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分布聚乙烯管材树脂结构与性能差异性
1
作者 郎学彬 武志鹏 +5 位作者 唐文睿 马雄 韩向艳 王长全 钱建华 胡跃鑫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8,168,共6页
本文采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等研究了Hostalen(两釜串联)和Hostalen ACP(三釜串联)淤浆聚合工艺制备的宽分布聚乙烯管材树脂GC1和GC2结构与性能的差异性。... 本文采用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万能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动态力学分析仪(DMA)等研究了Hostalen(两釜串联)和Hostalen ACP(三釜串联)淤浆聚合工艺制备的宽分布聚乙烯管材树脂GC1和GC2结构与性能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釜串联生产的GC2平均分子量更大,分子量分布更宽,高分子量级分(重均分子量M_(W)>10^(6))相对含量更高且共聚单体的含量更高。同时,GC2还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耐蠕变性能更优异,高剪切速率下具有更好的加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管材树脂 淤浆聚合工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顶紧器碟形弹簧不同组合型式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时黛 林国庆 +1 位作者 高嵩 王海波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为保证液压顶紧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密封力,以液压顶紧器中碟形弹簧(碟簧)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72—2005标准中的碟簧尺寸规格确定A系列碟簧组在自由高度等方面优于B、C系列;利用试验得到A系列碟簧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发现碟簧在接近压平... 为保证液压顶紧器能够提供足够的密封力,以液压顶紧器中碟形弹簧(碟簧)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1972—2005标准中的碟簧尺寸规格确定A系列碟簧组在自由高度等方面优于B、C系列;利用试验得到A系列碟簧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发现碟簧在接近压平状态的80%时由于在载荷作用下截面发生弯曲其位移出现急剧增加现象,且具有正刚度;之后使用ANSYS软件对不同复合组合型式进行研究,获得碟簧组应力分布规律,碟簧组最大应力位于上表面内孔承受载荷作用处;最后对符合使用条件的不同组合型式进行应力线性化评定分析。经过综合分析,最终确定当碟簧6片叠合为一组、5组对合时是不同组合型式中综合性能最佳的,可在3600 kN密封力下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弹簧 组合型式 载荷-位移特性曲线 应力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沼气发酵罐风载荷响应的动力学分析与计算
3
作者 时黛 高嵩 林国庆 《中国沼气》 2019年第2期45-49,共5页
文章将发酵罐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国家标准GB50009-2012分别计算出各段所承受的风载,并利用ANSYS对罐体进行模态分析、风载荷诱导分析,得到罐体前五阶阵型及频率,在风载作用下导致罐体出现弯曲、扭曲以及弯曲与扭曲组合的不同程度的变... 文章将发酵罐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国家标准GB50009-2012分别计算出各段所承受的风载,并利用ANSYS对罐体进行模态分析、风载荷诱导分析,得到罐体前五阶阵型及频率,在风载作用下导致罐体出现弯曲、扭曲以及弯曲与扭曲组合的不同程度的变形,并获得罐体的位移分布规律及应力分布情况。最大位移位于发酵罐出料口位置,其值为0.352 mm,同时横向位移是产生发酵罐变形的主要因素,最大应力发生在发酵罐罐顶出气口及罐底出料口位置处,最大应力为55.7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罐 风载荷响应 动力学分析 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SM-5/SAPO-34复合分子筛的制备与甲醇芳构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占宇 张玲 +2 位作者 魏民 王坤 王海彦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977-1980,共4页
采用Na OH溶液处理法制备了介孔ZSM-5分子筛。采用包埋法合成了ZSM-5/SAPO-34复合介孔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图谱(XRD)、电子扫描电镜(SEM)、氮吸附进行分析,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甲醇芳构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ZSM-5/SAPO-34复合分... 采用Na OH溶液处理法制备了介孔ZSM-5分子筛。采用包埋法合成了ZSM-5/SAPO-34复合介孔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图谱(XRD)、电子扫描电镜(SEM)、氮吸附进行分析,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了甲醇芳构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ZSM-5/SAPO-34复合分子筛孔径呈微孔和介孔多级孔分布,孔径和孔容均高于ZSM-5分子筛。当ZSM-5与SAPO-34分子筛的质量比为1∶2时,ZSM-5/SAPO-34复合分子筛具有较好的芳构化活性。在反应温度为475℃、反应压力0.5 MPa、空速(LHSV)1.2 h-1条件下,BTX(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收率可达3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34分子筛 ZSM-5分子筛 复合分子筛 甲醇 芳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柱塞式底盖机碟形弹簧静态特性与模态振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林国庆 高嵩 时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9-135,143,共8页
