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CT联合血清学指标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婷婷 姜超 +3 位作者 李宁 孙露露 田卢峰 吴哲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目的分析腹部CT联合血清学相关指标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IRF患者的CT图像,包括病变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其中43例血清学资料完整的病例,根据IRF输尿管是否受累,... 目的分析腹部CT联合血清学相关指标对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IRF)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IRF患者的CT图像,包括病变累及部位及强化特点。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其中43例血清学资料完整的病例,根据IRF输尿管是否受累,分为输尿管受累组(n=29)和未受累组(n=1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IRF输尿管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CT动脉期强化幅度、血清胱抑素C(CysC)对IRF输尿管受累的预测价值。结果IRF CT影像通常表现为包绕腹主动脉、髂动脉、输尿管及腹膜后组织的软组织密度病灶,分布范围广泛。IRF输尿管受累组和未受累组患者性别(P=0.031)、CT动脉期强化幅度(P=0.014)、CT静脉期强化幅度(P=0.032)、血清CysC(P=0.0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34)、CT动脉期强化幅度(P=0.046)、血清CysC(P=0.041)是IRF输尿管受累的独立危险因素。CT动脉期强化幅度联合血清CysC预测IRF输尿管受累的曲线下面积为0.776。10例随访患者血沉(P<0.001)、C反应蛋白(P=0.021)及IgG4水平(P<0.001)均低于治疗前。结论腹部CT联合血清学相关指标预测IRF发生输尿管受累的准确性较高,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IGG4相关性疾病 CT 影像诊断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和CT特征鉴别内异症相关和非内异症相关卵巢癌的研究
2
作者 王琛 任静 +3 位作者 吴哲 杨石平 薛华丹 何泳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1-436,共6页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NEAOC)的临床和CT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9月3个医疗中心共140例卵巢癌患者,其中EAOC 46例、NEAOC 94例。记录患者年龄、CA-125水平、病理类型...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NEAOC)的临床和CT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2022年9月3个医疗中心共140例卵巢癌患者,其中EAOC 46例、NEAOC 94例。记录患者年龄、CA-125水平、病理类型、分期等信息。由2名放射科医师评估肿瘤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分析与EAOC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将本中心数据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2个外部中心数据作为验证集,评价模型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EAOC组年龄小于NEAOC组((48.67±9.19)岁vs.(52.44±9.37)岁,P=0.026),两组患者术前CA-125水平相近(P=0.560)。在CT上,EAOC组与NEAOC组的病灶均表现为盆腔内较大的卵圆形或不规则囊实性混合肿块。70%的EAOC患者和74.3%的NEAOC患者存在壁结节,而EAOC组病灶内壁结节多呈息肉样生长(82.9%vs. 43.6%,P=0.007)。在训练集中,年龄(P=0.049)和壁结节生长方式(P=0.022)仍具有统计学差异,纳入两者构建临床-影像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677,灵敏度为0.696,特异度为0.651,其在外部验证集中的预测准确度为66.7%。结论:年龄较小、息肉样生长的壁结节是EAOC的独特特征,有助于鉴别EAOC与NEA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人权益的特点及其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3
作者 刘敬伟 王小万 赵林远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2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病人权益 医院 管理 考核 卫生保健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艺术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丽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护理管理 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急诊夜间各时间段病人流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燕晓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3,共1页
关键词 三甲医院 急诊科 流量分析 夜间急诊 统计分析 工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闫俊 黄磊 杨雪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联合多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并联合多因素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抚顺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3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溶栓90 d时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193)和预后不良组(n=109)。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高和TyG指数≥9.37是AI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成功建立了AIS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Logit(Y)=-17.167+1.681×TyG指数+0.147×溶栓前NIHSS评分。TyG指数的最佳截断值为9.37。TyG指数、溶栓前NIHSS评分、联合变量(Y)预测溶栓后90 d AIS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0.705和0.787,联合变量(Y)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结论TyG指数≥9.37和溶栓前NIHSS评分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获得的联合变量(Y)的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介入诊治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昕明 韩雅玲 +5 位作者 浦奎 孙玲 潘洪涛 赵卫东 徐凯 李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AKI)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0月53家医院的1204例曾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糖尿病合并轻...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CIAKI)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0月53家医院的1204例曾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年龄≥65岁)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根据是否使用瑞舒伐他汀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604)和对照组(n=600)。瑞舒伐他汀组患者于人选开始每晚顿服瑞舒伐他汀10mg,术前至少2剂,并持续应用至术后331],合计5剂以上。对照组术前至术后72h内不服用任何他汀类药物。72h后,两组均可使用他汀类药物且种类不限。所有人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48h及72h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观察患者手术前后Scr水平的变化及CIAKI的发生率,并随访观察术后30d心功能恶化1级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Scr水平相似[95.46(46.00~415.00)μmol/L1/S96.45(47.00~254.40)μmol/L,P=0.131],术后瑞舒伐他汀组患者Scr最大值明显低于对照组[95.42(45.00~405.00)μmol/Lps97.84(36.00~273.00)Ixmol/L,P=0.010]。瑞舒伐他汀组的CIAKI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5.2%,P=0.011)。术后30d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心功能恶化1级及全因死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老年糖尿病合并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CIAKI的发生率,且疗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肾功能不全 慢性 糖尿病 老年人 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舒帆 阎晓冬 +3 位作者 杨娉婷 石晓彤 郭韵 赵丽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8-229,共2页
