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灵芝孢子壳聚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
1
作者 陈罡 黄夏 +5 位作者 王月婵 张春春 丛文钦 张贵学 潘丰 高英旭 《辽宁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壳聚糖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为提高灵芝孢子粉利用率,拓展壳聚糖提取来源,以灵芝孢子粉破壁后的残余物为材料提取灵芝孢子壳聚糖(GLSC),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 壳聚糖因具有独特的理化特性和生理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等领域。为提高灵芝孢子粉利用率,拓展壳聚糖提取来源,以灵芝孢子粉破壁后的残余物为材料提取灵芝孢子壳聚糖(GLSC),对其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GLSC的主要质量指标与商品壳聚糖相比差异不明显,且具有较好的水、脂肪结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扫描电镜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均表明,GLSC脱乙酰效果较好,品质较高;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在30%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GLSC制备水凝胶药物载体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壳聚糖 理化性质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姜彬慧 张博 +1 位作者 王雪峰 姜琦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8-574,共7页
通过对矿区地上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确定了Cd是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元素;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d的单元素污染负荷指数... 通过对矿区地上典型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确定了Cd是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元素;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估该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Cd的单元素污染负荷指数和内梅罗污染指数平均值分别为4.06和5.32,属于重度污染水平.3个生态修复区域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在2.07~4.57之间,其中南帮自然生态恢复区(SNER)属于重度污染,其他区域为中度污染;矿区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介于98.62~224.55之间,SNER区域达到中等危害水平,其余区域为轻度生态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西露天矿 矿区土壤 重金属污染 污染评价 潜在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油页岩开发利用条件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韩放 李焕忠 李念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5-922,共8页
对抚顺油页岩样品的容重测定、工业分析、低温干馏、元素分析、发热量测定、灰分成分分析厦灰熔点测定,可知油页岩容重为1.4~2.7t/m^3含油率为1.17%~20.70%、发热量为0.45~11.18MJ/kg。油页岩的颜色多为浅褐一深褐色,条... 对抚顺油页岩样品的容重测定、工业分析、低温干馏、元素分析、发热量测定、灰分成分分析厦灰熔点测定,可知油页岩容重为1.4~2.7t/m^3含油率为1.17%~20.70%、发热量为0.45~11.18MJ/kg。油页岩的颜色多为浅褐一深褐色,条痕为褐色,颜色越深含油率越高。低温干馏时,温度控制在510℃,焦油率最高。油页岩有机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无机物主要由Si、Al、Fe、Ca、Mg等元素组成,其伴生元素主要为Ti、Zr、Ge和Ga油页岩灰分主要由Si02、Al2O3、Fe2O3、CaO、MgO和SO3。组成,其中SiO2的含量最高,Al2O3、Fe2O3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油页岩的物理性质 工业分析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页岩油碱性氮化物的梯度富集及谱学分析
4
作者 金阳 韩冬云 +3 位作者 鲍明福 星大松 乔海燕 曹祖宾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4-1059,共6页
以抚顺页岩柴油为原料,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萃取精制,初步得到浓缩碱性氮化物的抽出油,再以抽出油为深度富集碱性氮化物的原料,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从抽出油中分离得到了碱性氮化物,对分离得到的碱性氮化物进行FTIR和GC-MS分析... 以抚顺页岩柴油为原料,经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萃取精制,初步得到浓缩碱性氮化物的抽出油,再以抽出油为深度富集碱性氮化物的原料,采用柱色谱分离方法,从抽出油中分离得到了碱性氮化物,对分离得到的碱性氮化物进行FTIR和GC-MS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抚顺页岩油柴油馏分中的碱性氮化物可通过DMF溶剂精制和柱色谱技术得到有效的分离和富集,碱性氮化物的含量(w)由抽出油的17.191%提浓到产物的72.630%,富集分离的产物中鉴定出了73种碱性氮化物,主要为喹啉类、吡啶类和苯胺类化合物,各占产物质量的39.229%,16.474%,11.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溶剂精制 柱色谱 碱性氮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凤林 王东明 +5 位作者 杨天鸿 吕斌 高源 邓文学 纪玉石 王雪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69,共8页
