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量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多模脑功能监测评估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
1
作者 孙实安 王迎东 +3 位作者 程晓峰 邸燕娜 姜健慧 于朝旭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查,并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79例)和血肿稳定组(41例)。通过对比两组间QEEG和TCD的参数差异,探究这些监测指标与血肿扩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血肿扩大组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吸烟比例也较高,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初始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血肿扩大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DAR和DTABR值均高于续血肿稳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其中DAR和DTABR的相关性尤其强(r值分别为0.774和0.738,P<0.05),P1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0.2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参数在预测血肿扩大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AR的AUC值高达0.970。随访期间,血肿稳定组的MR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优于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QEEG和TCD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定量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期肺癌的外科治疗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德康 刘建伟 +3 位作者 汪良骏 张汝刚 张大为 张德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Ⅳ期肺肿瘤 外科手术 病理 综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新妇苷通过调节HIF-1α/VEGF轴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媛媛 顾玉 +2 位作者 刘秋霞 马胜辉 龚志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探究落新妇苷(AST)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T(0、5、25、50、100、150、200、30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 目的:探究落新妇苷(AST)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T(0、5、25、50、100、150、200、30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采用CK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MCF-7、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AST低剂量(AST-L)组、AST中剂量(AST-M)、AST高剂量(AST-H)组、AST-H+DMOG(HIF-1α/VEGF通路激活剂)组,EdU法检测AST处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Matrigel管型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VM形成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中HIF-1α、VEGF、VE-cadherin、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0μmol/L AST相比,5、25、50、100、150、200、300μmol/L AST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AST-L、AST-M、AST-H组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VM管腔数目、HIF-1α、VEGF、V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均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AST-H组相比,AST-H+DMOG组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VM管腔数目、HIF-1α、VEGF、V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而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AST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VM形成,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落新妇苷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拟态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葬作用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程陈 张静 +2 位作者 黄萃园 何向宇 杨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胞葬作用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胞葬作用为靶点,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胞葬作用受损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CG18/miR-17-5p/HMGA2分子轴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 被引量:16
5
作者 曲宝亮 穆怀博 +3 位作者 勾建强 扬宇 马胜辉 杜春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9-416,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HCG18/miR-17-5p/HMGA2分子轴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62例NSCL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NSCLC细胞系A549、NCIH1299、H1650、NCI-H460... 目的:探讨lncRNA HCG18/miR-17-5p/HMGA2分子轴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承德市中心医院62例NSCLC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以及NSCLC细胞系A549、NCIH1299、H1650、NCI-H460和人肺上皮细胞BEAS-B,用qPCR法检测NSCLC组织及细胞系中HCG18、miR-17-5p及高迁移率族蛋白A2(HMGA2)的表达水平。分别用Si-HCG18、miR-17-5p、miR-17-5p+HCG18或pcDNA3.1-HMGA2转染A549和NCI-H460细胞,用CCK-8法、Transwell实验、Wb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HMGA2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HCG18对miR-17-5p或miR-17-5p对HMGA2的靶向调控作用。构建敲降HCG18的A549细胞小鼠移植瘤模型,观察对移植瘤的影响。结果:lncRNA HCG18在NSCLC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均P<0.01),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晚期NSCLC患者中HCG18的表达显著提高,且HCG18高表达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均P<0.01)。转染Si-HCG18显著抑制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P<0.01),上调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P<0.01)、下调神经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均P<0.01),小鼠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了HCG18与miR-17-5p靶向结合,以及miR-17-5p与HMGA2靶向结合。转染miR-17-5p后NSCLC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受到抑制(均P<0.01),促进上皮钙黏蛋白的表达(P<0.01)、抑制神经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的表达(均P<0.01),而转染miR-17-5p+HCG18后可抑制miR-17-5p的作用。结论:HCG18通过调控miR-17-5p/HMGA2分子轴促进NSCLC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A549细胞 NCI-H460细胞 lncRNA HCG18 miR-17-5p 高迁移率族蛋白A2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05靶向负调控KIFC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7