为了减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我们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疗效。选择具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一或两系、三系减少并存SLE患者 45例 ,分 3组 ,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 为了减轻激素治疗的副作用 ,我们观察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血液系统受累的临床疗效。选择具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之一或两系、三系减少并存SLE患者 45例 ,分 3组 ,分别给予甲基强的松龙 10 0 0mg/d、5 0 0mg/d、12 0mg/d连续 3d冲击治疗。结果 3种剂量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临床疗效无差别 (P >0 .0 5 ) ,以冲击后第 10天疗效最显著。甲基强地松龙大剂量与中小剂量冲击治疗SLE血液系统受累疗效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甲泼尼龙 血液系统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性胃溃疡及幽门螺杆菌与中医毒热证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汤立东 王垂杰 +12 位作者 周学文 李慧臻 时昭红 董爱民 于庆功 姜巍 白光 李玉锋 马乾章 李岩 黄煜 刘林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218-2221,共4页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幽门螺杆菌为"毒热"病因要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幽门螺杆菌的影响,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幽门螺杆菌为"毒热"病因要素的生物学基础。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300例,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试验研究方法,治疗组150例口服消痈溃得康颗粒加溃疡胶囊模拟剂,对照组150例口服溃疡胶囊加消痈溃得康颗粒模拟剂,6周后,采用快速尿素酶法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脱落8例,对照组脱落6例。治疗前后两组幽门螺杆菌的分级量化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脘灼痛,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干及口苦记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脘灼痛,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干及口苦的改善治疗后两组间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疗效:符合方案集(PPS):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5.1%(64/142),总有效率为99.3%(141/142);对照组分别为6.9%(10/144),91.0%(131/1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分析集(FAS):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42.7%(64/150),总有效率为94.0%(141/150);对照组分别为6.7%(10/150),87.3%(131/1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之消痈溃得康颗粒可以有效根除胃溃疡活动期患者幽门螺杆菌,显著改善中医症状,从而达到治疗胃溃疡的目的,且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效测证,反证了"毒热"确为胃溃疡活动期的重要病因,幽门螺杆菌为"毒热"病因要素的重要生物学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活动期 毒热 病因创新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56
10
作者 郑宏 张丽莉 李艳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早发冠心病的防治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入选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20例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临床指标的差异... 目的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早发冠心病的防治及预后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入选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620例患者,根据性别及年龄分为早发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一般资料、临床指标的差异,探讨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8个月随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两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早发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比较显示: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高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纤维蛋白原及血红蛋白水平是早发冠心病发病的临床危险因素,而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及冠心病家族史、血浆中总胆固醇偏高、血红蛋白水平偏低为早发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早发冠心病患者,应针对性地对一些高危因素进行干预,加强控烟宣传及合理饮食指导,重视有阳性冠心病家族史人群,对减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冠心病 危险因素 预后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占春 王占胜 +1 位作者 白静慧 胡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37-74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的影响,及其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8只/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组、大黄素(Emodin)组和对照(Control)组。于实验0 d及7d,EAM组和Emodin...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自身免疫性心肌炎大鼠IFN-γ及IL-17的影响,及其对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Lewis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8只/组):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组、大黄素(Emodin)组和对照(Control)组。于实验0 d及7d,EAM组和Emodin组用心肌肌球蛋白/完全弗氏佐剂免疫,而对照组仅用完全弗氏佐剂假性免疫。Emodin组于0 d起,每日给予50 mg大黄素灌胃治疗,共21 d,而EAM组和对照组每日给予蒸馏水灌胃。21 d时处死大鼠,心肌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光镜下评价心肌组织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IFN-γ及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及IL-17的水平。结果与EAM组相比,大黄素显著减轻了Emodin组心肌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改变。