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顺市青山保护工程实施成效探讨
1
作者 张博 《绿色科技》 2018年第21期166-168,共3页
结合抚顺市实际情况,论述了该市扎实有效推进青山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显著成效,通过分析青山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旨在为抚顺市青山保护工程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抚顺 青山工程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森林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博 《吉林林业科技》 2015年第5期14-18,共5页
以抚顺市的森林景观为对象,进行绿地类型划分,并对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斑块丰富度比、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绿地面积、占绿地总面积比例、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依次为附属绿地>公园绿地&... 以抚顺市的森林景观为对象,进行绿地类型划分,并对多样性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斑块丰富度比、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绿地面积、占绿地总面积比例、占建成区总面积比例依次为附属绿地>公园绿地>其他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景观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相对丰富度和斑块丰富度等四项指数均最大,而优势度最小;生产绿地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较高,绿地斑块分布相对均匀,而丰富度、优势度所占比例较小;公园绿地的优势度指数最高,而多样性指数和斑块丰富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 森林城市 景观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森林结构特征与管理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博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抚顺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系列生态林业工程和青山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通过对抚顺市建成区内城市森林的调查统计,了解抚顺城市建成区森林绿地现状和特点、乔木树种构成、径阶分布和健康状况等特性,分... 抚顺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等系列生态林业工程和青山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通过对抚顺市建成区内城市森林的调查统计,了解抚顺城市建成区森林绿地现状和特点、乔木树种构成、径阶分布和健康状况等特性,分析城市森林结构特征,并提出适宜抚顺城市森林管理体系的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 城市森林 结构特征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东洲区森林城市建设成就及问题初探
4
作者 张博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9期52-53,共2页
指出了随着沈阳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抚顺市东洲区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为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城市森林建设生态、促进发展等综合作用,针对东洲区森林城市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区实际情况... 指出了随着沈阳城市群的快速发展,抚顺市东洲区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为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城市森林建设生态、促进发展等综合作用,针对东洲区森林城市建设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区实际情况,提出了森林城市建设理念,旨在为东洲区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科学合理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洲区 森林城市 建设成就及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环城刺槐林采伐更新模式的研究
5
作者 邬昕彤 张博 +2 位作者 邬俊财 潘洪泽 牛兴良 《辽宁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8-20,共3页
在抚顺市环城刺槐林带状采伐迹地中,对刺槐伐根萌生苗进行连续4 a的生长量观测,通过带状采伐试验表明,采伐作业带和保留林带宽度应该以30~50 m为宜,靠近保留带边缘,应实施人工促萌和人工更新。对于不利于设立保留带,且地势平缓、2.67 ... 在抚顺市环城刺槐林带状采伐迹地中,对刺槐伐根萌生苗进行连续4 a的生长量观测,通过带状采伐试验表明,采伐作业带和保留林带宽度应该以30~50 m为宜,靠近保留带边缘,应实施人工促萌和人工更新。对于不利于设立保留带,且地势平缓、2.67 hm2以下的地块,可进行小面积皆伐更新。刺槐人工林皆伐后,为了促进快速成林,对更新林分必须及早进行定株抚育,每丛宜选择2~3株健壮植株,可在采伐第1年的6月份至第2年春季定株,使林分尽快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林 萌生苗 采伐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林地香菇栽培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邬昕彤 吴兵 +1 位作者 王孔海 张博 《辽宁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84-85,共2页
依据抚顺地区气候特点,经过几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该文总结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香菇林下栽培的优势、季节安排、林地选择、拱棚搭建、品种选择、菌棒制作、出菇管理等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与传统大地冷棚栽培相比,林下天然的... 依据抚顺地区气候特点,经过几年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该文总结了林下香菇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香菇林下栽培的优势、季节安排、林地选择、拱棚搭建、品种选择、菌棒制作、出菇管理等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与传统大地冷棚栽培相比,林下天然的出菇环境,湿度大、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减少了早晚管理工作量;夏季伏天高温季节保证正常出菇,优质菇率提高10%左右;节省耕地,减少了棚被、草帘、遮阳网成本,平均每标准袋(棒)增加收入0.3元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香菇 栽培技术 抚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杂交榛子产业发展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建文 《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58-60,共3页
