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河道生态治理技术评价研究
1
作者 张丽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从河岸带生态修复、生态水量调控、物理结构修复、水质提升以及水域生态重建等方面总结常用的治理技术,并考虑经济、技术和整治效果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按照四级标准筛选出不适宜、较适宜、适宜、极适宜的生态治理技术,为解决... 从河岸带生态修复、生态水量调控、物理结构修复、水质提升以及水域生态重建等方面总结常用的治理技术,并考虑经济、技术和整治效果建立评价体系,采用综合指数法按照四级标准筛选出不适宜、较适宜、适宜、极适宜的生态治理技术,为解决平原区河道生态退化问题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地区 生态治理 综合指数法 河流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经验
2
作者 国志鹏 高峰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年第3期22-22,30,共2页
基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防洪工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形式等进行论述,以期转变原有防洪工程脱离城市发展需要的模式,使防洪工程建设由单一防洪发展为生态景观工程,做到既保证防洪需要,又能促进城市建设的... 基于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防洪工程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形式等进行论述,以期转变原有防洪工程脱离城市发展需要的模式,使防洪工程建设由单一防洪发展为生态景观工程,做到既保证防洪需要,又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为城市水利向环境水利和生态水利转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防洪 建设经验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原县大苏河水系生态防洪河道规划设计分析
3
作者 孟飞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4年第4期62-64,共3页
考虑到清原大苏河山区性河流特征,在生态防洪规划设计时大多选用复式断面,这种断面能够保证河道汛期行洪以及枯水期过流水量要求。从蓝线、绿道、堤线和岸线4个方面对清原县大苏河平面形态进行设计,并论证分析水系的规划设计方法,科学... 考虑到清原大苏河山区性河流特征,在生态防洪规划设计时大多选用复式断面,这种断面能够保证河道汛期行洪以及枯水期过流水量要求。从蓝线、绿道、堤线和岸线4个方面对清原县大苏河平面形态进行设计,并论证分析水系的规划设计方法,科学评价河流的生态防洪功能,可为水系连通综合整治及防洪规划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防洪 规划设计 景观建设 大苏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力池底板脉动压力与噪声耦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志华 郭维东 +5 位作者 李晓东 谢芳芳 刘旭冉 李浩 徐星星 李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6-128,132,共4页
以水力学和声学理论为依据,以模型试验的形式进行,选定宽顶堰进行研究,设定3个流量,测量并记录各种方案下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强及相应噪声值。经分析发现,水流脉动压强及噪声值都随流量增大而增大,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强与噪声值有... 以水力学和声学理论为依据,以模型试验的形式进行,选定宽顶堰进行研究,设定3个流量,测量并记录各种方案下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强及相应噪声值。经分析发现,水流脉动压强及噪声值都随流量增大而增大,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强与噪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脉动压强值最大断面与消力池噪声值最大断面相同,但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水流与固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水流紊动(水流与水流的相互作用)是引起水流噪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溢流堰 模型试验 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浑河水生态健康评价分析
5
作者 郎颖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5年第2期28-30,共3页
介绍了一个适用于平原河网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涉及生物、物理结构以及水文水质等方面,并以浑河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满意度、土著鱼类保有指数、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和基本生态水位满足程度指标为“优秀”,生态缓冲带指数达到... 介绍了一个适用于平原河网的水生态健康评价体系,涉及生物、物理结构以及水文水质等方面,并以浑河为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众满意度、土著鱼类保有指数、河流纵向连通性指数和基本生态水位满足程度指标为“优秀”,生态缓冲带指数达到“中等”,其它指标均达到“良好”水平;浑河水生态健康综合评定为“良好”水平,针对浑河水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可为保护流域生物多样性和修复河流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 指标体系 健康评价 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下施氮量对农田CO_(2)固定排放和花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桂敏 王瑞敏 +3 位作者 黄旭 聂修平 郑俊林 迟道才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49-358,共10页
为探究调亏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辽宁地区花生农田CO_(2)固定排放的影响,于2018、2019年设置测坑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和花针期、饱果期调亏灌溉(D))下施氮量(0 kg/hm^(2)(N0)、50 kg/hm^(2)(N50)、100 kg/hm^... 为探究调亏灌溉条件下施氮量对辽宁地区花生农田CO_(2)固定排放的影响,于2018、2019年设置测坑裂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充分灌溉(F)和花针期、饱果期调亏灌溉(D))下施氮量(0 kg/hm^(2)(N0)、50 kg/hm^(2)(N50)、100 kg/hm^(2)(N100)、150 kg/hm^(2)(N150))对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F处理相比,D处理下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分别提高了7.59%、15.08%和7.16%(2年平均)。