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连接蛋白表达和分布在脓毒症大鼠心房颤动发生中的作用
1
作者 夏嘉鼎 张坤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滑立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对脓毒症大鼠连接蛋白43(conenxin 43,Cx43)和连接蛋白40(conenxin 40,Cx40)表达和分布调控作用,并探讨其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生的关系。方法: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脓毒症组、给药组、假手术组,每组14只。通过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动物模型,给药组于术前6 h、术后24 h及术后48 h泵入TNF-α螯合剂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3组术后48 h均应用程序刺激诱发房颤,记录各组诱发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浓度,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房肌组织TNF-α、Cx43、Cx40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Cx43、Cx40的分布情况。结果: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及给药组AF诱发率分别为7.14%、71.42%和21.40%,AF持续诱发时间分别为(79.21±4.10)s、(348.64±11.89)s和(294.50±37.28)s。通过ELISA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血清中TNF-α的浓度分别为74.149 pg/mL、104.497 pg/mL和89.059 pg/mL。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给药组的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731±0.417、3.153±0.576和2.543±0.861,Cx40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207±0.230、0.970±0.170和1.010±0.164,Cx4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1.579±0.158、1.306±0.462和1.324±0.295。相对于假手术组,脓毒症组AF诱发率升高(F=5.394,P=0.003)且AF持续时间延长(F=335.577,P<0.001),血清TNF-α浓度升高(F=25.733,P<0.001),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增加(F=17.130,P<0.001),Cx40和Cx43表达降低(F=6.215,P=0.045;F=3.001,P=0.03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房肌Cx40及Cx43分布紊乱;相对于脓毒症组,给药组AF诱发率降低(χ^(2)=1.292,P=0.028),且血清TNF-α浓度降低(F=18.192,P=0.004),心房肌组织蛋白TNF-α表达减少(F=28.078,P=0.017),心房肌组织Cx40和Cx43分布紊乱有所减轻。结论:脓毒症大鼠过表达的TNF-α可以诱导心房肌Cx43及Cx40表达异常和分布重构,其在脓毒症诱导AF的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房颤动 肿瘤坏死因子-Α 连接蛋白40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
2
作者 夏嘉鼎 滑立伟 +3 位作者 徐敏 李国斌 郑欣 张坤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31-637,共7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n=48)...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休克相关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2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房颤组(n=48)和非房颤组(n=104),比较2组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发生房颤的临床特征。根据28 d转归结果分为生存组(n=103)与死亡组(n=49),比较2组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将纳入对象是否房颤作为二分类变量,进行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比较。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为31.58%。与非房颤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年龄较大,房颤发生后累积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较多,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高,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左室射血分数(LVEF)、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和28 d病死率更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60,P=0.015)、SOFA评分(OR=1.525,P=0.001)、TNF-α(OR=1.009,P=0.026)、CRP(OR=1.008,P=0.002)和E/e’(OR=1.363,P=0.023)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脓毒症休克患者28 d病死率为32.24%。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患者Lac、cTnI、E/e’、LVEF、TNF-α水平高,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ICU住院时间延长,房颤发生率也明显增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cTnI、E/e’增高和发生房颤是脓毒症休克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生存率随时间推移显著下降(χ^(2)=6.747,P=0.009)。结论ICU脓毒症休克患者房颤发生率较高;年龄大、器官功能障碍情况严重、高水平炎性细胞因子和心脏舒张功能障碍是脓毒症休克相关房颤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器官功能障碍情况、心肌损伤、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及房颤是影响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房颤的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更差,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心房颤动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早期循环衰竭保护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康大伟 于健 +3 位作者 夏嘉鼎 李秀华 朴宗方 赵艳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 目的: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我院的80例脓毒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经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联合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时观察患者,测定其APACHEⅡ评分,统计其在EICU入住的天数。