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场沼液组分特征对土壤镉活性的影响
1
作者 李世杰 刘鑫 +2 位作者 李世旗 杨志敏 陈玉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99-140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的沼液组分还田对土壤镉活性的影响,将猪场沼液过滤、超滤浓缩,设置对照(CK)、原始沼液(T1)、沼液颗粒有机质(T2)、沼液溶解性有机质(T3)、>30 kDa沼液(T4)、10~30 kDa沼液(T5)、1~10 kDa沼液(T6)、<1 kDa沼液(T... 为探究不同分子量的沼液组分还田对土壤镉活性的影响,将猪场沼液过滤、超滤浓缩,设置对照(CK)、原始沼液(T1)、沼液颗粒有机质(T2)、沼液溶解性有机质(T3)、>30 kDa沼液(T4)、10~30 kDa沼液(T5)、1~10 kDa沼液(T6)、<1 kDa沼液(T7)8个处理,静置培养30 d。结果表明,处理组土壤有效态镉含量相较于CK显著降低,其中T6、T7处理第7天有效态镉含量降低率分别为39.41%和31.01%,第30天分别为34.91%和53.33%,降幅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研究表明,沼液分子量<10 kDa时对土壤镉的钝化效果较好且更具备稳定性,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有机质荧光组分、芳香性物质和大分子量有机质含量,促进弱酸提取态镉、可还原态镉向可氧化态、残渣态镉的转化,从而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土壤 组分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防生态护岸的生态效应及对水力特性的影响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馨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118-119,共2页
指出了堤防工程为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多采用生态护岸,现有多种生态护坡技术,在国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生态护坡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包括利用水土保持、净化河流水质、增加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同时其对河流水流有一定的阻力作用... 指出了堤防工程为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多采用生态护岸,现有多种生态护坡技术,在国内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生态护坡对环境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包括利用水土保持、净化河流水质、增加生物群落多样性等,同时其对河流水流有一定的阻力作用,主要有植物作用下水流阻力特性、水流流速分布、水流湍动强度及植物下泥沙运动情况。提出了生态护岸的深化与发展仍需结合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利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护岸 护岸技术 生态效应 水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福祺 李建亮 +1 位作者 丁杰 何岸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5,30,共9页
由活性炭、生物质炭、石墨烯、碳纳米管和介孔碳等碳基材料作为纳米零价铁(nZVI)载体的环境功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强吸附性和还原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综述了液相还原共沉淀、碳热还原、... 由活性炭、生物质炭、石墨烯、碳纳米管和介孔碳等碳基材料作为纳米零价铁(nZVI)载体的环境功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强吸附性和还原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去除。综述了液相还原共沉淀、碳热还原、水热碳化和机械化学等碳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C@nZVI)的合成和表征方法。通过总结C@nZVI的主要应用对象和处理性能,归纳了各种C@nZVI的结构、特性和去除污染物的机理。C@nZVI不仅应用于水中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还用于贵金属回收、电化学催化以及脱氮除磷生物反应器等新领域。目前,在C@nZVI合成方法的优化、C@nZVI的回收与利用,以及C@nZVI应用于复合污染修复等方向的研究仍需完善。总结归纳了C@nZVI合成与应用的最新进展,为C@nZVI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最新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基材料 纳米零价铁 环境功能复合材料 有机污染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支行 朱迎婷 +3 位作者 龚亚龙 李世杰 宋安康 高晓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75-78,共4页
为验证大田环境下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稳定性,开展了连续3年的原位钝化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施用第1年,土壤酸化情况明显改善,土壤pH由5.64最高提升至7.1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有... 为验证大田环境下土壤改良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稳定性,开展了连续3年的原位钝化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施用第1年,土壤酸化情况明显改善,土壤pH由5.64最高提升至7.13;土壤中有效镉含量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稻米镉含量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最高降幅达71.48%,治理效果整体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强。后续2年,处理组土壤pH、土壤有效镉含量均有所回弹,但稻米镉含量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且降幅与施用量间无明显相关性,此外,所有处理组均未对水稻产量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通过高施用量的土壤改良剂可在短期内明显提升土壤治理水平,但长期来看较低的施用量更有利于实现镉污染耕地的长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镉污染稻田 原位钝化 治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西某输气管道工程水土流失控制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义峰 谭洪伟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10期33-36,共4页
