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宇璐沙棘栽培技术研究
1
作者 高剑利 岳丽华 +3 位作者 刘春海 罗文靖 李凤军 王瑞江 《河北果树》 2024年第2期12-14,共3页
为将宇璐沙棘产业化发展,进行了雌雄株配置比例、栽培模式、采收修剪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宇璐沙棘适宜采取双行带状栽植法,株行距2 m×2 m,2行为一带,带间距为3 m;雌雄株配置比例为8∶1,进行株间混栽;以适度剪枝采收代替修剪。达... 为将宇璐沙棘产业化发展,进行了雌雄株配置比例、栽培模式、采收修剪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宇璐沙棘适宜采取双行带状栽植法,株行距2 m×2 m,2行为一带,带间距为3 m;雌雄株配置比例为8∶1,进行株间混栽;以适度剪枝采收代替修剪。达到了适合人工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用工量、提高产量的效果,实现了宇璐沙棘节本、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璐沙棘 栽培技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李无性快繁技术
2
作者 池树学 岳丽华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9期49-50,共2页
欧李因果实含钙高又称高钙果,所含钙是天然活性钙,并富含糖、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市场销售好。为保障欧李的无性繁殖能提供大量优质苗木,供应市场需求,现探索出欧李无性快繁技术如下:1苗圃地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旱可浇水、... 欧李因果实含钙高又称高钙果,所含钙是天然活性钙,并富含糖、维生素B、多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市场销售好。为保障欧李的无性繁殖能提供大量优质苗木,供应市场需求,现探索出欧李无性快繁技术如下:1苗圃地的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旱可浇水、涝可排水的圃地。要求苗圃地光照充足,地势相对平缓,便于作业。圃地土壤类型以壤土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苗木 土壤类型 欧李 苗圃地 无性快繁 钙果 无性繁殖 活性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场县人工栽植沙棘簇顶病发生规律与植原体检测
3
作者 李永 林彩丽 +3 位作者 刘春海 岳丽华 史伟伟 池中堂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5期25-29,共5页
【目的】调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沙棘人工林簇顶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并对沙棘簇顶病样品进行植原体检测。【方法】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沙棘人工林进行簇顶病专项调查,并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对采集的沙棘簇顶病害样品进行PC... 【目的】调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沙棘人工林簇顶病害的发生规律和危害情况,并对沙棘簇顶病样品进行植原体检测。【方法】采用踏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沙棘人工林进行簇顶病专项调查,并利用植原体通用引物对采集的沙棘簇顶病害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沙棘簇顶病可危害一年至多年生沙棘,5月中旬发病,症状表现为顶梢嫩芽和嫩叶稍微扭曲,随后顶稍逐渐卷缩成球状,健康沙棘5—9月期间均可被传染而发病,植株染病后会连年发病,部分病树2~3年后整株死亡。沙棘簇顶病在围场县分布较广、严重危害人工培育的沙棘林,危害面积达500 hm^(2),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余万元;在采集的42份样本中直接PCR、巢氏PCR方法均未检测到植原体病原菌。【结论】在围场县沙棘簇顶病5月中旬发病,在5—9月期间健康沙棘均可被传染发病,植株染病后会连年发病,2~3年内会部分染病树死亡。该病害严重危害围场县人工栽培的沙棘林,危害面积达500 hm^(2),在采集的42份沙棘簇顶病样品中均未检测到植原体病原,推断沙棘簇顶病不是由植原体引起的病害,因此需要继续寻找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簇顶病 发病规律 植原体 PCR检测 病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四个地区代表性沙棘果实综合品质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方贵平 毕金峰 +4 位作者 刘春海 岳丽华 李旋 刘佳 王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49-260,共12页
为明确中国代表性产区沙棘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地区加工使用频率高的4个沙棘品种(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宇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Yulushaji、蒙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 为明确中国代表性产区沙棘品质的差异,该研究以山西、河北、内蒙古、新疆地区加工使用频率高的4个沙棘品种(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Zhongguoshaji、宇璐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Yulushaji、蒙古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Neimenggushaji、阿勒泰大果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Aletaidaguoshaji)为研究对象,从色泽、质地、滋味、风味、营养功能组分等方面研究其品质,测定沙棘浆中的香气成分和小分子活性物质组成,明确四个地区沙棘的综合品质,并探究不同地区沙棘综合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新疆阿勒泰大果沙棘色泽最鲜艳;内蒙古中国沙棘的糖酸比(1.997)最大;河北宇璐沙棘总酚含量(1.14 mg/g)最高;新疆沙棘类胡萝卜素含量(37.15 mg/100 g)最高;4种沙棘维生素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约为21~23 mg/100 g;4种沙棘抗氧化活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山西沙棘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P<0.05),内蒙古沙棘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均最高(P<0.05)。