EAM组和Emodin组血清及心肌组织中IFN-γ和IL-17的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而Emodin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EAM组(P<0.05)。结论大黄素可以降低IFN-γ和IL-17的水平,对EAM大鼠的心肌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IFN-Γ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化疗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孔繁斗 杨丽娜 +2 位作者 吴琳 赵春艳 袁宏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 观察术后化疗对切除卵巢后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理。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肿瘤组20例,术后行PC方案化疗,连续6个疗程,每次间隔4周;对照组与肿瘤组年龄匹配,因良性病变切除卵巢,两组在研究期... 目的 观察术后化疗对切除卵巢后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机理。方法 两组观察对象,肿瘤组20例,术后行PC方案化疗,连续6个疗程,每次间隔4周;对照组与肿瘤组年龄匹配,因良性病变切除卵巢,两组在研究期间均无激素应用。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腰椎(L2-L4)及髋部进行骨密度的测定,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钙素(BGP),尿钙/肌酐(ca/Cre),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化疗组腰椎骨密度在治疗后下降22.9%±8.4%,髋骨的骨密度下降12.6%±6.39%,对照组腰椎骨密度下降8.86%±2.87%,髋骨骨密度下降6.12%±2.3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E2水平在治疗后下降明显,FSH、LH均在治疗后明显升高,组间无差异;反映骨代谢的指标BGP、Ca/Cre均升高,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术后化疗可加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切除卵巢后的骨质丢失,提示化疗药物(PC)对骨质代谢存在直接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化疗 妇科恶性肿瘤 骨密度 骨代谢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曲新凯 方唯一 +2 位作者 周旭晨 刘三强 李光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S1期56-57,共2页
目的 探讨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6月~2 0 0 2年 4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C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 ,满足条件患者 2 32例 ,女性 4 4例 ,男性 1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 目的 探讨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1996年 6月~2 0 0 2年 4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CCU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 ,满足条件患者 2 32例 ,女性 4 4例 ,男性 1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期间并发症、冠脉基本特点以及发病 1个月的病死率。结果 女性患者的年龄 (6 6± 9)明显高于男性 (5 8± 11) ,伴有高血压 (5 4 .5 %和 35 .1% ,P <0 .0 5 )、糖尿病 (4 3.2 %和 17.0 % ,P <0 .0 5 )以及住院期间发生重度心衰 (2 7.3%和 12 .8% ,P <0 .0 5 )的比例均高于男性。两组的冠脉病变基本特征没有显著性差异。女性患者发病 1个月的死亡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15 .9%和 3.7% ,P <0 .0 5 )。结论 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重 ,病死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效证因”消痈溃得康治疗胃溃疡胃毒热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22
14
作者 刘林 王垂杰 +13 位作者 郑洪新 周学文 李慧臻 时昭红 董爱民 于庆功 黄煜 姜巍 白光 李玉锋 汤立东 李岩 王辉 马乾章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99-1404,共6页
目的:明确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效证因"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阐明"毒热"的辨证求因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取胃溃... 目的:明确消痈溃得康颗粒对胃溃疡活动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效证因"反证"毒热"为胃溃疡活动期的病因;阐明"毒热"的辨证求因要点。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方法,选取胃溃疡活动期符合中医胃毒热证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50例,对照组150例;试验药为具有清热解毒、消痈生肌功效的中药新药消痈溃得康颗粒,对照药选用溃疡胶囊。双盲、双模拟方法给药6周,观察主次要症状,并进行量化评分综合疗效判定,进而采用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痊愈率为45.1%(64/142),总有效率为99.3%(141/142);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6.9%(10/144),总有效率为91.0%(131/144)。两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单项症状疗效评价: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单项症状与基线差值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胃脘灼痛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14 d末优于对照组(P<0.01)。泛酸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14d末优于对照组(P<0.01)。急躁易怒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28 d末优于对照组(P<0.05)。嘈杂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28 d末优于对照组(P<0.05)。口干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28 d末优于对照组(P<0.01)。口苦症状改善:试验组用药28 d末优于对照组(P<0.01)。舌苔改善:试验组用药42 d末优于试验组(P<0.05)。单项症状分值变化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脉象变化:试验组在治疗前、用药14 d末、28 d末和治疗后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消痈溃得康颗粒治疗胃溃疡活动期胃毒热证可显著改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以效证因"反证了"毒热"确为胃溃疡活动期的重要病因。胃毒热证的辨证要点为胃脘灼痛,痛势较剧,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或腐或腻,治法为清热解毒、消痈生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毒热 病因创新 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贵鹏 李辉 +1 位作者 于晶 尚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评分(UA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产期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轻度80例,中度74例,重度36例)进行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并对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宫动脉血流评分(UAS)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围产期结果的关系。方法:对1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轻度80例,中度74例,重度36例)进行脐动脉和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测,并对子宫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进行评分。结果: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比脐动脉血流异常更为常见(36.3%∶10.2%)(P<0.001);随着病情进展,子宫动脉血流异常明显增多,但仍有68.8%的轻中度和41.7%的重度表现了正常的子宫动脉血流;随着UAS增高,剖宫产率明显增高、出生时孕周明显减低、出生体重显著下降、早产和小于胎龄儿发生率明显增加、转入新生儿监护中心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UAS是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不良围产期结果的早期且敏感指标;子宫胎盘循环病变可能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唯一表现和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高征 子宫动脉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亚群及转录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亚贤 王永为 +3 位作者 宋鸿儒(指导) 王旭 张军霞 赵晓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93-2598,2603,共7页