管道输送以其平稳连续、质量易保证、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现在主要的油气输送手段,但管道工程施工扰动范围大、开挖土石方量多及水土保持措施缺失等,增加了水土流失风险。以渝西某输气管道工程为例,基于项目区地理地... 管道输送以其平稳连续、质量易保证、安全性高、输送量大和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现在主要的油气输送手段,但管道工程施工扰动范围大、开挖土石方量多及水土保持措施缺失等,增加了水土流失风险。以渝西某输气管道工程为例,基于项目区地理地质条件、水土流失现状等,分析了项目扰动范围、土石挖方量及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结果表明:项目总扰动面积64.07 hm^(2),其中管道作业带扰动面积49.54 hm^(2),占总扰动面积的77.32%;项目总土石挖方量69.33万m^(3),其中管道作业带土石挖方量52.71万m^(3),占总土石挖方量的76.03%;项目新增水土流失量3173 t,其中管道作业带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828 t,占新增总量的89.13%;管道作业带为项目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从管道工程扰动范围控制、土石方量控制、施工管理控制及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等方面,提出了水土流失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控制对策 输气管道工程 渝西地区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山地城市初期雨水径流特征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煌 曹琳 +3 位作者 聂煜东 周德柱 陈芳 李祯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9年第5期21-25,共5页
通过在典型山地城区重庆北碚区香溪美林区域选择屋面及道路、砖石、绿地3类不同下垫面进行降雨采样监测并结合现有资料,分析初期雨水径流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7年重庆北碚区小雨占总降雨天数的80.4%,暴雨仅占1.3%,平均降雨量为9 mm... 通过在典型山地城区重庆北碚区香溪美林区域选择屋面及道路、砖石、绿地3类不同下垫面进行降雨采样监测并结合现有资料,分析初期雨水径流特征。结果表明:2016—2017年重庆北碚区小雨占总降雨天数的80.4%,暴雨仅占1.3%,平均降雨量为9 mm,平均降雨强度为9.75 mm/h,降雨历时以中、短历时(1 h^6 h)为主,多为单峰降雨。降雨初期径流量变化较快,中后期变化平稳。降雨强度相同时,屋面及道路径流量最大,绿地最小。初次径流形成时间随屋面及道路、砖石、绿地依次递增,随降雨强度增强而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地表径流 下垫面 山地城市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国强 刘文礼 +1 位作者 王东辉 杨宗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2期553-559,共7页
为了研究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采用氯化钾和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作为抑制剂,在抑制和非抑制状态下进行了含蒙脱石煤泥水的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和TMBAC对蒙脱石水化膨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 为了研究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对煤泥水过滤的影响,采用氯化钾和苄基三甲基氯化铵(TMBAC)作为抑制剂,在抑制和非抑制状态下进行了含蒙脱石煤泥水的过滤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钾和TMBAC对蒙脱石水化膨胀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12%和TMBAC质量分数为0.4%时,可以使蒙脱石的防膨率达90%。与非抑制状态相比,抑制状态下含蒙脱石煤泥水过滤的滤饼水分降低、过滤时间缩短和脱水速率增大,且TMBAC抑制状态下含蒙脱石煤泥水过滤效果更好。氯化钾和TMBAC通过水化能较低的K+,C6H5CH2—N+(CH3)3进入蒙脱石层间,限制层间阳离子和水分子的扩散运动,达到蒙脱石水化膨胀的抑制。C6H5CH2—N+(CH3)3还可以吸附在蒙脱石和煤颗粒表面,增加蒙脱石和煤颗粒的疏水性,起到助滤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水化膨胀 抑制剂 煤泥水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纳米零价铁去除地下水硝酸盐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笑天 张阳阳 +2 位作者 祖波 张云霞 陈克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5,共9页
采用提纯凹凸棒土(ATP)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制备得到改性材料ATP-nZVI,将其用于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研究。通过静水实验考察了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和反应温度对ATP-nZVI去除NO_(3)^(-)-N的影响,通过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考察了溶液初始p... 采用提纯凹凸棒土(ATP)负载纳米零价铁(nZVI)制备得到改性材料ATP-nZVI,将其用于对地下水硝酸盐的去除研究。