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市中心医院医学人文教育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艳利 胡秀芬 +4 位作者 王春艳 高晓兰 刘岩 王利民 轩玉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0,共4页
承德市中心医院通过委托专业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对医院人文精神现状进行调研、评估和规划设计,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培训指南,科学设立评估周期,明确教育培训阶段性内容、方法和目标;发挥名家效应和强化自身师资队伍标准化建设系统开展... 承德市中心医院通过委托专业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对医院人文精神现状进行调研、评估和规划设计,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培训指南,科学设立评估周期,明确教育培训阶段性内容、方法和目标;发挥名家效应和强化自身师资队伍标准化建设系统开展全员培训;开展常态化全员读书活动和阶段性医学人文主题大讨论活动、为员工实践人文精神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在医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医学人文课程等方式方法,在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实践 医学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七年病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立新 宋立刚 张和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7-58,61,共3页
为了解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方面的意义,本文对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近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由慢性病组成,且以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和失去手术机会或术... 为了解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方面的意义,本文对承德市中心医院家庭病床科近7年收治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病人主要为60岁以上的老人,基本由慢性病组成,且以心、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骨关节病和失去手术机会或术后的恶性肿瘤等对人群健康影响较大的疾病为主。病人的平均住床时间较长(13.6天)。说明家庭病床科在全科医学和社区医疗保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病床科 全科医学 老年 慢性病
全文增补中
承德市25,205例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薛秀丽 翼楠 +5 位作者 张娇 李春美 程云 赵艳红 王大勇 薛涵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首次针对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承德地区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干预提出建议和数据参考。方法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25,205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法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集... 目的首次针对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承德地区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干预提出建议和数据参考。方法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25,205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法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集足跟血,应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进行24个基因208个位点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对耳聋基因变异频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9年4月-2021年10月间,承德市共25,205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其中38例未通过联合筛查,133例基因筛查通过而听力筛查未通过,2,649例听力筛查通过而基因筛查未通过。聋病易感基因异常携带率10.66%,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MT-RNR1和GJB3基因变异携带率较高,分别为7.19%、2.23%、0.98%和0.38%;其次为TMPRSS3、USH2A、OTOF、MARVELD2、MYO15A、MYO7A、DFNA5、LRTOMT,检出率为0.21%,占阳性个体的1.97%。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承德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发现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率为10.66%,其中GJB2基因的c.109G>A位点检出率最高,约4.47%,对于携带c.109G>A位点变异的新生儿临床表型迟发的情况,应提供持续的遗传咨询和定期随访,进行提早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聋病易感基因 基因筛查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承德县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
4
作者 王旭明 王海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55-655,共1页
目的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国内资料和承德县医院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可行性管理规范。结果:提高医务工作者对高危药品的认识,降低用药风险。结论:承德县医院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管理,依... 目的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以国内资料和承德县医院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可行性管理规范。结果:提高医务工作者对高危药品的认识,降低用药风险。结论:承德县医院高度重视高危药品管理,依照二甲评审规定,制定了该院《高危药品管理细贝吩,严格PDCA循环,逐步规范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减少用药差错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药品 目录 分级管理 警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县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5
作者 王旭明 王海珠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668-668,共1页
目的对2015年1-7月承德县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分析,掌握其最基本情况,分析原因,以便制定方案提高该院基本药物使用率。结果:通过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制定适合该院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的方案。结论:承德县医院2015... 目的对2015年1-7月承德县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分析,掌握其最基本情况,分析原因,以便制定方案提高该院基本药物使用率。结果:通过分析原因,找到症结,制定适合该院提高基本药物使用率的方案。结论:承德县医院2015年1-7月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5.55%,低于国家规定的30%,找到症结,制定措施,8-10月全院基药使用率提高到27.2%,基药使用率在2016年达到国家标准有望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药物使用率 原因分析 症结 提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通过核因子κB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心肌损伤
6
作者 曹雪峰 赵亮 +4 位作者 刘旭东 刘汉成 董天鑫 罗艾静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9-294,共6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缓解阿霉素(Adr)诱导的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取心肌织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大鼠原代...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通过调节核因子κB(NF-κB)缓解阿霉素(Adr)诱导的心肌损伤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取心肌织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肺癌细胞系H226、胃癌细胞系AGS和膀胱癌细胞系5637,并分为control组、Adr组、Adr+Dex组、Dex组、Adr+Dex+NF-kBi组,进行CCK-8实验、免疫荧光染色、活性氧(ROS)含量检测。结果Adr组大鼠心肌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活性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生成增加,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减少。Adr+Dex组心肌细胞形态改善,细胞活性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生成减少,Adr+Dex组NF-κB表达显著增加。Adr+Dex+NF-kBi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且ROS生成增加。Adr组肿瘤细胞活性降低,与Adr+Dex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Dex不影响Adr的化疗效果,可能通过调节NF-κB改善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及减少ROS生成,减轻Adr诱导的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阿霉素 核因子ΚB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脑电图及经颅多普勒的多模脑功能监测评估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
