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多粮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9
1
作者
尹雅洁
王晓军
+7 位作者
姜欣
王丽华
苏志华
栗伟
江伟
田福义
韩兴林
胡远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0-145,共6页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质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承德市当地量产的特色黍米、玉米和莜麦等为辅料,对比研究了7种不同多粮配比的清香型白酒酒样,并结合气相色谱联用、香气活性阈值分析、感官品评和多元统计学分析了7种实...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质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承德市当地量产的特色黍米、玉米和莜麦等为辅料,对比研究了7种不同多粮配比的清香型白酒酒样,并结合气相色谱联用、香气活性阈值分析、感官品评和多元统计学分析了7种实验白酒的风味物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每一种方案中的各种物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方案6(高粱80%+玉米10%+黄米10%)的酒体酯类物质以乙酸乙酯含量较高(4889.97 mg/L),醇类物质以异戊醇(393.21 mg/L)、异丁醇(262.53 mg/L)为主,总醛含量较高,且未检测出糠醛。香气活性阈值法、主成分分析载荷图均显示香气阈值较大(>1)的风味物质,如异丁醛、辛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对方案6的白酒酒体贡献较大;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方案6的风味物质与其他方案的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感官品评,方案6的酒体酯香突出,酒体协调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清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性阈值
主成分分析
感官品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原料酿造单粮白酒风味物质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
42
2
作者
江伟
韦杰
+8 位作者
李宝生
董建辉
王晓军
苏志华
韩兴林
皇甫洁
栾春光
郝建秦
王德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34-238,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单一原料酿造的白酒进行香气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高粱酒、小麦酒、大米酒、糯米酒和玉米酒中的香气活性物质分别为22、23、20、18、21种,主要包括酯类、醛类和醇类,贡献香气程度较大的物质是...
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单一原料酿造的白酒进行香气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高粱酒、小麦酒、大米酒、糯米酒和玉米酒中的香气活性物质分别为22、23、20、18、21种,主要包括酯类、醛类和醇类,贡献香气程度较大的物质是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正戊基呋喃、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其中高粱酒有9种物质的香气贡献较大(嗅闻强度≥4),小麦酒、大米酒和玉米酒分别有7种,糯米酒有5种;小麦酒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活性物质数量较其他酒多,高粱酒中香气强度大的物质较其他酒多,而糯米酒均为最少;通过感官评价分析,发现高粱酒以酯香、整体协调风格评价最高,小麦酒以酯香为主,玉米酒以原料香和醇香为主,大米酒和糯米酒则以爽净感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
白酒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香气活性物质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粮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
9
1
作者
尹雅洁
王晓军
姜欣
王丽华
苏志华
栗伟
江伟
田福义
韩兴林
胡远亮
机构
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承德大清猎苑酒业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轻工科学研究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40-14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65009)
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20200139)。
文摘
酿酒原料对白酒的质量与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高粱为主要原料,承德市当地量产的特色黍米、玉米和莜麦等为辅料,对比研究了7种不同多粮配比的清香型白酒酒样,并结合气相色谱联用、香气活性阈值分析、感官品评和多元统计学分析了7种实验白酒的风味物质。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每一种方案中的各种物质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其中方案6(高粱80%+玉米10%+黄米10%)的酒体酯类物质以乙酸乙酯含量较高(4889.97 mg/L),醇类物质以异戊醇(393.21 mg/L)、异丁醇(262.53 mg/L)为主,总醛含量较高,且未检测出糠醛。香气活性阈值法、主成分分析载荷图均显示香气阈值较大(>1)的风味物质,如异丁醛、辛酸乙酯、戊酸乙酯、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等对方案6的白酒酒体贡献较大;结合主成分分析发现,方案6的风味物质与其他方案的风味物质存在较大差异。通过感官品评,方案6的酒体酯香突出,酒体协调性好。
关键词
多粮清香型白酒
气相色谱-质谱法
香气活性阈值
主成分分析
感官品评
Keywords
multi-grain light aroma type Baijiu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odor activity valu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sens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62.3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原料酿造单粮白酒风味物质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
42
2
作者
江伟
韦杰
李宝生
董建辉
王晓军
苏志华
韩兴林
皇甫洁
栾春光
郝建秦
王德良
机构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有限公司
宣宾竹海
酒
业有限公司
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承德大清猎苑酒业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34-238,共5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大麦青稞)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5)
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产业技术战略创造联盟项目(20160919A)。
文摘
采用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技术,对5种单一原料酿造的白酒进行香气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高粱酒、小麦酒、大米酒、糯米酒和玉米酒中的香气活性物质分别为22、23、20、18、21种,主要包括酯类、醛类和醇类,贡献香气程度较大的物质是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正戊基呋喃、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其中高粱酒有9种物质的香气贡献较大(嗅闻强度≥4),小麦酒、大米酒和玉米酒分别有7种,糯米酒有5种;小麦酒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和香气活性物质数量较其他酒多,高粱酒中香气强度大的物质较其他酒多,而糯米酒均为最少;通过感官评价分析,发现高粱酒以酯香、整体协调风格评价最高,小麦酒以酯香为主,玉米酒以原料香和醇香为主,大米酒和糯米酒则以爽净感为主。
关键词
原料
白酒
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
香气活性物质
感官评价
Keywords
raw material
Chinese Baijiu
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
aroma-active compounds
sensory evaluation
分类号
TS261.2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多粮清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优化
尹雅洁
王晓军
姜欣
王丽华
苏志华
栗伟
江伟
田福义
韩兴林
胡远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原料酿造单粮白酒风味物质特异性分析
江伟
韦杰
李宝生
董建辉
王晓军
苏志华
韩兴林
皇甫洁
栾春光
郝建秦
王德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