通过静水实验考察了溶液中共存阴离子和反应温度对ATP-nZVI去除NO_(3)^(-)-N的影响,通过模拟可渗透反应墙(PRB)考察了溶液初始pH、初始NO_(3)^(-)-N浓度、材料装填方式、流速对ATP-nZVI去除NO_(3)^(-)-N的影响,并通过更换PRB装填材料将ATP-nZVI与石英砂、ATP、铁粉、nZVI等材料对NO_(3)^(-)-N的去除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存阴离子对ATP-nZVI去除NO_(3)^(-)-N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的顺序为PO_(4)^(3-)>CO_(3)^(2-)>SO_(4)^(2-)>Cl^(-);ATP-nZVI对NO_(3)^(-)-N去除率与反应温度呈正相关,但总体来讲其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并不明显;同一pH条件下,ATP-nZVI对NO_(3)^(-)-N去除率随着硝酸盐溶液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对于相同质量浓度的硝酸盐溶液,相比在中性和碱性环境,其在酸性条件下NO_(3)^(-)-N去除率较高;ATP-nZVI的装填层数越多,对NO_(3)^(-)-N的去除率越高,长效性也越好;流速越大,ATP-nZVI对于NO_(3)^(-)-N的去除率越小,效果越差;PRB柱填充不同材料时的去除效果为ATP-nZVI>nZVI>铁粉(200目,即74μm)>ATP>石英砂,ATP-nZVI作为PRB的填充材料时,系统对NO_(3)^(-)-N的去除稳定性与去除率得到有效提升,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机制研究表明,ATP-nZVI对NO_(3)^(-)-N的去除主要归因于nZVI的还原作用,而ATP对于nZVI的负载则加强了这种还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土 纳米零价铁 反应渗透墙(PRB)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污染土壤还原固化稳定化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9
作者 龚亚龙 范敏 +2 位作者 高晓梅 宋安康 胡思扬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7-195,共9页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铬污染土壤处置的有效手段,不同性质的药剂对铬的还原、吸附、固化效果不同,优选出低价、高效的药剂对治理铬污染土壤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常见的7种还原剂、10种吸附剂和6种固化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筛选出较... 固化/稳定化技术是铬污染土壤处置的有效手段,不同性质的药剂对铬的还原、吸附、固化效果不同,优选出低价、高效的药剂对治理铬污染土壤具有重大的意义。采用常见的7种还原剂、10种吸附剂和6种固化剂分别对铬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筛选出较好的还原剂、吸附剂和固化剂,并研究不同添加量对药剂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硫化钙、硫化钠、氯化亚铁和硫酸亚铁优选为铬污染土壤还原剂,其中多硫化钙的效果最好,当投加摩尔比为0.8时,六价铬的稳定效率达90%以上;钙镁磷肥、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氧化镁和三水铝石为优选铬污染土壤吸附剂,综合考虑,钙镁磷肥的效果最好,当投加质量比为20%时,六价铬的稳定效率达90%以上,总铬的稳定效率达80%以上;粒化高炉矿渣粉(分别购自重庆、河南)和水玻璃为优选铬污染土壤固化剂,其中粒化高炉矿渣粉(重庆)效果最好,当投加质量比为16%时,六价铬的固化效率达98%以上,总铬的固化效率达70%以上。所用材料在修复铬污染土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实验室能达到较高的六价铬稳定性效率,作为铬固化/稳定化药剂的潜在价值及其修复效果值得在大规模的现场试验中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污染土壤 土壤修复 还原 固化稳定化 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溞强化生物操纵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煌 曹琳 +1 位作者 许国静 王图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6-161,共6页
为了探究大型溞对生物操纵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文章通过大型溞投放实验,分析大型溞影响下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型溞投放后能够迅速增殖成为优势种,并引发水质的显著改善。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达到最大水深2 m... 为了探究大型溞对生物操纵技术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影响,文章通过大型溞投放实验,分析大型溞影响下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型溞投放后能够迅速增殖成为优势种,并引发水质的显著改善。水体透明度显著提高,达到最大水深2 m。Chl-a、TP、SRP、TN、NH4+-N和高锰酸盐指数分别下降95%、92%、82%、56%、61%和69%。藻细胞密度较实验前降低了83%,表明大型溞能有效控制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生长。同时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蓝藻比例大幅度降低,藻类多样性得到提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从重度富营养化降低至中营养水平,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得以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大型溞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生物操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COD洗舱含油废水混凝破乳-芬顿氧化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琳 刘孟秋 +4 位作者 许劲 许国静 李卷利 龚河洛 朱杰东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47,55,共7页
