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抚顺县林地补充来源及保护利用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宠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9期211-212,共2页
对抚顺县森林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并结合当地林业发展特点,制定规划目标;科学阐述了补充林地来源,即退耕还林工程、闲置土地植被恢复工程;同时提出了3项补充林地保护利用措施,以期为抚顺县林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补充林地来源 保护利用 辽宁抚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抚顺县社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
2
作者 王宠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1期188-189,共2页
对抚顺县社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根据该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现状,论述了湿地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能够为湿地公园建设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抚顺县 社河国家湿地公园 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清原马鹿养殖业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薛光艳 邬昕彤 +1 位作者 盖穹 薛松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50-51,共2页
文章对抚顺地区清原马鹿养殖产业的现状和制约养鹿业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茸鹿种群结构和年龄结构;推广应用现代繁育技术;实施科学、规范化饲养管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深入开展鹿产品利用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弘扬鹿业文化,充分挖... 文章对抚顺地区清原马鹿养殖产业的现状和制约养鹿业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茸鹿种群结构和年龄结构;推广应用现代繁育技术;实施科学、规范化饲养管理;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深入开展鹿产品利用的研究和综合开发;弘扬鹿业文化,充分挖掘利用古代宝贵鹿业遗产,推动鹿产业开发利用;正确利用地理标志平台,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综合技术措施,提高清原马鹿养殖产业的经营水平,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鹿业 清原马鹿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益鸟招引防控林业有害生物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黎薇 《辽宁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26-28,共3页
2011年以来,在抚顺县上马、哈达、后安、石文、海浪等乡镇的落叶松、油松人工林里,挂设了9 485个人工鸟巢,控制林地面积1 897 hm2。目前,已招引到大山雀、小山雀、白眉翁、红尾鸲、黑头?等食虫益鸟。这些食虫益鸟主要取食松毛虫、落叶... 2011年以来,在抚顺县上马、哈达、后安、石文、海浪等乡镇的落叶松、油松人工林里,挂设了9 485个人工鸟巢,控制林地面积1 897 hm2。目前,已招引到大山雀、小山雀、白眉翁、红尾鸲、黑头?等食虫益鸟。这些食虫益鸟主要取食松毛虫、落叶松鞘蛾、枯叶蛾、天幕毛虫、舞毒蛾、尺蠖、甲虫、菜青虫及农作物多种害虫,收到了"以鸟治虫"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鸟招引 林业有害生物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社河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宠 《林业科技》 2019年第3期59-62,共4页
以抚顺社河湿地4种常见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能力,其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都能较好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试验组的去除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 以抚顺社河湿地4种常见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型模拟人工湿地系统,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能力,其结果表明:4种湿地植物都能较好的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总磷含量,试验组的去除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去除率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4种湿地植物对总氮含量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68%)>扁秆藨草(65%)>香蒲(62%)>针蔺(60%)>CK。对氨氮的去除率依次为:芦苇>扁秆藨草>香蒲>针蔺>CK,试验组均能较好的去除氨氮含量,其中芦苇的效果最佳。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率最高,为77.64%,其次为:芦苇>香蒲>针蔺>CK,扁秆藨草对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河湿地 富营养化 湿生植物 修复效果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唇形科香料植物资源及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苏岫岷 刘清民 +2 位作者 兰萍 韦平 任东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5期45-46,共2页
从种类、形态特征、理化性质、用途等方面 ,介绍了辽宁省抚顺地区的几种唇形科香料植物资源。主要有藿香、香薷、野薄荷、荠苎、紫苏。建议在产量高、质量好、分布较集中的区域建立小型香料厂 ,加强研究 。
