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落叶松落叶病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国荣 王世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20-225,共6页
我们通过对气象因子与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和对入选的主要气象因子在各月份中作用的分析,将六七月份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四五月份平均气温确定为病情测报因子。其当年值预测式为y=b_0+b_1x_1+b_2x_2……+b_(12)x_(12)(x_1、... 我们通过对气象因子与落叶松落叶病发病关系的研究,和对入选的主要气象因子在各月份中作用的分析,将六七月份降水量、平均相对湿度和四五月份平均气温确定为病情测报因子。其当年值预测式为y=b_0+b_1x_1+b_2x_2……+b_(12)x_(12)(x_1、x_2……x_(12)为前1—12年测报因子观测值;b_0、b_1……b_(12)为相应回归系数);由23年全省历史资料建立的病情指数预测式为y=68.31-1.68x_1-0.5638x_2+0.36x_3(x_1、x_2、x_3分别为气温、湿度、降水预测值);全省发病面积预测式为y=(-0.13325+0.00533x)Sy(式中,x为病情指数预测值;Sy为全省幼龄落叶松人工林面积)。根据各地区发病面积比例系数和各地区轻、中、重发病面积的百分比,可预测各地区发病面积和轻、中、重发病面积。应防治面积为重、中级发病面积与20%轻病级面积之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落叶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原木检疫害虫熏蒸除害处理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2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6-28,共3页
利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了帐幕熏杀杨树木材五种检疫性害虫、在综合因素作用下的最佳组合:即选用98%溴甲烷,每立米木材体积剂量10g,熏蒸2天,熏杀柳蛎蚧、杨园蚧、白杨透翅蛾,杨绵纹吉丁虫、效果100%;选用58%磷化铝除对杨绵纹吉丁虫30g... 利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了帐幕熏杀杨树木材五种检疫性害虫、在综合因素作用下的最佳组合:即选用98%溴甲烷,每立米木材体积剂量10g,熏蒸2天,熏杀柳蛎蚧、杨园蚧、白杨透翅蛾,杨绵纹吉丁虫、效果100%;选用58%磷化铝除对杨绵纹吉丁虫30g/m^2达100%外,其它四种害虫剂量10g/m^2,熏蒸2天,效果也达100%。熏杀杨树小径材害虫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每立米木材成本4.69~5.07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属 杨树 原木 熏蒸 害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组技术在我厂的初步应用
3
《管理现代化》 1985年第2期39-40,共2页
我厂是生产大型金切机床及机械压力机两大产品的老企业。正常经营的品种近100种,但生产批量不大,是个典型的多品种,单件或小批生产企业。过去生产组织形式是按产品品种划分成的封闭车间。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目前的... 我厂是生产大型金切机床及机械压力机两大产品的老企业。正常经营的品种近100种,但生产批量不大,是个典型的多品种,单件或小批生产企业。过去生产组织形式是按产品品种划分成的封闭车间。这种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管理方法已不适应目前的经济形势及市场要求。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最快的速度生产新品种满足市场的需要。我们从1979年开始进行了成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已取得了初步效果。1.在封闭式车间生产方式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技术 机械压力机 多品种 生产批量 封闭式车间 加工方法 加工车间 零件加工 小批 工艺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娟 马宁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13,共6页
目前国外对绩效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化,而国内对此问题的讨论却鲜见。为了引发国内研究人员对人类绩效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人类绩效技术与... 目前国外对绩效技术的研究日益深化,而国内对此问题的讨论却鲜见。为了引发国内研究人员对人类绩效技术的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的关系”的几种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人类绩效技术与教学系统设计在定义、理论基础等方面的不同,进一步阐述了二者在学科中的定位,同时指出了二者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绩效技术(HPT) 教学系统设计(ISD) 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PEMFC的性能衰减研究与一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经纬 张华民 +2 位作者 翟云峰 刘刚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7-981,共5页
以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h恒负载条件下的连续寿命实验,运用电化学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电池在连续运行过程中的电化学活性面积(AEC)和电池内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00h的连续寿命实验... 以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h恒负载条件下的连续寿命实验,运用电化学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电池在连续运行过程中的电化学活性面积(AEC)和电池内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00h的连续寿命实验中,电池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操作条件下由于催化剂的烧结造成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的损失。同时,建立了基于高温体系的一维数学模型,利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得到的两个重要参数——体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池内阻作为模型输入参数,计算了电极扩散层的反应气体浓度分布,运用模型模拟了电池在连续寿命实验中不同时间的稳态极化曲线,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H3PO4体系 高温PEMFC 性能衰减 一维模型 电化学活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和菜籽油中游离脂肪酸与烟点的数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方冰 朱宁科 +1 位作者 王瑛瑶 栾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6-59,65,共5页