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具有形成机理复杂、内部节理构造隐蔽性强以及致灾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其防治工程难度相对较高。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矿界周边特别是东北部建筑物较多,人口密集,亟需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基于抚顺... 软硬岩互层反倾岩体边坡具有形成机理复杂、内部节理构造隐蔽性强以及致灾因素多等特点,因此其防治工程难度相对较高。抚顺西露天矿地质灾害风险较大,矿界周边特别是东北部建筑物较多,人口密集,亟需采取强有力的综合治理措施。基于抚顺滑坡历史灾害统计和研究区域精细化工程地质勘查,多角度分析了矿区北帮E1000边坡失稳机理,采用强度折减理论验算刚体极限平衡的反分析方法对现有的滑坡形态进行了反演分析;以反分析获取的泥页岩互层抗剪强度参数为基准,对设计的疏干排水、削坡、充水回填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演算。研究表明:综合治理方案具有投资强度小、安全性高(安全系数为1.506)、治理措施适宜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岩互层 防治工程 反分析 抗剪强度参数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环乳牛肝菌提高油松抗旱性研究
6
作者 付兴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1期10-12,共3页
该实验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后,菌根化油松的抗旱机制,以未接种的幼苗作为对照。测定在土壤相对含水量正常水分(65±5)%、轻度胁迫(50±5)%、中度胁迫(35±5)... 该实验采用盆栽的方式,研究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幼苗接种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luteus)后,菌根化油松的抗旱机制,以未接种的幼苗作为对照。测定在土壤相对含水量正常水分(65±5)%、轻度胁迫(50±5)%、中度胁迫(35±5)%和重度胁迫(25±5)%条件下,油松苗木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根系抗逆物质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菌根化的油松的苗高、地径、鲜重和干重生长指标整体均高于未接种处理的幼苗;菌根化油松在干旱胁迫下可以通过增加土壤酶活性,增加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根系活力,影响气孔密度,从而保证油松幼苗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环乳牛肝菌 油松 土壤酶活性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西露天矿边坡岩体强度计算及质量分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广明 胡高建 +1 位作者 肖平 王雪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6-41,63,共7页
岩体力学强度参数是影响岩体质量指标的重要因素,而岩体质量级别直接反映岩体稳定性情况,为了研究西露天矿边坡岩体自稳能力,采用现场结构面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信息,利用点荷载试验和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研究了边坡岩石... 岩体力学强度参数是影响岩体质量指标的重要因素,而岩体质量级别直接反映岩体稳定性情况,为了研究西露天矿边坡岩体自稳能力,采用现场结构面摄影测量技术获取岩体结构面参数信息,利用点荷载试验和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研究了边坡岩石和岩体的力学强度参数,并结合岩体质量分级理论,研究了边坡不同区域的岩体质量级别。研究表明:西露天矿边坡岩石抗压强度为88.93~119.86 MPa,强度较高;岩体整体抗压强度为2.874~3.710 MPa,黏聚力为0.788~0.894MPa,内摩擦角为49.18°~51.01°,岩体质量较好,属于Ⅲ级岩体,基本稳定;但局部3号测点区域岩体抗压强度较低,仅有0.555 MPa,黏聚力0.438 MPa,内摩擦角39.46°,属于Ⅳ级岩体,岩体自稳能力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 结构面摄影测量 点荷载试验 广义Hoek-Brown强度准则 岩体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抚顺西露天矿WebGIS系统构建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东明 杨天鸿 +3 位作者 薛鹏展 纪玉石 王雪峰 高源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64,共9页
抚顺西露天矿现已接近闭坑阶段,南北两帮高陡边坡的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矿山往往聚焦二维GIS地图,建模技术精度较低、数据来源单一、平台束缚性较高,很难实时、高效以及流程化地与三维空间数据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为此,基于B/S... 抚顺西露天矿现已接近闭坑阶段,南北两帮高陡边坡的防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矿山往往聚焦二维GIS地图,建模技术精度较低、数据来源单一、平台束缚性较高,很难实时、高效以及流程化地与三维空间数据相结合进行空间分析。为此,基于B/S架构,对SuperMapWeb端进行了二次开发,构建了抚顺西露天矿WebGIS系统。该系统以"地下—地表—地上"多空间真三维精细化建模为基础,将三维GIS空间计算能力应用到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中,高效解决了不同治理方案的施工周期及回填方量预测计算问题。根据该系统的体积分析模块,对抚顺西露天矿提出的治理方案的回填方量、充水量、削坡量及回填周期进行了计算,得出回填方量为1.78亿m^(3),充水量为6.9亿m^(3),削坡量0.23亿m^(3),回填治理周期为10.5 a。同时将矿山地质资料、滑坡区、力学计算、水文地质信息以及InSAR监测数据等信息进行融合,创建了多维度的多元信息集成化平台,有效解决了信息孤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B/S架构 WEBGIS 边坡治理 多元信息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野生百合属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苏铁成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2期85-87,共3页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抚顺地区天然分布的野生百合属(Lilium)植物有3种、2变种,分别为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毛百合(L.dauricum)、东北百合(L.distichum)、垂花百合(L.cernum)和大花卷丹(L.