检测联合治疗后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CD4 +/CD8 +分布比例和WBC计数,生化分析血中CRP、HBP、PCT、IL-6、cTnI和TNF-α的含量,同时分析体内微循的变化情况。结果:脓毒症患者治疗前CRP、HBP、PCT、IL-6、cTnI和TNF-α含量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降低、体内微循环好转( P <0.05)。此外,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微循环状态、CD4 +细胞亚群提高、WBC计数和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同期观察组患者( P <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磷酸肌酸钠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液中炎症因子,减少心肌损伤程度,改善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对脓毒症患者早期循环衰竭的病情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早期循环衰竭 去甲肾上腺素 磷酸肌酸钠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Ⅰ表达水平的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夏嘉鼎 苏震 +1 位作者 郑辉宇 滑立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Ⅰ(cTnⅠ)在脓毒症性心脏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关系及评估脓毒症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65例,应用床旁心脏超声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评估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后将患者分为心功能障碍组和心功能正常组,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cTnⅠ水平,对其与心脏舒张及收缩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住院28 d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2组cTnⅠ水平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心功能障碍组cTnⅠ水平较心功能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cTnⅠ水平与E/e’呈正相关(r=0.421,P=0.008),与LVEF相关性不显著(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cTnⅠ明显升高(P<0.05)。cTnⅠ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92,以0.82 ng/m L作为截点值,敏感度为88.0%,特异度为82.5%。结论伴有心脏功能障碍的脓毒症患者cTnⅠ水平明显升高,且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cTnⅠ≥0.82 ng/m L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脏功能障碍 肌钙蛋白Ⅰ 左心室舒张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不同时间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症休克容量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康大伟 夏嘉鼎 +2 位作者 于健 李秀华 巨名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569-3572,共4页
目的利用Picco监测仪分析出去甲肾上腺素(NS)治疗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发病时间<24 h Septic Shock患者,按30 mL/kg补液基础上根据NS应用... 目的利用Picco监测仪分析出去甲肾上腺素(NS)治疗脓毒症休克(Septic Shock)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回顾研究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2例发病时间<24 h Septic Shock患者,按30 mL/kg补液基础上根据NS应用时间随机分为3组即:1 h组、2 h组和3 h组,每组14例。通过Picco观察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为65 mmHg时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乳酸(Lac)清除率、NS维持量、尿量(UV)、ICU时间;28 d生存率及与EVLWI、GEDVI、CVP相关性分析。结果与2 h组相比,1 h组HR、ICU时间、NS维持量升高显著(P <0.05),CVP、UV下降显著(P <0.05),CI、GED-VI、SVRI、EVLW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 h组HR、Lac清除率、EVLWI、GEDVI、CVP、ICU时间升高显著(P <0.01),UV减少显著(P <0.05)。CI、NS维持量、SV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2、3 h组28 d平均中位数生存时间分别为15.6、25.3、14.9 d,2 h与1、3 h组患者的生存曲线不同(Log RanK P=0.025,P=0.028),1 h与3 h患者的生存曲线相同(Log RanK P=0.66)。EVLWI、CVP、GEDVI与生存时间呈负相关(r=-0.52,P=0.035;r=-0.35,P=0.021;r=-0.38,P=0.011)。结论早期补液2 h静注NS可以有效提高Septic Shock患者生存率,这可能与其改善血流动力学过程中避免容量负荷过重有关,其中监测EVLWI可指导液体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脓毒症休克 血管外肺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钙蛋白Ⅰ在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夏嘉鼎 苏震 +2 位作者 王娜 秦诗阳 赵凯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I(c Tn I)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38例(Sa组),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患者20例(Sn组),未诊断脓毒性休克但发生... 目的:探讨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肌钙蛋白I(c Tn I)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38例(Sa组),脓毒性休克心功能正常患者20例(Sn组),未诊断脓毒性休克但发生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Ca组),于入ICU 72 h内应用超声心动图通过测定二尖瓣舒张早期峰流速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比值(E/e′)评估心脏舒张功能,同时检测c Tn I。比较各组c Tn I水平差异及其与E/e′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者特征曲线(ROC),评估c Tn I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的价值。结果:Sa组、Sn组的c Tn I水平均较Ca组明显增高(P<0.05);Sa组c Tn I水平、E/e′明显高于Sn组(P<0.05)。c Tn I与E/e′呈正相关(r=0.367,P=0.004)。ROC显示c Tn I为0.49 ng/m L时预测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34,敏感度为77.6%,特异度为80.7%。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c Tn I水平明显升高,c Tn I升高与脓毒性休克致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c Tn I≥0.49 ng/m L可有效预测脓毒性休克致左心舒张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性休克 左心室舒张功能 肌钙蛋白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15例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琳光 于爱军 +1 位作者 张学军 卜春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98-3701,共4页
