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艳慧 刘逸凡 +3 位作者 张洋洋 冯彦凯 张博言 梁正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4,共7页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有所减小,出现球化β″相;合金在时效时间2.5 h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333 MPa,抗拉强度为359 MPa。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晶粒内部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有所减少,晶界上出现少量粗大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拉伸断口处韧窝由大而深逐渐转变为小且浅,合金的塑性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轴向辗压成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马龙腾 王立民 +2 位作者 胡劲 刘正东 张秀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403钢的流变行为;经回归得到了403钢峰值应力σP的表达式和热变形激活能Q值;通过热加工图的建立获得最佳热变形条件及预测流变失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碳铬轴承钢环件探伤不合格成因与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涛 马永强 +1 位作者 蔡青 马俊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30-231,239,共3页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大规格高碳铬轴承钢环件中间坯合格而辗制出的成品环件出现点状偏析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缺陷为内部裂纹,裂纹源于浇注过程中轴承钢内部形成的(Cr,Fe)C化合物的枝晶偏析,属液析碳化物,...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了大规格高碳铬轴承钢环件中间坯合格而辗制出的成品环件出现点状偏析超声波探伤不合格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缺陷为内部裂纹,裂纹源于浇注过程中轴承钢内部形成的(Cr,Fe)C化合物的枝晶偏析,属液析碳化物,其根本原因为辗环前加热温度偏高,扩散退火不充分。通过调整辗环前加热温度不仅解决了探伤缺陷问题,并且碳化物网状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环件 液析 碳化物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机链条断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运玲 程丽杰 +1 位作者 梁平 赵爱彬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3-194,共2页
通过断口观察、显微分析法分析了23MnNiMoCr54锻造立环在制造过程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链条立环断裂的原因是局部过烧缺陷造成的,而局部过烧是料段感应加热时由于电流集肤效应产生的;因料段出现锻偏,局部过烧缺陷未能通过飞边排除... 通过断口观察、显微分析法分析了23MnNiMoCr54锻造立环在制造过程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链条立环断裂的原因是局部过烧缺陷造成的,而局部过烧是料段感应加热时由于电流集肤效应产生的;因料段出现锻偏,局部过烧缺陷未能通过飞边排除,而遗留到链环中,成为裂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条立环断裂 局部过烧 感应加热 锻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链条钢23MnNiMoCr54质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运玲 冯桂萍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70,共3页
主要阐述高级链条钢23MnNiMoCr54的试制过程,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采用先进的冶炼、加工工艺及合理的热处理,使链条钢的实物质量达到国外实物质量水平,顺利实现了高级链条钢的国产化。
关键词 23MnNiMoCr54钢 工艺 成分 退火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溶工艺对10Ni3MnCuAl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淑玲 迟宏宵 +2 位作者 岳彩超 马党参 康爱军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33-236,241,共5页
采用OM、SEM、TEM及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时间、冷却方式对10Ni3Mn Cu Al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空冷条件下,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硬度峰向低温移动。在... 采用OM、SEM、TEM及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固溶温度、时间、冷却方式对10Ni3Mn Cu Al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空冷条件下,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硬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硬度峰向低温移动。在830~910℃范围之间,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在872.7~894.2 MPa之间,抗拉强度在1313.0~1330.3 MPa之间,断后伸长率在14.0%~14.5%之间,断面收缩率在65.0%~66.3%之间,冲击功在158~180 J之间。在870℃,2 h最佳力学性能出现;固溶空冷得到以板条马氏体为主的组织,固溶炉冷得到粒状贝氏体为主的组织;板条马氏体具有比粒状贝氏体组织具更优异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尤其是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模具钢 10NI3MNCUAL 固溶工艺 冷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和Ti含量对Fe基高温合金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于腾 潘慧君 +2 位作者 贺玉伟 阚志 黄烁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4,共3页
以两种典型时效强化型Fe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Ti以及(Al+Ti)的含量对Fe基高温合金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提高(Al+Ti)数值,该合金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其中,Ti含量为2.60%左右时,(Al+Ti)含量由2.73... 以两种典型时效强化型Fe基高温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Al、Ti以及(Al+Ti)的含量对Fe基高温合金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i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后,提高(Al+Ti)数值,该合金具有高的抗拉强度。其中,Ti含量为2.60%左右时,(Al+Ti)含量由2.73%提高至2.96%,GH2038合金的室温抗拉强度由551MPa提升至853 MPa;Ti含量接近3.00%时,(Al+Ti)含量超过3.37%,GH2696合金的高温抗拉强度可达600 MPa以上,最高可达66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拉伸强度 Al和Ti含量 时效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镦粗变形对TC18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媛 董健 王德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0,44,共3页
研究了镦粗变形对TC18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不同镦粗变形区的变形程度和冷却速度不同,显微组织由锻件边部均匀的等轴α过渡到锻件中心细网篮组织;同时强度升高,塑性降低。