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 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抚顺地区天然分布的野生百合属(Lilium)植物有3种、2变种,分别为有斑百合(L.concolor var.buschianum)、毛百合(L.dauricum)、东北百合(L.distichum)、垂花百合(L.cernum)和大花卷丹(L.leichtlinii var.maximowiczii)。这些百合属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食用价值,可以直接引种在本地区进行露地人工栽培,用于园林绿化,经驯化培育,可筛选出优良的品系、品种,还可用于鲜切花生产,以及食用、药用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属 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抚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分子间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10
作者 崔达 尹鹤霖 +3 位作者 吴爽 刘斌 王琦 王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5-602,共8页
不同于传统单分子分解机制,聚焦双分子反应热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GGA/RPBE方法,选取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苄基苯基醚(BPE)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关键产物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途径... 不同于传统单分子分解机制,聚焦双分子反应热解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GGA/RPBE方法,选取α—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苄基苯基醚(BPE)为研究对象,确定其中存在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关键产物在热解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途径,并重点研究木质素中取代基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分子反应中,取代基会提高各个键的活性,CH_(3)取代基会促进C—O键的均裂。木质素分子与自由基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但取代基会抑制分子间相互作用关系,且取代基上H自由基参与反应的意向弱于木质素连接键上的H自由基。4种α—O—4型木质素脱氢二聚体自由基主要可能发生均裂的键是O—C_(芳香族)键,而非C_(α)—O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木质素 热解 密度泛函理论 α—O—4 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11
作者 周月 王一珈 +4 位作者 臧健 高英旭 潘丰 郭志富 李胤之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48-50,71,共4页
刺五加属于五加属植物中最为常见的药食兼用型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其根、茎、果实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助眠、抗疲劳、降血糖等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刺五加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大量的进展。对刺五加苷... 刺五加属于五加属植物中最为常见的药食兼用型林下野生植物资源,其根、茎、果实等部位均可入药,具有镇静助眠、抗疲劳、降血糖等作用。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刺五加植物药理作用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取得了大量的进展。对刺五加苷类、黄酮、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基本组成进行了概述,针对其具体的药理作用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刺五加药效机理研究以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药食兼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土壤养分与林分类型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巩志清 王晶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5期66-68,共3页
为探究不同的林分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关系,本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油松林中土壤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油松混交林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油松纯林,而且林分内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更加丰富,油松-... 为探究不同的林分类型对土壤养分的关系,本文查阅大量资料研究了不同林分类型的油松林中土壤有机质等各种养分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油松混交林内的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油松纯林,而且林分内表层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也更加丰富,油松-杨混交林全氮含量与油松山杏混交林全磷含量在表土层有明显的表聚性。油松纯林的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和全氮的含量最低;而油松-杏混交林的全磷和有机质含量最高;油松-杨混交林全氮、速效钾、全钾含量最高,但有机质含量最低;油松-落叶松混交林全磷含量最高,可以表明针阔混交林养分含量明显大于针针混交林养分含量,混交林可以有效提高林分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为森林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 类型 土壤 养分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杰颖 周晓莹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明腐殖酸对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方法】以棕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分析,探讨添加不同比例腐殖酸后,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的变化。