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在野生大豆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周欣 陈士亮 +2 位作者 桑利民 邙光伟 王瑞霞 《中国种业》 2023年第9期42-45,共4页
野生大豆具有繁殖系数高、高蛋白、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优点,适宜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多年来以野生大豆作为父本与栽培大豆杂交的品种居多,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技术难度大,不易成功。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自198... 野生大豆具有繁殖系数高、高蛋白、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优点,适宜作为育种的亲本材料。多年来以野生大豆作为父本与栽培大豆杂交的品种居多,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技术难度大,不易成功。承德市农林科学院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自1985年利用高蛋白野生大豆作母本与栽培大豆杂交获得成功以来,30多年间,一直致力于种间的回交改良工作,陆续开发了一系列承豆号高产多抗大豆新品种(系),拓宽了栽培大豆的遗传基础。后续将继续创制具有25%-100%的野生大豆细胞质新种质材料,促进冀北地区春播大豆品种的遗传改良。同时集成春播大豆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通过新技术示范推广与技术示范区建设,提升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为此,从承德市农林科学院大豆育种的历史沿革、已经审定的品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在野生大豆育种方面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育种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地区为例
2
作者 李成璞 王冰嵩 +2 位作者 季志强 陈雅慧 王奂仑 《中国农村科技》 2024年第7期44-46,共3页
作为五谷之首,谷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主食,也在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谷子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农业的友好伙伴,更是干旱农业下重要的粮食储备作物。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具有“一市连五... 作为五谷之首,谷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主食,也在社会发展和维护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谷子是我国旱作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农业的友好伙伴,更是干旱农业下重要的粮食储备作物。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当前承德地区谷子现代化农业产业正处在发展初期,具备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谷子现代化产业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本文对承德谷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发展方向做出初步的构想和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独特区位优势 产业发展基础 粮食储备 河北省东北部 生态农业 河北省承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芝麻一穴双株栽培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桑利民 崔彦芹 +5 位作者 周波 许利民 王殿清 郭元章 桑燕 徐桂真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2期41-45,共5页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 为探索春播芝麻高产的最佳栽培模式,以芝麻品种冀航芝2号和冀9014为试材,栽培模式设一穴双株宽窄行(宽行行距80 cm、窄行行距60 cm,密度16.7万株/hm^(2))、一穴双株等行距(行距80 cm,密度16.7万株/hm^(2))和一穴单株等行距(CK,行距60 cm,密度13.5万株/hm^(2))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芝麻植株生长、根系发育、病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一穴双株栽培模式在株高、主茎始蒴高度、叶面积和根系发育上具有优势,病害发生种类和程度变化不大,茎粗、千粒重和单株生产力有所降低,但产量较高。在密度为16.7万株/hm^(2)的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冀航芝2号和冀9014采用宽窄行种植的株高、叶面积、始蒴高度、根系发育、千粒重、产量等均优于等行种植,其中千粒重分别增加了8.3%和3.2%,产量分别增加了7.9%和5.6%。一穴双株宽窄行(80 cm-60 cm)栽培模式更适宜在春播芝麻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春播 栽培模式 一穴双株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播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模式
4
作者 桑利民 张春雨 +5 位作者 周波 李一 桑燕 崔彦芹 郭元章 徐桂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2,共4页
为充分发挥芝麻作物的移栽特性,探索新的芝麻栽培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技术模式。模式中的技术要点确立了拱棚地块选择、播种量、拱棚育秧技术、秧苗移栽技术、... 为充分发挥芝麻作物的移栽特性,探索新的芝麻栽培模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结合近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生产实践,总结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技术模式。模式中的技术要点确立了拱棚地块选择、播种量、拱棚育秧技术、秧苗移栽技术、施肥五项关键指标标准。分析了该模式的4个优点,有效缩短生育期、高产稳产并举、减少虫害防治次数、病害发生与平种模式无差异,缺点是不适用于6.67 hm^(2)以上规模化芝麻种植园区。芝麻拱棚育秧移栽模式对扩大种植区域和快速形成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春播芝麻 拱棚育秧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对冀北春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欣 耿银民 +3 位作者 邙光伟 王瑞霞 任自忠 陈士亮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57-61,67,共6页
为了明确冀北中部地区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春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春大豆新品种承豆10号为试材,设单施化肥(常规施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 kg/hm^(2),CK)、微生物菌剂1200 kg/hm^(2)+减施化肥10%(T_(1))、微生物菌剂1200 kg/hm^(... 为了明确冀北中部地区施用微生物菌剂对春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春大豆新品种承豆10号为试材,设单施化肥(常规施肥,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 kg/hm^(2),CK)、微生物菌剂1200 kg/hm^(2)+减施化肥10%(T_(1))、微生物菌剂1200 kg/hm^(2)+减施化肥20%(T_(2))、微生物菌剂1200 kg/hm^(2)+减施化肥30%(T_(3))4个处理,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一次性人工施入土壤,研究了微生物菌剂替代化肥水平对春大豆主要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均有助于大豆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向子粒转移,促进大豆高产;随着替代化肥水平的增大,大豆部分生长性状(株高、底荚高度)、产量构成要素和产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其中T_(2)处理的各性状表现最好。微生物菌剂替代部分化肥处理可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但会导致大豆脂肪含量明显降低。总体来看,在河北承德地区,用微生物菌剂1200 kg/hm^(2)和氮磷钾三元复合肥240 kg/hm^(2)做基肥效果最好,不仅可显著增加花后大豆干物质积累,促进大豆生长,还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子粒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大豆 微生物菌剂 干物质积累 生长性状 产量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春播大豆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6
