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试验研究
1
作者 杨艳慧 刘逸凡 +3 位作者 张洋洋 冯彦凯 张博言 梁正霏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8-284,共7页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 以540℃/3 h固溶+60%压下量轴向辗压+180℃/1.5~8 h时效的6061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与60%压下量镦粗+540℃/3h固溶+180℃/8 h时效处理对比,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进行轴向辗压形变热处理后,合金内的位错密度增大,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度有所减小,出现球化β″相;合金在时效时间2.5 h时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333 MPa,抗拉强度为359 MPa。随着时效时间延长,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化不大,晶粒内部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有所减少,晶界上出现少量粗大的颗粒状Mg_(2)Si析出相;拉伸断口处韧窝由大而深逐渐转变为小且浅,合金的塑性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形变热处理 轴向辗压成形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凝固原理与技术》教材建设
2
作者 李胜利 沙明红 +5 位作者 李雪 王军生 严玲 魏仁杰 李娜 艾新港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71-72,75,共3页
在原有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建设教材配套线上资源,通过慕课、案例库、试题库、虚拟实验平台,实时更新线上教学资源。恰当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增加教材时效性,实现传统教材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凝固理论、成型技术、数值模拟与虚拟实验多维联... 在原有纸质教材的基础上,建设教材配套线上资源,通过慕课、案例库、试题库、虚拟实验平台,实时更新线上教学资源。恰当植入课程思政元素,增加教材时效性,实现传统教材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凝固理论、成型技术、数值模拟与虚拟实验多维联动案例设计,体现教材立体化建设,实现教材信息量增,时效性强,可读性高,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与教学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立体化教材 案例教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坯修磨设备的静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3
作者 郭心成 粟佳 +2 位作者 包瑞新 张文涛 侯微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钢坯因生产工序的原因其表面有氧化层及缺陷,故必须通过磨削的方法进行表面修磨。针对目前没有专用的设备对大型的方形钢坯料进行表面修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方形钢坯修磨设备,并利用ADAMS软件完成了运动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修磨设备... 钢坯因生产工序的原因其表面有氧化层及缺陷,故必须通过磨削的方法进行表面修磨。针对目前没有专用的设备对大型的方形钢坯料进行表面修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方形钢坯修磨设备,并利用ADAMS软件完成了运动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修磨设备可同时平稳完成对两相邻面的打磨作业。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修磨机进行受载下的应力分析、模态分析,并对结构进行了改进;根据简化运动学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到了所需输入驱动力矩,并对关键部件弹簧完成了选型。理论计算及仿真结果表明,此修磨设备能够高效地完成对大型方形钢坯表面的磨削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坯修磨 非标设备 静力学分析 模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含量对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板材的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振宝 梁剑雄 +3 位作者 杨志勇 古立新 张秀丽 孙常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采用真空感应炉试制3炉不同碳含量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确定了该钢的板材最佳轧制温度区间为900~1100℃,研究了碳含量对钢的相变点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 采用真空感应炉试制3炉不同碳含量的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通过热模拟的方法确定了该钢的板材最佳轧制温度区间为900~1100℃,研究了碳含量对钢的相变点温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观察了时效态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随着含碳量的增加钢的相变点温度逐渐降低,在时效处理后含碳量较低的1#钢强度均高于2#钢和3#钢,且具有良好的韧塑性;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含碳量较高的2#钢,3#钢中生成的逆转变奥氏体量及生成速率均高于1#钢,这是其强度低于1#钢的主要原因,钢的时效态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逆转变奥氏体组织,以及大量的、细小的富Cu相,富Cu相的析出是该钢主要的强化方式。