【结果】棕壤对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被吸附的汞很难被解吸。汞在棕壤中的吸附量与解... 【目的】探明腐殖酸对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的影响。【方法】以棕壤为供试材料,通过室内分析,探讨添加不同比例腐殖酸后,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的变化。【结果】棕壤对汞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被吸附的汞很难被解吸。汞在棕壤中的吸附量与解吸量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以多项式方程拟合度最佳;其次是线性方程、乘幂方程,指数方程稍差但也达极显著相关。【结论】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不同处理下棕壤对汞的等温吸附过程,随着腐殖酸比例的增加,棕壤对汞的吸附量及吸附能力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棕壤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无线温度连续测量系统
14
作者 王笃鹏 杨勇 +1 位作者 闫玉麟 王昊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3-56,共4页
回转窑工作时不停旋转,温度信号不能通过硬线方式传输,目前回转窑无线温度测量采用ISA100.11a,Wireless,ZigBee等通信协议,多使用2.4 GHz频段,使用电池供电,存在信号传输延时、长时间连续运转需要均衡考虑运行周期和数据采集周期等问题... 回转窑工作时不停旋转,温度信号不能通过硬线方式传输,目前回转窑无线温度测量采用ISA100.11a,Wireless,ZigBee等通信协议,多使用2.4 GHz频段,使用电池供电,存在信号传输延时、长时间连续运转需要均衡考虑运行周期和数据采集周期等问题。提出一种无线温度连续测量系统,该系统将测量的多路温度信号经过多时分路编码形成一组频率不同的无线电信号,接收盒通过天线将频率不同的无线电信号转换为数据,解码出温度信号;该系统使用安装在炉体表面的转子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形成电压的方式持续给发射盒内的设备供电。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测量精度高、数据采集周期小,能够连续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 无线温度测量 多时分路编码 天线 磁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种落叶松未成熟胚的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伟达 李成浩 +2 位作者 杨静莉 张含国 张淑玲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38,183,共6页
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建立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从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和日本落叶松5×兴安落叶松9两个家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授粉后65天左右采集的合子胚在添加0.5mg·L-12,4-D+0.5mg&... 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建立杂种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从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和日本落叶松5×兴安落叶松9两个家系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授粉后65天左右采集的合子胚在添加0.5mg·L-12,4-D+0.5mg·L-16-BA+0.5mg·L-1KT的S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10%。从胚性愈伤组织中筛选出3个具有稳定分化能力的胚性细胞系,其中授粉后65天采集的日本落叶松5×长白落叶松77-3合子胚诱导的胚性细胞系的每克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的体胚数、体胚萌发率、植株再生率最高,分别为18.1个,77.0%,28.1%。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为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落叶松 胚性愈伤组织 合子胚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手段综合分析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破坏高度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宏伟 朱峰 +3 位作者 盛继权 韩军 汤国水 李仕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
为研究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已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破坏高度,以老虎台矿83002已采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EH-4物理探测、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论证。EH-4探测确定了垮落带和裂隙带位于油页岩层内,高阻区位于绿色页岩和砂砾... 为研究特厚煤层分层开采过程中已采工作面上覆围岩破坏高度,以老虎台矿83002已采工作面为例,分别采用EH-4物理探测、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论证。EH-4探测确定了垮落带和裂隙带位于油页岩层内,高阻区位于绿色页岩和砂砾岩的交界面,F1断层处出现离层空间,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数值模拟和微震监测综合确定了覆岩破坏高度为400~485 m,为累计采高的6.3~7.5倍。研究成果可对下一分层83003工作面的安全开采进行指导,为类似条件矿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分层开采 覆岩破坏高度 EH-4物理探测 数值模拟 微震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掘活动与矿震关系 被引量:28
17
作者 李铁 张建伟 +3 位作者 吕毓国 周澎 乔中栋 陈双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7-2132,共6页
