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得利珠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疗效评价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培培 武岳 +1 位作者 张贤政 张玲玲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906,共8页
目的:评价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使用VDZ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共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13例、克罗恩病(CD)12例]的病例资料。给予静脉输注VDZ,在第... 目的:评价维得利珠单抗(VDZ)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3月至2023年8月本院肛肠科收治的使用VDZ治疗的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共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13例、克罗恩病(CD)12例]的病例资料。给予静脉输注VDZ,在第0、2、6周给药300 mg诱导缓解治疗,随后每8周300 mg静脉给药一次维持缓解治疗,用药30周后进行评价。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应答率、临床缓解率、内镜缓解率,次要疗效指标包括营养状况指标[体质量(Wt)、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细胞比容(HCT)]、炎症程度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记录VDZ治疗期间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结果:IBD患者使用VDZ治疗6周和14周的总临床应答率分别为32%和60%,用药14周和30周的总临床缓解率分别为16%和36%,用药30周的总内镜缓解率为16%。VDZ对于治疗UC和CD的临床应答率和临床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与用药前相比,UC患者用药30周后体质量明显增加,营养指标HCT%、ALB、HGB水平明显好转,炎症指标ESR水平显著下降;CD患者用药30周与用药前相比,体质量明显增加,炎症指标hs-CRP、营养指标HCT%、ALB、HGB水平显著改善。1例患者在第3次输注VDZ后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外,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结论:VDZ作为IBD患者的诱导和维持治疗用药,能够显著减轻IBD患者肠道炎症反应、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维得利珠单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药物研究新方向 被引量:3
2
作者 魏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32-1032,共1页
炎症免疫反应(IIR)是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组织、器官和细胞依据内外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适度或异常的系统反应,几乎涉及机体大多系统的保护或病理反应。参与IIR的细胞不仅涉及常见的炎症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及其... 炎症免疫反应(IIR)是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组织、器官和细胞依据内外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适度或异常的系统反应,几乎涉及机体大多系统的保护或病理反应。参与IIR的细胞不仅涉及常见的炎症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及其亚型),而且涉及非传统的炎症免疫细胞(如胶质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滑膜细胞、肝细胞等),它们有着类似的或共性的细胞信号转导。目前临床使用的影响IIR药物虽然在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疗效,但出现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肝、肾、胃肠、恶性感染、诱发肿瘤等严重毒性令人困惑,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在抑制IIR所致病理反应的同时,也损害了组织、器官和细胞的生理功能,尤其对于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复杂性疾病更是如此。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SRIIR)是指药物在控制IIR相关细胞异常活化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细胞生理功能的损害,即:行驶SRIIR的药物不应是对细胞功能、基因和蛋白表达或活性的完全抑制,而是在不同细胞上发现共性的或类似的信号转导和网络调控关键分子及特征,选择性地将异常改变的细胞和分子活性调控至正常生理水平,恢复细胞功能的动态平衡,以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且尽量减少不良反应。SRIIR是研发治疗IIR相关疾病创新药物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免疫反应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 信号转导 新药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承发扬创新,一起向未来--纪念中国药理学会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四十周年
3
作者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I0008-I0009,共2页
鲜花红艳开,黄山迎客来,挥臂邀诸君,共叙在仙台。此时此刻,思绪又回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改革开放之初火红年代的一幕幕,回到了四十年前1982年9月全国首届抗炎免疫药理会议召开的黄山,前辈们创立了全国抗炎免疫药理专业... 鲜花红艳开,黄山迎客来,挥臂邀诸君,共叙在仙台。此时此刻,思绪又回到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改革开放之初火红年代的一幕幕,回到了四十年前1982年9月全国首届抗炎免疫药理会议召开的黄山,前辈们创立了全国抗炎免疫药理专业委员会,首届专业委员会有14位专家组成,周金黄教授任主任委员,胥彬教授和卞如濂教授任副主任委员,徐叔云教授任秘书长,李晓玉教授和林志彬教授任副秘书长,阎应举、刘耕陶、李德兴、陆满文、张覃沐、钱玉昆、彭祥鄂、潘启超等教授任委员。向前辈们表示最深情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回想起来,除第一届会议没有参加,那时我还是本科生,从第二届全国抗炎免疫药理会议开始本人参加了所有会议,往日情景历历在目,伴随着抗炎免疫药理学事业的发展,我能在老师们的教育下不断成长。今天,我们更加思念在安徽黄山创立抗炎免疫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的前辈们,是前辈们奠定了我国抗炎免疫药理学事业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学者,炼就了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日益提高,造就了今天蓬勃发展的事业。四十周年纪念,感谢前辈们开创了中国抗炎免疫药理学事业,学习前辈们执着科学为国为民的奋斗精神,激励吾辈加倍努力,继承发扬创新,服务人民健康和强国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奋力拼搏,以优秀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理学会 抗炎免疫药理学 林志彬 潘启超 刘耕陶 继承发扬 安徽黄山 为国为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宗雪梅 林茜茜 +4 位作者 陈悦兰 王鑫铭 魏伟 严尚学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KM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滑膜组织和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5例健康对照(HC)个体和25例确诊为RA患者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对RA组和HC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RA患者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实验室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利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RA组和HC组滑膜组织及FLS中KMO的表达情况。