四个地区沙棘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P<0.05),其中河北、内蒙古、新疆、山西沙棘中特征挥发物质分别为3-辛酮、2-庚烯醛等,异戊酸异丙酯、2-甲基丁酸丙酯等,正辛烷、2,3-二氢-2,2,6-三甲基苯甲醛,己酸戊酯、癸酸乙酯。四个地区沙棘主要多酚类物质包括奎宁酸、异鼠李素、阿洛酮糖等。四个地区沙棘14项品质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100%。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得出,四个地区代表性沙棘品种综合品质得分依次为河北沙棘,山西沙棘,内蒙古沙棘,新疆沙棘。该研究将为沙棘系列产品的开发及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品质评价 沙棘 色泽 功能性成分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工艺冷冻干燥沙棘粉品质对比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方贵平 李旋 +4 位作者 王雅 刘春海 岳丽华 刘佳 毕金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214-2225,共12页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富含多种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为提高沙棘功能性组分保留率和制品综合品质,本研究利用低温升华(20℃)真空冷冻干燥(FD-1)和高温升华(60℃)真空冷冻干燥(FD-2)两种冻干工艺制备沙棘粉,测定沙棘粉的各项指标...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富含多种有益的功能活性物质。为提高沙棘功能性组分保留率和制品综合品质,本研究利用低温升华(20℃)真空冷冻干燥(FD-1)和高温升华(60℃)真空冷冻干燥(FD-2)两种冻干工艺制备沙棘粉,测定沙棘粉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沙棘粉品质指标、香气和挥发性成分、小分子活性组分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FD-1制备的沙棘粉在L、a、b、维生素C含量、流动速率敏感度(FRI)、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FRAP)指标上优于FD-2,主要反映沙棘粉的色泽和抗氧化活性;FD-2在特别流动能、总流动能、剪切性、类胡萝卜素、压缩性方面优于FD-1,主要反映沙棘粉的粉体特性。小分子代谢组分分析中共检测出68种化合物,因子分析结果显示,FD-1中特征性组分为丹酚酸A、异抗坏血酸、异鼠李素、表没食子儿茶素等;FD-2中特征性组分为[6]-姜酚、异鼠李素3-新橙皮苷、酒石酸、维生素C、槲皮苷等,证明不同冻干工艺制备的沙棘粉活性组分有明显差异。两种沙棘粉在挥发性成分上也有较大差异,挥发性组分共检测出153种化合物,FD-1的特征性组分为壬醛、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酯、异戊酸异戊酯、3-甲基丁酸乙酯等;FD-2的特征性成分为异丙醇、二甲基二硫醚、苯乙醛等,表明冷冻干燥升温工艺参数的差别对沙棘粉挥发性物质组成的影响较明显。综合对比两种冻干工艺条件下沙棘粉在色泽、粉体特性、功能性组分、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成分等方面的差异,20℃低温升华真空冷冻干燥沙棘粉的综合品质整体显著优于60℃高温升华真空冷冻干燥。本研究结果为高品质沙棘粉冷冻干燥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粉 冷冻干燥 粉体特性 功能特性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坝上沙化土地沙棘人工林的生态效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强 李玉灵 +1 位作者 刘春海 李晓刚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2年第4期355-362,共8页
为明确沙棘人工林对冀北坝上沙化土地的改善效果,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测定其风速并计算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研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应;通过设置样方,利用丰富度指数(R_(0))、Simpson指数(D)、Shannon-Wie... 为明确沙棘人工林对冀北坝上沙化土地的改善效果,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地,测定其风速并计算防风效能和地表粗糙度,研究沙棘林的防风固沙效应;通过设置样方,利用丰富度指数(R_(0))、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分析沙棘林地和荒坡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和结构特点;通过做土壤剖面,测定沙棘林地和荒坡土壤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沙棘林地和荒坡的粗糙度均随着季节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沙棘林地的粗糙度大于荒坡,防风效果显著;沙棘林地的草本植物种比荒坡多8种,物种更丰富,且群落结构更为稳定;沙棘林地各土层土壤的自然含水率、持水量、孔隙度和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荒坡,沙棘林地土壤pH值范围为6.24~7.08,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4.75~16.71 g/kg之间,均显著优于荒坡。由此可见,在冀北坝上沙化地区种植沙棘,可促进防风固沙,提高植物物种丰富度和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坝上 沙化土地 人工沙棘林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璐沙棘生长特性、果实性状及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春海 岳丽华 +3 位作者 张少卓 李玉灵 赵鹏智 史伟伟 《现代园艺》 2023年第17期1-4,共4页