随着食用植物油适度精炼理念的提出和被广泛认可,现行产品质量标准中用以反映油脂脂肪酸组成及非甘三酯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呈现的与油脂热稳定性相关的感观数值之一——烟点,其范围设定的科学性研究就十分迫切和必要。然而,作为与烟点最... 随着食用植物油适度精炼理念的提出和被广泛认可,现行产品质量标准中用以反映油脂脂肪酸组成及非甘三酯组分在加热过程中呈现的与油脂热稳定性相关的感观数值之一——烟点,其范围设定的科学性研究就十分迫切和必要。然而,作为与烟点最为密切的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与烟点的数学拟合方程均是基于现行国标酸值≤0.2 mgKOH/g油范围内,且未考虑油中磷、甘一酯、甘二酯等组分的影响。故本文以在不同批次一级大豆油和一级菜籽油中反添加油酸或亚油酸的方式,获得不同酸值的样品,在此基础上,研究适用于不同批次大豆油及菜籽油的酸值与烟点间的数学关系。最终利用SPSS软件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建立得到,一级大豆油体系和一级菜籽油体系中,游离脂肪酸含量(x,%)与烟点降低百分比(y,%)间满足y=9.879 8lnx+32.976(R^2=0.975 3)和y=11.039lnx+32.058(R^2=0.899 5)的数学关系,从而为适度精炼理念下,食用油质量标准制修订和指标增减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精炼 游离脂肪酸 油酸 亚油酸 烟点 相关性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锂离子液流电池石墨负极浆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彩梅 巩宇 +2 位作者 陈永翀 刘丹丹 张萍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共8页
采用球磨法制备锂离子液流电池所用的石墨负极浆料,并对石墨负极浆料的颗粒形貌、电导率、比容量性能及循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电添加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电极浆料的悬浮稳定性;球磨过程可以降低石墨和导电添加剂混合粉体的电阻率... 采用球磨法制备锂离子液流电池所用的石墨负极浆料,并对石墨负极浆料的颗粒形貌、电导率、比容量性能及循环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导电添加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电极浆料的悬浮稳定性;球磨过程可以降低石墨和导电添加剂混合粉体的电阻率,球料比达到5∶1时即可实现较好的球磨效果,但球料比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石墨材料层状结构的破坏,影响电极浆料性能的稳定性。提高石墨和导电添加剂的含量可以在电极浆料中形成稳定的导电网络结构,使可逆比容量提高;在保证电极浆料可流动的情况下,可逆比容量可大于40mAh/g。石墨负极浆料的容量损失主要发生在首次充放电过程中,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容量损耗的速率降低,第5次循环以后容量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液流电池 石墨 负极浆料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寸ZK60镁合金型材挤压成形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郭丽丽 李永兵 +2 位作者 张晓嵩 姜肇理 于建胜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9-35,共7页
应用HyperXtrude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大宽厚比ZK60镁合金型材正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模具结构,研究了不同挤压速度对型材成形效果的影响。对模拟得到的速度、位移、应变和温度场进行分析,优化了挤压工艺。在挤压温度为350℃... 应用HyperXtrude有限元模拟软件,对大宽厚比ZK60镁合金型材正挤压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优化了模具结构,研究了不同挤压速度对型材成形效果的影响。对模拟得到的速度、位移、应变和温度场进行分析,优化了挤压工艺。在挤压温度为350℃,挤压速度为20mm·s-1下进行正挤压试验,成功挤出宽度225mm,厚6mm的ZK60镁合金型材。型材横截面微观组织为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沿变形方向被拉长,变形中的温度场和金属流动方向是影响微观组织的主要因素。对该型材采用不同热处理工艺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型材经250℃保温2h的退火工艺可以获得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K60镁合金 HYPERXTRUDE 挤压成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_2固态反应界面原子脱溶断键的电子理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彦菊 陈永翀 +4 位作者 张喜凤 任雅琨 张艳萍 王秋平 杜志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82-1288,共7页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研究固态反应界面系数与原子脱溶所需断裂的共价键之间的关系:同类原子脱溶所需的共价键断键能越高,界面系数越小。以CuTi2固态反应基体为例,计算CuTi2固态反应基体中(101)、(100)、(001)、(110)和(013... 运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EET)研究固态反应界面系数与原子脱溶所需断裂的共价键之间的关系:同类原子脱溶所需的共价键断键能越高,界面系数越小。以CuTi2固态反应基体为例,计算CuTi2固态反应基体中(101)、(100)、(001)、(110)和(013)等低指数晶面上原子脱溶所需的共价键断键能。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晶体取向的原子脱溶所需的共价键断键能不同。通过Cu原子和Ti原子的界面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101)、(100)、(001)、(110)、(013),该结果对于CuTi2/Zn反应体系及其他CuTi2反应体系固态反应区的结构演变分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2 界面系数 固态反应 价电子结构 键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地衣芽孢杆菌的性质研究及发酵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阳 谭明 +1 位作者 潘宝平 宋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348-1351,共4页