6
作者 赵继聪 王薇 +3 位作者 刘建伟 马建欣 徐德利 郭靖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32-1438,共7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05(miR-105)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RT-q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细胞中miR-105和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目的:研究微小RNA-105(miR-105)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运用RT-qPCR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和细胞中miR-105和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KIFC1)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和细胞中KIFC1蛋白的表达。将细胞分为miR-105组(转染miR-105 mimics)、miR-NC组(转染mimics阴性对照序列)、inhibitor-NC组(转染inhibitor阴性对照序列)、inhibitor-miR-105组(转染miR-105 inhibitor)、si-NC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si-KIFC1组(转染KIFC1 siRNA)、miR-105+vector组(miR-105 mimics和pcDNA 3.1共转染)和miR-105+KIFC1组(miR-105 mimics和pcDNA 3.1-KIFC1共转染),均以脂质体法转染至非小细胞肺癌H460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萤光素酶相对活性。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miR-105表达显著降低,KIFC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人正常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相比,H460细胞中的miR-105表达显著降低,KIFC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105可降低野生型KIFC1的H460细胞萤光素酶相对活性,且负向调控KIFC1的蛋白表达。过表达miR-105或敲减KIFC1表达均可显著抑制H46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且过表达KIFC1可逆转miR-105对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05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与靶向负调控KIFC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05 驱动蛋白家族成员C1 非小细胞肺癌 细胞活力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伴肩关节半脱位的疗效 被引量:13
7
作者 于永红 杨帆 +5 位作者 周黎 赵文君 王昌盛 冯海燕 黄喆 滕思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观察在康复训练基础上佩戴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80例屈肌痉挛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组在康复时佩戴简... 目的观察在康复训练基础上佩戴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对脑卒中后上肢屈肌痉挛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效果。方法 80例屈肌痉挛并发肩关节半脱位的脑卒中患者,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组在康复时佩戴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治疗前后测量X线片肩峰至肱骨头间距(AHI),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肩关节活动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AHI、改良Ashworth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佩戴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进行康复训练能进一步缓解脑卒中患者屈肌痉挛,减轻肩关节半脱位,改善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痉挛 肩关节半脱位 康复 矫形器 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和短轴平面外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聂明辉 张晓侠 +7 位作者 刘会玲 李义学 王晓岩 吴文瑛 冯佩明 丁华杰 王志学 赵胜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和短轴平面外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应用,为选择动脉血压监测置管引导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长轴平面内和短轴平面外技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中的应用,为选择动脉血压监测置管引导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长轴组和短轴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分别实施长轴平面内、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操作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两种方案的优缺点。结果长轴组患者刺入目标血管时间和总穿刺时间均长于短轴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短轴组(P<0.05),穿刺次数少于短轴组(P<0.05)。长轴组和短轴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短轴平面外技术超声引导相比,长轴平面技术具有更高的穿刺成功率,但穿刺时间较长,存在改进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平面技术 感染性休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脑出血患者钻孔引流和开颅手术选择标准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乔建勇 王昌盛 +2 位作者 武焕颖 韩广明 郭伟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31-735,共5页
共288例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接受钻孔引流术(140例)和血肿清除术(148例)。通过分析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和出血量与6个月后患者病残率和病死率间的关系,获得钻孔引流术与神经外科手术之间的分界标准,并探讨幕上脑出血患者的合理手术方式。
关键词 脑出血 引流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在侵袭性垂体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建龙 乔建勇 段庆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侵袭性垂体瘤(I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IPA和40例非侵袭性垂体瘤(NIPA)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TNF-α、IL-6在IPA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NIPA...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侵袭性垂体瘤(I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IPA和40例非侵袭性垂体瘤(NIPA)组织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 TNF-α、IL-6在IPA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NIPA(P<0.05)。结论 TNF-α、IL-6可能在IPA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垂体瘤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6例颅脑交通伤的治疗