关键词 唇形科 香料植物资源 利用 抚顺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扁桃引入辽宁抚顺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清民 苏岫岷 +2 位作者 兰萍 石成君 王利富 《落叶果树》 2002年第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新疆扁桃 辽宁 引种 苗木 越冬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抚顺地区珍稀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光杰 徐成刚 +1 位作者 徐红 赵丽晖 《绿色科技》 2012年第4期52-53,共2页
指出了双叉犀金龟和虎凤蝶是辽宁抚顺地区最宝贵的昆虫资源,均被列入我国保护昆虫,通过对这两种珍稀昆虫在栖息地的形态、寄主及生活史情况的调察,探讨了这两种珍稀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珍稀昆虫 保护 利用 辽宁抚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地区野生草本经济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清民 程德礼 +8 位作者 兰萍 苏岫岷 王锡宽 赵君娜 孙冬伟 姜虹 娄殿民 刘非 顾玉峰 《中国林副特产》 2000年第3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抚顺地区 野生草本经济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病虫害的特点及防治技术
10
作者 赵丽辉 《江西农业》 2018年第12期111-111,共1页
病虫害一直以来都是林业发展的克星,危害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需及早控制并排除,才可确保林业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林业病虫害发生特点,发生原因并阐述了相关对策,以期为林业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建议。
关键词 林业 病虫害 特点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顺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11
作者 解学勇 郑可歆 马凤春 《防护林科技》 2002年第3期75-76,共2页
根据抚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造林工作中应采取造林整地、良种壮苗、合理密植和混交、抚育管理、造林典型模式设计
关键词 抚顺 退耕还林工程 造林技术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榛84-254和平欧110在抚顺生长情况的研究
12
作者 马春放 《防护林科技》 2015年第12期36-37,共2页
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批优良榛树品种(品系),它将使我国的榛子生产从野生状态走向园艺化栽培.通过对这2个品种在抚顺地区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 杂交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是我国培育出的第一批优良榛树品种(品系),它将使我国的榛子生产从野生状态走向园艺化栽培.通过对这2个品种在抚顺地区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常规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均表现出较好的越冬能力.安全越冬的杂交榛幼树,一般栽植后第3年开始结果,榛果平均质量3-3.5g,比野生平榛大3-4倍;杂交榛的果壳厚度比野生平榛薄0.1-0.2mm;杂交榛果实的出仁率为42%-45%,比野生平榛高1.7-1.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榛 抗寒品系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日本落叶松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骞春 陆爱君 +3 位作者 冯健 于世河 陈明文 胡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7,40,共6页
利用盆栽和持续干旱处理及复水后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研究日本落叶松针叶的水饱和亏(WS,D)、相对电导率(E)、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脯氨酸质量... 利用盆栽和持续干旱处理及复水后对日本落叶松生长的影响,研究日本落叶松针叶的水饱和亏(WS,D)、相对电导率(E)、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脯氨酸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等抗旱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水饱和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脯氨酸质量分数和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显著上升,其中水饱和亏和相对电导率呈梯度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第6天达到峰值,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在第9天时达到峰值。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第12天达峰值,过氧化物酶活性第9天达峰值。叶绿素a和叶绿素(a+b)质量分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都在第9天达到峰值,第12天出现下降,低于对照。叶绿素b质量分数呈微弱的下降趋势,w(叶绿素a)∶w(叶绿素b)呈上升趋势,第9天达峰值。叶绿素(a+b)质量分数变化主要是由叶绿素a质量分数变化引起的。过氧化氢酶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6天达峰值,9 d后开始下降且低于对照。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指标中共提取了两个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1.267%,因子1反映了日本落叶松针叶保水能力、抗氧化酶活性、质膜稳定性和渗透调节物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因子2反映叶绿素质量分数对抗旱性起支配作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日本落叶松存活率与各指标变化幅度的关联度从大到小次序为w(叶绿素a)∶w(叶绿素b)、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水饱和亏、脯氨酸、相对电导率、叶绿素b、叶绿素a、叶绿素(a+b)、过氧化氢酶。