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将1#钢的化学成分及工艺参数作为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工程化的基准,为该钢的工业化生产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 相变点 逆转变奥氏体 富Cu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特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马龙腾 王立民 +2 位作者 胡劲 刘正东 张秀丽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3,共6页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对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进行高温热压缩实验,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对其流变应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3钢在950~1150℃,应变速率为0.01~0.1s-1的条件下,发生了较明显的动态再结晶;利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对数函数能较好地描述403钢的流变行为;经回归得到了403钢峰值应力σP的表达式和热变形激活能Q值;通过热加工图的建立获得最佳热变形条件及预测流变失稳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403马氏体不锈钢 动态再结晶 热加工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组织对GH4720Li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阚志 杜林秀 +1 位作者 胡军 翁镭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对GH4720Li合金锻制棒坯进行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观察,对一次γ'相进行能谱分析,并对其进行20,650℃拉伸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合金中一次γ'相的数量由棒坯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少,但其尺寸逐渐增大;热处理对一次γ'相的数... 对GH4720Li合金锻制棒坯进行热处理前后的微观组织观察,对一次γ'相进行能谱分析,并对其进行20,650℃拉伸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合金中一次γ'相的数量由棒坯边缘向中心逐渐减少,但其尺寸逐渐增大;热处理对一次γ'相的数量和分布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二次γ'相的影响十分显著;合金强度由棒坯边缘向中心先升高再降低,其塑性则是逐渐升高,一次γ'相的数量和塑性是影响合金塑性的主要因素;一次γ'相与基体的相界是拉伸断裂的主要裂纹源;随着析出温度升高,一次γ'相的塑性增加,其Al,Ti元素含量下降,而Cr,Co,Mo和W元素含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4720Li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γ'相 裂纹 成分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轴拉伸下AerMet100钢中稀土夹杂物开裂过程的原位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郭峰 李杰 +3 位作者 李志 王俊丽 古立新 王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29,共6页
扫描电镜观察了AerMet100钢中稀土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原位观察了单轴拉伸条件下稀土夹杂物的微观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稀土夹杂物呈球状或椭球状,拉伸过程中稀土夹杂物内部最先萌生裂纹。建立了裂纹萌生的应力判据。裂纹在夹杂物内部扩... 扫描电镜观察了AerMet100钢中稀土夹杂物的形貌、尺寸;原位观察了单轴拉伸条件下稀土夹杂物的微观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稀土夹杂物呈球状或椭球状,拉伸过程中稀土夹杂物内部最先萌生裂纹。建立了裂纹萌生的应力判据。裂纹在夹杂物内部扩展,不易向基体延伸。数值模拟单轴拉伸试验和理论计算结果与原位观察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钢 稀土夹杂物 微观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终止温度对GCr15轴承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振兴 李长生 +2 位作者 马永强 李涛 张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4,共7页
采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的热变形工艺进行模拟,研究变形终止温度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终止温度在770~870℃内变化时,其显微组织均为片层状珠光体+沿晶界分布的先共析碳化物,并且先共析碳化物周围存在铁素体... 采用MMS300热模拟试验机对GCr15轴承钢的热变形工艺进行模拟,研究变形终止温度对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终止温度在770~870℃内变化时,其显微组织均为片层状珠光体+沿晶界分布的先共析碳化物,并且先共析碳化物周围存在铁素体薄膜。随着变形终止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和珠光体团的尺寸均增加,珠光体的片层间距略微减小,硬度增加。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维氏硬度与片层间距倒数的拟合方程HV=38.3S-1+92.7。变形终止温度在810~870℃内升高时,碳化物的网状程度增加。与810℃相比,变形终止温度为770℃和790℃时,碳化物的网状程度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变形终止温度 珠光体 网状碳化物 片层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强度23Co14Ni12Cr3MoE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春旭 刘宪民 +2 位作者 田志凌 王瑞 李建新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3,共5页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1123~1423K温度范围,应变速率0.5~10s-1条件下,对二次硬化超高强度23Co14Ni12Cr3MoE钢进行了高温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钢的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该钢流变应力和峰...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在1123~1423K温度范围,应变速率0.5~10s-1条件下,对二次硬化超高强度23Co14Ni12Cr3MoE钢进行了高温轴向压缩试验,测得了钢的高温流变曲线,并观察了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实验结果表明,该钢流变应力和峰值应变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在真应变为0.8,应变速率为0.5~10s-1的条件下,随着变形速率的提高,其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的温度也逐渐升高。当变形速率为10s-1时,其变形温度高于1373K,才会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23Co14Ni12Cr3MoE钢的热变形激活能(Q)为421.6kJ/mol。本次研究还确立了钢的热变形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Co14Ni12Cr3MoE钢 热变形 流变应力 激活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杂物体积分数和平均间距对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峰 李杰 +3 位作者 李志 王俊丽 古立新 王瑞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21,共5页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 微孔聚集延性断裂模式的高Co-Ni超高强度钢的断裂韧度受显微组织和夹杂物特征控制。