7
作者 孙实安 王迎东 +3 位作者 程晓峰 邸燕娜 姜健慧 于朝旭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 目的评估定量脑电图(QEEG)和经颅多普勒(TCD)的多模脑功能监测在预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扩大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120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入院24 h内接受QEEG和TCD检查,并根据血肿是否扩大将患者分为血肿扩大组(79例)和血肿稳定组(41例)。通过对比两组间QEEG和TCD的参数差异,探究这些监测指标与血肿扩大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血肿扩大组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吸烟比例也较高,血肿扩大组患者的初始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血肿扩大组在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的DAR和DTABR值均高于续血肿稳定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与血肿扩大呈正相关,其中DAR和DTABR的相关性尤其强(r值分别为0.774和0.738,P<0.05),P1的相关性相对较弱(r=0.2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DAR、DTABR和P1参数在预测血肿扩大方面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DAR的AUC值高达0.970。随访期间,血肿稳定组的MRS评分在所有时间点上优于血肿扩大组(P<0.05)。结论QEEG和TCD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患者,从而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扩大 定量脑电图 经颅多普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7/IL-23免疫炎症轴与慢性心力衰竭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探究
8
作者 程明艳 王晶华 +4 位作者 王文月 田娜 高艳飞 王艳春 杨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56,162,共5页
目的:探究IL-17/IL-23免疫炎症轴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17、IL-23水平,分析血清IL-1... 目的:探究IL-17/IL-23免疫炎症轴与慢性心力衰竭(CHF)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1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17、IL-23水平,分析血清IL-17、IL-23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临床资料、血清IL-17、IL-23水平,分析血清IL-17、IL-23水平与CHF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价血清IL-17、IL-23水平对CHF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各预测方案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17、IL-23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CHF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较预后良好患者升高(P<0.05);血清IL-17、IL-23与CHF患者临床预后独立相关,且血清IL-17、IL-23水平越高,CHF患者临床预后不良风险越大;血清IL-17、IL-23水平预测CHF患者临床预后的AUC分别为0.787、0.726,联合预测AUC为0.918(P均<0.001);血清IL-17、IL-23联合预测的AUC较单一指标显著升高(P<0.05)。结论:CHF患者IL-17/IL-23免疫炎症轴中IL-17、IL-23水平明显升高,参与疾病发生发展,临床检测其水平有助于预测CHF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IL-17/IL-23 免疫炎症轴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对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王莉萍 孙艳斌 +5 位作者 关森 赵振儒 边晶 王曌 王建雄 张凌岚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BB)对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部分切除手术患者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 目的 探讨喉罩联合支气管封堵器(BB)对胸腔镜肺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4月至2024年10月择期行胸腔镜下单侧肺部分切除手术患者104例,男64例,女40例,年龄18~64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喉罩联合BB组(B组)和双腔支气管插管(DLT)组(D组),每组52例。B组采用喉罩联合BB,D组采用DLT,进行单肺通气(OLV)。以胸骨旁线、腋前线、腋后线及两乳头间连线将健侧肺分成6个区域,应用床旁肺超声进行评估。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拔除通气工具后肺超声评分(LUS)、肺萎陷评分和外科医师满意度评分。记录置入通气工具即刻(T_(0))、OLV开始即刻(T_(1))、OLV 20 min(T_(2))、OLV结束即刻(T_(3))的气道峰压(Ppeak)、平台压(Pplat)和肺动态顺应性(Cdyn)。记录术前24 h、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IL-6、TNF-α和CRP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6 h咽痛VAS疼痛评分与术后3 d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D组比较,B组术后即刻、术后24 h血清IL-6、CRP和TNF-α浓度、术后6 h咽痛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麻醉前即刻、拔除通气工具后LUS、术中肺萎陷评分和术后外科医师满意度评分、T_(0)—T_(3)时Ppeak、Pplat和Cdyn、术后3 d肺部感染、肺不张和胸腔积液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喉罩联合BB用于胸腔镜下肺部分切除术患者,可以降低术后早期炎性因子浓度,减轻术后早期咽痛,不增加健侧肺术后LUS评分和PPCs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 支气管封堵器 肺超声 炎性因子 术后肺部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的两种治疗方法比较: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陶芳 刘建英 崔玉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疗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炎性因子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月到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外用光照组和口服药物组,外用光照...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疗法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胆红素、炎性因子含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2022年1月到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外用光照组和口服药物组,外用光照组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口服药物组在外用光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和炎症指标含量、皮肤黄染消退所用时长和不良反应等情况,评价该联合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外用光照组的有效率为80.00%(32/40),口服药物组的有效率为95.00%(38/40),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开始前,外用光照组和口服药物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患儿的经皮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黄染消退的时间显著减少(P<0.01,P<0.05)。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显著减少(P<0.01)。治疗开始前,外用光照组和口服药物组患儿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以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患儿的GGT、ALP以及AST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开始前,外用光照组和口服药物组患儿的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患儿的CRP、AFP以及TRF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外用光照组比较,口服药物组患儿发热、腹泻以及皮疹的发生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茵栀黄颗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更快速地减少新生儿黄疸患儿低经皮和血清胆红素含量,其作用途径与减少血清CRP、AFP水平,抑制患儿体内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颗粒 新生儿黄疸 胆红素 炎症反应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莲花片治疗感冒风热证或上呼吸道感染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文 袁强 +4 位作者 吴正启 王卫东 杨新民 王春民 刘书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85-2086,共2页
