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培养料栽培草菇试验 被引量:14
1
作者 齐志广 董建新 朱正歌 《食用菌学报》 2003年第3期32-35,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产草菇是可行的,整个栽培周期为12~15d。子实体的生长速度符合曲线y=0.631x3-2.837x2+4.232x-0.643(1≤X≤6)的走势。阳畦栽培草菇的子实体产量明显高于木箱栽培草菇的子实体产量。草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分... 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生产草菇是可行的,整个栽培周期为12~15d。子实体的生长速度符合曲线y=0.631x3-2.837x2+4.232x-0.643(1≤X≤6)的走势。阳畦栽培草菇的子实体产量明显高于木箱栽培草菇的子实体产量。草菇子实体不同部位的组织分离物在玉米秸秆制成的母种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生活力强。其中,以菌盖表皮下菌肉组织在玉米秸秆培养料中的生长速度最快,菌丝5d便可以长满培养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培养料 草菇 栽培试验 栽培周期 生长速度 子实体产量 组织分离物 母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罕坝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资源与保护对策
2
作者 张向忠 侯建华 +1 位作者 武明录 张晓春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6年第S1期87-88,共2页
塞罕坝地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东径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中,属古北界华北区、蒙新区、东北区的交汇地带,区系组成复杂,历史上曾因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而成为清王朝的... 塞罕坝地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境内(东径116°51’~117°39’,北纬42°02’~42°36’),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分中,属古北界华北区、蒙新区、东北区的交汇地带,区系组成复杂,历史上曾因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而成为清王朝的“皇家狩猎场”,目前是河北省重要的森林及野生动物分布区,1992年—1995年对该地区野生陆栖脊椎动物进行了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栖脊椎动物 塞罕坝 资源与保护 野生动物资源 野生动物保护法 河北省 动物地理 区系组成 生态环境 经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元杂剧中包公的智慧风趣与幽默
3
作者 于莉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7-69,共3页
试谈元杂剧中包公的智慧风趣与幽默于莉莉在戏剧舞台上,包公被人们美化为扶危济贫、拯民倒悬的救星,素有“铁面无私”之称。故刚正无私成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天性峭直,未能笑容”,“博激孤峻,指之变色”,因此,贵戚宦官为之... 试谈元杂剧中包公的智慧风趣与幽默于莉莉在戏剧舞台上,包公被人们美化为扶危济贫、拯民倒悬的救星,素有“铁面无私”之称。故刚正无私成为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他“天性峭直,未能笑容”,“博激孤峻,指之变色”,因此,贵戚宦官为之敛手”,“吏民畏服,远近称之。”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剧 包公 智慧风趣 幽默 元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