11
作者 武焕颖 张海军 乔建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22-423,共2页
关键词 亚低温治疗 颅脑交通伤 颅脑创伤患者 颅脑创伤后 颅内压监护 临床特点 急诊手术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12
作者 石彪 孙建利 +4 位作者 许再超 李艳兵 杜金龙 孙晓光 党翠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6-541,共6页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雨蛙肽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在AR42J细胞中转染β-catenin过... 目的:研究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雨蛙肽处理大鼠胰腺腺泡AR42J细胞,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在AR42J细胞中转染β-catenin过表达载体,用雨蛙肽处理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测定过表达效果,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的变化,二硝基苯肼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碘-淀粉比色法检测淀粉酶(AMY)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结果:AR42J细胞经雨蛙肽处理后细胞中β-caten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β-Catenin过表达载体转染可明显提高雨蛙肽作用下胰腺腺泡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水平。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β-catenin可以提高雨蛙肽处理后的AR42J细胞活力,降低LDH和AMY漏出率,减少细胞凋亡,降低细胞中CHOP和cleaved caspase-12的蛋白水平(P<0.05)。结论:β-Catenin可明显抑制雨蛙肽诱导的胰腺腺泡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减少内质网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腺泡细胞 雨蛙肽 Β-连环蛋白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肠方对直肠黏膜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李岩 高福洋 张化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34-1237,共4页
目的:观察涤肠方治疗直肠黏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慢性直肠黏膜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消炎、止血、解痉、合理... 目的:观察涤肠方治疗直肠黏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来医院就诊的慢性直肠黏膜炎患者9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4例,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消炎、止血、解痉、合理饮食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栓纳肛,早晚排空大便后,各1次,每次1 g,15 d为1个疗程,隔2 d再进行下一疗程,第2疗程每日1次,第3、4疗程每周3次。观察组患者采用涤肠方治疗,在睡前排空大便后保留灌肠1次,每天1剂,15 d为1疗程,连续服用4疗程。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中的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白细胞数目WBC、红细胞数目RBC),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检查(血肌酐BUN、血尿素氮Scr),以及腹痛、坠胀、肛周不适反应。随访:结束后每3个月复查1次。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IL-2、IL-4、IL-10及IFN-γ水平明显较治疗前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BUN、Scr、TC及TG均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高于对照组的79.5%(P〈0.05),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均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涤肠方治疗直肠黏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因此涤肠方保留灌肠是临床上治疗直肠黏膜炎的有效治疗方剂,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肠方 柳氮磺吡啶栓 IL-2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纤维肉瘤1例
14
作者 高福洋 芦钺 郑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02-802,共1页
患者女,75岁,主因“间断性腹部胀痛5天”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50 mmHg/80mmHg;腹平坦,右上腹可触及约6cm×5cm肿物,质韧,活动差,脐右侧可触及约13cm×10cm肿物,质硬,活动差,右侧腹压痛。腹部... 患者女,75岁,主因“间断性腹部胀痛5天”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80次/分,呼吸19次/分,血压150 mmHg/80mmHg;腹平坦,右上腹可触及约6cm×5cm肿物,质韧,活动差,脐右侧可触及约13cm×10cm肿物,质硬,活动差,右侧腹压痛。腹部超声:胆囊大小80mm×38mm,壁厚度正常,内见多发强回声,最大约46 mm×30 mm,右腹见约113 mm×163mm条状低回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 纤维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E-cd、MMP-2和CD44v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付宪文 焦保华 +2 位作者 张祥宏 乔建勇 段庆华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 目的 探讨钙粘素(E-cadherin,E-cd)、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和粘附分子(CD44v6)在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9例对照者脑组织中E-cd、MMP-2和CD44v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1)对照组脑组织E-cd的阳性表达率为100%;神经胶质瘤Ⅰ~Ⅱ级和Ⅲ~Ⅳ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10/25)和24%(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对照组MMP-2阳性表达率为11%;在经胶质瘤Ⅰ~Ⅱ级组为32%(8/25),Ⅲ~Ⅳ级组为6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神经胶质瘤组相比,MMP-2的表达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3)CD44v6在对照组及神经胶质瘤组均无表达。结论 E-cd和MMP-2在神经胶质瘤的牛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且可能与其侵袭性有关,而CD44v6则与神经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神经胶质瘤 钙粘着蛋白类 金属蛋白酶类 细胞粘着分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鹏程 张海军 +1 位作者 武焕颖 郭伟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571-1576,共6页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调节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株胶质瘤细胞中NGF以及TrkA的蛋白及m RNA水平。以U251为实验细胞,将U251分为Contro... 目的: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调节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株胶质瘤细胞中NGF以及TrkA的蛋白及m RNA水平。以U251为实验细胞,将U251分为Control组和NGF组,50μg/L的NGF干预。