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RP/CGRPR抗体药物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邢聪 彭峰浩 +1 位作者 乔春霞 吕梦蝶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2-917,共6页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多肽,被证明与疼痛相关,引发了针对CGRP及其受体(CGRPR)的小分子拮抗剂的研发热潮,但多因较大的肝毒性宣告失败。抗CGRP或其受体的抗体因较高的特异性、安全性特别是更低的肝...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是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多肽,被证明与疼痛相关,引发了针对CGRP及其受体(CGRPR)的小分子拮抗剂的研发热潮,但多因较大的肝毒性宣告失败。抗CGRP或其受体的抗体因较高的特异性、安全性特别是更低的肝毒性引起广泛的关注。该文综述CGRP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以及抗CGRP/CGRPR相关中和抗体的研究进展,为CGRP相关疾病的机制探索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受体 抗体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痘病毒主要表面抗原蛋白及其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青 张萌萌 +3 位作者 于吉军 冯健男 魏寅祥 王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19-630,共12页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PXV)引发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发热、皮疹及淋巴结病为主要临床特征。2024年9月刚果(金)暴发的新型MPXV CladeⅠb变异株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揭示现有病毒防治体系的不足。尽管改良减毒天花疫苗对MPXV感染有交叉保护,但其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替考韦马特虽显示出治疗MPXV感染的潜力,但治疗效果有限,且存在病毒耐药性的问题。单克隆抗体(mAb)可通过靶向病毒关键膜蛋白发挥中和作用,兼具检测、预防与治疗功能,已成为突破现有防治瓶颈的重要策略。本文系统综述了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MPXV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主要免疫原性结构蛋白(如A29L、M1R、H3L、E8L、B6R和A35R等)的功能特征,并重点聚焦针对这些关键靶点的mAb的研究进展,详述其中和效力和体内外保护效果,并探讨多种mAb联用提升疗效和克服耐药性的策略。旨在为深入理解MPXV的免疫原性、加速开发高效安全的抗MPXV治疗性抗体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同时为应对猴痘疫情、制定精准防控和治疗策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结构蛋白 成熟病毒粒子 包膜病毒粒子 免疫原性 单克隆抗体 抗体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甲型流感病毒表面糖蛋白广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楠 郝相君 +1 位作者 柴立辉 肖鹤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8-1245,共8页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的患者住院治疗。除接种疫苗和采用抗病毒药物抵御流感外,单克隆抗体疗法因具有交叉反应性和靶向性而成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广泛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结合并中和多... 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导致数百万的患者住院治疗。除接种疫苗和采用抗病毒药物抵御流感外,单克隆抗体疗法因具有交叉反应性和靶向性而成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广泛反应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结合并中和多种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对感染的小鼠也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在预防和治疗流感方面具有高度潜力。本综述就近年来靶向甲型流感病毒的两种重要表面糖蛋白HA和NA的广谱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广谱 交叉反应性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肿瘤微环境中的作用及其靶向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4
作者 蔡军雨 李霞 +2 位作者 冯健男 李慧 王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47-1655,1664,共10页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是肿瘤发展和转移的重要推动因素。近年调控TME以逆转肿瘤进程作为治疗策略备受关注。为精准评估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并协助临床方案决策,急需准确有效的TME标志物与相关预测模型。纤维连接蛋白是一种具有多个结构域的细胞外基质(ECM)蛋白,在生理和病理过程扮演关键角色。其中,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FN-EDB)在调控ECM与细胞间相互作用中具有重要功能。在活跃的组织重塑过程中,尤其在血管生成中,FN-EDB表达上调。研究显示,FN-EDB还参与调控肿瘤发生的多个关键环节,包括促进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免疫逃逸机制发展、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以及导致化疗耐药性产生等。因此,将FN-EDB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开发相关治疗药物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FN-EDB在TME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该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旨在为肿瘤治疗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纤维连接蛋白额外结构域B 细胞外基质 靶向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联合检测人附睾蛋白4、糖类抗原15-3荧光层析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龙 李果 +3 位作者 李玉林 王继创 程蕾 张怡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1-466,共6页