为避免液压柱塞式底盖机内的碟形弹簧在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低频振动现象,以碟簧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及振动力学理论进行碟簧静态特性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摩擦阻尼是促使碟簧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形成滞回区的主要因素;有预紧力的碟... 为避免液压柱塞式底盖机内的碟形弹簧在变载荷的作用下发生低频振动现象,以碟簧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及振动力学理论进行碟簧静态特性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摩擦阻尼是促使碟簧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形成滞回区的主要因素;有预紧力的碟簧要比无预紧力的碟簧刚度要大,且预紧力越大碟簧刚度越大;复合组合型式受摩擦阻尼影响,其主振型变得复杂出现曲面振动,且同阶固有频率数值是其他组合型式中最大的;因此采用复合组合型式可以有效提高固有频率,避免低频共振现象发生,为碟簧组的使用及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形弹簧 载荷位移曲线 预紧力 固有频率 主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mmerstein-Wiener逆模型补偿的预测控制非线性变换策略
6
作者 孙浩杰 邹涛 +1 位作者 张鑫 惠存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5-712,共8页
针对一类Hammerstein-Wiener模型描述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逆模型补偿的预测控制策略.在控制优化计算中,利用Wiener非线性环节的逆模型分别对系统输出设定值和采样值进行变换;控制实施过程中,将控制器输出操作量经过Hammerstei... 针对一类Hammerstein-Wiener模型描述的非线性控制系统,提出一种基于逆模型补偿的预测控制策略.在控制优化计算中,利用Wiener非线性环节的逆模型分别对系统输出设定值和采样值进行变换;控制实施过程中,将控制器输出操作量经过Hammerstein静态非线性环节模型逆变换后施加到实际被控对象上,通过两次逆变换,使得标称模型下控制器输出与闭环系统中线性环节的输入相一致.通过非线性变换补偿将非线性过程的控制转化为线性系统控制,避免了对非线性模型进行优化计算量大及预测不准确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MMERSTEIN-WIENER模型 逆模型 非线性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改性介孔锆硅催化氧化脱硫
7
作者 薛俏俏 杨丽娜 +1 位作者 李剑 李成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75-2277,2280,共4页
以P123为模板剂,ZrOCl_2为锆源、TEOS为硅源,并通过硫酸改性,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锆硅催化剂;利用XRD、TEM、FTIR的方法表征了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以O_2为氧源,丙酮、甲醇、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萃取剂,以二苯并噻吩的氧化为... 以P123为模板剂,ZrOCl_2为锆源、TEOS为硅源,并通过硫酸改性,采用直接合成的方法制备了介孔锆硅催化剂;利用XRD、TEM、FTIR的方法表征了催化剂;并利用该催化剂以O_2为氧源,丙酮、甲醇、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为萃取剂,以二苯并噻吩的氧化为探针反应评价该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活性,并在相同反应条件下,对多种催化剂进行催化活性对比。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SBA-15典型的二维六方介孔结构特征,且活性组分硫酸氧锆良好的负载到SBA-15上。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各种催化剂催化活性:介孔锆硅>硫酸氧锆>磷钨酸(HPW)-SBA-15>磷钼酸(HPMo)-SBA-15>SBA-15,即介孔锆硅催化剂能更好的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DBT),在一定条件下,脱除率可达到5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锆硅 催化氧化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柱塞式底盖机顶紧器碟簧组刚度特性及谐响应分析
8
作者 林国庆 高嵩 时黛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6-182,共7页
为避免液压柱塞式底盖机顶紧器碟簧长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纵向振动和结构损坏,结合工程实际,以顶紧器碟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及振动力学理论,得到碟簧不同组合型式的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动静刚度比,从而确定合适的碟簧组合型... 为避免液压柱塞式底盖机顶紧器碟簧长期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纵向振动和结构损坏,结合工程实际,以顶紧器碟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物理试验及振动力学理论,得到碟簧不同组合型式的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动静刚度比,从而确定合适的碟簧组合型式;之后进行谐响应分析,得到响应频率-振幅曲线。结果表明:摩擦阻尼是促使碟簧载荷位移特性曲线形成滞回区的主要因素,在载荷比较小时曲线接近线性,随着载荷的加大,曲线会呈现非线性特性;顶紧器动静刚度比随着碟簧对合组数的增加而下降;外界激励频率为2100 Hz时共振振幅、von Mises应力最大,且碟簧位置Ⅲ为共振的危险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簧 载荷-位移特性曲线 刚度特性 响应频率-振幅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