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梁式抽油机节能技术电气控制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颖峰 甄玉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7,共2页
概述了目前油田生产用抽油机的节能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引进新的控制方法:模糊控制方法、神经元网络模糊控制等方法将是新一代节能控制的发展方向。对应用模糊控制技术在传统游梁抽油机的控制中的应用给出了控制方案。
关键词 游梁式抽油机 节能技术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系统的防护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蔡文轩 李长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2-435,450,共5页
结合工程项目实际,介绍了工业辐照加工领域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系统的设计,从满足安全防护的角度并结合对辐照加工工艺的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加速器束下电气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防护设计、电气控制方面的防护策略与实现、... 结合工程项目实际,介绍了工业辐照加工领域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束下传输系统的设计,从满足安全防护的角度并结合对辐照加工工艺的要求出发,系统阐述了加速器束下电气传动系统的机械结构防护设计、电气控制方面的防护策略与实现、以及和加速器互锁控制保护等诸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加速器 束下系统 防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控制恒压供水系统 被引量:9
3
作者 邹振春 邓立新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60,共2页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述了以89C51单片机作为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参数控制算法构成实用恒压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整定PID的参数kP,kI,kD,使PID控制器能够通过改变输出电压来控制执行机构变频调速器的频率,从而... 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述了以89C51单片机作为恒压供水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采用模糊自适应PID参数控制算法构成实用恒压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整定PID的参数kP,kI,kD,使PID控制器能够通过改变输出电压来控制执行机构变频调速器的频率,从而使整个供水系统保持给定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系统 参数自整定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供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升花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6-89,共4页
针对煤矿企业非线性设备日益增多而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煤矿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非线性设备对煤矿供电系统的影响,建立了煤矿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将改进层次法(主观赋权法)和熵权法(客观赋权法)... 针对煤矿企业非线性设备日益增多而带来的电能质量问题,提出了煤矿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非线性设备对煤矿供电系统的影响,建立了煤矿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将改进层次法(主观赋权法)和熵权法(客观赋权法)相结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最后,采用概率论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电能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煤矿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综合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供电 电能质量 评价指标 组合权重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船舶电力系统的谐波抑制
5
作者 蔡文轩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X期25-27,共3页
针对电动船舶中电力系统的谐波抑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电动船舶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谐波特点;其次,针对船舶推动电力系统中的整流器对谐波产生的影响,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对其进行改进,抑制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 针对电动船舶中电力系统的谐波抑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析电动船舶电力系统中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谐波特点;其次,针对船舶推动电力系统中的整流器对谐波产生的影响,采用了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对其进行改进,抑制电力系统中谐波的产生;由于高次谐波成分并没被滤除干净,因而在供电网侧与PWM整流器之间增加了L型滤波器对剩余谐波进行滤除。最后,利用Simulink仿真器对本文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实算法对谐波滤除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电力系统 谐波抑制 PWM整流器 L型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压差式车用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贾志新 杜卫华 《传感器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6,49,共3页