以抚顺老虎台煤矿和甘肃华亭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时间和高精度矿震观测与采矿作业数据分析,从采掘活动与发生矿震的定量关系,探索采掘扰动对岩体动力响应的调制作用。根据24 h的时间秩序中矿震活动与采矿作业关系的规律,区分出采矿直... 以抚顺老虎台煤矿和甘肃华亭煤田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时间和高精度矿震观测与采矿作业数据分析,从采掘活动与发生矿震的定量关系,探索采掘扰动对岩体动力响应的调制作用。根据24 h的时间秩序中矿震活动与采矿作业关系的规律,区分出采矿直接相关型和间接相关型矿震。发现连续采动对矿震活动具有累积效应,由此可评价卸压解危的效果和范围,并可据此合理调整作业流程,降低矿震活动水平。发现减扰降震效果与开采深度成反比,深部采掘扰动岩体动力响应具有延迟衰减效应。在华亭煤矿特定采矿技术条件下,相隔210 m采空工作面的2个工作面,相向采、掘时采煤工作面对掘进工作面岩体动力响应的最大影响距离为450 m,相背采、掘时的最大影响距离可达750 m,推测较大的影响距离与厚层坚硬基本顶和留设的20 m宽煤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震 深部开采 累积效应 应力强度效应 延迟衰减 影响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虎台矿55002#掘进面通过F7-1断层前后微震事件的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晓元 杨威 +3 位作者 张飞 彭东 高亚辉 吴元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1-74,共4页
冲击地压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压显现形式,对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深部开采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该矿的实际生产中,地质条件是引发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素。鉴于微震监测系统是目前在煤矿井下监测冲击地压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之一,... 冲击地压作为一种特殊的矿压显现形式,对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深部开采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该矿的实际生产中,地质条件是引发冲击地压发生的重要因素。鉴于微震监测系统是目前在煤矿井下监测冲击地压应用较为广泛的手段之一,本文利用波兰ARAM IS/MA微震监测系统对老虎台矿55002掘进工作面通过F7-1断层前后的微震特征信号进行连续观测,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研究此掘进面通过断层前后的微震特征,验证了一种典型的冲击地压发生时间前后的微震活动规律,并结合实际地质条件从位置上分析了微震事件与断层等地质构造之间的关系,进而根据空间分析结果圈定了重点防治冲击地压区域,使老虎台矿在该工作面掘进生产中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顺利通过断层等地质构造异常区域,确保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断层 微震事件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冲吸能锚杆(索)的静动态力学特性与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爱文 潘一山 +1 位作者 赵宝友 盛继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2-1301,共10页
针对冲击危险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破坏特征及冲击载荷对锚杆–围岩支护系统的特殊要求,设计研发了新型防冲吸能锚杆(索)。基于塑性弯曲理论分析了吸能锚杆(索)的吸能原理,利用自主设计的静–动加载试验系统,进行吸能锚杆(索)的静力拉伸试... 针对冲击危险巷道锚杆支护结构破坏特征及冲击载荷对锚杆–围岩支护系统的特殊要求,设计研发了新型防冲吸能锚杆(索)。基于塑性弯曲理论分析了吸能锚杆(索)的吸能原理,利用自主设计的静–动加载试验系统,进行吸能锚杆(索)的静力拉伸试验与冲击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吸能锚杆(索)在拉伸过程中六角管衬里被挤压变形,同时给摩擦圆柱提供滑移阻力,六角管的管壁厚度、套筒内径及摩擦圆柱直径三者的装配参数对吸能阻力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静力拉伸还是冲击拉伸,吸能锚杆(索)的轴力–位移曲线均存在轴力初始增长、轴力平稳和轴力突增—平稳3个阶段;在轴力平稳阶段内锚杆杆体基本处于弹性状态,摩擦滑移结束后,锚杆杆体开始受力屈服;吸能结构在吸收能量的同时很好的延迟或减缓了锚杆杆体受力屈服。与普通锚杆相比,吸能锚杆(索)具有良好的"自保护性"与"冲击适应性"。现场试验表明,吸能锚杆(索)能够有效削弱冲击能对巷道围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危险巷道 吸能支护 吸能锚杆(索) 静动态力学特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对汞在棕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杰颖 梁成华 杜立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2-35,42,共5页
对去除有机质前后汞(Ⅱ)在棕壤中吸附—解吸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对棕壤汞的吸附贡献很大。去除有机质后,棕壤对汞(Ⅱ)的吸附率由95.62%~93.18%下降到62.8%~56.70%,解吸率则由2.39%~7.47%提高到2.65%~11.23%。Freundlic... 对去除有机质前后汞(Ⅱ)在棕壤中吸附—解吸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对棕壤汞的吸附贡献很大。去除有机质后,棕壤对汞(Ⅱ)的吸附率由95.62%~93.18%下降到62.8%~56.70%,解吸率则由2.39%~7.47%提高到2.65%~11.23%。Freundlich方程,Langmuir方程,Henry模型以及Temkin方程均能较好地描述去除有机质前后棕壤对汞的等温吸附过程。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棕壤去除有机质后,对汞(Ⅱ)的吸附—解吸速率均降低,其中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拟合效果最优,均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R〉0.7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质 棕壤 吸附解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