船舶洗舱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排放前必须经过各种处理工艺的净化,而含油废水处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验选取重庆某公司洗船中心最不利工况下的高COD洗舱含油废水,通过混凝破乳和芬顿氧化进行处理,分析了混凝破乳过程中混凝剂种... 船舶洗舱废水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排放前必须经过各种处理工艺的净化,而含油废水处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实验选取重庆某公司洗船中心最不利工况下的高COD洗舱含油废水,通过混凝破乳和芬顿氧化进行处理,分析了混凝破乳过程中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和搅拌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了芬顿氧化过程的适宜条件,包括H_(2)O_(2)浓度、Fe^(2+)浓度、反应时间等,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洗舱含油废水预处理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PAC为适宜的无机混凝剂,其混凝破乳适宜的投加量为75 mg/L、初始pH值为8、搅拌时间为3 min;芬顿氧化适宜的H_(2)O_(2)和Fe^(2+)浓度分别为12500和1250 mg/L、反应时间为120 min。在最优条件下,实验水样的COD总去除率可达70%,TP和石油类几乎全部去除。本研究成果为长江沿岸某城市港口洗舱废水处理项目的预处理工艺提供了工程设计和调试运行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洗舱 高COD含油废水 混凝破乳 芬顿氧化 预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底泥改良剂修复黑臭水体污染底泥 被引量:4
12
作者 曹琳 刘煌 +1 位作者 许国静 王图锦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4-739,共6页
采用曝气+底泥改良剂修复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底泥进行修复,分析修复前后底泥理化性状特征及其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底泥改良剂修复效果好于单一的曝气或底泥改良剂,修复后底泥的黑臭现象得到有效去除,和初始相比,底... 采用曝气+底泥改良剂修复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底泥进行修复,分析修复前后底泥理化性状特征及其对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底泥改良剂修复效果好于单一的曝气或底泥改良剂,修复后底泥的黑臭现象得到有效去除,和初始相比,底泥的硫化物、Fe^(2+)、氨氮、有机质降幅分别为89%、72%、70%、25%;底泥中磷的形态稳定性得到提升,尤其是钙结合态磷(HCl-P)增幅达到73%;修复后底泥为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和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成活率达到100%;曝气+底泥改良剂组中植株鲜质量低于曝气组,根冠比高于曝气组,表明底泥改良剂通过降低磷的生物可利用性,对植株生长造成一定胁迫,而这有益于抑制沉水植物的过度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修复 曝气 底泥改良剂 沉水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镧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除磷除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慕利梅 王图锦 +1 位作者 曹琳 许国静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50-1457,共8页
为快速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和藻类,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镧对膨润土进行复合改性,制备PLMB(聚合氯化铝-镧改性膨润土)吸附剂,并采用BET(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SEM(扫描电镜)、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IC... 为快速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和藻类,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镧对膨润土进行复合改性,制备PLMB(聚合氯化铝-镧改性膨润土)吸附剂,并采用BET(全自动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SEM(扫描电镜)、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RD(X射线衍射仪)、ICP-OES(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材料进行表征,使用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描述PLMB对磷的吸附机理,考察吸附剂用量、pH和腐殖酸对PLMB同步除磷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①PLMB表面具有很多层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多吸附位点,聚合氯化铝和镧成功负载于膨润土上,镧含量达到5.02%.②PLMB能高效吸附水中的磷,吸附量达到57.629 m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动力学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③当PLMB投加量为300 mg/L时,富营养化水样中浊度、SRP(可溶性活性磷)、TP(总磷)和Chla(叶绿素a)的去除率分别为98.7%、96.2%、94.1%和72.7%.④水样pH为5~10时,pH增大对PLMB的除磷除藻性能具有促进作用.⑤腐殖酸对SRP的去除无显著影响,对浊度、TP和Chla的去除有负面作用.研究显示,PLMB表现出优异的磷吸附性能,能够同步去除水体中的磷和藻类,在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改性 聚合氯化铝 除磷 除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硫酸铁对贵州晴隆老万场污染土壤中砷和锑移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广辉 邢英 +1 位作者 范敏 王建旭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17-1421,共5页