两种灌溉模式下,花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固碳量及产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100 kg/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值。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花针期达到最大值。与F处理相比,D处理显著降低了花针期、结荚期及饱果期土壤CO_(2)平均排放量及全生育期CO_(2)累积排放量。两种灌溉模式下,土壤CO_(2)排放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相同施氮水平下,调亏灌溉较充分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了全生育期CO_(2)累积排放量,DN100处理较FN100处理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7.51%(2年平均)。不同水氮处理下,DN100处理花生植株固碳量和产量最大,且CO_(2)排放量较低,是花生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的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农田 调亏灌溉 施氮量 固碳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中下游水文生态完整性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维东 王丽 +4 位作者 高宇 赖倩 张智勇 徐星星 李杨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16,33,共5页
从水文角度,提出了包括最小生态基流满足率、断流指数、环境适宜指数、含沙量指数及输沙平衡程度指数5大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辽河中下游河段水文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为日后辽河中下游河段的保护、... 从水文角度,提出了包括最小生态基流满足率、断流指数、环境适宜指数、含沙量指数及输沙平衡程度指数5大要素构成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辽河中下游河段水文生态完整性评价结果,为日后辽河中下游河段的保护、修复与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 评价指标 模糊综合评判 水文生态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S堰消力池底板脉动压力与噪声耦合试验 被引量:6
8
作者 郭维东 刘旭冉 +4 位作者 李晓东 胡志华 李浩 徐星星 李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通过试验在不同流量和不同下游水位下对WES溢流堰消力池底板的脉动压力和水流噪声进行测量,研究WES溢流堰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力与水流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流脉动压力及噪声值都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力与噪声... 通过试验在不同流量和不同下游水位下对WES溢流堰消力池底板的脉动压力和水流噪声进行测量,研究WES溢流堰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力与水流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流脉动压力及噪声值都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消力池底板水流脉动压力与噪声值有一定的相关性,脉动压力值最大断面与消力池噪声值最大断面相同,但变化趋势不完全相同;水流与固壁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水流紊动是引起水流噪声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溢流堰 消力池 水噪声 脉动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郭维东 赖倩 +4 位作者 王丽 彭炜森 李浩 徐星星 李杨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80,144,共5页
针对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较复杂的特点,采用雷诺应力方程模型对同侧竖缝式鱼道池内的水流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建立了水池长宽比分别为5∶8、10∶8、12∶8三... 针对竖缝式鱼道水力特性较复杂的特点,采用雷诺应力方程模型对同侧竖缝式鱼道池内的水流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建立了水池长宽比分别为5∶8、10∶8、12∶8三种鱼道模型,分别对底坡为1%、3%、5%三种条件下的鱼道水力特性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水流型态和竖缝最大流速、流速场、紊动能、雷诺应力等水流物理参数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水力特性 二维数值模拟 雷诺应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凌河中下游输沙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维东 孙丽玲 +4 位作者 姚庆宇 赵光昱 刘冰 王绪刚 范远丽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2-84,89,共4页
基于大凌河流域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上窝堡、朝阳、义县、凌海等4个主要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流域特征,分析大凌河输水输沙能力,同时结合流量与输沙率变化关系图、主槽平均面积比较表、各河段主槽宽度多年变化关系图、各河段不同... 基于大凌河流域自然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选取上窝堡、朝阳、义县、凌海等4个主要水文站实测资料统计流域特征,分析大凌河输水输沙能力,同时结合流量与输沙率变化关系图、主槽平均面积比较表、各河段主槽宽度多年变化关系图、各河段不同时期的主槽容量表,从输水输沙能力和横纵向冲淤变化的角度上分析大凌河河床形态。结果显示:大凌河的河口以凌海为顶点,先向南再向北发展,体现出反复摆动的特征;河道平滩河槽和枯水河槽的过流能力由上游到下游沿程逐步增加;河道主槽的宽度反复变化,趋于逐渐变窄,主槽面积逐年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凌河 河床形态 输水输沙 冲淤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叭口型感潮河口泥沙输移规律的数值模拟
11
作者 郭维东 王琢珺 +4 位作者 李东斌 姚庆宇 孙丽玲 鲁薇 王绪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7-20,共4页
采用MIKE21软件中的水动力模块与泥沙模块,对不同上游流量、不同泥沙中值粒径条件下的喇叭口型感潮河口的泥沙输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喇叭口型感潮河口的水位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变化规... 采用MIKE21软件中的水动力模块与泥沙模块,对不同上游流量、不同泥沙中值粒径条件下的喇叭口型感潮河口的泥沙输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通过实测水文资料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喇叭口型感潮河口的水位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泥沙中值粒径对水位的影响很小,潮水位的影响起主导作用;淤积区域也基本一致,多集中于进口处和出口处,不同的是,丰水期冲刷区域位于河道两岸,呈条形分布,枯水期冲刷区域集中于进口与出口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泥沙输移 感潮河口 喇叭口型河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佛寺人工湿地对水体中富营养物质去除效果分析