[目的]研究实验室自分离的地衣芽孢杆菌KL6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工业化发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表型试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评价及产酶评价;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 [目的]研究实验室自分离的地衣芽孢杆菌KL6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并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工业化发酵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表型试验对其进行生理生化评价及产酶评价;运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其培养基进行改进,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地衣芽孢杆菌KL6的D-葡萄糖产酸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淀粉水解试验等均呈阳性;4种因素对活菌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NaCl>酵母粉>蛋白胨,对芽孢数影响的显著性次序为:MnSO4>蛋白胨>酵罐放大培养,最佳放罐时间应在14~16 h,获得的菌体数量约101.63×109个/ml,芽孢率为97.11%。[结论]体外评价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具有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潜力;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试验表明,地衣芽孢杆菌KL6能够适于高密度液体发酵。该试验为以KL6为基础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和大规模发酵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 发酵 培养基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液流电池电极悬浮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彩梅 陈永翀 +3 位作者 韩立 巩宇 Cserháti Csaba Csik Attila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241-247,共7页
锂离子液流电池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液流电池的结构特点相结合,是一种正处于基础技术开发阶段的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具有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成本较低等特点,适用于未来电网储能领域。电极悬浮液作为实现锂离子... 锂离子液流电池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传统液流电池的结构特点相结合,是一种正处于基础技术开发阶段的新型电化学储能电池技术,具有输出功率和储能容量彼此独立、成本较低等特点,适用于未来电网储能领域。电极悬浮液作为实现锂离子液流电池充放电功能的主体材料,其导电性能和流动性能是影响锂离子液流电池倍率特性和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论文结合实验数据对该方向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及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电极悬浮液的研究需要从导电机理、质量比容量、流变性能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建立标准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 锂离子液流电池 电极悬浮液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状柔性锂电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艳萍 陈永翀 +2 位作者 刘丹丹 康利斌 张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29-10035,共7页
与块状、薄膜状、柱状或袋状的柔性电池相比,线状柔性电池的可弯曲性和可缠绕性,以及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容量保持率,极大地方便了电路的设计,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电池的电路供能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填充设备的多余空间。综述了国内外线状柔... 与块状、薄膜状、柱状或袋状的柔性电池相比,线状柔性电池的可弯曲性和可缠绕性,以及高能量密度和稳定的容量保持率,极大地方便了电路的设计,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电池的电路供能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填充设备的多余空间。综述了国内外线状柔性锂电池的不同设计理念、制备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目前制约线状柔性电池产业化的主要原因,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池 纤维锂电池 可穿戴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固态锂电池电极浆料导电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彩梅 刘丹丹 +2 位作者 陈永翀 杜军军 张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11-5016,共6页
半固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以电极浆料作为电化学反应的主体材料。电极浆料是将电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分散于电解液中形成的固液混合体系,导电性能的优劣决定其是否能够实现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以不同导电添加剂配比的... 半固态锂电池是一种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以电极浆料作为电化学反应的主体材料。电极浆料是将电极活性材料和导电剂分散于电解液中形成的固液混合体系,导电性能的优劣决定其是否能够实现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以不同导电添加剂配比的磷酸铁锂电极浆料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直流电导率仪、电化学阻抗谱测试以及固定频率交流电测试的方法进行电导率的测定,并与半电池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对电极浆料进行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是有效的导电性能评价方法,但模型建立和数值模拟的过程较为复杂;通过电化学工作站对样品施加固定频率的交流电亦可得到相应的阻抗,测试结果稳定,操作简单高效,可用于对电极浆料导电性能的初步评价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技术 半固态锂电池 电极浆料 导电性能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2G还是VEG?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商业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永翀 王秋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3年第3期307-311,共5页