结果(1)RA组PBMC中KMO基因和蛋白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RA组PBMC中KMO基因表达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28评分、血沉、类风湿因子呈正相关(r_(s)=0.417,P=0.038;r=0.545,P=0.005;r_(s)=0.433,P=0.031),与C反应蛋白、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无相关性。(3)RA组滑膜组织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组滑膜组织FLS中KMO表达高于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RA患者PBMC、滑膜组织及FLS中KMO表达增加,且KMO基因表达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相关,提示KMO可能促进RA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犬尿氨酸-3-单加氧酶 犬尿氨酸 3-羟基犬尿氨酸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滑膜组织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呤醇恢复犬尿氨酸异常代谢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和机制
5
作者 陈悦兰 董伟波 +3 位作者 许和鹏 严尚学 魏伟 常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0-836,共7页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恢复色氨酸-2,3-双加氧酶2(tryptophan 2,3-dioxygenas 2,TDO2)介导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异常代谢,进而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和部分机制,为ALLO治疗UC提供实验...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allopurinol,ALLO)恢复色氨酸-2,3-双加氧酶2(tryptophan 2,3-dioxygenas 2,TDO2)介导的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异常代谢,进而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和部分机制,为ALLO治疗UC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LLO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1)以及阳性药物柳氮磺吡啶(salazosulfapyridine,SASP)(200 mg·kg-1)组,记录小鼠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变化;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TDO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比例变化;ELISA检测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TNF-α、IL-1β、IL-6促炎细胞因子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结肠组织匀浆上清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和Kyn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ALLO给药后,明显改善UC小鼠结肠组织病理损伤,降低脾脏及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比例,下调结肠组织匀浆上清TNF-α、IL-1β、IL-6促炎因子水平,抑制结肠组织TDO2活性(Kyn/Trp比值)和表达。结论ALLO可改善小鼠UC疾病表现,可能与其恢复TDO2介导的Kyn异常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别嘌呤醇 犬尿氨酸 色氨酸 色氨酸-2 3-双加氧酶2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受体作为药物靶点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琼 陈文生 +2 位作者 董进 吴育晶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体内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Ig与免疫球蛋白受体(immunoglobulin receptor,IgR)结合触发相应的生物学活性。不同的Ig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且IgR可作为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IgR功...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体内体液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Ig与免疫球蛋白受体(immunoglobulin receptor,IgR)结合触发相应的生物学活性。不同的Ig亚型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且IgR可作为炎症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该文综述了IgR功能及在炎症免疫相关疾病治疗与药物研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受体 功能 炎症 治疗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6,共8页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随...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是一类以局部或全身性异常炎症免疫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目前,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主要分为非甾体抗炎药、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生物制剂)等。随着对自身免疫病病理机制的深入阐明和新药物靶点的发现,靶向细胞因子、受体和信号分子的新型生物制剂获得较快发展。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的多个小分子药物,近年来也被研发应用于临床。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药物是一类具有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该类药物将是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研发的新策略和主要方向之一。该文综述了治疗自身免疫病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病 非甾体抗炎药 缓解病情抗风湿药 生物制剂 JAK抑制剂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F-BAFFR及信号转导分子参与佐剂性关节炎的免疫反应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澍 魏芳 +5 位作者 贾晓益 孙晓静 杨雪枝 赵英杰 常艳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43-649,共7页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不同时期脾脏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及其受体(BAFFR)表达变化以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CP-25(25、50、100 mg/kg)... 