添加硫酸铁降低砷的活性从而抑制其在作物中的富集是阻断砷在食物链中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砷和锑伴生的复合污染矿区,添加硫酸铁会对锑产生怎样的影响还不清楚。以贵州晴隆老万场砷和锑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中... 添加硫酸铁降低砷的活性从而抑制其在作物中的富集是阻断砷在食物链中传递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砷和锑伴生的复合污染矿区,添加硫酸铁会对锑产生怎样的影响还不清楚。以贵州晴隆老万场砷和锑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中水溶态砷和水溶态锑以及印度芥菜(Brassica juncea L.)、平坝油菜(Brassica juncea var.PBYC)和凯里青油菜(Brassica juncea var.KLQYC)中砷和锑含量的测定,研究了添加3%(质量分数)硫酸铁对土壤中砷和锑移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在未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中的3种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为0.07~0.12、2.10~2.40g;种植在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中的3种作物根系和地上部分干质量分别为0.11~0.22、4.10~5.70g。与未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相比,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中水溶态砷浓度降低了82%~84%,且作物体中的砷也显著降低,说明硫酸铁能显著降低土壤中的砷活性,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然而,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中水溶态锑浓度却比未经硫酸铁处理的土壤增加37%~56%,导致作物中的锑并不下降。因此,添加硫酸铁对砷和锑复合污染土壤而言,虽能钝化土壤中的砷,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增加锑的活性,需考虑锑活化增加引起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铁 砷和锑复合污染土壤 钝化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膨润土对水中磷和藻类的同步去除 被引量:2
15
作者 慕利梅 王图锦 +1 位作者 曹琳 许国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5,321,共7页
为快速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和藻类,制备了絮凝剂-镧复合改性膨润土(聚合氯化铝铁-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FC-La)、聚合硫酸铝-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S-La)、聚合硫酸铁-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FS-La)、聚合氯化铝-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C-La)),... 为快速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和藻类,制备了絮凝剂-镧复合改性膨润土(聚合氯化铝铁-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FC-La)、聚合硫酸铝-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S-La)、聚合硫酸铁-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FS-La)、聚合氯化铝-镧复合改性膨润土(PAC-La)),对材料进行表征,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模型比较4种复合改性膨润土的除磷性能,并探究投药量和pH对复合改性膨润土除磷除藻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材料吸附磷的过程均能由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其中,PAC-La的磷吸附容量最大(44.677 mg/g);投药量为300 mg/L时,总磷(TP)去除率最高的是PAC-La(94.1%),叶绿素a(Chla)去除率最高的是PFS-La(78.2%);在pH为5~10时,PAC-La除磷除藻效果受pH影响最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絮凝剂-镧复合改性膨润土能够同步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磷和藻类,尤其是采用PAC-La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除藻 富营养化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K+LMB联用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曹琳 刘煌 +1 位作者 许国静 王图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97,共7页
为了通过对磷和藻类的控制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快速修复,该文采用CMK+LMB联用方法对富营养化水体开展修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絮凝剂或镧改性膨润土的使用存在的局限性,CMK+LMB联用能够快速沉淀水体中的藻细胞及除磷。实... 为了通过对磷和藻类的控制实现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快速修复,该文采用CMK+LMB联用方法对富营养化水体开展修复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絮凝剂或镧改性膨润土的使用存在的局限性,CMK+LMB联用能够快速沉淀水体中的藻细胞及除磷。实验开始后第1天,藻细胞密度从实验前的14.37×10^(6)cell/L迅速降至3.20×10^(6)cell/L,降幅达到78%。实验开始后水体透明度从0.42 m迅速提高至1.2 m,水体水质大幅度改善,第6天水体从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改善至中营养水平;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的稳定性得到提升,活性磷组分平均占比从26.07%下降至17.93%。研究结果表明,使用CMK+LMB联用技术能够在短期内达到修复水体富营养化的目的,并通过固磷作用持久性的稳定水质,防止水质的再次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改性高岭土 镧改性膨润土 富营养化水体 固磷 除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高速公路空间郁闭度对驾驶员视觉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运兴 陈芳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81-886,共6页