介绍了一种车用压差式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测量电路,指出了传感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实验测出了其特性曲线,并对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满足车用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参数的检测,为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测... 介绍了一种车用压差式气体流量传感系统的结构设计和测量电路,指出了传感器的使用范围。通过实验测出了其特性曲线,并对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可满足车用发动机曲轴箱窜气量参数的检测,为发动机不解体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流量 传感系统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电网中三相脉冲调宽整流器的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康忠健 陈天立 +3 位作者 訾淑伟 王升花 刘星 王平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97-1102,共6页
在常规的三相整流器控制器设计中,一般均假设三相电网电压平衡,然而当实际电网不平衡时,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将使直流侧出现严重的二次谐波功率从而严重影响整流器输出品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和电网不平衡条件的... 在常规的三相整流器控制器设计中,一般均假设三相电网电压平衡,然而当实际电网不平衡时,传统双闭环控制策略将使直流侧出现严重的二次谐波功率从而严重影响整流器输出品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和电网不平衡条件的基础上,圮压外环采用模糊PI控制,提高直流侧电压动态响应速度,电流内环采用无需进行正负序分解的正、负序电流独立控制策略,实现了不平衡电网下对三相PWM整流器的双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保证了在不平衡条件下直流侧电压快速地稳定,有效抑制了直流侧二次谐波,提高了整流器的运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整流器 不平衡电网 二次谐波功率 模糊PI控制 双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S高分辨成像及动目标轨迹处理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宏远 危嵩 孙文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简述了DBS成像方法的一般工作原理,经分析得出:在SAR/GMTI模式下,通过聚焦处理技术可有效的提高成像质量,并可通过多普勒搬移方法,将检测出的动目标在雷达图像中的方位位移去除,还原到其应该在的图像位置,得到动目标运动轨迹。利用雷达... 简述了DBS成像方法的一般工作原理,经分析得出:在SAR/GMTI模式下,通过聚焦处理技术可有效的提高成像质量,并可通过多普勒搬移方法,将检测出的动目标在雷达图像中的方位位移去除,还原到其应该在的图像位置,得到动目标运动轨迹。利用雷达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多普勒波束锐化 去调频斜率 距离单元走动 地面动目标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BS技术在SAR/GMTI模式下高分辨率成像 被引量:4
9
作者 危嵩 孙文 王宏远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0,共4页
多普勒波束锐化成像技术(DBS)能为检测出的动目标定位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实现精确打击。DBS技术在弹道导航、地形匹配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简述了DBS成像方法的一般工作原理,经分析得出结论:DBS成像在SAR/GMTI模式下应用时,... 多普勒波束锐化成像技术(DBS)能为检测出的动目标定位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实现精确打击。DBS技术在弹道导航、地形匹配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简述了DBS成像方法的一般工作原理,经分析得出结论:DBS成像在SAR/GMTI模式下应用时,如果引入聚焦型的SAR处理方法,即通过去距离单元走动、去方位向调频斜率等方法可有效提高雷达成像质量。最后利用雷达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较满意的高分辨DBS成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多普勒波束锐化 去调频斜率 距离单元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周期光纤光栅的压力传感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廷丽 陈奇栓 杨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7,共3页
研制了一种基于悬臂梁差动结构的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其独特的差动结构克服了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在温度变化后不用再次标定。测试结果表明:在0-6MPa的测量范围内,温度变化25... 研制了一种基于悬臂梁差动结构的新型长周期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其独特的差动结构克服了温度变化对测量的影响,在温度变化后不用再次标定。测试结果表明:在0-6MPa的测量范围内,温度变化25℃时,在不用重新标定的条件下,其测量精度保持仍在1%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动式 温漂 光纤光栅 压力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涂机器人高精度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颖峰 王玉红 +1 位作者 胡祝兵 阎宏伟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6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相关高精度控制算法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D-H法的连杆坐标系,其次从正、逆运动学建模两个方面对喷涂机器人进行了运动控制描述。分别通过Manocha消元法和拟牛顿迭代法对喷涂机器人逆运动... 