作者 桑利民 闫秀 +9 位作者 王丽英 高占林 李世 崔海明 刘翠珍 周欣 张扬 梁秀义 孙海迪 王瑞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大豆田害虫发生规律和提高害虫防治水平,综合多地区大豆田害虫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北省春播区大豆害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在大豆全生育期共发生害虫30种,分属6目17科;为害严重,大豆蚜、点蜂缘蝽等害虫均可...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大豆田害虫发生规律和提高害虫防治水平,综合多地区大豆田害虫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北省春播区大豆害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在大豆全生育期共发生害虫30种,分属6目17科;为害严重,大豆蚜、点蜂缘蝽等害虫均可造成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产;防治难度大,棉铃虫等一些害虫为害具有暴发性,需短时间内作出防治反应,点蜂缘蝽等一些害虫为害时间长,需进行多次防治。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进一步将害虫分为3个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针对春播大豆害虫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大豆 地下害虫 大豆蚜 点蜂缘蝽 棉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冀北地区春大豆生长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欣 王瑞霞 +2 位作者 陈士亮 桑利民 梁秀义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58-64,81,共8页
为了给承德地区大豆高产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亚有限结荚习性春大豆新品种承豆10号为试材,设置氮磷钾不同用量水平的田间试验,在试验地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丰富的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春大豆... 为了给承德地区大豆高产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亚有限结荚习性春大豆新品种承豆10号为试材,设置氮磷钾不同用量水平的田间试验,在试验地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丰富的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春大豆生长性状、产量要素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磷钾肥(P_(2)O_(5)120 kg/hm^(2)、K_(2)O 120 kg/hm^(2))条件下,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施用大量氮肥可显著增加大豆株高、茎粗、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施氮量为120~180 kg/hm^(2)时产量明显提高,其中施氮量为18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相同氮钾肥(N 120 kg/hm^(2)、K2O 120 kg/hm^(2))条件下,与不施磷肥处理相比,适量施用磷肥可显著增加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但不同施磷量处理的大豆株高、茎粗、底荚高度、主茎节数和有效分枝数等植株形态性状差异均较小,增施磷肥均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其中施磷量为120 kg/hm^(2)时产量最高;在相同氮磷肥(N 120 kg/hm^(2)、P_(2)O_(5)120 kg/hm^(2))条件下,与不施钾肥处理相比,施用钾肥对大豆各生长性状和产量各要素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其中施钾量为120 kg/hm^(2)时有利于大豆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和百粒重的增大,产量最高。大豆高产的肥料最优用量组合为氮肥(N)180 kg/hm^(2)、磷肥(P_(2)O_(5))120 kg/hm^(2)、钾肥(K_(2)O)120 kg/hm^(2),该处理下大豆产量最高,达到4712.00 kg/hm^(2),较不施肥处理增加4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冀北地区 春大豆 生长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春大豆干物质积累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欣 陈士亮 +3 位作者 王瑞霞 桑利民 宫宇 王奂仑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28-34,40,共8页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春大豆高产施肥中氮(N)磷(P2O5)钾(K2O)肥料的最佳用量,以承豆10号为试材,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春大豆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对肥料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春大豆高产施肥中氮(N)磷(P2O5)钾(K2O)肥料的最佳用量,以承豆10号为试材,研究了氮磷钾肥不同用量配施对春大豆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对肥料的偏生产力和农学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育进程,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不断增加,植株各部分干物质的分配比例不断变化;不同肥料施用量对产量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施氮处理的大豆产量较不施氮处理增产3.97%~29.07%,施磷处理的产量较不施磷处理增产6.47%~19.88%,施钾处理的产量较不施钾处理增产22.29%~23.04%,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180、120和120 kg/hm^(2)时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时,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会下降;磷肥用量超过120 kg/hm^(2)时,磷肥利用率和增产效益均会下降;钾肥用量超过120 kg/hm^(2)时,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会下降。本试验条件下,承德地区氮肥(N)用量为180 kg/hm^(2)、磷肥(P2O5)用量为120 kg/hm^(2)、钾肥(K2O)用量为120 kg/hm^(2)时,肥料利用率较高,大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最大,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春大豆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料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豆10号示范推广及田间测产与高产经验探讨
9
作者 周欣 邙光伟 +2 位作者 陈士亮 王瑞霞 高小闯 《中国种业》 2025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充分挖掘高产广适大豆品种承豆10号的增产潜力并确定其适宜种植区域,育种团队于2020-2024年对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及小面积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尤其是在河北省春播区,该品种屡... 为充分挖掘高产广适大豆品种承豆10号的增产潜力并确定其适宜种植区域,育种团队于2020-2024年对其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及小面积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性强,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尤其是在河北省春播区,该品种屡次创造高产记录,经专家测产验证,最高折合每667m^(2)平均产量达356.02kg。系统总结实现该品种高产的关键种植经验与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为今后大豆新品种的大面积转化应用和单产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豆10号 示范推广 田间测产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