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来源、吸收途径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蔺满凤
陈芳
+4 位作者
么强
王荣吉
周可欣
米世灿
赵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7,共15页
微纳塑料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植物是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纳塑料对其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关系到陆生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的来源、吸收途径和毒性效应,着重介绍了微纳塑料...
微纳塑料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植物是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纳塑料对其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关系到陆生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的来源、吸收途径和毒性效应,着重介绍了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毒性效应,以及对其他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毒性机制的影响,以期为微纳塑料在陆生植物体内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由于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影响的复杂性,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关注环境中微纳塑料的长期动态变化和效应研究,建立陆生植物-微纳塑料污染响应机制模型,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价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植物
微塑料
纳米塑料
来源
吸收途径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来源、吸收途径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
作者
蔺满凤
陈芳
么强
王荣吉
周可欣
米世灿
赵博
机构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资源与材料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承德市环保科技发展中心
出处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3-567,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514)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2019501004)
+2 种基金
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9224204D)
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程(KCJSX2024122)
2023年河北省硕士在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资助项目(CXZZSS2023198)。
文摘
微纳塑料普遍存在于环境中,对陆地生态系统构成巨大威胁。植物是该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微纳塑料对其产生负面效应,直接关系到陆生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的来源、吸收途径和毒性效应,着重介绍了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直接和间接毒性效应,以及对其他污染物在植物体内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及毒性机制的影响,以期为微纳塑料在陆生植物体内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由于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影响的复杂性,本文提出未来应更关注环境中微纳塑料的长期动态变化和效应研究,建立陆生植物-微纳塑料污染响应机制模型,以更好地预测和评价微纳塑料对陆生植物的毒性效应和生态风险。
关键词
陆生植物
微塑料
纳米塑料
来源
吸收途径
毒性效应
Keywords
terrestrial plant
microplastics
nanoplastics
source
absorption pathway
toxic effect
分类号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陆生植物中微纳塑料来源、吸收途径及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蔺满凤
陈芳
么强
王荣吉
周可欣
米世灿
赵博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