背景胰岛素瘤是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定位诊断及最佳治疗是胰岛素瘤诊治过程中的重大挑战。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胰... 背景胰岛素瘤是常见的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症状复杂多变,误诊率高,定位诊断及最佳治疗是胰岛素瘤诊治过程中的重大挑战。目的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9年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5例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定性诊断、定位诊断、手术方式、术后情况及随访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单发13例,多发2例,其中1例合并多发内分泌肿瘤1型(MEN-1)。15例患者均有Whipple三联征表现,胰岛素释放指数(IRI/G)均>0.3。15例患者均行经腹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行胰腺强化CT检查,阳性14例,阴性者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病灶。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9例行肿瘤摘除术,5例行胰体尾切除术(4例腹腔镜手术,1例开腹手术),MEN-1患者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胰尾肿瘤摘除术,术后病理均为良性胰岛素瘤。术后临床相关性胰瘘(B/C级)4例,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且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及新发糖尿病患者。结论Whipple三联征结合IRI/G是术前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胰腺增强CT及MRI是术前一线定位诊断手段,内镜超声(EUS)是重要的补充手段。手术切除是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符合条件者首选肿瘤局部切除以充分保留胰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冯兵 于昕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术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并接受PCNL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和术中各项因素,评估患者术后并发SIRS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20例患者中,38例术后发生SIRS,发生率为31.67%。所有发生SIRS的患者均未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无肾盂、肾盏撕裂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尿培养结果、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肾功能不全、结石数目、有无术后残石、有无鹿角形肾结石、术中灌注压力、有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手术史、手术时间均为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尿培养阳性、肾功能不全、鹿角形肾结石、术中灌注压力≥20 kPa、有ESWL手术史、手术时间>90 min均为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上尿路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PCNL术后发生SIRS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治疗过程中,应针对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SIRS的发生率,对提高PCNL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肾积水 经皮肾镜取石术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负荷相关的心脏做功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评估价值
9
作者 王腾飞 滑立伟 +2 位作者 潘金鑫 张坤 夏嘉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709-713,719,共6页
目的探讨后负荷相关的心脏做功(ACP)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45例。依据患者28 d转归结果,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24例),收集2组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脉搏... 目的探讨后负荷相关的心脏做功(ACP)对脓毒症休克患者心功能障碍和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45例。依据患者28 d转归结果,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24例),收集2组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收集0、6、12、18和24 h心功能指标,计算ACP。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将影响预后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中进行分析。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的预后。结果死亡组在0、6、12、18和24 h时ACP均低于存活组(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P下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升高、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升高、24 h液体平衡增多、血管活性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升高、中心静脉压升高、平均动脉压下降是脓毒症休克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24 h ACP、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24 h时ACP曲线下面积最大,为ACP预测死亡率的最佳时间点(灵敏度为76.20%,特异度为91.70%,最佳截断值为75.16%)。结论ACP可作为早期评估脓毒症休克心功能障碍程度的指标,也是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脓毒症心肌病 心功能障碍 后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