基于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认识,提出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商业实现的VEG模式(Vehicle-Energystation-Grid)。在VEG模式中,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由用户自己选择,可以在能量站快充,也可以在停车场或家庭车库进行慢充。能量站安装有低... 基于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困境认识,提出未来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与商业实现的VEG模式(Vehicle-Energystation-Grid)。在VEG模式中,电动汽车充电方式由用户自己选择,可以在能量站快充,也可以在停车场或家庭车库进行慢充。能量站安装有低成本、长寿命的MW级储能电池,能够从电网充电储存电量后给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同时,能量站能够与电网互动,用于电力调峰或调频。作者认为,开发低成本长寿命的新型储能电池和可以安全快速充电的新型动力电池是实现VEG模式的两大技术关键。只有这两大技术关键突破后,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春天才能够真正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电池技术 商业模式 V2G V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裂解制备燃料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明燕 张迪 +3 位作者 周佰魏 童东绅 周春晖 柏明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58-63,共6页
总结了由生物基原料经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反应制备燃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催化脱羧和脱羰反应、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认为... 总结了由生物基原料经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反应制备燃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评述了催化脱羧和脱羰反应、催化裂解反应中催化剂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生物基原料催化脱氧和催化裂解制备燃料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寻找高效的催化剂、实现连续化低成本生产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燃料 催化脱氧 催化裂解 黏土矿物 分子筛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聚联苯醚砜/改性蒙脱土复合质子交换膜的研究
16
作者 邢丹敏 张华氏 衣宝廉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300-1303,共4页
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磺酸化改性和结构表征,并用于对磺化聚联苯醚砜膜的杂化改性,同时制备了改性蒙脱土(SMMT),磺化聚联苯醚砜(SPSU)复合质子交换膜,对它们进行的物化和燃料电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磺酸化改性使蒙脱土层间距... 对蒙脱土进行了有机磺酸化改性和结构表征,并用于对磺化聚联苯醚砜膜的杂化改性,同时制备了改性蒙脱土(SMMT),磺化聚联苯醚砜(SPSU)复合质子交换膜,对它们进行的物化和燃料电池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有机磺酸化改性使蒙脱土层间距有所增大,有利于改善蒙脱土片层间的有机亲和性和质子传导能力;在SMMT/SPSU复合膜中含有较SPSU膜更多的键合水,使膜在升高温度下的含水率提高,改善了膜在高温、低湿度下的质子传导性能,有希望由此开发新的高温质子交换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磺化聚联苯醚酮 蒙脱土 复合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_(1.26)Fe_(0.09)Ni_(0.36)Mn_(0.36)O_2的电化学特征及性能研究
17
作者 康利斌 陈永翀 +2 位作者 冯彩梅 巩宇 张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2-124,共3页
通过液相法制备了Li1.26Fe0.09Ni0.36Mn0.36O2(LFNMO)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其电化学特征是:在1.7~1.1V之间存在可逆的低电压放电平台;在1.1~4.8V电压内,放电到1.1V时LFNM... 通过液相法制备了Li1.26Fe0.09Ni0.36Mn0.36O2(LFNMO)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α-NaFeO2层状结构。其电化学特征是:在1.7~1.1V之间存在可逆的低电压放电平台;在1.1~4.8V电压内,放电到1.1V时LFNMO的结构发生变化,再次充电后结构恢复,充放电过程中LFNMO的结构变化稳定可逆。所制备的LFNMO正极材料,在0.1C倍率,2.0~4.8V内,首次放电比容量175.4mAh/g,6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浆料电池国际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彬 陈永翀 +3 位作者 张艳萍 冯彩梅 刘丹丹 何颖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7年第5期1000-1007,共8页
锂浆料电池是一种低成本、可再生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在低速电动车和电力储能领域应用前景良好。本文从专利角度对锂浆料电池的发展趋势、地域布局、技术主题和重点申请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重点申请人在锂浆料电池的技术布局和专利... 锂浆料电池是一种低成本、可再生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技术,在低速电动车和电力储能领域应用前景良好。本文从专利角度对锂浆料电池的发展趋势、地域布局、技术主题和重点申请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重点申请人在锂浆料电池的技术布局和专利竞争性方面进行了梳理,相关专利技术分析有助于推动该方向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浆料电池 储能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晓萌 马玲玲 +3 位作者 李晶 解琼玉 徐殿斗 杨国胜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113,共6页
介绍了木材改性中的聚合物基木塑复合材料和木基木塑复合材料,主要关注了聚合物基木塑材料和木基木塑材料的制作工艺、常用化学制剂、性能优势、市场用途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 木基 挤出成型 加热法 辐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C的代码生成的关键技术
20
作者 薛丽萍 张兆庆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59-163,共5页
处理机的指令级并行能力只有通过编译器才得以发挥。代码生成是编译器后端中直接针对目标处理机的优化阶段的集合,因而它是提高目标处理机指令级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ORC(Open Research Compiler)是一款针对IA-64体系结构的开放源码编译... 处理机的指令级并行能力只有通过编译器才得以发挥。代码生成是编译器后端中直接针对目标处理机的优化阶段的集合,因而它是提高目标处理机指令级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ORC(Open Research Compiler)是一款针对IA-64体系结构的开放源码编译器,它具有丰富的优化阶段和良好的性能。本文介绍了 ORC 的代码生成的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区域构造、谓词相关优化、全局指令调度、参数化的机器描述以及微调度。实测结果表明,这些技术取得了显著的优化结果,ORC 相对于 Pro64能取得平均23%的加速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 代码生成 IA-64体系结构 编译器 Pro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