CCK-8检测细胞活力,PI染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growth factor receptor,TrkA)、AKT、PI3K以及代谢酶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丙酮酸激酶M2(pyruvate kinase M2,PKM2)的表达水平,检测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将U251细胞分为为Control组、AKT inhibitor组和NGF组,Control组为常规培养细胞,AKT inhibitor组为AKT抑制剂预处理后再使用50μg/L的NGF干预,而NGF组为50μg/L的NGF干预。同样进行上述检测。结果:胶质瘤细胞中NGF和TrkA水平高于胶质细胞,其中U251水平最高。NGF干预后,U251细胞活力增高,NGF组细胞中G2期明显高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的侵袭数目明显高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中TrkA、AKT、PI3K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而代谢酶PFK、PKM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NGF组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相比Control组具有明显差异。AKT信号抑制后,NGF组细胞活力高于Control组、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中G2期比例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的侵袭数目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中TrkA、AKT、PI3K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而代谢酶PFK、PKM2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NGF组细胞葡萄糖摄取水平、乳酸水平、细胞氧耗水平相比Control组和AKT inhibitor组具有明显差异。结论:NGF可以通过TrkA-PI3K/AKT信号促进胶质瘤细胞Warburg效应,促进其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胶质瘤细胞 Warburg效应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上神经卡压机制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宋云骏 王永为 +3 位作者 姜林鹤 黄微 辛建会 肖春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3-626,共4页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肩胛上切... 目的探讨肩胛上神经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2具(男13具,女9具)44侧成尸标本,解剖观测肩胛上切迹,冈盂切迹的形态特点以及肩胛上神经走行、分支及分布的解剖学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肩胛上切迹类型:U型占40.91%(18侧),浅U型占22.73%(10侧),大弧型占27.27%(12侧),方形占9.01%(4侧)四种。肩胛上切迹的厚度为(1.55±0.36)mm。肩胛上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所成角为(86.04±1.28)°。冈下肌支的入肌点,有22.73%在该肌的起点处,77.27%在中或外1/3处。冈盂切迹的厚度在(6.82±1.21)mm。肩胛上神经自肩胛上孔穿出点至肩胛冈基底部的高度为(11.13±0.21)mm;至冈盂切迹的水平距离为(14.03±0.64)mm。肩胛上神经转折角为(49.65±1.63)°。结论肩胛上切迹的类型、肩胛上切迹和冈盂切迹的厚度,肩胛上神经转折角的大小、神经主干与冈上肌支的角度以及冈下肌支的入肌点等均是肩胛上神经卡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上神经 神经卡压 肩胛上切迹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血管瘤致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大伟 姚秀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5期56-56,共1页
例1,男性,62岁。因反复黑便2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0/6kPa,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及肿块、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活跃。肛诊见黑便,未扪及肿块。血常规:血红蛋白40克/L,红细胞1.65×10~9... 例1,男性,62岁。因反复黑便2月,加重2周入院。查体:体温36℃,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0/6kPa,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及肿块、肝脾无肿大,肠鸣音活跃。肛诊见黑便,未扪及肿块。血常规:血红蛋白40克/L,红细胞1.65×10~9/L,尿常规(-),大便常规:柏油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血管瘤 上消化道大出血 黑便 毛细血管瘤 肠腔 胃镜检 柏油 屈氏韧带 肝脾 钡餐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铁皮石斛多糖的胶原/壳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梅赞 肖秀平 +2 位作者 武焕颖 杜英杰 曹定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42-2747,共6页
目的观察胶原/壳聚糖/铁皮石斛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铁皮石斛多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在神经分化诱导的基础上,以不同质量浓度铁皮石斛多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观察胶原/壳聚糖/铁皮石斛多糖支架对脊髓损伤大鼠的修复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不同质量浓度铁皮石斛多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在神经分化诱导的基础上,以不同质量浓度铁皮石斛多糖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T-qPCR法检测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进行吉姆萨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体内实验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胶原/壳聚糖支架组、铁皮石斛多糖支架组,每组12只,术后12周,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对脊髓损伤区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的铁皮石斛多糖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促进神经元分化相关基因Nestin、MAP-2、NSE mRNA表达,抑制GFAP mRNA表达;细胞染色进一步证实铁皮石斛多糖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与胶原/壳聚糖支架比较,胶原/壳聚糖/铁皮石斛多糖支架可进一步恢复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缩小脊髓损伤空洞面积,增加神经元、神经纤维数量,抑制胶质瘢痕增生。结论复合铁皮石斛多糖的胶原/壳聚糖支架可通过促进神经元的再生、神经的再髓鞘化和轴突的生长,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瘢痕的产生,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壳聚糖支架 脊髓损伤 神经元再生 神经再髓鞘化 轴突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肝样腺癌1例
20
作者 李大伟 姚秀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58-58,共1页
患者,女性,61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嗳气返酸半年,食欲减退20余天入院。查体: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上腹部可扪及10cm×10cm×9cm圆形肿物,B型超声示:右上腹8cm×7cm实质性肿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窦部4cm×3cm龛影... 患者,女性,61岁,因上腹部胀痛,伴嗳气返酸半年,食欲减退20余天入院。查体: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上腹部可扪及10cm×10cm×9cm圆形肿物,B型超声示:右上腹8cm×7cm实质性肿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窦部4cm×3cm龛影,周围可见充盈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肝样腺癌 胃窦部 上腹部 小网膜 心肺无异常 返酸 实质性肿块 B型超声 充盈缺损 菜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