影响断裂韧度的夹杂物特征包括夹杂物性质、大小、体积分数、平均间距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在固定显微组织和夹杂物抗空穴形核能力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夹杂物体积分数f、夹杂物平均间距X0对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的影响,得出高Co-Ni超高强度钢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与夹杂物体积分数f-1/3和平均间距X0呈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减小夹杂物体积分数、增大夹杂物平均间距有利于高Co-Ni超高强度钢断裂韧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Co—Ni超高强度钢 夹杂物体积分数厂 夹杂物平均间距X0 临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δIC 断裂韧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25CrNiWVA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毛球 董瀚 +1 位作者 惠卫军 赵肃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9-13,17,共6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2 5CrNiWVA经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在 90 0~ 94 0℃淬火 ,340℃左右回火时 ,2 5CrNiWVA钢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 ,其力学性能分别达到 :σb≥ 15 0 ...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2 5CrNiWVA经不同温度淬火和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在 90 0~ 94 0℃淬火 ,340℃左右回火时 ,2 5CrNiWVA钢的组织为均匀细小的回火马氏体 ,其力学性能分别达到 :σb≥ 15 0 0MPa ,σ0 .2 ≥ 130 0MPa,δ5≥ 12 % ,ψ≥ 6 0 % ,Aku≥ 5 0J。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钢 热处理 力学性能 组织性能 影响 25CrNiWVA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格300M钢棒超声波探伤及缺陷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盛伟 史丽军 +2 位作者 赵选杰 刘天琦 王瑞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4,共4页
对Φ450 mm规格的300M钢棒材进行了超声波探伤,采用2.5 MHz软膜探头可以保证探伤的灵敏度并降低噪声水平。通过宏观、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探伤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伤缺陷处存在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钙复合夹杂物,单个夹... 对Φ450 mm规格的300M钢棒材进行了超声波探伤,采用2.5 MHz软膜探头可以保证探伤的灵敏度并降低噪声水平。通过宏观、显微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探伤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探伤缺陷处存在氧化铝、氧化镁和氧化钙复合夹杂物,单个夹杂物最大尺寸可达100μm。该缺陷属于熔炼过程中引入的外来夹杂物,对材料性能有不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检测 300M钢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Mo钢中大颗粒夹杂物来源的示踪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大利 李涛 +1 位作者 赵昌玲 安杰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采用Ba CO3示踪法标定20Cr Mo钢大颗粒夹杂物的来源。示踪标定方法包括(1)LF炉精炼初期加入示踪剂和(2)VD结束加入示踪剂两种。扫描电镜分析结果示出:示踪标定方法(1)LF炉精炼过程含Ba夹杂物逐渐向钢中转移,VD之后和棒材中夹杂物全部含... 采用Ba CO3示踪法标定20Cr Mo钢大颗粒夹杂物的来源。示踪标定方法包括(1)LF炉精炼初期加入示踪剂和(2)VD结束加入示踪剂两种。扫描电镜分析结果示出:示踪标定方法(1)LF炉精炼过程含Ba夹杂物逐渐向钢中转移,VD之后和棒材中夹杂物全部含有Ba元素;示踪标定方法(2)的软吹结束和棒材中检验未发现含Ba夹杂物。以上说明20Cr Mo钢中夹杂物的来源为LF精炼和VD处理钢包顶渣卷入钢水中的细小渣滴,再与钢水发生化学反应,未及时上浮去除,形成了最终的大颗粒夹杂物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BACO3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机械冲击形变及稳定化诱发Cu30Ni合金组织及其磨损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毛向阳 杨红艳 +2 位作者 王红星 王章忠 陈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9,共4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仪等测试方法研究表面机械冲击形变和稳定化热处理诱发Cu30Ni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原始试样相比,机械冲击形变诱发非稳定晶界组织结构形成,稳定化热处理促进细化...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显微硬度仪和摩擦磨损仪等测试方法研究表面机械冲击形变和稳定化热处理诱发Cu30Ni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变化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原始试样相比,机械冲击形变诱发非稳定晶界组织结构形成,稳定化热处理促进细化组织结构的非稳定晶界向稳定或亚稳定晶界转变,导致显微硬度从93HV提高到297HV,磨损速率从4.2mm3/m降低到0.41mm3/m,摩擦因数μ从0.35降低到0.32,且在机械冲击形变和稳定化热处理的试样磨痕形貌中未观察到显微裂纹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冲击 稳定化处理 稳定(或非稳定)晶界 耐磨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30CrNiWVA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毛球 董瀚 李建新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5,共5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30CrNiWVA经不同温度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淬火温度在 90 0℃~ 94 0℃、回火温度在 340℃左右时 ,30CrNiWVA钢回火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σb≥ 170 0MPa、σ0 .2 ≥ ... 