目的:观察金莲花片对感冒风热证或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试验组口服金莲花片,对照组用复方草珊瑚含片,5d为1疗程,在1、3、6d记录症状评分情况,1、6d做血、尿、大便常... 目的:观察金莲花片对感冒风热证或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咽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试验组口服金莲花片,对照组用复方草珊瑚含片,5d为1疗程,在1、3、6d记录症状评分情况,1、6d做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胸透检查等。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金莲花组和复方草珊瑚含片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333例)和88.2%(10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缓解咽痛与咽黏膜充血方面,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金莲花片和复方草珊瑚含片是治疗感冒风热证的有效药物,在缓解咽痛与咽黏膜充血方面,金莲花组优于复方草珊瑚含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花片 中药制剂 感冒风热证 上呼吸道感染 多中心试验 随机试验 开放试验 阳性药平行对照 复方草珊瑚含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城市卒中中心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2
作者 杜海松 张江涛 +5 位作者 朱海暴 刘秀洁 侯书敏 张冠文 奚继明 张然 《中国医院管理》 2013年第10期31-32,共2页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的有效防治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虽然我国大城脑卒中治疗紧跟国际先进理念.但中小城市规范诊疗尚无...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脑卒中的有效防治成为当务之急。而目前,虽然我国大城脑卒中治疗紧跟国际先进理念.但中小城市规范诊疗尚无成熟方案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单元卒中中心 管理模式 溶栓治疗 中小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柴胡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长祺 王敏 +2 位作者 尹鑫 于海龙 赵倩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3期35-38,共4页
柴胡是传统大宗中药材,承德是华北地区柴胡的主要产区,笔者通过对承德市柴胡药用植物资源和种植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承德柴胡产业现状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以期为承德柴胡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承德地区 柴胡 资源 现状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ncRNA DUXAP8及miR-24-3p在子痫前期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海侠 高京京 +3 位作者 张晓月 司凡 刘晓铮 刘双双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lncRNA DUXAP8),微小RNA(miR)-24-3p在子痫前期(PE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产科124例PE患者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124例为对照组。根... 目的分析血清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lncRNA DUXAP8),微小RNA(miR)-24-3p在子痫前期(PE诊断及妊娠结局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承德市中心医院妇儿院区产科124例PE患者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124例为对照组。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不良组27例和良好组97例。均采用qRT-PCR法测定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孕妇妊娠结局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水平诊断PE及预后的价值。结果PE组血清lncRNA DUXAP8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4-3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argetScanHuman网站预测显示,lncRNA DUXAP8与miR-24-3p间可能存在靶向关系。相关性分析表明,lncRNA DUXAP8与miR-24-3p呈负相关(r=-0.471,P<0.001)。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联合诊断PE的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Z_(lncRNA DUXAP8-联合)=3.285,P=0.001;Z_(miR-24-3p-联合)=3.020,P=0.003),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92.74%,特异性为72.31%。良好组孕妇血清lncRNA DUXAP8水平高于不良组,miR-24-3p水平低于不良组(P<0.05)。良好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产前血糖、血红蛋白、24 h尿蛋白、白细胞计数、LDH低于不良组,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高于不良组(P<0.05)。lncRNA DUXAP8是PE孕妇妊娠结局不良保护因素,miR-24-3p是危险因素(P<0.05)。血清lncRNA DUXAP8、miR-24-3p联合诊断PE孕妇妊娠结局的AUC显著高于单独诊断(Z_(lncRNA DUXAP8-联合)=2.113,P=0.035,Z_(miR-24-3p-联合)=3.033,P=0.002),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0.41%。结论PE孕妇lncRNA DUXAP8水平降低,miR-24-3p水平升高,可能与PE的发生和孕妇妊娠结局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非编码RNA双同源盒A伪基因8 微小RNA-24-3p 子痫前期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晚期超声S/D值联合尿酸水平预测子痫前期并发胎儿生长受限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海侠 张晓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3,共5页
目的:探讨孕晚期超声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流速比(S/D)值联合尿酸水平预测子痫前期(PE)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PE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FGR分为FGR... 目的:探讨孕晚期超声脐动脉收缩期与舒张期峰值流速比(S/D)值联合尿酸水平预测子痫前期(PE)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PE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FGR分为FGR组(n=54)和非FGR组(n=96),比较2组临床资料、孕晚期超声S/D值、血清生化指标[尿酸、白蛋白、乳酸脱氢酶(LDH)、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以及不良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PE患者FGR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晚期超声S/D值联合尿酸对PE并发FG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FGR组S/D值,尿酸、LDH、ALT水平均高于非FGR组,白蛋白水平低于非FG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D值、尿酸为影响PE患者FG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FGR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的总发生率高于非FGR组(P<0.05);不良妊娠结局组S/D值、尿酸水平高于非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ROC曲线显示,S/D值联合尿酸预测PE并发FGR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2,高于S/D值的0.779、尿酸的0.692。结论:孕晚期超声S/D值和尿酸是PE患者FGR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可用于预测PE并发FGR患者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超声 尿酸 胎儿生长受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发病率及术后影响肩关节功能的多因素分析
