山过程中的区域变质作用有关,而与岩浆活动不存在直接的成因联系。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的夏河-合作地区大面积出露花岗岩类侵入体,其周缘发育有富金的夕卡岩型铜(钨)矿床。近年来该地区新发现的多个大型-超大型石英脉型金矿床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都与中酸性侵入岩的空间关系紧密,暗示这些金矿床可能和岩浆活动有成因联系。论文在作者研究结果以及总结前人成果基础上,综述了夏河-合作地区典型金(铜)矿床的地质矿化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中酸性侵入岩的岩性特征、形成时代和演化过程。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夏河-合作地区的早子沟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德乌鲁夕卡岩型金(铜)矿床和老豆石英脉型金矿床均形成于250~240 Ma,与邻近的早中三叠世花岗闪长质-石英闪长质侵入岩近于同时形成。拉布在卡等石英脉型金矿床略晚于区内中三叠世末期侵位的闪长玢岩脉(约230~225Ma)形成。H、O、S、C、B、Pb等多种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指示该地区早中三叠世金矿床的成矿热液均为岩浆来源,并且显示低氧逸度的特征。早中三叠世中酸性侵入岩的还原性钛铁矿系列花岗岩类特征,以及同时代的多种金矿化类型和成矿分带性,表明夏河-合作地区在早中三叠世(约250~230Ma)多期次侵位的钛铁矿系列I型中酸性岩浆是金成矿作用的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其中与250~240Ma多期金成矿事件有关的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类侵入岩均经历了幔源基性熔体和壳源酸性熔体的岩浆混合作用,而与约230Ma的金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质岩浆岩则可能指示了更多幔源基性熔体的加入。与金(铜)成矿有关的早中三叠世还原性中酸性岩是在古特提斯洋俯冲过程中局部弧后伸展条件下交代富集地幔楔部分熔融形成的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夏河-合作地区形成于早中三叠世的夕卡岩型、电气石-石英脉型、石英-方解石脉型和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共同构成了一个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的发现,丰富了西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作用的类型,并为西秦岭西段其他早中三叠世岩浆岩分布区(如青海同仁地区)的金矿勘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和方向。
关键词
西秦岭
夏河-合作地区
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矿
早中三叠世
金成矿系列
Keywords
West Qinling
Xiahe-Hezuo district
reduced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
early to middle Triassic
gold mineralization system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秦岭湘潭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
2
5
作者
孙涛
汤磊
李维刚
龚泽强
机构
招
金矿业
股份
有限公司
两当县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甘肃省地矿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04期167-168,共2页
文摘
西秦岭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造上录属于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滨太平洋构造域结合部位,具有多岛弧,多洋盆,多地体俯冲碰撞造山和陆内复合造山的特点(冯益民等,2000;徐志琴等,2012)。
关键词
湘潭子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演化
构造环境
西秦岭
Keywords
Xiangtanzi magmatic rocks
Geochemistry
Magmatic evolution
Tectonic setting
Western Qinling
分类号
P584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的利弊浅析
6
作者
王宝亮
牟建训
江国建
机构
海南东方
招金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5-86,89,共3页
文摘
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是指矿山在地质详查探矿的过程中结合矿山筹建开拓的各工程就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结合招金矿业对外开发的经验,对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的利弊提出概要的分析。
关键词
探建结合
矿山筹建开拓期
地质详查
投资风险
利弊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period of mine construction
Detaile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Investment risk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分类号
F4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班-怒成矿带西段切隆铜金矿点成矿物质来源:来自矿石硫化物原位S同位素的证据
何云龙
王立强
洛桑塔青
李保亮
高腾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甘肃两当湘潭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高银虎
尹刚
龚泽强
郭明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软破薄矿体无爆破开采技术与工程实践
孙杰
孙国权
姚香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与还原性侵入岩有关的金成矿系统及其动力学背景和勘查意义
李建威
隋吉祥
靳晓野
文广
昌佳
朱锐
詹涵钰
武文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西秦岭湘潭子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孙涛
汤磊
李维刚
龚泽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探建结合方式开发矿山的利弊浅析
王宝亮
牟建训
江国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