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升清方调节BDNF-ERK-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王月 邵月 +3 位作者 徐立伟 宋春侠 刘玉兰 龙森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5-1152,共8页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 目的:探讨益气升清方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环磷酸腺苷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IS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气升清方低剂量(3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空载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6 g/kg)+BDNF敲低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大鼠设为假手术组。采用益气升清方和质粒分组干预后,以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尼氏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镀银染色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脑组织BDNF-ERK-CRE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发生严重损伤,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显著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均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均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均降低(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相比益气升清方低剂量组进一步减轻,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进一步升高(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进一步降低(P<0.05)。与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组比较,益气升清方高剂量+BDNF敲低组大鼠缺血周边脑组织突触形态损伤加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缺血周边脑组织与海马神经元数量、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与p-ERK/ERK、p-CREB/CREB降低(P<0.05),神经功能评分、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8水平升高(P<0.05);益气升清方高剂量+空载组大鼠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益气升清方可能通过激活BDNF-ERK-CREB信号抑制IS大鼠的神经炎症,从而减轻其神经元损伤,改善其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升清方 BDNF-ERK-CREB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艳伟 孟爱霞 +4 位作者 胡华 李连泰 杜志峰 王书君 徐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2-305,315,共5页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 目的:探讨火针对膝骨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MMP-3、TGF-β1、TNF-α的影响。方法:20只健康SD雄性大鼠,剃去后肢髋关节至脚趾毛,踝关节背屈70~90度,伸展膝关节至160~180度,纱布固定,将石膏从腹股沟至脚趾缠绕大鼠后肢,脚趾露出,绷带固定,建立KOA大鼠模型,另外10只不作任何处理作为正常组。六周后模型制作成功。2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火针组。火针组选取膝前穴、阿是穴和阳陵泉穴,进行火针治疗,每3 d行一次针,共治疗6次。治疗前后对各组大鼠进行Lequesne MG评分评估,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TNF-α的表达水平,HE染色后观察大鼠膝关节软骨病理形态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TNF-α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模型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粗糙,软骨细胞肥大,表层细胞坏死,巢状增生,潮线消失,呈明显退行性病变。(3)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 05)。(4)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血清MMP-3、TGF-β1和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5)火针组大鼠膝骨关节软骨表面较光滑,细胞排列规则,表层细胞轻度增生,潮线较完整。(6)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MMP-3、TGF-β1和TNF-α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火针治疗可有效减轻大鼠膝关节软骨损伤,降低血清及膝关节软骨组织中MMP-3、TGF-β1和TNF-α水平,进而发挥抗炎作用,可能是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个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MMP-3 TGF-Β1 TNF-α 火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艳伟 孟爱霞 +2 位作者 于瑞杰 曹胜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34-838,共5页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临床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的临床疗效,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90例临床诊断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安慰剂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口服淀粉片治疗,8周为1个疗程。评价治疗前、8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4周三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生活质量健康生活简表(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8周治疗后,三组病人疼痛VAS评分及SF-36评分、SAS和SD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度洛西汀口服在改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病人疼痛、生活质量及心慌、头晕等方面优于单纯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度洛西汀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瘘管性肛周脓肿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学诚 张力方 王书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23-925,共3页
目的了解瘘管性肛周脓肿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300例,采集肛周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培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00例患者中27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 目的了解瘘管性肛周脓肿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以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瘘管性肛周脓肿患者300例,采集肛周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并对培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300例患者中277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92.3%,共培养分离出369株病原菌,革兰阳性菌42株(占11.4%),革兰阴性菌327株(占88.6%),其中大肠埃希菌204株(占55.3%),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7株(占18.2%)。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敏感性最好;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敏感性较好,敏感性均在95%以上。结论瘘管性肛周脓肿以肠源性细菌感染为主要来源,革兰阳性菌应首选利奈唑烷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革兰阴性菌应首选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瘘管性肛周脓肿 细菌培养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