关键词 TC18合金锻件 镦粗变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Nb、Y高温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佃臣 杨亮 +1 位作者 李涛 高占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以高温合金Cr28Ni48为基础,通过添加铌和钇减少Ni元素的含量,以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研究了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含Nb、Y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将经1100℃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分别在820、900、980℃时效处理24、48、72 h。... 以高温合金Cr28Ni48为基础,通过添加铌和钇减少Ni元素的含量,以提高高温力学性能和降低成本。研究了时效温度、时效时间对含Nb、Y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将经1100℃固溶处理后的合金,分别在820、900、980℃时效处理24、48、72 h。对基体上析出的第二相利用扫描电镜进行金相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高温合金在900℃时效48 h为最佳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合金 时效 组织和性能 高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MnNiMoCr54圆环链断裂原因分析
10
作者 王运玲 程丽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7-169,共3页
通过断口观察、显微分析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23MnNiMoCr54钢圆环链生产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原材料的表面裂纹导致了链环出现分层状裂纹,闪光对焊的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了链环的断裂。通过严格表面检验和合理的调整闪光... 通过断口观察、显微分析方法并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23MnNiMoCr54钢圆环链生产过程中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原材料的表面裂纹导致了链环出现分层状裂纹,闪光对焊的工艺参数不合理导致了链环的断裂。通过严格表面检验和合理的调整闪光对焊的工艺参数,可避免链环断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MnNiMoCr54链条圆环 闪光对焊 过烧 裂纹 未焊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GH1016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志刚 祖国胤 +2 位作者 程俊 王志刚 曹政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为解决GH1016合金在600~800℃温度区间的中温低塑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热处理制度.采用1 160℃×30 min炉冷到950℃×120 min,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制度,在20~950℃的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合金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拉伸断口进... 为解决GH1016合金在600~800℃温度区间的中温低塑性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热处理制度.采用1 160℃×30 min炉冷到950℃×120 min,然后空冷的热处理制度,在20~950℃的条件下对处理后的合金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并对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热处理制度处理后,合金的晶界析出大量的碳化物,阻止了拉伸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从而提高了合金的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GH1016合金 中温塑性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密度DT740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胜 王春旭 +3 位作者 姜庆伟 刘少尊 李建新 厉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3-219,共7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高密度DT740合金进行轴向热压缩试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950~125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基于双曲正弦本构关系建立其本构方程并依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热加工图,...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对新型高密度DT740合金进行轴向热压缩试验,研究该合金在变形温度950~1250℃、应变速率0.01~1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规律,基于双曲正弦本构关系建立其本构方程并依据动态材料模型建立热加工图,分析讨论了不同区域内的高温变形特征,确定该合金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DT740合金的流变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特征,其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和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计算得到该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546.87 k J·mol-1;确定了DT740合金最佳的锻造热加工温度范围为1150~1250℃,在此温度范围内合金的热加工性能最佳,可获得均匀、细小的完全动态再结晶组织,能量耗散率η值约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DT740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63W30Co5TiAl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行为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建新 张胜 +2 位作者 王春旭 刘少尊 厉勇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08-314,共7页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1000~1250℃温度范围,以0. 01~10 s-1应变速率对Ni63W30Co5TiAl合金进行轴向热压缩试验,获得该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对Ni63W30Co5TiAl合金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组织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结果表... 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在1000~1250℃温度范围,以0. 01~10 s-1应变速率对Ni63W30Co5TiAl合金进行轴向热压缩试验,获得该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并对Ni63W30Co5TiAl合金不同变形条件下的变形组织进行了系统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Ni63W30Co5TiAl合金流变曲线表现为典型的动态再结晶软化类型,流变应力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加;在1150~1200℃温度范围,Ni63W30Co5TiAl合金可获得细小均匀的等轴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组织,而当变形温度高于1200℃时,合金的完全动态再结晶晶粒发生长大;另外,计算得到Ni63W30Co5TiAl合金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398. 9403 kJ·mol^-1,临界应变εc和稳态应变εs与ln Z近似呈线性增长关系。基于双曲正弦函数模型建立了Ni63W30Co5TiAl合金的峰值应力热变形本构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63W30Co5TiAl合金 热变形 本构方程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