介绍了抚顺地区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项目——杂交榛子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显示,该地区大力推广杂交榛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自产业开发以来经济效益显著。文... 介绍了抚顺地区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下经济发展的一个成功项目——杂交榛子产业发展的情况。调研显示,该地区大力推广杂交榛子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气候条件优势、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自产业开发以来经济效益显著。文章在推广发展经验的同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顺地区 杂交榛子 产业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大伙房水库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博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2-65,共4页
辽宁大伙房水库湿地景观自然,风景优美,野生动物和湿地植物丰富,但随着水库周边和上游人为干扰日趋严重,给区域内森林资源、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湿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指数出现负增长,造成水库湿地生态保护功能严重下降。... 辽宁大伙房水库湿地景观自然,风景优美,野生动物和湿地植物丰富,但随着水库周边和上游人为干扰日趋严重,给区域内森林资源、水资源以及生物资源等湿地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生态环境指数出现负增长,造成水库湿地生态保护功能严重下降。该文根据辽宁大伙房水库湿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保护对策及措施建议,旨在为辽宁大伙房水库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伙房水库 湿地保护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桔梗人工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春艳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第4期44-44,46,共2页
桔梗是药食同源植物。重点介绍了桔梗人工栽培技术中的选地与整地、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技术环节,旨在为广大林农提供一套桔梗人工栽培技术,以来促进桔梗人工栽培这项特色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选地 繁殖 移栽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榛林一序多果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文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5期59-60,76,共3页
通过在抚顺县设立试验区,对野生榛林一序多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一序多果是野生榛子结实的基本特性;在目前经营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应适当控制一序5果及5果以上果序;在坚果膨大期,对多果序进行人为处理,一序保留3~4果较为适宜。
关键词 榛子 结实 一序多果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虫板在平榛防虫减灾中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建文 孙冬伟 《山东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75-76,共2页
榛黄达瘿蚊是榛子主要虫害,对其防治方法,目前基本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本试验是利用粘虫板对榛黄达瘿蚊进行诱捕,达到控制虫害数量、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粘虫板胶杀虫技术是利用昆虫的趋性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它绿色环保、... 榛黄达瘿蚊是榛子主要虫害,对其防治方法,目前基本采用化学药剂防治。本试验是利用粘虫板对榛黄达瘿蚊进行诱捕,达到控制虫害数量、减少病害发生的目的。粘虫板胶杀虫技术是利用昆虫的趋性诱杀农业害虫的一种物理防治技术,它绿色环保、成本低,全年应用可大大减少用药次数,完全符合人类对安全食品的深层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板胶 榛黄达瘿蚊 挂板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岭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12
作者 张博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8-50,共3页
根据长岭子湿地公园实际情况,提出以保护优先、突出自然与文化原貌、重视湿地保护教育、旅游设施生态化为原则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及项目规划,旨在为长岭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合理性开放和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岭子湿地公园 生态旅游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贝母人工栽培技术
13
作者 王春艳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第1期52-53,共2页
平贝母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中草药,经过多年人工栽培试验,总结出了平贝母的栽植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包括圃地的选择、繁殖方法、间作、田间管理等,为平贝母的人工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推动了平贝母集约化、产业化栽培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选地 繁殖 间作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浆人工栽培技术
14
作者 孙建文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2期62-63,共2页
重点介绍了酸浆人工栽培技术中的选地与整地、繁殖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环节,旨在为广大林农提供一套酸浆人工栽培技术,以促进酸浆人工栽培这项特色产业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 选地 繁殖 田间管理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