研究了一种新型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30CrNiWVA经不同温度淬火、回火后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 ,淬火温度在 90 0℃~ 94 0℃、回火温度在 340℃左右时 ,30CrNiWVA钢回火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σb≥ 170 0MPa、σ0 .2 ≥ 15 0 0MPa、δ5≥ 12 %、ψ≥ 5 5 %、Aku≥ 5 0J ,可以满足某些航空结构件在35 0℃回火后高强度和高韧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工艺 30CrNiWVA钢 力学性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液压稠油热力开采系统
16
作者 宋锦春 董嘉庆 +1 位作者 张志伟 从恒斌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介绍了全液压稠油热力开采系统的采油装置及其液压技术原理,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对系统进行了井下流体热力学研究.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得到当原油的井底温度一定时,液压油在系统中具有与其等效的加热效率,进... 介绍了全液压稠油热力开采系统的采油装置及其液压技术原理,分析了系统的可行性,对系统进行了井下流体热力学研究.通过建立物理和数学模型以及使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得到当原油的井底温度一定时,液压油在系统中具有与其等效的加热效率,进而得到原油的出井温度与液压油的输入温度及原油保温所需的液压油最小输入温度与液压油的流量基本呈线性关系.验证了该系统对稠油的加热和提采方式是可行的,而且效果比较理想.该模型的建立也为进一步研究井下流体传热情况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热力开采 液压系统 能耗再利用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T91钢纯净度的相关研究
17
作者 李涛 赵昌玲 +1 位作者 王哲 安杰 《工业加热》 CAS 2018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某钢厂T91钢生产实践为依据,生产流程为60 t电弧炉→AOD→LF→VD→240 mm×240 mm方坯连铸。钢中存在两种夹杂物形态,尺寸分别为10~200μm的块状Al2O3夹杂和直径≤33μm圆球状夹杂物。分析夹杂产生原因结果显示,块状Al2O3夹杂是... 以某钢厂T91钢生产实践为依据,生产流程为60 t电弧炉→AOD→LF→VD→240 mm×240 mm方坯连铸。钢中存在两种夹杂物形态,尺寸分别为10~200μm的块状Al2O3夹杂和直径≤33μm圆球状夹杂物。分析夹杂产生原因结果显示,块状Al2O3夹杂是随LF炉精炼过程的钒铁合金化操作混入钢水中,通过将钒铁合金化操作前移到AOD出钢至LF炉精炼初期期间予以解决。而圆球状夹杂物是钢水中的镁铝尖晶石与炉渣结合后形成的,改善是将AOD出钢炉渣碱度提高至2.0以上,AOD出钢脱硫率达到90%以上,从而提高炉渣吸附夹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AOD 合金化 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火处理对挤压轮用H13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寒晓 王延辉 燕云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采用金相分析、冲击韧性试验、硬度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挤压轮用H13热作模具钢经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回火次数处理后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偏析、伪共晶组织的存在可以导致H13钢抗回火性能的下降.H13钢在... 采用金相分析、冲击韧性试验、硬度试验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挤压轮用H13热作模具钢经不同温度以及不同回火次数处理后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状偏析、伪共晶组织的存在可以导致H13钢抗回火性能的下降.H13钢在相同回火次数的条件下,回火温度越高,硬度下降越多,即抗回火性能越差.在最终热处理过程中,应该采用高淬高回的热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3钢 抗回火性能 碳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met100钢制坯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博 许广兴 +1 位作者 厉勇 王瑞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针对Aermet100钢研究了大规格棒材锻造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化锻造过程的晶粒度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断裂韧度。细化晶粒度的途径主要有锻造加工温度控制在再结晶区间和增大总变形比。Aermet100钢锻造温度区间... 针对Aermet100钢研究了大规格棒材锻造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细化锻造过程的晶粒度有利于获得较高的断裂韧度。细化晶粒度的途径主要有锻造加工温度控制在再结晶区间和增大总变形比。Aermet100钢锻造温度区间应控制在950~1100℃之间进行,终锻温度控制在950~1000℃;总变形比之和应大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MET100钢 锻造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电弧炉熔炼工艺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杰 李涛 +2 位作者 王哲 吴昱 战东平 《工业加热》 CAS 2019年第1期27-28,31,共3页
某炼钢电弧炉采用全固态料废钢、生铁作为原材料,为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电弧炉的熔炼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将配料中的生铁占比由40%~45%降至22%~24%。优化电弧炉熔炼过程的供氧曲线,降低供氧强度和调整熔炼末期供氧制度,缓解了钢水过氧... 某炼钢电弧炉采用全固态料废钢、生铁作为原材料,为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电弧炉的熔炼成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将配料中的生铁占比由40%~45%降至22%~24%。优化电弧炉熔炼过程的供氧曲线,降低供氧强度和调整熔炼末期供氧制度,缓解了钢水过氧化现象,同时钢铁料收得率由87%提高至89%。各项工艺优化后,生产效率和消耗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炉 废钢 生铁 供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