目的观察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炎症不同时期脾脏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AFF)及其受体(BAFFR)表达变化以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AA组、CP-25(25、50、100 mg/kg)组、甲氨蝶呤(0.5 mg/kg)组、白芍总苷(50 mg/kg)组、芍药苷(50 mg/kg)组,造模后第17~31天给药。ELISA法检测外周血BAF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P-25对脾脏BAFFR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因子2(TRAF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炎症反应期(D9)、炎症初期(D16)、炎症高峰期(D23)及炎症缓解期(D30)模型大鼠血清BAFF水平和脾脏BAFFR mRNA及蛋白表达均增加。与AA组比较,CP-25(25、50、100 mg/kg)体内给药明显下调AA大鼠脾脏BAFFR mRNA及蛋白表达。体外BAFF刺激后,大鼠脾脏细胞TRAF2及BAFFR蛋白表达显著增加,CP-25(1×10^(-6)mol/L)明显降低TRAF2及BAFFR蛋白的表达。结论 CP-25发挥炎症免疫调节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A大鼠BAFFR受体及TRAF2信号分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CP-25 BAFF BAF-FR TRAF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 被引量:45
9
作者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在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等各层次密不可分。该文提出炎症免疫反应(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IIR)是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细胞依据内外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适度或异常的系统反应;简述了参与IIR的炎症免疫细胞(巨噬... 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在整体、组织、细胞和分子等各层次密不可分。该文提出炎症免疫反应(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IIR)是机体炎症免疫相关细胞依据内外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适度或异常的系统反应;简述了参与IIR的炎症免疫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细胞、T细胞、B细胞等及其亚型)、非炎症免疫细胞(如胶质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滑膜细胞、肝细胞等)及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影响IIR药物存在的问题,提出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soft regulation of inflammatory immune responses,SRIIR)是研发治疗IIR相关疾病创新药物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免疫反应 炎症免疫反应软调节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信号转导 新药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狼疮性肾炎治疗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新认识
10
作者 严尚学 邓晓媚 +1 位作者 徐星铭 魏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70-575,共6页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理分型,LN的治疗一般分为诱导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两个阶段。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用药方案。随着现...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受累的器官之一,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不同病理分型,LN的治疗一般分为诱导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两个阶段。免疫抑制剂与激素联合用药是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用药方案。随着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和对LN发病机制的深入探索,LN的治疗取得了长足性进展,患者生存率明显提高,现就LN治疗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新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治疗药物 合理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多态性对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贤政 邰宇 +1 位作者 张玲玲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93-1198,共6页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主要包括疾病调修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对于阻止RA病程...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主要包括疾病调修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生物制剂等。这些药物对于阻止RA病程和预防并发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在RA患者中存在个体差异。编码药物代谢酶(二氢叶酸还原酶、细胞色素P450酶、N-乙酰转移酶等)、药物转运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等)和药物靶点(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等)的基因存在多态性。药物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可改变药物的分布、排泄,药物靶标的多态性明显影响药物的敏感性。这些基因多态性会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效学,也可能是导致个体间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的重要机制。该文系统综述了基因多态性对RA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类风湿关节炎 药物 代谢 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细胞癌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婧婧 黄琦(综述) +1 位作者 孙妩弋 魏伟(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42-1846,共5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免疫治疗通过恢复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针对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其配体(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抑制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免疫治疗策略之...