宇璐沙棘(Hippo 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Yvlu’)是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承德围场选育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优良的沙棘品种。为了加快沙棘生产的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栽培,为沙棘良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选... 宇璐沙棘(Hippo 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Yvlu’)是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承德围场选育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优良的沙棘品种。为了加快沙棘生产的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栽培,为沙棘良种推广提供技术支撑。选择生长在围场地区3年生的宇璐沙棘为研究对象,以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为对照,对比分析其生长特性、果实营养成分及其生长与果实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宇璐沙棘的新梢、叶片和树高生长量显著高于中国沙棘,并具有茎长、刺少的优势;宇璐沙棘果实的总酸、VC、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果实成分和百粒果重、全果出油率、单株产量等经济性状较中国沙棘明显提高;树高、叶片厚度与果实成分和经济性状显著相关,树高对宇璐沙棘、中国沙棘百粒果重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而言,宇璐沙棘具有生长量大、产量高、果实富含营养成分等优良特性,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璐沙棘 中国沙棘 生长指标 果实营养成分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优1号”大果沙棘种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岳丽华 池树学 《现代农村科技》 2019年第9期58-58,共1页
围场县国土面积9220km^2,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是沙棘的适生区。为了沙棘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3年培育出俄罗斯大果沙棘和中华沙棘杂交新品种—“围优1号”大果沙棘,通过6年的试验研究,“围优... 围场县国土面积9220km^2,地处内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是沙棘的适生区。为了沙棘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2013年培育出俄罗斯大果沙棘和中华沙棘杂交新品种—“围优1号”大果沙棘,通过6年的试验研究,“围优1号”大果沙棘树高、干形、根系和果实都优于中华沙棘,可以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面积 大果沙棘 杂交新品种 沙棘产业 种植试验 冀北山地 适生区 过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坝上沙化土地沙棘人工林对水分的响应
9
作者 张强 李玉灵 +1 位作者 刘春海 李晓刚 《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7-19,共3页
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方,逐月测定荒坡和沙棘林的水分状况以及沙棘生长量,从而探明水分对沙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月荒坡与沙棘林地的土壤水分均呈斑块状分布,且两地差异不大;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月份的增加呈... 以坝上沙化土地的沙棘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样方,逐月测定荒坡和沙棘林的水分状况以及沙棘生长量,从而探明水分对沙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月荒坡与沙棘林地的土壤水分均呈斑块状分布,且两地差异不大;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月份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8月份水分条件最好,5月份水分条件最差。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速度也呈斑块状分布,且与土壤水分关系密切,土壤体积含水率为40%时最适宜沙棘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北坝上 沙化土地 人工沙棘林 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果油提取物工艺条件及抗炎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吕梦思 才艺 +4 位作者 李朱 岳丽华 刘春海 高山 朱宏 《中国粮油学报》 2025年第7期154-162,共9页
为研究沙棘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以沙棘果油为原料,利用尿素包埋法对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以得到不含棕榈酸的沙棘果油提取物。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包埋条件,为沙棘果油制备... 为研究沙棘果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以沙棘果油为原料,利用尿素包埋法对沙棘果油中棕榈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以得到不含棕榈酸的沙棘果油提取物。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确定最佳包埋条件,为沙棘果油制备高不饱和脂肪酸提取物提供参考。用脂多糖(LPS)刺激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模型,研究沙棘果油提取物的抗炎活性。用CCK-8法检测沙棘果油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ELISA试剂盒测定沙棘果油提取物对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分泌量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时间12.49 h,V_(溶剂)∶m_(尿素)=3.99∶1.00,m_(尿素)∶m_(底物)=1.95∶1.00。该条件下所得产物的产品得率为63.68%,棕榈油酸纯度为37.76%;40μg/mL及以下质量分数的沙棘果油提取物对细胞存活率无显著性作用,160μg/mL和80μg/mL的沙棘果油提取物可显著提高细胞活性。沙棘果油提取物对IL-6和IL-10的表达具有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果油 棕榈油酸 工艺优化 RAW264.7细胞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