针对6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运动控制问题,进行了相关高精度控制算法的研究。首先,建立了基于D-H法的连杆坐标系,其次从正、逆运动学建模两个方面对喷涂机器人进行了运动控制描述。分别通过Manocha消元法和拟牛顿迭代法对喷涂机器人逆运动学在示教再现和连续轨迹的应用场景下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利用MATLAB绘图工具箱对研究结果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正、逆运动学正确性和逆运动学的快速性和高效性。该算法改进了消元法中运算时间长达秒级的问题,使逆解算法可实际运用于机器人实时控制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自由度 喷涂机器人 斜交腕 运动学仿真 D-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Ra指纹的室内定位算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力 陈宇翔 孙健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4-150,共7页
在基于LoRa的室内定位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LoRa指纹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室内定位算法。针对传统基于无线信号RSSI指纹和SVR室内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指纹特征方面,增加LoRa测距指纹,提高指纹稳定性;在指纹... 在基于LoRa的室内定位研究中,提出一种基于LoRa指纹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的室内定位算法。针对传统基于无线信号RSSI指纹和SVR室内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指纹特征方面,增加LoRa测距指纹,提高指纹稳定性;在指纹数据库建立和在线定位过程中,分别采用高斯滤波和中位数滤波来对指纹进行预处理,消除指纹的粗大误差。实验结果显示:1 m以内的定位误差的累积概率为78.5%,3 m以内的定位误差的累积概率为90%。增加LoRa测距指纹之后定位精度相比之前提高了40%;增加了高斯滤波与中位数滤波预处理后定位精度较传统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提高了38%。两个方面改进之后定位精度总体提高63%,证明了该算法的两个改进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Ra 指纹定位 室内定位 支持向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以太网实时通信技术及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科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5,共3页
改善实时性之后,以太网已经成功地进入工业自动化信息层、控制层。以太网应用到工业现场设备层,实时性仍然是最大障碍。文章结合以太网的通信机制,探讨了典型的工业以太网实时性技术特点,介绍了能够应用于现场设备的确定性工业以太网—... 改善实时性之后,以太网已经成功地进入工业自动化信息层、控制层。以太网应用到工业现场设备层,实时性仍然是最大障碍。文章结合以太网的通信机制,探讨了典型的工业以太网实时性技术特点,介绍了能够应用于现场设备的确定性工业以太网———Ethernet Powerlink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控制 以太网 数据传输 实时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8051F020单片机和神经网络的F413曲轴测控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卫华 李金文 孟庆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0,共3页
为了提高F413曲轴的加工精度,研制了在线测量仪器,设计了专用测试用传感器。该仪器将单片机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主动测量,综合了单片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克服了传统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量难以线性化等缺点,实时显示被磨... 为了提高F413曲轴的加工精度,研制了在线测量仪器,设计了专用测试用传感器。该仪器将单片机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用于主动测量,综合了单片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克服了传统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量难以线性化等缺点,实时显示被磨削曲轴相对于标准轴的大径、小径的动态尺寸。测试结果表明:该仪器抗扰能力强,测控精度高,测试简单。用户可把仪器的结构、参数稍加改动即可应用于其它类型的曲轴进行在线检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051F020 人工神经网络 传感器 仪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卷机退纸辊电机的选型依据及选型优化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6,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复卷机退纸辊电机配置普遍偏高的问题,介绍了退纸辊电机在调速范围、额定功率、额定转矩和断纸停机时间等方面的选型依据。并以山东某纸厂复卷机为例,采用恒转矩调速与恒功率调速相结合的调速方式,给出了退纸辊电机选型所... 针对目前国内复卷机退纸辊电机配置普遍偏高的问题,介绍了退纸辊电机在调速范围、额定功率、额定转矩和断纸停机时间等方面的选型依据。并以山东某纸厂复卷机为例,采用恒转矩调速与恒功率调速相结合的调速方式,给出了退纸辊电机选型所需参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降低退纸辊电机配置的2种选型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纸辊 电机 选型依据 优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实际暂态特性的配电网负荷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康忠健 田爱娜 +1 位作者 王平 訾淑伟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0年第12期1-7,共7页