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免疫治疗通过恢复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针对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其配体(PD-L1)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的抑制剂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免疫治疗策略之一。纳武利尤单抗、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帕博利珠单抗等药物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HCC治疗。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和信迪利单抗等同样在肝癌中也具有抗肿瘤疗效。该文将针对晚期HCC的免疫治疗药物如PD-1/PD-L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 CTLA-4 肿瘤免疫治疗 晚期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2,3-双加氧酶调控炎症免疫反应在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素素 常艳 魏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犬尿氨酸代谢通路(kynurenine pathway,KP)是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参与机体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色氨酸2,3-双加氧酶(tryptophan 2,3-dioxygenase,TDO2)是KP的初始限速酶之一,能够催化色氨酸(tryptophan,Trp)使其转化为犬尿氨酸(kynureni... 犬尿氨酸代谢通路(kynurenine pathway,KP)是色氨酸代谢的主要途径,参与机体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色氨酸2,3-双加氧酶(tryptophan 2,3-dioxygenase,TDO2)是KP的初始限速酶之一,能够催化色氨酸(tryptophan,Trp)使其转化为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及下游代谢产物。多项研究表明,TDO2介导的KP代谢异常参与的炎症免疫反应调控在炎症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TDO2在炎症免疫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介导的KP紊乱参与多种疾病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和药物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2 3-双加氧酶 炎症 免疫 色氨酸 犬尿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2,3-双加氧酶介导炎症免疫调控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素素 杨雪枝 +1 位作者 常艳 魏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0-710,共1页
色氨酸(Trp)是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介导多种生理功能。犬尿氨酸代谢通路(KP)是Trp代谢的主要途径,参与机体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是KP的初始限速酶之一,能够催... 色氨酸(Trp)是机体的必需氨基酸之一,主要参与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和产生活性代谢产物,介导多种生理功能。犬尿氨酸代谢通路(KP)是Trp代谢的主要途径,参与机体多个病理生理过程。色氨酸2,3-双加氧酶(TDO2)是KP的初始限速酶之一,能够催化Trp转化为犬尿氨酸(Kyn)和其他代谢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DO2介导的KP代谢异常参与了肿瘤、神经精神性疾病和炎症免疫相关等疾病的发生发展。TDO2及其催化产生的中间代谢物一方面通过直接作用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调控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等免疫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间接参与疾病。TDO2抑制剂通过调控KP代谢异常,恢复机体免疫系统的正常稳态,如促进肥大细胞瘤小鼠的免疫排斥反应,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肺癌的转移和调控阿尔茨海默病神经炎症等。基于目前的研究基础,进一步探讨TDO2在炎症免疫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及其介导的KP异常在疾病中的作用,为TDO2成为新的临床治疗靶点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氨酸 犬尿氨酸 炎症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抗体联合LPS建立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大飞 方亦龙 +4 位作者 檀学文 蒋海峰 许振 涂佳杰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24-1327,共4页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CAIA)是一种新颖的关节炎小鼠模型,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相比,CAIA不需要7周以上才出现关节炎表型,对于CIA模型不敏感的品系也有较好的诱导效果。然而,使用的高剂量诱导剂,一方面给小鼠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另一方面也导致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不必要浪费。降低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和脂多糖(LPS)的使用剂量,在避免模型小鼠死亡,节约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的同时,成功高效诱发C57BL/6小鼠关节炎模型,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抗体诱导性关节炎 5-克隆胶原抗体混合物 脂多糖 C57BL/6小鼠 关节炎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改善小鼠骨关节炎的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惠敏 王旭蕾 +6 位作者 储柱平 郭婷婷 徐诺 王康 李颖 魏伟 严尚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6-944,共9页
目的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诱导构建小鼠骨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芍药苷-6-氧-苯磺酸酯(CP-25)通过抑制GRK2活性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膝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方法内侧半月板失稳(destabilization of the medial meniscus,DMM)手术诱导构建小鼠骨关节炎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P-25给药组和帕罗西汀给药组。术后开始灌胃给药。给药12周处死动物,Micro-CT成像观察膝关节软骨退变、骨重塑异常等情况,番红固绿染色观察小鼠关节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相关分子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CP-25用药后软骨细胞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小鼠关节软骨严重退变。CP-25可显著降低关节软骨骨赘数量及软骨下板厚度,促进软骨基质再生,减少软骨基质降解蛋白表达,对膝关节软骨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P-25治疗可显著降低膝关节组织中GRK2、ADAMTS5、MMP13的表达,并且升高膝关节组织中ColⅡ、Aggrecan表达。体外实验结果表明,CP-25给药可以显著降低GRK2的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升高EP4膜蛋白水平,降低MMP13水平。