12
作者 周林飞 钟倩 +1 位作者 王鹤翔 张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12-316,共5页
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内各项水体富营养指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工湿地对辽河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009年石佛寺人工湿地建成以来,水库出口处水体富营养情况明显好于湿地建成前,其中DO含量明显增加,... 以石佛寺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湿地内各项水体富营养指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工湿地对辽河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2009年石佛寺人工湿地建成以来,水库出口处水体富营养情况明显好于湿地建成前,其中DO含量明显增加,有机物CODMn,BOD5及营养盐NH3-N,TN和TP的含量有显著降低。辽河水流经湿地内部,部分时段水体中DO含量的变化率出现负值,但湿地出口处DO含量均达到7.0mg/L以上;湿地对有机物及营养盐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在汛期好于非汛期,2009—2011年的去除率均达到正值,对有机物CODMn,BOD5的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到48.3%,65.8%,对营养盐NH3-N,TN和TP的最大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8.1%,88.2%和72.0%;2012—2013年部分时段的去除率出现了负值,说明随着湿地运行时间的延长,植物死亡后的腐烂分解会导致富营养物质的二次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佛寺人工湿地 富营养物质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地区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卫晓庆 王涛 +2 位作者 李嘉霖 程贇 刘晓艺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选取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与典型的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及Malmquist效率指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2006—2015年土地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随后,基...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城市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影响。选取城镇化发展最为迅速与典型的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超效率DEA模型及Malmquist效率指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2006—2015年土地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随后,基于人口、富裕和技术(STRIPAT)模型,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土地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土地生态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土地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各城市土地生态效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此外,土地利用与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环境政策的改变等均会对土地生态效率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这项研究旨在为提高城市土地管理水平,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效率 新型城镇化 超效率DEA Malmquist效率指数 STRIPAT模型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层深度与土壤改良对作物产量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浩 高鹏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土壤侵蚀影响作物生产,美国学者S.Jagadamma等人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华特曼农场通过移除和叠加耕层改变耕层深度、施有机肥和混合氮肥模拟土壤侵蚀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增加顺序为移除耕层〈原状耕层〈叠加耕层;移除耕层的产量... 土壤侵蚀影响作物生产,美国学者S.Jagadamma等人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华特曼农场通过移除和叠加耕层改变耕层深度、施有机肥和混合氮肥模拟土壤侵蚀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增加顺序为移除耕层〈原状耕层〈叠加耕层;移除耕层的产量明显低于叠加耕层产量(9.4 t/hm2);移除耕层和叠加耕层对0-10 cm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不显著,10-20 cm的有机碳含量最低,不同耕层深度施有机肥比混合氮肥更能提高有机碳含量;施有机肥降低了土壤密度,提高了不同级配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和土壤水分;建立了土壤特性与产量的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作物产量 模拟侵蚀 土壤特性 耕层深度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山地丘陵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思路
15
作者 高峰 国志鹏 迟慧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13年第3期46-47,共2页
长白山山地丘陵土壤保持水质维护区就是松辽流域三级分区的一个区域。由于自然和人为扰动,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多年工作,对该区域自然情况、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进行分析,总结水土流失成因,提出水土流失治理思路。
关键词 土壤保持水质维护 水土流失 成因 治理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