16
作者 戴海峰 刘凤 +2 位作者 王智慧 李嘉 徐丛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58-961,共4页
目的评估肱骨近端骨折伴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探讨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年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对影... 目的评估肱骨近端骨折伴肩袖损伤的发生率,探讨影响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关节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1年随访时的肩关节NEER评分。对影响NEER评分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患者发病率为25.60%(43/16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骨折分型、复位质量、骨质疏松、肩袖损伤、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等指标与术后NEER评分优良率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骨质疏松、复位质量、肩袖损伤、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是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影响肩关节功能的主要因素(P<0.05);以上述因素建立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26。结论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发病率较高,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与年龄、术后开始功能锻炼时间、骨质疏松、复位质量、肩袖损伤、抗骨质疏松药物应用相关,需要我们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及时发现并积极应对相关因素,使患者获得满意的肩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肩袖损伤 肩功能 发病率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落新妇苷通过调节HIF-1α/VEGF轴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形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媛媛 顾玉 +2 位作者 刘秋霞 马胜辉 龚志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探究落新妇苷(AST)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T(0、5、25、50、100、150、200、30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 目的:探究落新妇苷(AST)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轴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拟态(VM)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ST(0、5、25、50、100、150、200、300μmol/L)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采用CKK-8法检测细胞活力。将MCF-7、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AST低剂量(AST-L)组、AST中剂量(AST-M)、AST高剂量(AST-H)组、AST-H+DMOG(HIF-1α/VEGF通路激活剂)组,EdU法检测AST处理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其对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Matrigel管型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VM形成的影响,WB法检测对细胞中HIF-1α、VEGF、VE-cadherin、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0μmol/L AST相比,5、25、50、100、150、200、300μmol/L AST处理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AST-L、AST-M、AST-H组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VM管腔数目、HIF-1α、VEGF、V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均显著下降,而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AST-H组相比,AST-H+DMOG组细胞EdU阳性率、细胞迁移数、细胞侵袭数、VM管腔数目、HIF-1α、VEGF、VE-cadherin、N-cadherin、MMP-2表达均显著升高,而细胞凋亡率、E-cadherin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AST能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VM形成,促进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落新妇苷 增殖 迁移 血管生成拟态 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经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冯亮 惠莹 韩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经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该院2021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温... 目的分析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经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后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该院2021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微量元素、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治疗前、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疼痛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I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视黄醇结合蛋白(RBP)、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E)水平降低,观察组血清TBIL、IBIL、ALT、AST、RBP、CRP、TNF-α、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血小板(PBL)及血清干扰素-γ(IFN-γ)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两组疼痛评分呈降低趋势,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半个月、1个月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肝功能损伤,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关节炎 中药熏蒸 温针灸 免疫功能 利福平 左氧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葬作用缺陷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陈 张静 +2 位作者 黄萃园 何向宇 杨简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 动脉粥样硬化是以血管壁脂质异常沉积和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胞葬作用是吞噬细胞对凋亡细胞的清除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胞葬作用受损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以胞葬作用为靶点,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中胞葬作用受损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葬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治疗布鲁氏菌病关节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亮 惠莹 韩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在布鲁氏菌病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熏蒸联合温...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在布鲁氏菌病关节炎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9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评分、Lysholm膝关节量表(Lysholm knee score scale,LKS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血钙、血磷、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WOMAC、VAS评分、血磷、血清TBIL、IBIL、ALT、AST、RBP、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KSS评分、血钙水平则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治疗期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温针灸可以有效提高布鲁氏菌病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缓解症状,改善其关节功能,稳定机体内血清微量元素及肝功能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关节炎 温针灸 中药熏蒸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