结论CP-25给药可显著促进OA小鼠关节软骨基质再生,减少软骨基质降解,对OA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GRK2介导的软骨基质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保护 CP-25 软骨细胞 GRK2 DMM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网络药理学和体外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治疗乳腺癌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苏 陈洪晓 +3 位作者 金乐 张慧慧 张蕾 陈昭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4-1142,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找到乳腺癌靶点,进而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夏枯草-半枝莲药对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的有效成分和靶点;利用GeneCards、OMIM数据库找到乳腺癌靶点,进而构建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运用R语言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及生存分析;将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流式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AKT1、AKT1、β-catenin和c-MY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共筛选出有效成分36个,交集靶点105个,其核心成分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汉黄芩素、黄芩素;通过PPI和生存分析得出其关键靶点是AKT1、ESR1、CASP3、MYC;GO分析共包含4303条富集结果,KEGG分析共包含232条通路;分子对接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均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细胞实验证明,核心活性成分槲皮素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P<0.05),下调p-AKT1、β-catenin和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夏枯草-半枝莲药对中活性成分槲皮素可能通过AKT1/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为其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夏枯草 半枝莲 分子对接 细胞实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组织GRK2免疫荧光法建立
18
作者 汪扬 李亦凡 +3 位作者 崔东倩 韩陈陈 马旸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6-1738,1743,共4页
建立了适合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免疫荧光测定法。考察了免疫荧光测定的4个关键条件:(1)渗透剂Triton X-100的影响;(2)不同抗原修复液:柠檬酸缓冲液和p H 9.0乙二胺四乙酸(EDTA)缓冲液的影响;(3)5%胎牛血... 建立了适合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脾脏组织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RK2)免疫荧光测定法。考察了免疫荧光测定的4个关键条件:(1)渗透剂Triton X-100的影响;(2)不同抗原修复液:柠檬酸缓冲液和p H 9.0乙二胺四乙酸(EDTA)缓冲液的影响;(3)5%胎牛血清封闭不同时间(20、30、40、50min)的影响;(4)不同一抗浓度(1∶50、1∶100、1∶200、1∶400、1∶500)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Triton X-100通透增强了抗原的表达;1∶100的一抗浓度对荧光信号强度最合适;封闭50 min能显著去除背景非特异性染色;柠檬酸缓冲液优于p H 9.0 EDTA缓冲液,提高了抗原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脾脏组织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25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OAT1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19
作者 段菲 高锦张 +3 位作者 王勇 王斌 魏伟 王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95-2302,共8页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 目的 明确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滑膜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1),OAT1)的表达变化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paeoniflorin-6'-O-benzenesulfonate,CP-25)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CIA模型,给予CP-25、帕罗西汀、前列腺素E受体4 (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4,EP4)拮抗剂或CP-25+EP4拮抗剂联用治疗,甲氨蝶呤为阳性对照药。测量足爪容积,进行全身及关节炎指数评分,计算关节肿胀数,进行足爪X线摄片、踝关节病理检查及评分。ELISA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_(2) (prostaglandin E_(2),PGE_(2))水平;Western blot测定CP-25用药后大鼠滑膜组织膜蛋白及总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CP-25可减轻CIA大鼠足爪肿胀情况,降低CIA大鼠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足爪容积和肿胀关节数,能明显缓解CIA大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骨侵蚀程度。此外,CP-25能降低CIA大鼠血清PGE_(2)浓度。CIA大鼠滑膜组织OAT1和EP4膜表达均下调,CP-25或帕罗西汀处理增加了OAT1和EP4的表达水平,而EP4拮抗剂可抑制CP-25对OAT1的影响。此外,CIA模型大鼠滑膜组织p-GRK2表达上调;CP-25或帕罗西汀干预后p-GRK2表达均降低;PKA的表达趋势与OAT1相似。结论 OAT1在CIA大鼠滑膜组织中膜表达降低,CP-25治疗可上调OAT1的表达。PGE_(2)-EP4-PKA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P-25对OAT1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前列腺素E_(2) 前列腺素E受体4 蛋白激酶A G蛋白偶联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Ahr入核的比较
20
作者 程梦 王燚 +2 位作者 董伟波 魏伟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CH223191组对MH7A中Ahr的入核水平,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荧光技术和成像流式细胞术测得的MH7A细胞中Kyn组和Kyn+CH223191组Ahr入核能力增加(P<0.05),两种实验方法测得的三组结果相关性良好,R 2值分别是0.8638、0.9287和0.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操作和结果,成像流式细胞术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但所得结果精确度高,避免了实验者的主观性,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技术 成像流式细胞术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芳香烃受体 入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