目的:建立联合检测HE4、CA15-3荧光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与荧光免疫层析相结合,联合检测HE4、CA15-3,并对检测时间、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精密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时间15 min,HE4和CA15-3线性范围分别为15.6... 目的:建立联合检测HE4、CA15-3荧光免疫层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与荧光免疫层析相结合,联合检测HE4、CA15-3,并对检测时间、线性范围、最低检出限、精密性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检测时间15 min,HE4和CA15-3线性范围分别为15.6~1 500 pmol/L和7.8~500 U/m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4.33 pmol/L和5 U/ml;批内与批间精密性均小于15%;准确率均在90%以上;与罗氏电化学发光法平行检测60份临床样本,相关系数均在95%以上。结论:初步建立了定量联合检测血清中HE4、CA15-3的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检测 HE4 CA15-3 荧光免疫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相思子毒素抗体的嵌合改造与功能评价
6
作者 彭静怡 俞旖湉 +2 位作者 杜尚男 柴立辉(指导) 乔春霞(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2891-2896,共6页
目的:制备并评价针对相思子毒素(Abrin)的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人源化嵌合抗体。方法:从鼠源单抗中钓取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序列4条,两两配对载入人源化IgG1表达载体pFRT-KIgG1,经表达、纯化等步骤得到4株人源化嵌合抗体;间接ELISA测定嵌... 目的:制备并评价针对相思子毒素(Abrin)的具有中和活性的特异性人源化嵌合抗体。方法:从鼠源单抗中钓取抗体可变区轻重链序列4条,两两配对载入人源化IgG1表达载体pFRT-KIgG1,经表达、纯化等步骤得到4株人源化嵌合抗体;间接ELISA测定嵌合抗体与Abrin的结合力;ForteBio测定嵌合抗体与Abrin的亲和力;体外细胞学实验鉴定抗体的中和功能;无细胞体系评价抗体是否阻碍Abrin抑制荧光酶合成;选择6~8周雌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Abrin和不同浓度抗体,观察抗体的体内保护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抗体是否阻断Abrin与细胞的结合。结果:ELISA和ForteBio结果显示,4株嵌合抗体中仅H1L1嵌合抗体与Abrin的结合[EC_(50)=(0.1212±0.0040)μg/ml和亲和力(亲和常数3.97×10^(-10)M)]与母本抗体[EC_(50)=(0.15825±0.00235)μg/ml,亲和常数5.59×10^(-10)M]相似;体外细胞保护试验显示,H1L1[EC_(50)=(3.7455±0.0575)ng/ml]约为母本抗体[EC_(50)=(1.5825±0.5335)ng/ml]中和作用的42%;无细胞体系荧光素酶合成试验显示,H1L1[EC_(50)=(0.6729±0.0755)μg/ml]与母本抗体[EC_(50)=(1.0365±0.0045)μg/ml]接近,均能逆转Abrin抑制蛋白合成的作用;BALB/c小鼠体内中和保护实验结果显示,H1L1与10D8均能提供良好的体内保护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H1L1并不能通过抑制Abrin黏附或进入细胞抑制其毒性。结论:4株嵌合抗体中,仅H1L1是轻、重链正确配对且拥有良好中和活性的候选抗体,有潜在的用于Abrin中毒救治的开发价值,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子毒素 中和性抗体 人源化嵌合改造 基因钓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连接⁃N⁃乙酰葡糖胺糖基化蛋白质的富集方法
7
作者 孟领航 张威 王佳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3-473,共11页
O-连接-N-乙酰葡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将N-乙酰葡萄糖胺添加到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丰富的、独特的翻译后修饰,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明确O-GlcNAc修饰位点是探究其在相关... O-连接-N-乙酰葡糖胺(O-GlcNAc)糖基化修饰是将N-乙酰葡萄糖胺添加到细胞核和细胞质蛋白质的丝氨酸和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丰富的、独特的翻译后修饰,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病变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明确O-GlcNAc修饰位点是探究其在相关疾病中调控机制的前提,同时也是临床诊断和靶向干预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近年来O-GlcNAc糖基化修饰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修饰位点的富集方法,包括抗体和凝集素、化学酶法、亲水作用液相色谱法和非天然糖代谢标记等;此外,“凹凸理论”、“定点活化”等靶向标记特定组织内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策略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同时基于“一石多鸟”的多功能酶法标记,以及“一锅法”分析多种糖链结构等方法也将极大促进糖蛋白组学的快速发展。总之,开发更加高效、特异的糖蛋白富集策略,将对阐明包括O-GlcNAc在内的异常糖基化修饰在相关疾病中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蛋白 O-连接-N-乙酰葡糖胺修饰 蛋白富集 代谢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表达Foxp3的肺癌细胞抑制人CD4+T细胞免疫活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瑞敏 张爱红 +4 位作者 晁玮霞 孙丹妮 王明丽 马远方 白慧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1-1145,共5页
目的:研究高表达转录因子Foxp3的肺癌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稳定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oxp3的表达;ELISA法检测NCIHh Foxp3培养上清中IL-8、IL-10... 目的:研究高表达转录因子Foxp3的肺癌细胞对CD4^+T淋巴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建立稳定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Foxp3的表达;ELISA法检测NCIHh Foxp3培养上清中IL-8、IL-10表达量的变化;分离并活化CD4^+T淋巴细胞,用含20%NCIH-h Foxp3肿瘤上清的培养基培养,检测CD4^+T淋巴细胞IL-2表达量的变化;将NCIH-h Foxp3与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MTT评价免疫效应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NCIH-h Foxp3细胞对活化CD4^+T淋巴细胞黏附作用的抑制。结果:建立高表达Foxp3的NCIHh Foxp3肺癌细胞株,与阴性对照相比,NCIH-h Foxp3细胞培养上清IL-8表达量降低,IL-10表达量升高,NCIH-h Foxp3肿瘤细胞能抑制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IL-2的表达、增殖及浸润。结论:肺癌细胞Foxp3的表达对活化的CD4^+T淋巴细胞有免疫抑制作用,这可能与NCIH-h Foxp3分泌细胞因子IL-8表达量降低,IL-10表达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P3 肺癌 IL-8 IL-10 CD4+T淋巴细胞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代谢标记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佳佳 李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6-283,共8页