目的:探究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将DBA1/J小鼠用鸡Ⅱ型胶原乳剂进行免疫(0.1 ml/只),21 d等量再次刺激,建立CIA模型。选模型成功CIA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研磨成单细胞悬液,根据药物毒性确... 目的:探究穿龙薯蓣皂苷元体外对CIA小鼠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因子的影响。方法:将DBA1/J小鼠用鸡Ⅱ型胶原乳剂进行免疫(0.1 ml/只),21 d等量再次刺激,建立CIA模型。选模型成功CIA鼠无菌取腹股沟淋巴结研磨成单细胞悬液,根据药物毒性确定药物处理浓度,且设为对照组、模型组、穿龙薯蓣皂苷元高、中、低剂量组。流式细胞术分析体外培养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百分率,PCR、Western blot检测Treg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 mRNA及蛋白状况。结果:选择CCK-8检测药物抑制率不低于70%为体外药物刺激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5、12.5、6.25μmol/L。较对照组,模型组Treg细胞比率显著增高(P<0.05),Foxp3 mRNA水平提高(P<0.05),Foxp3蛋白表达下降(P<0.05)。较模型组,穿龙薯蓣皂苷元中剂量组Treg细胞增多,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高剂量组Foxp3 mRNA、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实验中CIA小鼠Treg细胞的生长可被穿龙薯蓣皂苷元明显促进,这个作用许是通过调节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而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薯蓣皂苷元 TREG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对幼儿腹腔镜手术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琳 孙震 吕晶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7-188,共2页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膈肌上抬,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影响肺功能[1]。同时,腹腔内压力增加也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降低,影响机体循环[2]。在成人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发现,CO2气腹期间... 腹腔镜手术CO2气腹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膈肌上抬,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呼吸系统顺应性下降,影响肺功能[1]。同时,腹腔内压力增加也会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心排量降低,影响机体循环[2]。在成人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发现,CO2气腹期间,设置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机体氧合及循环功能有不同的影响[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通气 呼吸系统顺应性 腹腔镜手术 循环功能 低水平 腹腔内压力 CO2气腹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微创联合脊柱后正中切口切除后纵隔哑铃形神经源性肿瘤(附3例报告) 被引量:2
18
作者 滕洪 王述民 +4 位作者 童向东 孔敏 张成作 梁勇 项良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8期765-766,共2页
关键词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后纵隔 哑铃形 正中切口 椎管内生长 脊柱 微创 胸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对雌性大鼠骨密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繁斗 吕申 吴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去势雌性大鼠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顺铂对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三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化疗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均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开始用... 目的本文通过对去势雌性大鼠的动物实验研究,观察顺铂对骨代谢、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三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化疗组,每组15只。各组大鼠均用1%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开始用药,每两周用药1次, 共6次。对照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1 ml;化疗组腹腔内注射顺铂2mg/kg溶于1ml生理盐水中。术后13w处死各组动物,处死前用代谢笼收集24h空腹尿标本,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钙浓度并计算出24h排泌量。氯胺T氧化法测尿羟脯氨酸(HOP)浓度并计算出24h排泌量;麻醉动物, 开腹后下腔静脉取血离心,放免法测骨钙素(BGP)、血尿素氮(BUN);取腰椎L4-6椎体,双能X 线骨密度测量仪测腰椎骨密度。结果化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骨密度降低,24h尿HOP及24h尿 Ca定量升高,均有显著意义,血BGP无差异。结论本实验表明顺铂对大鼠的骨代谢存在直接的不良影响,使骨吸收增加,表现为松质骨骨密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 双侧卵巢切除术 生化分析仪测定 腹腔内注射 骨密度降低 动物实验研究 去势雌性大鼠 雌性SD大鼠 生理盐水 24h尿 戊巴比妥钠 尿羟脯氨酸 腰椎骨密度 对照组 可能机制 麻醉动物 静脉取血 血尿素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移植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叶勇 石炳毅 +5 位作者 蔡明 李州利 常京元 柏宏伟 王亚炜 王大庆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对 112 3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共死亡 2 4例 ,死亡率 2 1% ,其中 10例死于感染 ,8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3例死于应激性溃疡 ,2例死于暴发性肝功... 目的 探讨肾移植患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方法 对 112 3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围手术期共死亡 2 4例 ,死亡率 2 1% ,其中 10例死于感染 ,8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3例死于应激性溃疡 ,2例死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1例死于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结论 早诊断 ,早治疗 ,积极处理危险因素 ,加强肾脏移植围手术期有关预防措施是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手术期间 死亡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