综合以上结果,把水饱和亏、电导率、脯氨酸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作为日本落叶松抗旱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日本落叶松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烂皮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魏作全 黄桂菊 +2 位作者 黎明 赵芳 王永千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从对红松烂皮病发病林内的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的观察和测量.经人工接种的致病性测定试验结果,证明了引致辽宁省东部山区红松林烂皮病的病原菌是松生薄盘菌(Cenangium acicolum(Fuck.)Rehm)而不是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 从对红松烂皮病发病林内的病害症状及病原菌形态的观察和测量.经人工接种的致病性测定试验结果,证明了引致辽宁省东部山区红松林烂皮病的病原菌是松生薄盘菌(Cenangium acicolum(Fuck.)Rehm)而不是铁锈薄盘菌(Cenangium ferruginosum Fr.)。这一结果仅是由抚顺地区人工红松林里调查、鉴定和人工接种的试验结果。至于该地区除这一种主要致病菌种外,是否尚有其它菌种,东北地区引致红松烂发病的病原菌种类除上述松生薄盘菌外,尚有那几种薄盘菌能引致红松烂皮病,以及不同地区引致该病害的优势菌种是否一致及其发生流行规律,经济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等,今后应继续进行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以达防病护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烂皮病 病原 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烂皮病病情及发病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魏作全 黄桂菊 +3 位作者 黎明 赵芳 牟忠良 何振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6-301,共6页
辽宁省红松烂皮病发病面积达10万亩,占全省人工红松林31.54万亩的31.75%.每亩造成的材积损失1.07m^3.病原菌为松生薄盘菌[Cenangium acicolum(Fuck.)Rehm].该寄生菌为弱寄生菌,从枝、干皮都伤口侵入,以菌丝形态在皮内越冬,每年侵染1次.... 辽宁省红松烂皮病发病面积达10万亩,占全省人工红松林31.54万亩的31.75%.每亩造成的材积损失1.07m^3.病原菌为松生薄盘菌[Cenangium acicolum(Fuck.)Rehm].该寄生菌为弱寄生菌,从枝、干皮都伤口侵入,以菌丝形态在皮内越冬,每年侵染1次.本病发生与林龄、纯林与混交林、郁闭度、坡向、坡位及林冠部位等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烂皮病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木种子在介电分选电场中受力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锦山 牟光辉 +3 位作者 吴杨 金刚 陈明海 张荣哲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6-29,共4页
文章讨论了林木种子的介电特性及细胞电生理特性。建立了林木种子的电特性物理模型。研究了种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机理,分析了种子在异性电极电场中的受力,指出了以往仅从种子宏观线性介电常数解释介电分选机理的不足,为林木种子介电分选... 文章讨论了林木种子的介电特性及细胞电生理特性。建立了林木种子的电特性物理模型。研究了种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机理,分析了种子在异性电极电场中的受力,指出了以往仅从种子宏观线性介电常数解释介电分选机理的不足,为林木种子介电分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种子 介电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羊肚菌的分布及人工培育技术初报 被引量:11
17
作者 黄国学 崔瑞业 +2 位作者 李佩福 袁玉明 陈海明 《辽宁林业科技》 1998年第1期41-42,61,共3页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羊肚菌的种类和分布,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以及子实体形成时期的温、湿度,光照条件等。经初步人工培育,了解了羊肚菌菌丝形成特性,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子实体 羊肚菌 菌丝体 人工栽培 食用菌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牧1号苹果花粉萌发特性研究
18
作者 赵锁成 杨巍 +4 位作者 杜万涛 吕春晶 王杰 张素敏 杨绍阁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52,共2页
以藤牧1号苹果花粉为试材,分别进行了不同蔗糖浓度培养基、不同着生位置的花朵花粉以及4种温度保存后的花粉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琼脂浓度恒定在1.0%时,藤牧1号苹果花粉培养的理想蔗糖浓度是2.50%。花朵着生位置不同,其花粉发芽率也不... 以藤牧1号苹果花粉为试材,分别进行了不同蔗糖浓度培养基、不同着生位置的花朵花粉以及4种温度保存后的花粉发芽率试验。结果表明:琼脂浓度恒定在1.0%时,藤牧1号苹果花粉培养的理想蔗糖浓度是2.50%。花朵着生位置不同,其花粉发芽率也不同,中心花花粉的发芽率远高于边缘花。温度是花粉保存过程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18℃和-80℃低温条件下,能够长时间较好地保持花粉的发芽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牧1号 花粉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榛树的生长特性及其栽植利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万河 杨绍阁 尹杰卉 《新疆农垦科技》 2012年第2期17-18,共2页
本文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榛树的相关知识,供同行及广大林、果农民朋友参考。
关键词 榛树 榛树资源 低山丘陵区 生态价值 营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根径立木材积表及林木材积出材量表的编制与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树成 张树新 孙洪运 《吉林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刺槐 根径立木材积表 林木材积出材量表 编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