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是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关键,缺乏有效靶标仍然是肿瘤靶向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糖代谢标记以其可以进行活体标记并且具有密度高、毒性低、干扰小等特点,使其能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基于糖代谢标记策... 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是实现肿瘤靶向治疗的关键,缺乏有效靶标仍然是肿瘤靶向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糖代谢标记以其可以进行活体标记并且具有密度高、毒性低、干扰小等特点,使其能够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基于糖代谢标记策略,可以对肿瘤细胞进行半抗原、抗原、化疗药物及细胞毒性药物等的标记,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或激活机体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还可以通过标记免疫细胞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糖代谢标记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天然糖 糖工程 代谢标记 靶向治疗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标记小分子探针6-炔基-2-乙酰氨基半乳糖的合成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小见 温银行 +4 位作者 郑路 赵康康 苏峰 马静 王佳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2-447,共6页
以乙酰氨基半乳糖为起始原料,经过叔丁基二甲基硅基对糖环的6位选择性保护,随后将1,3,4进行甲氧甲基保护,选择性脱除6位保护基,经Dess-Martin氧化、Bestmann′s试剂和酸性条件下去保护后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中间体7的结... 以乙酰氨基半乳糖为起始原料,经过叔丁基二甲基硅基对糖环的6位选择性保护,随后将1,3,4进行甲氧甲基保护,选择性脱除6位保护基,经Dess-Martin氧化、Bestmann′s试剂和酸性条件下去保护后得到目标化合物,并通过单晶衍射确定了中间体7的结构;本文为6-炔基-2-乙酰氨基半乳糖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制备方法,为后续相关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 标记 合成 2-脱氧-N-乙酰基-6-炔基-半乳糖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佳 刘根玉 +2 位作者 张耀林 张军 王庆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95-500,共6页
目的建立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待其稳定贴壁生长后,加入(0.1、0.5、1、5)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5 mg/mL D-GalN进行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 目的建立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LPS/D-GalN)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原代肝细胞,待其稳定贴壁生长后,加入(0.1、0.5、1、5)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5 mg/mL D-GalN进行处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细胞上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反映肝细胞损伤.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成熟,通过1μg/mL LPS刺激巨噬细胞产生TNF-α;巨噬细胞培养上清联合5 mg/mL D-GalN或50 ng/mL放线菌素D(ActD)处理原代肝细胞24 h,检测ALT活性、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情况.原代肝细胞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共培养,LPS联合D-GalN或ActD对共培养体系处理24h,检测共培养细胞上清ALT活性、显微镜观察细胞损伤情况.结果TNF-α和D-GalN联合处理原代肝细胞,细胞培养上清ALT活性升高,表明肝细胞发生损伤.LPS刺激BMDM表达TNF-α明显增加,BMDM上清联合D-GalN能引起肝细胞培养上清ALT活性升高和肝细胞皱缩、破碎.肝细胞和BMDM共培养体系中,LPS联合D-GalN能够引起肝细胞损伤;但LPS联合ActD不能引起肝细胞损伤,显微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大量变圆、皱缩,提示巨噬细胞早于肝细胞发生死亡.结论LPS/D-GalN能在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在利用BMDM和原代肝细胞共培养体系评价损伤效应时,应当用D-GalN而不是ActD作为转录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D-氨基半乳糖(D-GalN)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思子毒素结构特征、毒作用机制、检测及其中毒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静怡 刘广超 +1 位作者 柴立辉 乔春霞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62-968,共7页
相思子毒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能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死亡。该毒素来源广泛,易提取,毒性强且缺乏有效的解毒剂,已经被美国确定为B类生物战剂。相思子毒素依靠其B链入胞、A链作用于核糖体RNA发挥脱嘌... 相思子毒素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Ⅱ型核糖体失活蛋白,能抑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细胞死亡。该毒素来源广泛,易提取,毒性强且缺乏有效的解毒剂,已经被美国确定为B类生物战剂。相思子毒素依靠其B链入胞、A链作用于核糖体RNA发挥脱嘌呤作用,在不同细胞模型中通过激活不同的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基于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是检测相思子毒素的主要手段,如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能检测复杂环境中的相思子毒素,最低检出限可达0.5μg·L-1;此外,基于质谱法和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方法也可高效、灵敏地定量分析待测样品中的相思子毒素。在毒素中毒防治方面,基于重组相思子毒素A链或B链蛋白制备的疫苗能提供良好的预防效果。同时,利用杂交瘤技术或噬菌体展示库等手段筛选能有效中和相思子毒素的特异性抗体,为治疗其中毒提供了良好的办法。本文综述相思子毒素的结构特征、毒作用机制、检测及其中毒防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思子毒素 蛋白质合成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