为了解高速公路空间郁闭度对驾驶员视觉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规律,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室外实车试验,采用Dikablis眼镜式眼动仪和Varioport生理记录仪记录了驾驶员的眼动和生理数据,包括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扫视幅度、眨眼率... 为了解高速公路空间郁闭度对驾驶员视觉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规律,在山区高速公路开展室外实车试验,采用Dikablis眼镜式眼动仪和Varioport生理记录仪记录了驾驶员的眼动和生理数据,包括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扫视幅度、眨眼率、心电、心率、皮电等。结果表明,随空间郁闭度增加,驾驶员皮电和扫视幅度增大,眨眼率和平均注视持续时间减小,视点越来越集中。随着驾驶员的逐渐适应,空间环境对驾驶员的心理影响逐渐减弱。驾驶员主要关注中间靠左区域,目标物为中央分隔带和前方道路。开敞空间下驾驶员对右侧区域有少量关注。半郁闭空间下驾驶员皮电呈现规律性的波动,对于左侧区域的关注明显增多,对右侧区域的注视持续时间较长,视点集中点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人体学 高速公路 空间郁闭度 眼动仪 视觉行为 心理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暴雨洪水管理模型的海绵型高速公路服务区低影响开发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芳 张浩月 +1 位作者 胡晓红 刘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4-59,共6页
为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洪控制问题,基于海绵型服务区的总体理念,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出发介绍各类LID设施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情况,提出LID设施选择原则,将LID设施运用至重庆围龙服务区,并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的降雨情景下,运用暴... 为解决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洪控制问题,基于海绵型服务区的总体理念,从低影响开发(LID)理论出发介绍各类LID设施的具体内容和适用情况,提出LID设施选择原则,将LID设施运用至重庆围龙服务区,并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的降雨情景下,运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对其进行模拟。研究表明:通过设置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植草沟和下凹式绿地等LID设施,可缓解服务区内涝,使水文环境与场地开发前更接近。可根据LID理念提出针对服务区雨洪控制的设计要求,保障服务区正常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速公路服务区 低影响开发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常用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世杰 龚亚龙 +4 位作者 宋安康 高晓梅 吴支行 曹琳 陈宏 《南方农业》 2023年第9期6-11,共6页
为比较常用钝化材料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修复效果,以石灰、生物炭、硫酸亚铁、腐殖酸和WZ调理剂作为试验材料,探究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相同施用强度下不同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及镉累积情况、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石灰、生物炭... 为比较常用钝化材料对镉污染稻田的治理修复效果,以石灰、生物炭、硫酸亚铁、腐殖酸和WZ调理剂作为试验材料,探究在水稻–土壤系统中相同施用强度下不同钝化剂对镉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及镉累积情况、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石灰、生物炭、WZ调理剂、生物炭+WZ调理剂处理中水稻产量增幅分别为13.65%、20.00%、10.96%、4.61%;在水稻收割时,石灰、生物炭、硫酸亚铁处理土壤中有效镉含量较初始值分别降低了29.17%、22.63%、17.2%,腐殖酸处理仅在初期对重金属镉表现出钝化效果;石灰、生物炭、WZ调理剂、WZ调理剂+生物炭处理使水稻籽粒中镉含量较CK分别降低了43.83%、28.27%、17.05%、20.09%。结果表明,石灰、生物炭的施用有利于降低耕层土壤中镉的有效性,利于水稻增产和籽粒中镉含量的降低;硫酸亚铁可有效降低耕层土壤中镉的有效性;WZ调理剂对水稻增产和籽粒中镉含量的降低均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镉污染 钝化剂 修复 产量 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行为的长下坡路段彩色路面设置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许世勇 杨运兴 +2 位作者 张咏富 陈芳 白明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3期349-353,共5页
为研究高速公路彩色路面对驾驶员视觉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Smart Eye Pro 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记录了在彩色路面路段的驾驶员眼球运动数据,并选用瞳孔面积、XY视角、注视次数百分数、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对数据进行... 为研究高速公路彩色路面对驾驶员视觉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Smart Eye Pro 5.7型非侵入式眼动仪记录了在彩色路面路段的驾驶员眼球运动数据,并选用瞳孔面积、XY视角、注视次数百分数、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注视时间等眼动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彩色路面能够有效引起驾驶员的注意,但也影响了驾驶的舒适性。彩色路面会导致驾驶员对近处与远处的关注变换更为频繁。对于隧道出口同时又是转弯的彩色路面路段,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关注于弯道内侧,因此彩色路面设置的方式还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路面 眼动仪 瞳孔面积 XY视角 注视点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