针对现场实际负荷成分的时变性、随机性、复杂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考虑实际负荷暂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受控电流源负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负荷群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电压和电流暂态特性,通过神经网... 针对现场实际负荷成分的时变性、随机性、复杂性、多样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在考虑实际负荷暂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配电网受控电流源负荷模型的方法。该方法根据负荷群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电压和电流暂态特性,通过神经网络学习负荷群的电压电流特性,用受控电流源代替实际的负荷群,受控电流源的电流大小受神经网络控制,并利用Matlab/Simlink对所提出的负荷模型建立方法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负荷模型在单相短路、两相短路和三相短路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模型 暂态特性 神经网络 受控电流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及射频卡定位技术的天车物流子站设计
17
作者 杜卫华 邹克武 +1 位作者 高树红 魏志华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3期22-25,共4页
以凤宝炼钢厂物流管理系统的物流子站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物流子站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SoC的特点、射频卡的定位原理、读卡器的设计、称重传感器信号解调及安装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该物流子站的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 以凤宝炼钢厂物流管理系统的物流子站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物流子站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SoC的特点、射频卡的定位原理、读卡器的设计、称重传感器信号解调及安装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该物流子站的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该物流子站具有抗扰能力强、通信误码率低、响应速度快、维护方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车 物流子站 射频卡 定位 读卡器 称重传感器 SOC C8051F020 ND-250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TOL直升机的鲁棒非脆弱H_∞控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超 路泽永 +1 位作者 赵亚丽 井元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5807-5811,共5页
针对含有飞行时滞的垂直起飞着陆(VTOL)直升机系统,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考虑加性控制器增益摄动的时滞相关鲁棒非脆弱H∞控制器。利用描述系统变换,得到了状态反馈鲁棒非脆弱H∞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 针对含有飞行时滞的垂直起飞着陆(VTOL)直升机系统,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设计了考虑加性控制器增益摄动的时滞相关鲁棒非脆弱H∞控制器。利用描述系统变换,得到了状态反馈鲁棒非脆弱H∞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在无控制增益摄动的情形下,该控制器能够允许更大的飞行时滞。引入凸优化算法,求解使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且干扰抑制水平最小的最优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良好鲁棒性和非脆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滞 H∞控制 非脆弱 鲁棒 描述系统变换 VTOL直升机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对母材稀释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郭胜伟 李乐成 +2 位作者 刘政军 苏允海 王春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75-177,共3页
在等离子弧堆焊铁基复合耐磨合金过程中引入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在堆焊层中合成陶瓷硬质相,研究磁场电流大小对母材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可以... 在等离子弧堆焊铁基复合耐磨合金过程中引入外加纵向直流磁场,在堆焊层中合成陶瓷硬质相,研究磁场电流大小对母材的稀释作用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等试验设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外加磁场可以增加母材与堆焊层之间的过渡层的厚度,提高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整体耐磨性能;随着磁场电流的增加,母材的稀释作用增强,磁场电流为4A时,过渡层的厚度适中,保证了堆焊层与母材的结合强度的同时没有影响堆焊层中硬质相的形成;磁场电流5A以上时,由于强烈的电磁搅拌作用,母材对堆焊合金的稀释作用过大,阻碍了堆焊层中陶瓷硬质相的形成,不利于提高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释率 陶瓷硬质相 结合强度 堆焊层 纵向直流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管电磁无损探伤装置的结构设计
20
作者 王蓉 高嵩 陈海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22,76,共2页
针对国内现有油管磁性探伤检测线的不足, 研制了新型油管电磁探伤装置。该装置在传动线上将测量传感器的组件分成两组, 分别检测纵向和横向损伤及磨损。检测传感器采用多单元浮动式传感器, 结合较大游动范围的探头张合结构, 解决了在传... 针对国内现有油管磁性探伤检测线的不足, 研制了新型油管电磁探伤装置。该装置在传动线上将测量传感器的组件分成两组, 分别检测纵向和横向损伤及磨损。检测传感器采用多单元浮动式传感器, 结合较大游动范围的探头张合结构, 解决了在传动线上因油管中心不等高难以实现检测跟踪的问题。现场使用证明, 油管电磁无损探伤装置采用光、机械和气动复合控制方式,结构简单, 动作快, 工作可靠, 控制方便, 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 现场使用 无损探伤 检测线 新型 单元 研制 传动 气动 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